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男性防漏尿导尿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漏尿导尿管,特别涉及男性防漏尿导尿管。
背景技术:
气囊导尿管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稳妥、组织相容性好、刺激性小、引流通畅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有效解决患者的尿储留问题;男用接尿器主要用于老年长期卧床等生活不能自理、瘫痪、意识障碍等引起的男性尿失禁人员的尿液收集,加强尿液管理。在本实用新型发明之前,根据患者需求的不同,男用接尿器与气囊导尿管是分开使用的,解决患者单一的问题。临床在使用气囊导尿管的过程中发现,尿道口漏尿现象较为常见,以往对漏尿的处理多从原因着手,但老年病人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前列腺增生、膀胱结构或容量改变等各种原因导致尿道口漏尿现象仍时常发生。同时,由于气囊导尿管的阻碍,外漏的尿液难以集中管理,漏尿后的处理缺乏有效手段,留置气囊导尿管后的漏尿问题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难题,常常造成病人皮肤的浸溃以及衣裤、床单的污染,既增加病人感染和压疮发生的机会,加大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给准确统计病人的尿量带来不便,困扰着医务人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缺陷,研制男性防漏尿导尿管。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男性防漏 尿导尿管,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气囊导尿管管道与男用接尿器的接尿器管道套叠,二者在各自底端汇合,连通导尿管引出端,导尿管引出端连通储尿袋,气囊导尿管管壁内另有一细小管腔,一端与导尿管球囊连通,另一端连通阀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在于着眼于漏尿后的尿液管理,在保证原有气囊导尿管功能的基础上,提供防外漏装置,使尿液集中、有效引流,妥善解决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男性病人留置气囊导尿管后的尿道口漏尿问题,防止漏出的尿液污染病人衣裤及床单元,避免病人皮肤受尿液浸溃,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更换床单元的工作量,并为准确统计尿量提供了保证。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导尿管头1、导尿孔2、导尿管球囊3、阴茎套4、接尿漏斗5、导尿管管道6、接尿器管道7、阀门8、导尿管引出端9、自粘带10。说明:图1中的标号4是阴茎套未用卷起的状态,图2中的标号4是阴茎套使用时完全展开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路是:将男用接尿器与气囊导尿管相结合,两者合二为一,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弥补了气囊导尿管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下面具体说明如下。如图1、图2所示:男用接尿器由阴茎套4、接尿漏斗5和接尿器管道7组成;气囊导尿管由导尿管头
1、导尿孔2、导尿管球囊3、导尿管管道6和阀门8组成;在与导尿管头I相距约26cm的气囊导尿管上套接接尿漏斗5,阴茎套4外包接尿漏斗5,并通过接尿漏斗5与接尿器管道7连通,导尿管管道6与接尿器管道7套叠,导尿管管道6放置在接尿器管道7内;导尿管管道6和接尿器管道7在各自底端汇合至(男性防漏尿)导尿管引出端9,导尿管引出端9连接储尿袋(图中省略,未画出);导尿管管道6的管壁内有一细小管腔,一端与导尿管球囊3连通,另一端在临近导尿管引出端9处与导尿管管道6分离,分离出来后连通阀门8,通过阀门8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充盈导尿管球囊3,防止气囊导尿管的滑脱。本实用新型应用过程说明:按照无菌原则置入男性防漏尿导尿管,首先将导尿管头I对准尿道轻轻插入约20-22cm,见尿后再插入2-3cm,接着通过阀门8注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到导尿管球囊3内,使之充盈,然后向外轻拉防漏尿导尿管,使导尿管球囊3固定在尿道内口上膀胱内,防止气囊导尿管的滑脱;在导尿管引出端9处连接并固定储尿袋;膀胱内的尿液通过导尿孔2沿导尿管管道6、导尿管引出端9排出至储尿袋;男性患者如发生尿道口漏尿,根据置入防漏尿导尿管的长度以及患者阴茎的长短,调节接尿漏斗5底端的伸缩螺纹管至适合位置,将阴茎套4卷开至患者阴茎根部(图2中的阴茎套4),外用自粘带10将阴茎套4与患者阴茎妥善固定,漏出的尿液可以沿阴茎套4、接尿漏斗5、接尿器管道7、导尿管引出端9排出,最终引流至储尿袋。使用男性防漏尿导尿管既可以有效引流膀胱内的尿液,排空膀胱,缓解尿储留,又可以同时兼顾经尿道口漏出的尿液,加强尿液管理,彻底解决了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男性患者的漏尿问题,减轻 患者痛苦,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福音。男性防漏尿导尿管使用方便,如漏尿缓解,只要将阴茎套4从患者阴茎上褪除即可,不影响气囊导尿管的正常使用。
权利要求1.男性防漏尿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气囊导尿管管道与男用接尿器的接尿器管道套叠,二者在各自底端汇合,连通导尿管引出端,导尿管引出端连通储尿袋,气囊导尿管管壁内另有一细小管腔,一端与导尿管球囊连通,另一端连通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男性防漏尿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接尿漏斗套接在与导尿管头相距约26cm的气囊导尿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男性防漏尿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接尿漏斗的底端采用伸缩螺纹管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男性防漏尿导尿管,其特征在于细小管腔另一端在临近导尿管引出端处与导尿管管道分·离,连通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男性防漏尿导尿管。本实用新型结构为气囊导尿管管道与男用接尿器的接尿器管道套叠,二者在各自底端汇合,连通导尿管引出端,导尿管引出端连通储尿袋,气囊导尿管管壁内另有一细小管腔,一端与导尿管球囊连通,另一端连通阀门。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老年病人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前列腺增生、膀胱结构或容量改变等各种原因导致尿道口漏尿现象及漏尿后的处理缺乏有效手段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着眼于漏尿后的尿液管理,在保证原有气囊导尿管功能的基础上,提供防外漏装置,使尿液集中、有效引流,妥善解决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男性病人留置气囊导尿管后的尿道口漏尿问题,并为准确统计尿量提供了保证。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3154558SQ2013201920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5日
发明者葛兆霞, 邓小岚 申请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