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7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10),该吸收性物品(10)的吸收体(13)具有吸收芯(16)和包芯片(17)。吸收芯(16)具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率高的第一面和位于第一面的相反侧、纸浆纤维的比率高的第二面。吸收芯(16)中第一面位于肌肤抵接面侧,第二面位于非肌肤抵接面侧。正面片(11)中与吸收体(13)的相对面侧具有凹凸构造,在正面片(11)与吸收体(13)之间形成有由该凹凸构造形成的空间。在吸收体(13)中,吸收芯(16)的第一面(16a)与包芯片(17)在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多个接合区域(18)中在宽度方向上断续地接合。
【专利说明】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尿布、生理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各种由纸浆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粒子构成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使高吸 收性聚合物的粒子在吸收体的厚度方向上偏置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吸 收体中的包含第一主平面侧的第一二半部分中的高吸收材料的密度,比包含相对的第二主 表面的第二二半部分中的高吸收材料的密度高。第一主平面朝向吸收性物品中的肌肤抵接 面侧。
[0003] 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高吸收性聚合物混入吸收体的内部,并且高吸收性聚合物 的一部分或全部偏置于表层侧而配置的吸收性物品。此外,在该文献中记载有,将这样偏置 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体与被施以凹凸的压花的正面片组合使用的内容。
[0004] 但是,为了在吸收体整个区域中高效地吸收液体,提出了使液体在吸收体的面方 向上扩散,有效利用吸收面积的各种方案。例如,已知在吸收体的肌肤抵接面侧配置使液体 容易在面方向上扩散的次层片的技术。此外,也已知在吸收体形成槽,或进行压缩加工,而 使液体向吸收体的整个区域扩散的技术。但是,另一方面,使液体遍及吸收体的整个区域广 泛扩散的话,存在肌肤与液体接触的面积增加的可能性、在穿戴状态下吸收性物品与肌肤 之间的空间的湿度上升的可能性。在上述各专利文献中,对于提高液体向吸收体的面方向 的扩散,并且消除由于提高扩散而产生的问题的方案没有进行研究。
[0005] 现有技术文献
[0006] 专利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6 - 205806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 - 11772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位于靠近穿戴者的肌肤侧的位置的正 面片;位于离穿戴者的肌肤侧较远的位置的背面片;和位于该正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 收体,该吸收性物品是具有长度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
[0010] 上述吸收体具有吸收芯和包覆该吸收芯的包芯片。
[0011] 上述吸收芯混合有纸浆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该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速度是 30秒以上150秒以下。上述吸收芯具有该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率高的第一面和位于该第一 面的相反侧,该纸浆纤维的比率高的第二面。
[0012] 上述吸收芯配置为其第一面位于肌肤抵接面侧且第二面位于非肌肤抵接面侧。
[0013] 上述正面片中至少与上述吸收体的相对面侧具有凹凸构造。在该正面片与该吸收 体之间形成有由该凹凸构造产生的空间。
[0014] 在上述吸收体中,上述吸收芯的第一面与上述包芯片,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 接合区域中沿宽度方向断续地接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0016] 图2是图1所示的尿布中的正面片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17]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中的裆部的主要部分的宽度方向截面图。
[0018]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中的吸收芯和包芯片的接合状态的平面图。
[0019] 图5 (a)到(d)是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中的液体的扩散和吸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基于其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中表示作为本 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图2是图1中的裆部的纵截面图。 该图所示的一次性尿布10是带固接型展开型的尿布。尿布10具有长度方向Y和与其正交 的宽度方向X,为在长度方向Y上较长的形状。尿布10的长度方向Y的中央区域为裆部C。 裆部C的前后为腹侧部A和背侧部B。
[0021] 尿布10具有:位于靠近穿戴者的肌肤侧即肌肤抵接面侧的正面片11 ;和位于远离 穿戴者的肌肤侧即非肌肤抵接面侧的背面片12。吸收体13位于正面片11和背面片12之 间。
[0022] 尿布10在宽度方向X中的左右两侧部具有沿长度方向Y延伸的一对防漏护围14、 14。防漏护围14遍及尿布10的全长延伸。防漏护围14通过将在长度方向Y较长的一个 片材14a沿该长度方向Y二折而成。防漏护围14沿长度方向Y具有自由端和固定端。自 由端是沿着二折的片材14a的折线的部位。橡胶线等弹性部件14b以伸长状态配置固定在 自由端。弹性部件14b至少配置在裆部C。通过弹性部件14b的收缩,防漏护围14具有向 穿戴者的肌肤侧立起的倾向。防漏护围14的固定端与从吸收体13的左右两侧缘向侧方延 伸出的背面片12接合。通过该接合,在尿布10的左右两侧部形成腿部护围15。在腿部护 围15中,在防漏护围14的固定端与背面片12接合的部位,在两者之间以伸长状态配置固 定有橡胶线等弹性部件14c。弹性部件14c至少配置在裆部C。通过弹性部件14c的收缩, 在尿布10的穿戴状态下,腿部护围15紧贴于穿戴者的腿周围。
[0023] 在尿布10中,在背侧部B的左右两侧缘部设置有一对搭扣带F、F。在腹侧部A的 外表面即背面片12的非肌肤抵接面,设置有固着搭扣带F、F的搭着带L。通过将搭扣带F 固着于搭着带L,完成尿布10的穿戴状态。
[0024] 作为正面片11使用具有透液性的片材。以下对该片材进行详细叙述。作为背面 片12,能够使用不透液性或难透液性的膜、无纺布(例如纺粘-烙喷-纺粘无纺布(Spunbond Meltblown Spunbond))。作为构成防漏护围14的片材14a,能够使用拨水性的片材,例如以 纺粘无纺布为代表的各种无纺布。
