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487阅读:1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术缝合线为非吸收线,使用该类缝合线在术后缝合过程中,造成的创伤较大,在伤口愈合之后还需要进行拆线,造成二次创伤,导致恢复时间也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避免二次创伤,减少对人体的损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所述的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所述的26股编制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其中周围具有24股,中间穿芯2股。所述的缝合线表面设有使线体平滑、易于穿透组织的涂层。所述的缝合线的涂层为白色或染紫色。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采用该材料的缝合线,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故无需再进行拆线,不会造成二次创伤,因此,比传统的非吸收线对人体的损害更低。另外,该缝合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其编制花纹较为松散,编织出的缝线材质更柔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更易穿透组织,舒适度也较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与缝合针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缝合线的立体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I后端,该缝合线2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该材料的分子式是(C2H202)n,结构式是-[0-CH2-C0-0-CH2-C0]-η。采用上述材料的缝合线2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与传统的性能 稳定的高分子材料,例如塑料、橡胶等不同,聚乙醇酸作为材料在使用到一定时间后逐渐降解,并最终变成对人体、动植物和自然环境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在对小白鼠所进行的吸收性试验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缝合线2在植入两周后,大约保留最初拉伸强力的70%,植入三周后,大约保留最初拉伸强力的35%,在60 90天内基本上可完全降解,故无需再进行拆线,不会造成二次创伤。因此,使用上述材料所制成的缝合线2比传统的非吸收线对人体的损害更低。而所述的26股编制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图2中的该缝合线2的截面结构为周围24股、中间穿芯2股(截面中,周围有12个封闭图形a,中间位I个封闭图形a,每个封闭图形a代表为2股,共26股)与现有技术相比,同样是都是26股的缝线,由于采用不同锭数的编织机,以及选择适当的电机旋转速度,可使该缝合线2在编织过程中花纹结构较为松散,紧密度没有传统的8锭编织机编织出的缝合线那么高,因此使得编织出的缝合线2材质柔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更易穿透组织,舒适度也较好。另外,所述的缝合线2表面设有使线体平滑、易于穿透组织的涂层。该涂层可采用聚己内酯和硬脂酸钙的混合物,分子式分别为(C6H1002)n+C36H7004Ca和[(CH2)5-C0-0]n+[CH3-(CH2)16-C0-0]2Ca。该涂层质量百分含量根据缝合线2的型号为3 12wt%。并且所述的缝合线2的涂层为白色或染紫色。其染色剂为D&C紫色2号,化学名称是l-Hydroxy-4-p-tuluinoantraquinone,分子式为C21H15N03,牌号为60725/Solvent Violent 13,染色过程为聚合染色法,染色剂质量百分含量< 0.lwt%0设置涂层后,保证该缝合线2表面光滑、色泽一致,条干均匀,无污溃,无结头。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26股编制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其中周围具有24股,中间穿芯2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缝合线表面设有使线体平滑、易于穿透组织的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缝合线涂 层为白色或染紫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采用该材料的缝合线,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故无需再进行拆线,不会造成二次创伤,因此,比传统的非吸收线对人体的损害更低。另外,该缝合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其编制花纹较为松散,编织出的缝线材质更柔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更易穿透组织,舒适度也较好。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3138583SQ20132015558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日
发明者程秀琴, 姚思维 申请人: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