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导向钻孔,辅助骨折复位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骨科手术中,常需要将克氏针或骨圆针固定骨折,克氏针或骨圆针穿过骨骼中心其把持力最大,固定最为牢固。但由于长骨干基本为圆柱形,表面光滑,克氏针容易在骨骼表面滑动,偏离预先位置,出现固定失败,特别是随着骨科手术趋向微创方向的发展,常需闭合进针,不能看清骨骼全貌,加之骨骼周围皮肤、筋膜、肌肉的阻碍,手术难度大,较易·出现固定针滑动,出现钻孔偏差,反复钻孔,甚至出现医源性骨折。骨折复位内固定术越来越多使用Mippo技术,由于小切口不能看到骨骼及接骨板的全貌,较易出现骨骼与接骨板成角,无法固定螺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导向克氏针、骨圆针、钻头钻孔,固定接骨板与骨干保持平行,辅助骨折复位的多功能医疗器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一种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由环抱钳、等分连接臂、滑环、中心导向套筒、快速加压筒、内套筒组合构成,其中环抱钳有两个相互交叉的钳体通过转轴组成,其前端为弧形环抱钳口,钳体中间设有滑扣;所述的等分连接臂由两个等长的金属杆在环抱钳两个钳体等长处由转轴连接,两金属杆的另一端与滑环由转轴连接;所述的中心导向套筒一端与环抱钳转轴连接,另一端套入滑环中;所述的快速加压筒由两个倒“L”形扣齿通过转轴与一内径略大于中心导向套筒外径的套筒连接,倒“L”形扣齿由“U”形弹簧与快速加压筒固定。所述的等分连接臂由两个等长的金属杆在环抱钳两个钳体等长处由转轴连接,两金属杆的另一端与滑环由转轴连接,利用角等分线数学原理,内套筒在滑环的带动下,内套筒在任何状态下都在钳口等分线上,骨干截面基本为圆形,钳口相切于骨干,所以钻孔时能通过骨干中心。所述的钳口与钳体呈“Z”形设计使钳口与内套筒在同一平面上,通过环抱钳、内套筒对接骨板、骨干进行捆绑式临时固定。所述的内套筒外周为方形螺纹,快速加压筒的两个倒“L”形扣齿扣入方形螺纹中不易滑脱。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钳口内侧为滚花纹设计,有利于把持骨骼。所述的内套筒头端为中空圆锥形,与接骨板钉孔配套,内套筒头端插入接骨板钉孔,使接骨板受力均匀,并能对接骨板、骨骼进行恒定、持续的应力传导及可控的加压,达到捆绑式固定。所述的内套筒头端为中空圆锥形,其外周带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锁定孔相配套的螺纹,能够与接骨板锁定孔连接,固定后可直接钻孔。为了能够适合不同大小克氏针、骨圆针、钻头钻孔导向,所述的内套筒中空内径分为不同大小规格。为了能够适合不同大小的骨折定位复位,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分为大、中、小多种规格。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通过环抱钳、内套筒对骨折进行捆绑式临时复位、固定,再通过中心导向套筒、内套筒进行对克氏针、骨圆针、钻头钻孔导向,其等分连接臂在任何状态下都能使钻孔通过骨干中心,达到最佳固定状态。本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滑扣设计于钳体中间,不妨碍电钻钻孔。本多功能导向钻孔骨折复位钳,内套筒外周为方形螺纹设计通过旋转快速加压筒,对接骨板、骨骼进行恒定、持续的应力传导及可控的加压,对骨折端进行微调进行骨折复位。本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所述的内套筒头端为中空圆锥形,通过对接骨板钉孔对接骨板临时固定,接骨板与骨干平行并相切于骨干外周,避免接骨板与骨骼成角、接骨板钉孔不在骨干中央、甚至在骨干外、无法固定螺钉。本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在骨折近端远端各固定两把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将接骨板与骨干固定,由于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能对骨干、接骨板进行捆绑式临时固定,接骨板与骨干平行并相切于骨干外周,四点固定,骨干形状与接骨板一致,即可在不切开骨折端即可完成骨折成角移位、侧方移位,通过牵引、旋转患肢纠正骨折短缩移位、旋转移位,最后扣紧各滑扣及内套筒, 骨折复位临时固定完成,可直接钻孔固定螺钉,大大降低手术创伤,简单易行,减少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实现微创手术。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加压筒、内套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图中1.钳口,2.中心导向套筒,3.转轴,4.等分连接臂,5.滑环,6.快速加压筒,6-1.“L”形扣齿,6-2.“U”形弹簧,7.钳体扣齿,8.内套筒,8-1.方形螺纹,9.钳体。