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后端连接有插管接头,在管体前部外围包覆有套囊,有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与套囊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阀和囊泡,所述囊泡、充气管及套囊相连通,位于套囊内设有指示液;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管插管术中的气管插管。
【专利说明】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0002]气管插管术是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极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而气管插管是在该医疗过程中所常用到的医疗器械,它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管通畅,减少气道阻力,有利于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保证有效通气量,为给氧加压人工呼吸及气管内给药提供了条件,气管或支气管内插管是实施麻醉的一项安全措施;因此,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或呼吸衰竭,需要进行人工辅助呼吸的病人,均宜使用气管插管和气管插管术。
[0003]现有技术中的气管插管包括管体,在管体后端连接有插管接头,在管体前部外围包覆有套囊,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与套囊连接;在临床中,将该气管插管置于人体中,与呼吸器官连接,套囊受管体压力而将套囊内的空气传递到囊泡,医疗人员根据目测或手感囊泡的伸展量来判断患者的呼吸情况,这就需要医疗人员有一定的经验,操作起来并不十分方便,同时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
气管插管。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后端连接有插管接头,在管体前部外围包覆有套囊,有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与套囊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充气阀和囊泡,所述囊泡、充气管及套囊相连通,位于套囊内设有指示液。
[0007]其中,所述囊泡上设有刻度线。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产品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阀和囊泡,且囊泡、充气管及套囊相连通,位于套囊内设有指示液,当通过本装置给患者供氧时,套囊受管体压力而将套囊内的指示液从充气管压回到囊泡内,医疗人员很容易就可以目测到囊泡内的指示液的计量,从而方便医疗人员进行观察和诊断,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参照图1,一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I,所述管体I后端连接有插管接头2,在管体I前部外围包覆有套囊3,有充气装置4通过充气管5与套囊3连接,所述充气装置4包括充气阀6和囊泡7,所述囊泡7、充气管5及套囊3相连通,位于套囊3内设有指示液8。
[0012]其中,所述囊泡7上设有刻度线9。
[0013]由于本产品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阀6和囊泡7,且囊泡7、充气管5及套囊3相连通,位于套囊3内设有指示液8,当通过本装置给患者供氧时,套囊3受管体I压力而将套囊3内的指示液8从充气管5压回到囊泡7内,医疗人员很容易就可以目测到囊泡7内的指示液8的计量,并可通过刻度线9可观察得更加精准;从而方便医疗人员进行观察和诊断,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气管插管术中的气管插管。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管插管,包括管体(I),所述管体(I)后端连接有插管接头(2),在管体(I)前部外围包覆有套囊(3),有充气装置(4)通过充气管(5)与套囊(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4)包括充气阀(6)和囊泡(7),所述囊泡(7)、充气管(5)及套囊(3)相连通,位于套囊(3)内设有指示液(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囊泡(7)上设有刻度线(9)。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3447603SQ201320459417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2日
【发明者】苏臻 申请人:苏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