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健身软槌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疗健身软槌由长把手柄、弹性槌头和槌头与手柄间的连接弹簧构成,若干由弹性导电硅橡胶制成的正、负电极均匀布置预埋在弹性槌头上,形成凸点电极与设置于手柄内的脉冲振荡电路正、负输出端连接。在槌打身体部位的同时还具有电脉冲作用,机械槌打和电脉冲的双重作用,具有更好的缓解症状的效果。
【专利说明】电疗健身软槌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日常用于槌打躯体不舒服部位、具有弹性槌头的软槌,尤其涉及的是具有电理疗作用的电疗健身弹性槌。
【背景技术】
[0002]所述软槌是用于槌打身体不舒服部位的日常小用具,它由长把手柄、弹性槌头和槌头与手柄间的连接弹簧构成,为增加槌打的力度,弹性槌头上均匀设有若干凸点。现有的产品功能单一,仅依靠槌打来缓解局部的不舒适,理疗作用单一、作用效果不强。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发挥机械槌打作用和电脉冲理疗作用的电疗健身软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疗健身软槌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电疗健身软槌,由长把手柄、弹性槌头和槌头与手柄间的连接弹簧构成,若干由弹性导电硅橡胶制成的正、负电极均匀布置预埋在弹性槌头上,在弹性槌头上形成均匀布置的凸点电极,正、负凸点电极的电连接线穿过弹簧中心与设置于手柄内的脉冲振荡电路正、负输出端连接。
[0004]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脉冲振荡电路是由555集成电路及外围元件构成的输出频率为4-150HZ的多谐振荡电路。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疗健身软槌技术方案,在槌打身体部位的同时还具有电脉冲作用,机械槌打和电脉冲的双重作用,具有更好的缓解症状的效果,它还可以采用沿躯体表面推柔已开启电路的弹性槌头,其双重理疗作用更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电疗健身软槌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脉冲振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疗健身软槌,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长把手柄1、弹性槌头2和槌头2与手柄I间的连接弹簧构成,在不影响技术方案说明的前提下,图1中省去了连接弹簧。弹性槌头2表面预埋有若干由弹性导电硅橡胶制成的正、负电极3、4,这些正、负电极
3、4在弹性槌头2的表面形成均匀布置的凸点电极,电极的电连接线经弹簧中心与设置于手柄I内的脉冲振荡电路正、负输出端连接。如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槌头2每一道径向圈布置的电极串联短接,各道圈电极为正、负交错布置,分别与脉冲振荡电路正、负输出端连接。所述的脉冲振荡电路是由555集成电路及外围元件构成的输出频率为4-150HZ的多谐振荡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中为了便于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脉冲信号,达到最舒适的承受程度,本电路中设置了三个可调电位器,它们分别是连接于第4管脚与第7管脚之间的脉冲频率调整的第一电位器W1,连接于第6管脚与第7管脚之间的脉宽调整的第二电位器W2,串联于芯片输出管脚的脉冲幅度调整的第三电位器W3。考虑其便携性和便于操作,除了具有市电插头和稳压降压电源电路之外,还增加了电池供电电路,即由两节串联的10F20型15V电池提供工作电源。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疗健身软槌,由长把手柄、弹性槌头和槌头与手柄间的连接弹簧构成,其特征在于若干由弹性导电硅橡胶制成的正、负电极(3、4)均匀布置预埋在弹性槌头(2)上,在弹性槌头上形成均匀布置的凸点电极,正、负凸点电极的电连接线穿过弹簧中心与设置于手柄(I)内的脉冲振荡电路正、负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健身软槌,其特征在于弹性槌头(2)每一道径向圈布置的电极串联短接,各道圈电极为正、负交错布置,分别与脉冲振荡电路正、负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健身软槌,其特征在于脉冲振荡电路是由555集成电路及外围兀件构成的输出频率为4_150Hz的多谐振荡电路,其第4管脚与第7管脚之间连接有脉冲频率调整的第一电位器(W1),第6管脚与第7管脚之间连接有脉宽调整的第二电位器(W2),芯片输出管脚串联有脉冲幅度调整第三电位器(W3)。
【文档编号】A61N1/36GK203389071SQ201320229834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9日
【发明者】马力, 刘晓燕, 史少阳, 刘岌虹 申请人: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