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示意图,仅以示意图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实施方式大体分为:1、外固定支架钻骨圆针定位;2、简单斜形骨折复位定位钻孔;3、接骨板定位钻孔;4、接骨板辅助骨折复位定位钻孔。实施例1 (外固定支架钻骨圆针定位):如图4所示在需要钻孔处切一小口,稍作分离至骨膜,将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夹持于骨干两侧,中端滑扣扣牢,将与骨圆针配套的内套筒插入中心导向套筒中,快速加压筒扣齿卡入内套筒外周方形螺纹中,内套筒锥形头端贴紧骨干,再将骨圆针插入内套筒中钻孔即可。实施例2 (简单斜形骨折复位定位钻孔):如图5所示将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夹持骨干两侧,中端滑扣扣牢,将与骨圆针配套的内套筒插入中心导向套筒中,快速加压筒扣齿卡入内套筒外周方形螺纹中,旋转快速加压筒加压内套筒锥形头端贴紧骨干,通过环抱钳、内套筒对骨折进行捆绑式临时复位固定(与钢丝捆绑固定效果相当),即可进行进行钻孔,克氏针或螺钉固定。实施例3 (接骨板定位钻孔):如图6所示在接骨板一端需固定螺钉处,切一小口,稍作分离至骨膜处,将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夹持骨干两侧,中端滑扣扣牢,将与骨圆针配套的内套筒插入中心导向套筒中,快速加压筒扣齿卡入内套筒外周方形螺纹中,旋转快速加压筒加压,内套筒锥形头端贴紧接骨板钉孔处,通过环抱钳、内套筒对接骨板进行捆绑式临时固定,由于接骨板受力均匀,接骨板相切于骨干,稍稍松开中端滑扣及内套筒可以将接骨板沿骨干作平行、旋转移动,便于骨折复位,调整接骨板位置。实施例4 (接骨板定位钻孔):如图7所示骨折近端远端各固定两把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将接骨板与骨干固定,由于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能对骨干、接骨板进行捆绑式临时固定,接骨板与骨干平行并相切于骨干外周,四点固定,骨干形状与接骨板一致,在不切开骨折端即可完成骨折成角移位、侧方移位,通过牵引、旋转患肢纠正骨折短缩移位、旋转移位,最后扣紧各滑扣及内套筒骨折复位临时固定完成,可直接钻孔固定螺钉。上述各实施例可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下加以若干变化,故以上的说明所包含及附图中所示的结构应视为例示性,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由环抱钳、等分连接臂、滑环、中心导向套筒、快速加压筒、内套筒组合构成,其中环抱钳有两个相互交叉的钳体通过转轴组成,其前端为弧形环抱钳口,钳体中间设有滑扣;所述的等分连接臂由两个等长的金属杆在环抱钳两个钳体等长处由转轴连接,两金属杆的另一端与滑环由转轴连接;所述的中心导向套筒一端与环抱钳转轴连接,另一端套入滑环中;所述的快速加压筒由两个倒“L”形扣齿通过转轴与一内径略大于中心导向套筒外径的套筒连接,倒“L”形扣齿由“U”形弹簧与快速加压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口与钳体呈“Z”形设计,使钳口与内套筒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筒外周为方形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钳口内侧为滚花纹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筒头端为中空圆锥形,与接骨板钉孔配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筒中空内径分为不同大小规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 钳分为大、中、小多种规格。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由环抱钳、等分连接臂、滑环、中心导向套筒、快速加压筒、内套筒组合构成,其中环抱钳有两个相互交叉的钳体通过转轴组成,其前端为弧形环抱钳口,钳体中间设有滑扣;所述的等分连接臂由两个等长的金属杆在环抱钳两个钳体等长处由转轴连接,两金属杆的另一端与滑环由转轴连接;所述的中心导向套筒一端与环抱钳转轴连接,另一端套入滑环中;所述的快速加压筒由两个倒“L”形扣齿通过转轴与一内径略大于中心导向套筒外径的套筒连接,倒“L”形扣齿由“U”形弹簧与快速加压筒固定。本多功能骨折复位导向钳用于1、外固定支架钻骨圆针定位;2、简单斜形骨折复位定位钻孔;3、接骨板定位钻孔;4、接骨板辅助骨折复位定位钻孔。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3138653SQ20132016461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5日
发明者翟延荣 申请人:翟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