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82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向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向输尿管支架管,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分为肾盂端、中段、膀胱端,所述肾盂端为卷曲形,肾盂端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引流孔,所述膀胱端的末端开放,膀胱端的管腔内径大于所述中段的管腔内径,膀胱端的管腔内设置有阀门球和阻挡板,所述阀门球的直径大于中段的管腔内径且小于膀胱端的管腔内径,所述阻挡板位于阀门球和膀胱端末端开口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能有效的防止尿液反流。
【专利说明】一种单向输尿管支架管【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向输尿管支架管。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输尿管支架管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后,患者无论是平躺还是站立排尿时候,膀胱内的尿液会经输尿管支架管返流到肾脏。因此而造成患者腰部胀痛、肾绞痛、继发尿路感染,更严重的是久而久之会造成肾积水感染和肾功能受损。
[0003]正因为普通输尿管支架管留置后难以避免地出现尿液返流引起了诸多并发症,所以临床上在留置输尿管支架管问题上有其适应证的同时也有其禁忌证,即对于存在下尿路梗阻的患者,输尿管内支架是不适用的,因为膀胱内高压将导致膀胱输尿管返流,并损害肾功能。返流时会造成患者排尿时明显的腰背部不适,更可能造成上尿路感染。由于肾脏抵抗感染的能力相对要差,当出现返流时,可能会发生肾盂肾炎。肾盂肾炎会导致肾脏瘢痕形成,造成肾功能损害。即使不合并感染,发生无菌性返流时,也会造成返流性肾病的发生。返流时可能会导致肾盂压力升高,会导致肾盂一静脉、肾盂一肾窦、肾盂一淋巴管发生返流。肾盂肾窦返流发生后会导致肾周纤维化、肾周尿囊肿、肾周脓肿、腹膜后水肿、肾周组织粘连以及刺激肾盂肿瘤的产生。 [0004]随着输尿管支架管的广泛使用,临床上因为输尿管支架管留置后出现尿液返流而导致剧烈腰痛、高热、严重血尿、肾功能受损的事件越来越多。
[0005]有不少泌尿外科医师希望通过带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来减少放置支架管引起的返流,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真正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运用于临床。究其原因,因输尿管支架管管腔小,抗返流装置的设计难以实现或者临床不适用。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单向输尿管支架管,结构简单且能有效的防止尿液返流。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向输尿管支架管,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分为肾盂端、中段、膀胱端,所述肾盂端为卷曲形,肾盂端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引流孔,所述膀胱端的末端开放,膀胱端的管腔内径大于所述中段的管腔内径,膀胱端的管腔内设置有阀门球和阻挡板,所述阀门球的直径大于中段的管腔内径且小于膀胱端的管腔内径,所述阻挡板位于阀门球和膀胱端末端开口之间。
[0008]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阻挡板为“ + ”型结构或“#”型结构。
[0009]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膀胱端的管腔内径为所述中段管腔内径的1.8~2.2倍,所述阀门球的直径为中段管腔内径的1.2~1.5倍。
[0010]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膀胱端的管腔内径为所述中段管腔内径的2倍,所述阀门球的直径为中段管腔内径的1.2倍。
[0011]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单向输尿管支架管,膀胱端的管腔内设置有阀门球,当膀胱压力大于肾盂压力时,阀门球堵塞住中段管腔,阻止返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肾盂端、2-中段、3-膀胱端、4-引流孔、5-阻挡板、6_阀门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向输尿管支架管,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分为肾盂端1、中段2、膀胱端3,所述肾盂端I为卷曲形,肾盂端I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引流孔4,所述膀胱端3的末端开放,膀胱端3的管腔内径大于所述中段2的管腔内径,膀胱端3的管腔内设置有阀门球6和阻挡板5,所述阀门球6的直径大于中段2的管腔内径且小于膀胱端3的管腔内径,所述阻挡板5位于阀门球6和膀胱端3末端开口之间。
[0016]具体的,阻挡板5为“ + ”型结构或“#”型结构。
[0017]具体的,膀胱端3的管腔内径为所述中段2管腔内径的1.8?2.2倍,所述阀门球6的直径为中段2管腔内径的1.2?1.5倍。
[0018]优选的,膀胱端3的管腔内径为所述中段2管腔内径的2倍,所述阀门球6的直径为中段2管腔内径的1.2倍。
[00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膀胱端管腔增粗且末端开放,其管腔内径约为管体中段内径的2倍。在增粗的膀胱端管腔内设置一阀门球,直径约为管体中段内径的1.2倍,阀门球和膀胱端末端开口之间的位置设置一阻挡板,阻挡板为“ + ”结构或“#”结构,只挡阀门球不挡水,当膀胱压力大于肾盂压力时,阀门球堵塞住中段管腔,阻止尿液返流。
[002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单向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分为肾盂端、中段、膀胱端,所述肾盂端为卷曲形,肾盂端管壁上分布有多个引流孔,所述膀胱端的末端开放,膀胱端的管腔内径大于所述中段的管腔内径,膀胱端的管腔内设置有阀门球和阻挡板,所述阀门球的直径大于中段的管腔内径且小于膀胱端的管腔内径,所述阻挡板位于阀门球和膀胱端末端开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为“+ ”型结构或“#”型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向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膀胱端的管腔内径为所述中段管腔内径的1.8?2.2倍,所述阀门球的直径为中段管腔内径的1.2?1.5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向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膀胱端的管腔内径为所述中段管腔内径的2倍,所述阀门球的直径为中段管腔内径的1.2倍。
【文档编号】A61F2/82GK203408134SQ20132052227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发明者】刘坚, 文其武, 陈斌, 曾钦松 申请人: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