[0025] 在图3中表示正面片1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正面片11在其各面具有凹凸构造。 正面片11具有在其面方向上连续的构造。该"连续"意味着没有断开的部分或小孔。但是, 纤维间细孔这样的微细孔不包含于上述小也。
[0026] 正面片11具有第一面111和第二面112。第一面111是与穿戴者的肌肤抵接的面。 第二面112是与吸收体13相对的面。在正面片11的第一面111侧,多个第一突出部11a 以在纵横的两个方向的面内斜交的关系延伸排列(以下将该排列称为斜交栅格状排列)。该 栅格状排列也可以是正交(90° )的关系,此时区别表示为正交栅格状的排列。在本实施方 式中,优选其面内的任意第一方向和与其斜交的第二方向以30°?90°的角度交叉。进一 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向正面片11的第二面112侧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lib。该第 二突出部lib也为斜交栅格状排列,但也可以是正交栅格状排列。该交叉角度的优选范围 随第一突出部11a决定,因此与上述同样。该第一突出部11a和第二突出部lib相对于片 材面向相互相反的方向突出。而且,两者以在俯视图中和侧视图中均不在同一位置即不重 叠的关系交替配置。
[0027] 如上所述,在面内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分别延伸排列的第一突出部11a和第 二突出部11b,面状地不冲突地连续形成而构成正面片11。此处,不冲突地连续形成是指, 在特定的形状部分排列相连而成为面状时,不会弯曲或不连续,而成为以平缓的曲面整体 连续的状态。另外,第一突出部11a和第二突出部lib的排列状态并不限于图2所示的方 式,只要是能够以不冲突地连续的排列进行配置的方式即可。例如,可以是以第一突出部 11a为中心在六角形的顶点配置6个第二突出部11b,并使该图案在面内展开的排列。另 夕卜,此时,第二突出部lib的数量多于第一突出部11a的数量,因此虽然产生第二突出部lib 彼此邻接的状态,但只要整体成为连续的片状态,这样方式的排列也包含在第一突出部11a 和第二突出部lib "交替"排列的含意中。
[0028] 第一突出部11a和第二突出部lib为顶部带圆角的圆锥台形状或半球状。更详细 地看,第一突出部11a的突出形状不尖锐,反而为半球状,另一方面,第二突出部lib的突出 形状更尖锐,成为在顶部具有圆角的圆锥或圆锥台形状。当然,各突出部lla、llb的形状并 不限定于此,可以为任何的突出方式。例如,实际上可以为各种锥体形状(在本说明书中锥 体形状是广泛包含圆锥、圆锥台、角锥、角锥台、斜圆锥等的意思)。
[0029] 第一突出部11a和第二突出部lib保持了与其外形相似的顶部带圆角的圆锥台形 状或半球状的空间llc、lld。各个空间llc、lld隔着正面片11,形成为实际上不连续的空 间。
[00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俯视正面片11时,第一突出部11a和第二突出部lib形成为 分别散点状地成为交错格子的配置状态。即,以在正面片11的俯视图中第一突出部11a和 第二突出部lib沿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交替出现,并且第一突出部11a和第二突出部lib沿 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也交替出现的方式,配置有这些突出部11a、lib。具有这样的构 造的正面片11例如将各种纤维材料用作原料,能够由日本特开2012 - 136792号公报记载 的方法适宜地制造。
[0031] 正面片11中至少与吸收体13的相对面侧具有凹凸构造,由此,如图3所示,在尿 布10中,在正面片11与吸收体13之间形成由该凹凸构造产生的多个空间lid。由于该空 间lld,正面片11和吸收体13在面方向上不连续地被隔开。该空间lld,在排泄至正面片 11的液体透过该正面片11时,作为暂时蓄存该液体的空间起作用,抑制液体向面方向的扩 散。在空间lid中暂时蓄存的液体被抑制向面方向的扩散,同时被吸收层13吸收。
[0032] 从形成足够容积的暂时蓄存空间的观点出发,正面片11的表观厚度即从第一突 出部11a的顶点的位置到第二突出部lib的顶点的位置的长度优选为1mm以上,特别优选 为1. 5mm以上,优选为4. 5mm以下,特别优选为4. 2mm以下。例如,正面片11的表观厚度优 选为1mm以4. 5mm以下,更优选为1. 5mm以上4. 2mm以下。正面片11的表观厚度是在对 正面片11施加〇.〇5kPa的压力的状态下测定的。另一方面,正面片11自身的厚度优选为 0· 1mm以上,特别优选为0· 2mm以上,优选为2mm以下,特别优选为1. 5mm以下。例如正面片 11自身的厚度优选为0· 1mm以上2mm以下,更优选为0· 2mm以下1. 5mm以下。
[0033] 吸收体13具有吸收芯16和包覆吸收芯16的包芯片17。包芯片17包覆吸收芯 16的至少上表面的整个区域,即作为正面片相对面的肌肤抵接面的整个区域。而且,包芯 片17优选包覆吸收芯16的下表面的整个区域,即作为背面片相对面的非肌肤抵接面的整 个区域。
[0034] 吸收芯16包含纸浆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而构成。在吸收芯16中以纸浆纤维和 高吸收性聚合物混合的状态进行纤维层叠(fiber stacking)。纸楽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 在吸收芯16的厚度方向Z中不是均匀分布的,两者的该分布状态存在偏置。详细地说,在 吸收芯16的厚度方向Z中,该吸收芯16具有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率高的第一面和位于该 第一面的相反侧的该纸浆纤维的比率高的第二面。而且,吸收芯16以其第一面位于肌肤抵 接面侧且第二面位于非肌肤抵接面侧的方式配置。
[0035] 吸收芯16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在厚度方向Z中,在吸收芯16的肌肤抵接面中其 存在比率最高。此外,高吸收性聚合物在吸收芯16的非肌肤抵接面中其存在比率最低。在 肌肤抵接面与非肌肤抵接面之间,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存在比率随着从肌肤抵接面向非肌肤 抵接面去而减少。减少的方式例如是连续逐渐减少,或者也可以是不连续地阶梯状减少。
[0036] 另一方面,关于纸浆纤维,在厚度方向Z中,吸收芯16的非肌肤抵接面中其存在比 率最高。此外,在吸收芯16的肌肤抵接面中其存在比率最低。在肌肤抵接面与非肌肤抵接 面之间,纸浆纤维的存在比率随着从非肌肤抵接面向肌肤抵接面去而减少。减少的方式例 如是连续逐渐减少,或者也可以是不连续地阶梯状减少。
[0037] 在这样的吸收芯16中,高吸收性聚合物偏置于其肌肤抵接面侧,而纸浆纤维偏置 在其非肌肤抵接面。将这样的构造的吸收芯16以特定的接合图案与包芯片17接合而形成 吸收体13,将该吸收体13与具有上述凹凸构造的正面片11组合使用,由此能够抑制肌肤抵 接面侧中的液体的扩散,并且能够在非肌肤抵接面侧使液体大幅扩散。在后面详细叙述其 机理。
