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556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包括夹针钳部分、联接杆部分和操作手柄部分,夹针钳部分包括两个夹针钳,夹针钳上设有相通的锁针孔和锁针片通道,联接杆部分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内设有锁针片、中拉杆和锁针杆,操作手柄部分包括手柄外壳和两个捏把,手柄外壳上设有锁针杆拨动手柄,夹针钳通过中拉杆与捏把相连,锁针片一端伸入锁针片通道内,锁针片另一端通过锁针杆与锁针杆拨动手柄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拨动手柄和两个捏把的配合动作即可完成腔内缝合器的装针与缝合操作,与现有使用腔内缝合器相比,其操作更加灵活,缝合效果也更好。
【专利说明】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手术缝合方法是用尾部具有孔眼的针,穿上缝合线后,借助持针器进行缝合,对于腹腔中的深部手术,用这种传统的方法缝合时,需要用手指、手腕和肘配合才能完成,缝合难度大,经常发生持针器达不到缝合位置、持针器持针不牢和缝合针脱落的现象。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设备不断的进步,缝合器的出现已经了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但是对于现有的腔内缝合器来说,仍然存在着操作不灵活、缝合效果不佳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灵活、缝合效果好的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包括夹针钳部分、联接杆部分和操作手柄部分;所述夹针钳部分设置在联接杆部分前端,夹针钳部分包括左夹针钳和右夹针钳,左夹针钳和右夹针钳前端均设有锁针孔,左夹针钳和右夹针钳上均沿纵向贯穿设置锁针片通道,锁针孔与锁针片通道相通,左夹针钳和右夹针钳尾端通过夹针钳铆钉转动连接,在针钳铆钉靠近联接杆部分一侧的左夹针钳和右夹针钳上均设有中拉杆前端滑槽,中拉杆前端滑槽内设有中拉杆前端轴销;所述联接杆部分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内设有锁针片支架、中拉杆、左锁针杆和右锁针杆,锁针片支架上设有左锁针片和右锁针片,左锁针片和右锁针片前端分别伸入左夹针钳和右夹针钳上的锁针片通道内,并且在左锁针片和右锁针片靠近前端处均设有缺口,左锁针片和右锁针片尾端分别与左锁针杆和右锁针杆前端连接,中拉杆前端与中拉杆前端轴销连接;所述操作手柄部分设置在联接杆部分尾端,操作手柄部分包括手柄外壳、左捏把和右捏把,手柄外壳上设有锁针杆拨动手柄和中拉杆尾端滑槽,锁针杆拨动手柄两侧通过锁针杆拨动手柄轴销分别与左锁针杆和右锁针杆尾端连接,左捏把和右捏把前端分别与手柄外壳转动连接,左捏把和右捏把中部分别与左捏把杠杆和右捏把杠杆前端转动连接,中拉杆尾端滑槽内设有中拉杆尾端轴销,左捏把杠杆和右捏把杠杆尾端分别与中拉杆尾端轴销转动连接,中拉杆尾端轴销与中拉杆尾端连接,在中拉杆尾端还设有中拉杆复位弹黃。
[0006]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还包括手柄锁扣机构,所述手柄锁扣机构包括手柄锁扣、锁扣销、手柄锁扣滑槽、台阶孔、压簧和手柄复位弹簧,手柄锁扣滑槽设置在手柄外壳上,台阶孔设置在手柄锁扣滑槽端部,手柄锁扣和锁扣销分别设置在手柄锁扣滑槽两侧,锁扣销一端与手柄锁扣连接,锁扣销另一端通过压簧与锁针杆拨动手柄连接,在锁针杆拨动手柄的尾端设置手柄复位弹簧。[000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拨动手柄和两个捏把的配合动作即可完成腔内缝合器的装针与缝合操作,与现有使用腔内缝合器相比,其操作更加灵活,缝合效果也更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夹针钳部分与联接杆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0010]图3为左夹针钳装针状态示意图;
[0011]图4为左夹针钳锁针状态示意图;
[0012]图5为联接杆部分与操作手柄部分的装配示意图;
[0013]图6为操作手柄部分与手柄锁扣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0014]图7为图6中的A-A向剖视图。
