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疗抓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疗抓挠,由长把手柄和长把手柄一端弯曲的抓齿排,所述抓齿排的每个齿均为固定在手柄端座的金属电极,金属电极与脉冲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本技术方案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功能产品,它能够解决或缓解远处手难以触碰的小区域局部搔痒、病痛症状。
【专利说明】电疗抓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日常用于辅助延长手臂来接触远端肢体部位的抓挠。
【背景技术】
[0002]日常使用的普通抓挠是仅用于解决后背以及不用弯腰姿势就能解决躯体远端部位瘙痒的小用具,而无需要功能。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抓挠在无人相助时,自己能够对包括背部以及要过度弯身才能触碰到远端躯体部位实施电理疗的电疗抓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疗抓挠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电疗抓挠,由长把手柄和长把手柄一端弯曲的抓齿排构成,所述抓齿排的每个齿均为固定在手柄端座的金属电极,金属电极与脉冲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0004]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脉冲振荡电路是由555集成电路及外围元件构成的输出频率为4-150HZ的多谐振荡电路,其占空比为50%,以最为符合躯体五脏六腑固有振荡频率的共振要求。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疗抓挠技术方案,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功能产品,它能够解决或缓解远处手难以触碰的小区域局部搔痒、病痛症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脉冲振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疗抓挠,图1展示了它结构构成,它由长把手柄I和长把手柄一端弯曲的抓齿排2构成,所述抓齿排2的每个齿均为固定在手柄端座的金属电极,金属电极与脉冲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在本实施结构中,作为抓齿排2的金属电极为与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成对交错连接设置。所述的脉冲振荡电路和其电源电路组成的电路部分固定于长把手柄I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脉冲振荡电路是由555集成电路及外围兀件构成输出频率为4-150HZ的多谐振荡电路,其脉冲信号占空比为50%。其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其中为了便于使用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脉冲信号,达到最舒适的承受程度,本电路中设置了三个可调电位器,它们分别是连接于第4管脚与第7管脚之间的脉冲频率调整的第一电位器W1,连接于第6管脚与第7管脚之间的脉宽调整的第二电位器W2,串联于芯片输出管脚的脉冲幅度调整的第三电位器W3。同时考虑其便携性和产品的整体性,除了可以设置具有市电插头、降压变压器、整流器和稳压电路之外,采用了电池供电的电源电路,即由两节串联的10F20型15V电池提供30V工作电源。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疗抓挠,由长把手柄和长把手柄一端弯曲的抓齿排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抓齿排的每个齿均为固定在手柄端座的金属电极,金属电极与脉冲振荡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疗抓挠,其特征在于脉冲振荡电路是由555集成电路及外围元件构成的输出频率为4-150HZ的多谐振荡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疗抓挠,其特征在于脉冲振荡电路输出脉冲信号的占空比为 50%ο
【文档编号】A61H11/00GK203389062SQ201320229728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9日
【发明者】马力, 刘晓燕, 史少阳, 刘岌虹 申请人: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