[0038] 吸收芯16的厚度方向Z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偏置的程度是,在肌肤 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率优选为60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65质 量%以上,优选为9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90质量%以下。另一方面,纸浆纤维的比率 优选为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0质量%以上,优选为40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5质 量%以下。例如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件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率优选为60质量%以 上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65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下。
[0039] 上述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是指将吸收体的厚度分为两半的部位中位于肌 肤抵接面侧的部位。另一方面,非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是指将吸收体的厚度分为两 半的部位中位于非肌肤抵接面侧的部位。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以及非肌肤抵接面和 其附近的部位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比率以下述方法测定。
[0040] 沿长度方向将吸收体切断为3cm的长度。将切断后的部位以两个丙烯酸板夹着。 此时,将与吸收体的厚度为相同厚度的测隙规以与吸收体不重合的方式插入丙烯酸板之 间,对其维持厚度地进行夹持。然后,使用刀具的刃将吸收体在厚度方向上分为两半。将由 分割面分割的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以及非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分别放入由 不具有保水性的材料构成的网袋中,以高吸收性聚合物不会脱落的方式,对每个网袋进行 以下的操作。首先,称量各部位(使该值为(A))。接着,将各部位在生理盐水中浸渍30分 钟。之后将各部位从生理盐水中取出,吊挂10分钟通过自然滴落进行水分除去。接着,对 各部位以800rpm的速度由离心脱水机进行10分钟的水分除去。求取离心脱水机的水分除 去之后被保持的各部位中的水分量(使该值为(B))(以下将离心脱水机的水分除去后被保 持的水分量称为"离心保持量")。
[0041] 另一方面,称量包含于各部位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同种类的聚合物,放入网袋中 进行与上述同样的操作,仅求取高吸收性聚合物的离心保持量。然后,计算每lg的高吸收 性聚合物的离心保持量(C)。
[0042] 使用通过以上操作求得的A、B、C值,根据((B) -(A)) + (C)的计算,求取各部 位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量(D),进而根据(D)+ (A)求取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率。此外, 根据((A) -(D))+ (A)求取纸浆纤维的比例。
[0043] 在吸收芯16的非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例优选为30 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35质量%以上,优选为5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以下。 另一方面,纸浆纤维的比例优选为4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50质量%以上,优选为75质 量%以下,特别优选为70质量%以下。例如非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中的高吸收性聚 合物的比例优选为30质量%以上5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 另一方面,非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中的纸浆纤维的比例优选为45质量%以上75质 量%以下,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下。
[0044] 吸收芯16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单位面积质量)优选为30g/m2以上,特别 优选为50g/m 2以上。上限值优选为350g/m2以下,特别优选为300g/m2以下。例如高吸收 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30g/m 2以上350g/m2以下,更优选为50g/m2以上300g/m2以下。另 一方面,吸收芯16中的纸浆纤维的克重优选为30g/m 2以上,特别优选为50g/m2以上。上限 值优选为300g/m2以下,特别优选为250g/m 2以下。例如纸浆纤维的克重优选为30g/m2以 上300g/m2以下,更优选为50g/m 2以上250g/m2以下。
[0045] 吸收芯16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比率在以"高吸收性聚合物/纸浆纤 维"的质量比表示时,优选为1以上,特别优选为1. 2以上,优选为2以下,特别优选为1. 8 以下。通过将吸收芯16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各自的量以及它们的比率设定在 上述范围中,能够使得吸收芯16不过分厚,并且确保充分的液体保持容量。
[0046] 吸收芯16自身的克重优选为60g/m2以上,特别优选为70g/m2以上。上限值优选 为650g/m 2以下,特别优选为600g/m2以下。例如吸收芯16的克重优选为60g/m2以上650g/ m 2以下,更优选为70g/m2以上600g/m2以下。
[0047] 作为包含于吸收芯16的高吸收性聚合物,优选能够吸收并保持自重的20倍以上 的液体且能够胶化。对形状没有特别要求,例如能够为球状、块状、葡萄状、粉末状或纤维 状。优选是大小为lym以上1000 μ m以下、更优选为10 μ m以上500 μ m以下的粒子状。作 为这样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例子,能够举出淀粉、交联羧甲基化纤维素、丙烯酸或丙烯酸碱 金属盐的聚合物或共聚体等、聚丙烯酸和其盐以及聚丙烯酸盐接枝聚合物。作为聚丙烯酸 盐,能够优选使用钠盐。此外,将马来酸、衣康酸、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一 2 -甲基丙磺 酸、2 -(甲基)丙烯酰乙基磺酸、(甲基)丙烯酸一 2 -羟乙酯或苯乙烯磺酸等的共聚用单体 与丙烯酸在不使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性能下降的范围内共聚而得的共聚物也优选使用。
[0048] 作为包含于吸收芯16的纸浆纤维,能够使用在现有技术中在该种吸收性物品中 使用的材料同样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絮状纸浆。纸浆纤维也可以根据需要使构成它的纤 维素交联。或者纸浆纤维也可以卷曲。