[0015]图中:1_夹针钳部分;101_左夹针钳;102_右夹针钳;103_锁针孔;104_锁针片通道;105_夹针钳铆钉;106_中拉杆前端滑槽;107_中拉杆前端轴销;2_联接杆部分;201-外套管;202_锁针片支架;203-中拉杆;204_左锁针杆;205_右锁针杆;206_左锁针片;207_右锁针片;208_缺口 ;3_操作手柄部分;301_手柄外壳;302_左捏把;303_右捏把;304_锁针杆拨动手柄;305_中拉杆尾端滑槽;306_锁针杆拨动手柄轴销;307_左捏把杠杆;308_右捏把杠杆;309-中拉杆尾端轴销;310-中拉杆复位弹簧;4_手柄锁扣机构;401-手柄锁扣;402_锁扣销;403_手柄锁扣滑槽;404_台阶孔;405_压簧;406_手柄复位弹簧;5_带线缝合针;501_锁针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包括夹针钳部分1、联接杆部分
2、操作手柄部分3和手柄锁扣机构4。夹针钳部分I设置在联接杆部分2前端,操作手柄部分3设置在联接杆部分2尾端,手柄锁扣机构4设置在操作手柄部分3的手柄外壳301上。
[0018]如图2至5所示,夹针钳部分I包括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结构相同,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前端均设有锁针孔103,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上均沿纵向贯穿设置锁针片通道104,锁针孔103与锁针片通道104相通,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尾端通过夹针钳铆钉105转动连接。在针钳铆钉105靠近联接杆部分2 —侧的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上均设有中拉杆前端滑槽106,中拉杆前端滑槽106内设有中拉杆前端轴销107。
[0019]联接杆部分2包括外套管201,外套管201内设有锁针片支架202、中拉杆203、左锁针杆204和右锁针杆205。锁针片支架202上设有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前端分别伸入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上的锁针片通道104内,并且在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靠近前端处均设有缺口 208,初始状态下,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上的缺口 208正好位于锁针孔103处。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尾端分别与左锁针杆204和右锁针杆205前端连接,中拉杆203前端与中拉杆前端轴销107连接。
[0020]操作手柄部分3设置在联接杆部分2尾端,操作手柄部分3包括手柄外壳301、左捏把302和右捏把303,手柄外壳301上设有锁针杆拨动手柄304和中拉杆尾端滑槽305,锁针杆拨动手柄304两侧通过锁针杆拨动手柄轴销306分别与左锁针杆204和右锁针杆205尾端连接,左捏把302和右捏把303前端分别与手柄外壳301转动连接,左捏把302和右捏把303中部分别与左捏把杠杆307和右捏把杠杆308前端转动连接,中拉杆尾端滑槽305内设有中拉杆尾端轴销309,左捏把杠杆307和右捏把杠杆308尾端分别与中拉杆尾端轴销309转动连接,中拉杆尾端轴销309与中拉杆203尾端连接,在中拉杆203尾端还设有中拉杆复位弹簧310。
[0021]如图5至7所示,手柄锁扣机构4包括手柄锁扣401、锁扣销402、手柄锁扣滑槽403、台阶孔404、压簧405和和手柄复位弹簧406,手柄锁扣滑槽403设置在手柄外壳301上,台阶孔404设置在手柄锁扣滑槽403端部,手柄锁扣401和锁扣销402分别设置在手柄锁扣滑槽403两侧,锁扣销402 —端与手柄锁扣401连接,锁扣销402另一端通过压簧405与锁针杆拨动手柄304连接,在锁针杆拨动手柄304的尾端设置手柄复位弹簧406。
[00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3]首先捏紧左捏把302和右捏把303,左捏把302和右捏把303在捏紧过程中分别通过左捏把杠杆307和右捏把杠杆308同时带动中拉杆尾端轴销309沿中拉杆尾端滑槽305向后移动,中拉杆尾端轴销309再带动中拉杆203整体向后移动并拉伸中拉杆复位弹黃310,中拉杆前端轴销107在沿中拉杆前端滑槽106向后移动过程中使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前端闭合,在两夹针钳前端闭合过程中,使用装针工具将带线缝合针5两端分别插入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前端锁针孔103内;
