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烧伤科手指康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烧伤科手指康复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烧伤科手指康复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烧伤临床中,手部烧伤病号手指会蜷缩,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手势,往往会造成患者手部肌肉萎缩,临床中医护人员往往用手帮助患者将手指拉直,进行换药和康复训练。这种方法不仅康复效果不好,而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感到不舒服。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伤科手指康复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0004]一种烧伤科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该康复器包括手掌板以及该手掌板后端延伸出腕部掌板,所述手掌板前端为分开五指的五个手指板,且每个手指板和腕部掌板上均设有固定带。[0005]上述手掌板和腕部掌板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气孔。[0006]上述手掌板和腕部掌板中部向下凹陷,且凹陷深度为lmm-3mm。[0007]上述固定带上设有松紧调节扣。[0008]上述松紧调节扣包括粘合型带扣、挂钩型带扣、纽扣型带扣以及按扣型带扣。[000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经济耐用,能有效安全的进行手部烧伤术后康复治疗,向下弯曲凹陷的手掌板有利于减轻病号长时间固定的不适感,防止滑脱,通气孔有利于烧伤部位的通风防止沾粘。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0011]其中,1、手掌板,2、腕部掌板,3、固定带,4、通气孔,5、松紧调节扣,6、手指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烧伤科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该康复器包括手掌板I以及该手掌板I后端延伸出腕部掌板2,所述手掌板I前端为分开五指的五个手指板6,且每个手指板6和腕部掌板2上均设有固定带3。[0013]上述手掌板I和腕部掌板2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气孔4。[0014]上述手掌板I和腕 部掌板2中部向下凹陷,且凹陷深度为lmm-3mm。[0015]上述固定带3上设有松紧调节扣5,考虑到固定的效果,调节扣恰好固定在掌指关节处。[0016]上述松紧调节扣5包括粘合型带扣、挂钩型带扣、纽扣型带扣以及按扣型带扣。[0017]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在进行康复训练或换药固定时,病号手掌和手腕自然的放到手掌板I和腕部掌板2上,并将五根手指分别放于手指板6上,再通过固定带3和松紧调节扣5进行固定 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烧伤科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该康复器包括手掌板(I)以及该手掌板(I)后端延伸出腕部掌板(2),所述手掌板(I)前端为分开五指的五个手指板(6),且每个手指板(6)和腕部掌板(2)上均设有固定带(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科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掌板(I)和腕部掌板(2)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气孔(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烧伤科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手掌板(I)和腕部掌板(2)中部向下凹陷,且凹陷深度为lmm-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伤科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带(3)上设有松紧调节扣 (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伤科手指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该康复器包括手掌板以及该手掌板后端延伸出腕部掌板,所述手掌板前段为分开五指的五个手指板,且每个手指板和腕部掌板上均设有固定带。上述手掌板和腕部掌板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的通气孔。上述手掌板和腕部掌板中部向下凹陷,且凹陷深度为1mm-3mm。上述固定带上设有松紧调节扣。上述松紧调节扣包括粘合型带扣、挂钩型带扣、纽扣型带扣以及按扣型带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经济耐用,能有效安全的进行手部烧伤术后康复治疗,向下弯曲凹陷的手掌板有利于减轻病号长时间固定的不适感,防止滑脱,通气孔有利于烧伤部位的通风防止沾粘。
文档编号A61H1/02GK203139041SQ2013201986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8日
发明者郑鹃 申请人:青岛市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