[0049] 覆盖吸收芯16的包芯片17为了提高吸收芯16的保形性而使用。作为包芯片17 能够使用透液性的纤维片。例如能够使用棉纸、无纺布。作为无纺布,例如能够使用纺粘无 纺布、纺粘一熔喷一纺粘(SMS)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等。覆盖吸收芯16的肌肤 抵接面侧的包芯片17和覆盖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包芯片17可以是同种材料,也可以是不同 种类的材料。
[0050] 如图3所示,吸收芯16的上表面和覆盖该上表面的包芯片17由粘接剂20断续地 接合。通过该接合,吸收芯16的保形性进一步提高。此外,两者的接合也有助于吸收芯16 的上表面中的液体向厚度方向Z的透过和向面方向的扩散的控制。
[0051] 图4中表示吸收芯16的肌肤抵接面和非肌肤抵接面与包芯片17的接合图案。如 该图所示,吸收芯16的上表面和包芯片17在沿着长度方向Y延伸的多个接合区域18中由 粘接剂20接合。在宽度方向X相邻的接合区域18之间为非接合区域19。即,在宽度方向 X上相邻的接合区域18由非接合区域19隔开。这样吸收芯16的上表面与包芯片17在长 度方向Y上连续的接合区域18被接合,并且在宽度方向X上隔着非接合区域19断续地被 接合。
[0052]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由螺旋状涂敷的两列形成为一条的粘接剂20的接 合区域18形成有多条。当然粘接剂20的涂敷图案并不限于螺旋状,例如也可以以规定的 宽度条状地涂敷粘接剂20。或者以Ω字状的涂敷图案涂敷粘接剂20。此外,在图4所示 的实施方式中,接合区域18遍及吸收芯16的长度方向Y的全长地形成,但代替它,接合区 域18也可以形成为仅在吸收芯16的长度方向Y的一部分延伸。例如接合区域18也可以 形成为仅在吸收芯16的长度方向Y的大致中央区域延伸。
[0053] 吸收芯16的上表面和包芯片17以规定的图案接合,由此透过正面片11的液体到 达包芯片17时,该液体主要通过包芯片17中的非接合区域19透过至吸收芯16内,在吸收 芯16内在面方向扩散。其理由是,接合区域18与非接合区域19相比相对更难透过液体, 因此基于该原因,吸收芯16的上表面的液体向面方向的扩散被抑制。总而言之,当液体到 达吸收芯16时,其上表面中的液体向面方向的扩散被抑制,并且在吸收芯16内液体在面方 向扩散。这会带来有助于减少一但被吸收芯16吸收的液体向肌肤的液体转移或回液的有 利效果。
[0054] 从进一步加强上述效果的观点出发,将吸收芯16的上表面与包芯片17的接合区 域18的面积与非接合区域19的面积的比率由"接合区域18的面积/非接合区域19的面 积"表示,优选其为〇. 5以上,特别优选为0. 6以上。此外,优选该比率为1. 2以下,特别优 选为1以下。例如,该比率优选为〇. 5以上1. 2以下,更优选为0. 6以上1以下。
[0055] 从进一步加强上述效果的观点出发,非接合区域19的宽度优选为8mm以上,特别 优选为10mm以下。涂敷多条上述接合区域18,并且在接合区域18间以一定的间隔形成非 接合区域19,由此不会妨碍液体从正面片11向吸收体13的移动,容易促进液体向长度方向 的扩散。此外,非接合区域19的宽度优选为30mm以下,特别优选为25mm以下。例如非接 合区域19的宽度优选为8mm以上3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上25mm以下。另夕卜,在粘接 剂20涂敷为具有规定的宽度的条状而形成接合区域18时,接合区域18的面积是指粘接剂 20实际被涂敷的区域的面积。另一方面,在粘接剂20如图4所示涂敷为螺旋状的情况下、 涂敷为Ω字状的情况下(未图示),将宽度方向X中的粘接剂20的端部间的长度W(参照图 4)与接合区域18的长度的积定义为接合面积。
[0056] 吸收芯16的上表面与包芯片17利用接合区域断续地接合,还具有即使在反复吸 收液体时也能够抑制液体的面方向的扩散的优点。详细来说,当吸收芯16 -旦吸收液体 时,包含于其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膨润。由于该膨润,在吸收芯16与配置在其上表面的包 芯片17之间产生空间。此时,两者中与接合区域18相比非接合区域19中产生空间的程度 更大。通过该空间即使在第二次以后的液体吸收时液体的透过也顺利进行,因此能够抑制 向面方向的液体的扩散。
[0057] 以上说明的是吸收芯16中的上表面与包芯片17的关系,如图4所示,吸收芯16 的下表面和包芯片17由以在吸收芯16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条状涂敷的粘接剂20接合。 另外,粘接剂20的接合图案并不限于图4所示的图案,也可以采用其它图案。此外,根据情 况,吸收芯16的下表面与包芯片17也可以不接合。
[0058] 对具有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尿布中的液体的透过吸收机构,参照图5 (a)到 (d)进行说明。图5 (a)是液体N刚刚被排泄到尿布10之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液体N 被蓄留在具有凹凸构造的正面片11的肌肤相对面的包括凹部和空间lid的表观上的厚度 整体中。
[0059] 图5 (b)是液体N透过正面片11从该正面片的肌肤抵接面侧向吸收体相对面侧 移动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液体N在正面片11与吸收体13中的包芯片17之间形成的空间 lid内暂时蓄存。空间11在面方向上不连续地形成,因此液体N向面方向的扩散被抑制。
[0060] 暂时蓄存在空间lid中的液体,接着如图5 (C)所示,透过包芯片17。如前所述, 包芯片17通过粘接剂20与吸收芯16的上表面16a接合。在该接合区域中液体N的透过 被抑制。特别是,接合区域如上述图4所示,沿尿布1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条,因此液体N 的面方向的扩散被各个接合区域抑制。其结果是,液体N主要通过接合区域间的非接合区 域,不带有向面方向的过度扩散地透过。
[0061] 透过包芯片17到达吸收芯16的液体N,如图5 (d)所示,透过偏置于该吸收芯16 的上表面16a侧即肌肤抵接面侧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间。高吸收性聚合物与纸浆纤维相比液 体的吸收速度慢,因此在液体N刚与高吸收性聚合物接触后的状态下,该高吸收性聚合物 不吸收液体N,因此液体N原样向下方透过。而且,高吸收性聚合物偏置在吸收芯16的肌肤 抵接面侧,因此液体N由于吸液膨胀润之前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存在而被抑制向面方向的 扩散。其结果是,液体N在吸收芯16的内部向背面片12侧不带有向面方向的过度扩散地 透过。然后,液体N在吸收芯16的背面片相对面侧向面方向扩散。进行这样的液体的透过 吸收的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能够有效减少液体向肌肤的转移、回液。此外, 能够减少尿布10与肌肤之间的空间的湿度上升。能够更有效地使热、水蒸汽向非肌肤抵接 面侧的外界散发。水蒸汽的散发在背面片12具有透湿性时发生,伴随此,热的散发更为显 著。