[0024]然后将锁针杆拨动手柄304向后垂直拉动并挤压手柄复位弹簧406,此时锁针杆拨动手柄304会带动手柄锁扣401、锁扣销402和压簧405 —起沿手柄锁扣滑槽403移动,当锁扣销402移动至台阶孔404时,压簧405会通过自身弹力将锁扣销402推至台阶孔404内,此时再将锁针杆拨动手柄304向左捏把302 —侧拨转,锁针杆拨动手柄304转动时带动左锁针杆204向后移动,左锁针杆204再带动左锁针片206向后移动,使左锁针片206上的缺口 208离开锁针孔103,带线缝合针5左侧一端的锁针卡槽501被左锁针片206卡住,此时松开两个捏把,中拉杆203在中拉杆复位弹簧310作用下向前移动,驱使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前端分开,带线缝合针5右侧一端从右夹针钳102的锁针孔103中移出,随后再次捏紧两个捏把并将锁针杆拨动手柄304向右捏把303 —侧拨转,即可使带线缝合针5右侧一端的锁针卡槽501被右锁针片207卡住,再松开两个捏把时,带线缝合针5左侧一端从左夹针钳101的锁针孔103中移出,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腔内缝合操作;
[0025]完成缝合操作后,再次捏紧两个捏把并将锁针杆拨动手柄304拨转至垂直位置,然后按动手柄锁扣401将锁扣销402从台阶孔404内推出,此时锁针杆拨动手柄304在手柄复位弹簧406作用下向前复位,至此操作结束。
[00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针钳部分(I)、联接杆部分(2)和操作手柄部分(3); 所述夹针钳部分(I)设置在联接杆部分(2 )前端,夹针钳部分(I)包括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前端均设有锁针孔(103),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上均沿纵向贯穿设置锁针片通道(104),锁针孔(103)与锁针片通道(104)相通,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尾端通过夹针钳铆钉(105)转动连接,在针钳铆钉(105)靠近联接杆部分(2) —侧的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上均设有中拉杆前端滑槽(106),中拉杆前端滑槽(106)内设有中拉杆前端轴销(107); 所述联接杆部分(2 )包括外套管(201 ),外套管(201)内设有锁针片支架(202 )、中拉杆(203)、左锁针杆(204)和右锁针杆(205),锁针片支架(202)上设有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前端分别伸入左夹针钳(101)和右夹针钳(102)上的锁针片通道(104)内,并且在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靠近前端处均设有缺口(208),左锁针片(206)和右锁针片(207)尾端分别与左锁针杆(204)和右锁针杆(205)前端连接,中拉杆(203)前端与中拉杆前端轴销(107)连接; 所述操作手柄部分(3)设置在联接杆部分(2)尾端,操作手柄部分(3)包括手柄外壳(301)、左捏把(302)和右捏把(303),手柄外壳(301)上设有锁针杆拨动手柄(304)和中拉杆尾端滑槽(305),锁针杆拨动手柄(304)两侧通过锁针杆拨动手柄轴销(306)分别与左锁针杆(204)和右锁针杆(205)尾端连接,左捏把(302)和右捏把(303)前端分别与手柄外壳(301)转动连接,左捏把(302 )和右捏把(303 )中部分别与左捏把杠杆(307 )和右捏把杠杆(308)前端转动连接,中拉杆尾端滑槽(305)内设有中拉杆尾端轴销(309),左捏把杠杆(307)和右捏把杠杆(308)尾端分别与中拉杆尾端轴销(309)转动连接,中拉杆尾端轴销(309 )与中拉杆(203 )尾端连接,在中拉杆(203 )尾端还设有中拉杆复位弹簧(3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锁扣机构(4),所述手柄锁扣机构(4)包括手柄锁扣(401)、锁扣销(402 )、手柄锁扣滑槽(403 )、台阶孔(404)、压簧(405)和手柄复位弹簧(406),手柄锁扣滑槽(403)设置在手柄外壳(301)上,台阶孔(404)设置在手柄锁扣滑槽(403)端部,手柄锁扣(401)和锁扣销(402)分别设置在手柄锁扣滑槽(403)两侧,锁扣销(402) —端与手柄锁扣(401)连接,锁扣销(402)另一端通过压簧(405 )与锁针杆拨动手柄(304 )连接,在锁针杆拨动手柄(304 )的尾端设置手柄复位弹簧(406)。
【文档编号】A61B17/04GK203564283SQ201320684542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31日
【发明者】韩介韦, 周杰, 周健生, 吴德庆 申请人:南京迈迪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