[0062] 从进一步加强以上的有利效果的观点出发,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速度优选为30 秒以上,特别优选为40秒以上,优选为150秒以下,特别优选为120秒以下。例如吸收速 度优选为30秒以上150秒以下,更优选为40秒以上120秒以下。通过高吸收性聚合物具 有该范围的吸收速度,由此在吸收芯16的肌肤抵接面侧能够使高吸收性聚合物开始吸收 液体的时间变晚,液体容易透过吸收芯16内,在背面片12的相对面侧液体容易在面方向扩 散。为了得到具有该范围的吸收速度的高吸收性聚合物,例如通过吸收性聚合物的粒子径、 一次交联密度、表面交联度的调整(后交联处理)、形状控制、利用各种界面活性剂、多元醇、 亲水性粉体等吸收性聚合物的表面处理等进行调整即可。
[0063] 此外,高吸收性聚合物的依照JIS K7223标准的离心保持量优选为25g/g以上,特 别优选为30g/g以上,优选为65g/g以下,特别优选为55g/g以下。例如,离心保持量优选 为25g/g以上65g/g以下,更优选为30g/g以上55g/g以下。通过高吸收性聚合物具有该 范围的离心保持量,由此吸收液体后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膨润程度变大,基于此原因,能够 在吸收芯16内确保液体的透过路径。为了得到具有该离心保持量的高吸收性聚合物,例如 调整吸收性聚合物的表面交联度即可。一般来说,当吸收性聚合物的表面交联度变高(进行 表面交联处理)时,存在离心保持量(吸水倍率)变低的倾向。具体地说,例如通过调整表面 交联剂的量,或使表面交联处理温度降低,或使反应时间变短,能够调整离心保持量。
[0064] 进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加压下通液速度优选为20ml/分以上,特别优选为40ml/ 分以上,优选为1000ml/分以下,特别优选为800ml/分以下。例如,加压下通液速度优选为 20ml/分以上1000ml/分以下,更优选为40ml/分以上800ml/分以下。通过高吸收性聚合 物具有该范围的加压下通液速度,由此即使在穿戴者的身体压力施加于吸收芯16的状态 下,也能够在高吸收性聚合物间确保液体的透过路径。为了得到具有该范围的加压下通液 速度的高吸收性聚合物,例如通过交联的强度(内部交联和根据需要进行表面交联)、形状、 表面处理等进行调整即可。
[0065] 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速度能够根据日本特开2010 - 017536号公报的
[0050]中记载的涡旋法(vortex)测定。离心保持量能够通过日本特开2010 - 017536号 公报的[0047]中记载的方法测定。加压下通液速度能够通过日本特开2003 - 235889号 公报的[0008]?[0016]中记载的方法测定。
[0066]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中,在吸收体13的肌肤抵接面侧和非肌肤抵接面 侦牝液体的扩散面积显著不同。例如吸收体13中,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与非肌 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的比率,即"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非肌肤抵接 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优选为0. 5以上,特别优选为0. 55以上,优选为0. 8以下,特别优 选为0. 75以下。例如上述比率优选为0. 5以上0. 8以下,更优选为0. 55以上0. 75以下。
[0067] 上述扩散面积如下所述进行测定。将平面展开的样品的规定位置作为液体注入 点,使用泵以5g/sec的速度将着色后的液体注入规定量(40g),静置10分钟。之后,剥离正 面片,将吸收芯的第一面的包芯片上的着色区域印在0ΗΡ片上。将样品翻转,剥离背面片, 进而平稳地剥离包芯片,将吸收芯的第二面的包芯片上的着色区域印在0ΗΡ片上。将0ΗΡ 片的图像放入扫描仪,使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 (NIPPON ROPER制造),计算扩散 面积。
[0068] 作为在上述扩散面积的测定中使用的液体,例如使用人工尿。人工尿的组成是尿 素 1. 94质量%、氯化钠 0. 795质量%、硫酸镁0. 11质量%、氯化钙0. 062质量%、硫酸钾0. 197 质量%、红色2号(染料)0.010质量%、水96. 88质量%和聚环氧乙烷月桂基醚(约0. 07质 量%),将表面张力调整为53±ldyne/cm (23°C)。
[0069]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基于其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 施方式限制。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正面片11的各面具有凹凸构造,但作为代替,也可 以仅正面片11中的吸收体相对面具有凹凸构造。
[0070]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应用于带固接型的展开型一次 性尿布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也同样能够应用于其它方式的吸收性物品,例如内裤型一次 性尿布、隔尿垫、生理卫生巾等。
[0071]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0072] (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
[0073] 位于靠近穿戴者的肌肤的一侧的正面片;
[0074] 位于离穿戴者的肌肤较远的一侧的背面片;和
[0075] 位于该正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
[0076] 该吸收性物品是具有长度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0077] 上述吸收体具有吸收芯和覆盖该吸收芯的包芯片,
[0078] 上述吸收芯中混合有纸浆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该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吸收速度 为30秒以上150秒以下,而且上述吸收芯具有该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率高的第一面和位于 该第一面的相反侧、该纸浆纤维的比率高的第二面,
[0079] 上述吸收芯配置为其第一面位于肌肤抵接面侧,且第二面位于非肌肤抵接面侧,
[0080] 上述正面片中至少上述吸收体的相对面侧具有凹凸构造,在该正面片与该吸收体 之间形成有由该凹凸构造形成的空间,
[0081 ] 在上述吸收体中,上述吸收芯的第一面和上述包芯片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接 合区域中在宽度方向上断续地接合。
[0082] ( 2 )如上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3] 上述吸收芯中的"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上述纸浆纤维"的质量比为1以上2以 下。
[0084] ( 3 )如上述(1)或(2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5] 上述吸收芯中的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为30g/m2以上350g/m2以下,上述纸 衆纤维的克重为30g/m2以上300g/m2以下。
[0086] (4)如上述(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7] 上述高吸收性聚合物的依照JIS K7223标准的离心保持量为25g/g以上65g/g以 下,其加压下通液速度为20ml/分以上1000ml/分以下。
[0088] (5)如上述(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89] 上述吸收芯的第一面与上述包芯片的接合区域的面积与非接合区域的面积的比 率,即"接合区域的面积/非接合区域的面积",为0. 5以上1. 2以下,而且非接合区域的宽 度为8謹以上。
[0090] (6)如上述(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0091] 非接合区域的宽度为30mm以下。
[0092] (7)如上述(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93] 上述吸收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与非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 面积的比率,即"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非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 为0.5以上0.8以下。
[0094] (8)如上述(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95] 借助于上述空间,正面片与吸收体在面方向上不连续地被隔开。
[0096] (9)如上述(1)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097] 正面片具有与穿戴者的肌肤抵接的第一面和与吸收体相对的第二面,
[0098] 在第一面侧,多个第一突出部在纵横的两个方向上以在面内斜交的关系延伸排 列,该面内的任意的第一方向和与其斜交的第二方向以30°以上90°以下的角度交叉。
[0099] (10)如上述(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00] 正面片具有与穿戴者的肌肤抵接的第一面和与吸收体相对的第二面,
[0101] 在第一面侧排列有多个第一突出部,
[0102] 在第二面侧排列有多个第二突出部,
[0103] 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相对于正面片的片材面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
[0104] 两突出部以在俯视图和侧视图中均不位于相同位置、不重合的关系交替配置。
[0105] ( 11)如上述(10 )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06] 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排列方式是,以第一突出部为中心在六角形的顶点配 置6个第二突出部,且该图案在面内扩展这样的排列。
[0107] (12)如上述(10)或(1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08] 第一突出部的突出形状是半球状,第二突出部的突出形状是尖锐且顶部带圆角的 圆锥或圆锥台形状。
[0109] (13)如上述(10)到(1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10] 从第一突出部的顶点的位置到第二突出部的顶点的位置的长度为1mm以上4. 5mm 以下。
[0111] (14)如上述(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0112] 包芯片覆盖吸收芯的正面片相对面的整个区域,且覆盖吸收芯的背面片相对面的 整个区域。
[0113] (15)如上述(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14] 吸收芯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存在比率,在该吸收芯的厚度方向上的肌肤抵接面 与非肌肤抵接面之间,随着从肌肤抵接面向非肌肤抵接面去,连续地逐渐减少,或者不连续 地阶梯状地减少。
[0115] (16)如上述(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16] 吸收芯中的纸浆纤维的存在比率,在该吸收芯的厚度方向上的肌肤抵接面与非肌 肤抵接面之间,随着从非肌肤抵接面向肌肤抵接面去,连续地逐渐减少,或者不连续地阶梯 状地减少。
[0117] (17)如上述(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18] 在吸收芯的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高吸收性聚合物的比例为60质量%以上 95质量%以下,纸浆纤维的比率为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
[0119] (18)如上述(1)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0120] 吸收芯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量为50g/m2以上300g/m2以下,纸浆纤维的量为 50g/m 2 以上 250g/m2 以下。
[0121] (19)如上述(1)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0122] 包芯片由透液性的纤维片构成,该透液性的纤维片包括棉纸或无纺布,该无纺布 包括纺粘无纺布、纺粘一熔喷一纺粘SMS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
[0123] (20)如上述(1)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0124] 以螺旋状、条状或Ω字状的涂敷图案涂敷粘接剂,形成有上述接合区域。
[0125] (21)如上述(1)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26] 上述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Y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X,是在长度方向Y上较长 的形状,长度方向Y的中央区域成为裆部,该裆部的前后成为腹侧部和背侧部。
[0127] (22 )如上述(2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28] 在宽度方向X的左右两侧部具有在长度方向Y上延伸的一对防漏护围,
[0129] 防漏护围遍及吸收性物品的全长地延伸,
[0130] 防漏护围通过将在长度方向Y上较长的一个片沿该长度方向Y二折而形成,
[0131] 防漏护围沿长度方向Y具有自由端和固定端,该自由端是二折后的上述片的沿着 折线的部位,弹性部位以伸长状态配置固定在该自由端。
[0132] (23)如上述(2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33] 在左右两侧部形成有腿部护围,
[0134] 在腿部护围中,在防漏护围的固定端与背面片接合的部位,弹性部件以伸长状态 配置固定在两者之间。
[0135] (24)如上述(1)到(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36] 该吸收性物品是一次性尿布。
[0137] (25)如上述(2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38] 该吸收性物品是带固接型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
[0139] (26)如上述(2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40] 在背侧部的左右两侧缘部设置有一对搭扣带,在腹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固着该搭 扣带的搭着带。
[0141] (27)如上述(2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
[0142] 该吸收性物品是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0143] (实施例)
[0144] 以下利用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该 实施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 % "意味着"质量% "。
[0145] (实施例1)
[0146] 制造图1所示形态的婴儿用Μ型号的一次性尿布。尿布中的正面片由图2所示的 形态的无纺布构成,该无纺布由与日本特开2012 - 136792号公报的实施例1记载的方法 同样的方法制造。该无纺布的克重是30g/m2, 一个面中的突出部配置为交错格子状。突出 部的节距(pitch)为5mm。另一个面也同样。无纺布的厚度在0.05kPa负载下为2. 1mm。作 为尿布中的背面片,使用难透液性的聚乙烯膜。作为防漏护围,使用拨水性的纺粘一熔喷一 纺粘无纺布。吸收体中的吸收芯由絮状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构成。吸收芯整体所包含的 絮状纸浆的克重为172g/m 2,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为257g/m2。作为使吸收芯中的肌肤抵 接面侧和非肌肤抵接面侧的絮状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存在比例不同的方法,采用日本 特开2007 - 37668号公报记载的方法。其结果是,在吸收芯中,从从肌肤抵接面向非肌肤抵 接面去,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存在比例逐渐减少,且从非肌肤抵接面向肌肤抵接面侧去,絮状 纸浆的存在比例逐渐减少。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存在比例为 69.3%。另一方面,非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部位中的絮状纸浆的存在比例为63. 8%。使用 的高吸收性聚合物是表1所示的聚合物A。聚合物A的吸收速度是65秒,其依照JIS K7223 标准的离心保持量为31. 5g/g,其加压下通液速度为70ml/分。作为包覆吸收芯的包芯片, 使用克重为18g/m2的天然纸浆NBKP。吸收芯的肌肤抵接面与包芯片之间由热熔粘接剂接 合。热烙粘接剂使用螺旋喷枪(Summit Spray Gun(Nordson Corporation制造)),如图4所 示,采用由2列形成一条的螺旋状图案进行涂敷。螺旋的粗度为0. 05到0. 2_,图4所示的 由2列形成为一条的螺旋构成的涂敷区域的宽度W为5. 5_。形成五条这样宽度的螺旋涂 敷区域。相邻的螺旋涂敷区域的距离为12mm,热熔粘接剂的全涂敷量为3g/m2。
[0147] (实施例2)
[0148] 使实施例1中,吸收芯中的纸浆的克重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为表1所示。此 夕卜,作为高吸收性聚合物,使用表1所示的聚合物B。聚合物B的吸收速度为44秒,其依照 JIS K7223标准的离心保持量为32. 8g/g,其加压下通液速度为21ml/分。除此之外与实施 例1同样地制造一次性尿布。
[0149] (实施例3)
[0150] 将实施例1中,吸收芯中的纸浆的克重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为表1所示。除 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一次性尿布。
[0151] (比较例1)
[0152] 本比较例是,在实施例1中,改变了在吸收芯的肌肤抵接面与包芯片之间涂敷的 热熔粘接剂的涂敷图案。此外,使实施例1中使用的吸收芯的正反反转。本比较例中的热熔 粘接剂的涂敷图案是涂层条纹。涂层的粗度是2. 5mm,相邻的图层的距离是2. 5mm。此外, 热熔粘接剂的全涂敷量为3g/m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一次性尿布。
[0153] (比较例2)
[0154] 本比较例是,代替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具有凹凸形状的正面片,使用平坦的无纺 布作为正面片的例子。该平坦的无纺布是由2. O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和聚乙烯 (PE)的复合纤维、5. 6dtex的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复合纤维构成的二层构造的克重 25g/m2的热风无纺布。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一次性尿布。
[0155] (比较例3)
[0156] 本比较例是,代替在实施例2中使用的作为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聚合物B,使用作为 吸收速度快、离心保持量比较小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聚合物C的例子。聚合物C的吸收速 度是3秒,其依照JIS K7223标准的离心保持量为23. 4g/g,其加压下通液速度为0ml/分。 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得到一次性尿布。
[0157] (比较例4)
[0158] 本比较例是,代替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作为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聚合物A,使用作为 吸收速度快、离心保持量比较小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聚合物D的例子。聚合物D的吸收速度 为29秒,其依照JIS K7223标准的离心保持量为25. 3g/g,其加压下通液速度为130ml/分。 此外,吸收芯整体所包含的絮状纸浆的克重为191g/cm2,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为300g/ cm 2。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一次性尿布。
[0159] (比较例5)
[0160] 本比较例是,代替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吸收芯,使用其它吸收芯的例子。在本比较 例中使用的吸收芯,整体所包含的絮状纸浆的克重为200g/cm 2,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克重为 186g/cm2。吸收芯中的絮状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存在状态大致均等,肌肤抵接面和其 附近的部位中的高吸收性聚合物的存在比例为48. 5%。另一方面,非肌肤抵接面和其附近的 部位中的絮状纸浆的存在比例为52. 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一次性尿布。
[0161] (评价)
[0162] 对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尿布,由上述方法测定吸收体的肌肤抵接面侧和非肌 肤抵接面侧的向面方向的液体扩散的程度。结果表示于以下的表1中。
[0163] (表 1)
[0164]

【权利要求】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靠近穿戴者的肌肤的一侧的正面片; 位于离穿戴者的肌肤较远的一侧的背面片;和 位于该正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 所述吸收性物品是具有长度方向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的纵长的吸收性物品,其中 所述吸收体具有吸收芯和覆盖该吸收芯的包芯片, 所述正面片中至少所述吸收体的相对面侧具有凹凸构造,在该正面片与该吸收体之间 形成有由该凹凸构造形成的空间, 在所述吸收体中,所述吸收芯的第一面和所述包芯片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接合区 域中在宽度方向上断续地接合。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芯的第一面与所述包芯片的接合区域的面积与非接合区域的面积的比率,即 "接合区域的面积/非接合区域的面积",为0. 5以上1. 2以下,而且非接合区域的宽度为 8mm以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非接合区域的宽度为30mm以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体的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与非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 的比率,即"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非肌肤抵接面侧的液体的扩散面积",为0. 5 以上0.8以下。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借助于所述空间,正面片与吸收体在面方向上不连续地被隔开。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正面片具有与穿戴者的肌肤抵接的第一面和与吸收体相对的第二面, 在第一面侧,多个第一突出部在纵横的两个方向上以在面内斜交的关系延伸排列,该 面内的任意的第一方向和与其斜交的第二方向以30°以上90°以下的角度交叉。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正面片具有与穿戴者的肌肤抵接的第一面和与吸收体相对的第二面, 在第一面侧排列有多个第一突出部, 在第二面侧排列有多个第二突出部, 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相对于正面片的片材面向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 两突出部以不位于相同位置、不重合的关系交替配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的排列方式是,以第一突出部为中心在六角形的顶点配置6 个第二突出部,且该图案在面内扩展这样的排列。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第一突出部的突出形状是半球状,第二突出部的突出形状是尖锐且顶部带圆角的圆锥 或圆锥台形状。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从第一突出部的顶点的位置到第二突出部的顶点的位置的长度为1mm以上4. 5mm以 下。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芯片覆盖吸收芯的正面片相对面的整个区域,且覆盖吸收芯的背面片相对面的整个 区域。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相比于非肌肤抵接面侧,肌肤抵接面侧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配置得更多。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包芯片由透液性的纤维片构成,该透液性的纤维片包括棉纸或无纺布,该无纺布包括 纺粘无纺布、纺粘一熔喷一纺粘SMS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以螺旋状、条状或Ω字状的涂敷图案涂敷粘接剂,形成有所述接合区域。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Y和与其正交的宽度方向X,是在长度方向Y上较长的形 状,长度方向Y的中央区域成为裆部,该裆部的前后成为腹侧部和背侧部。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宽度方向X的左右两侧部具有在长度方向Y上延伸的一对防漏护围, 防漏护围遍及吸收性物品的全长地延伸, 防漏护围通过将在长度方向Y上较长的一个片沿该长度方向Y二折而形成, 防漏护围沿长度方向Y具有自由端和固定端,该自由端是二折后的所述片的沿着折线 的部位,弹性部件以伸长状态配置固定在该自由端。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左右两侧部形成有腿部护围, 在腿部护围中,在防漏护围的固定端与背面片接合的部位,弹性部件以伸长状态配置 固定在两者之间。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是一次性尿布。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是带固接型的展开型一次性尿布。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背侧部的左右两侧缘部设置有一对搭扣带,在腹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固着该搭扣带 的搭着带。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是内裤型一次性尿布。
【文档编号】A61F13/15GK203841914SQ201320684661
【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福田优子, 佐藤信也, 藤中知子 申请人:花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