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座椅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座椅,包括底座、平移座、转动座、伸缩机构、支撑椅座、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以及肩部支撑,所述平移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在底座上沿X方向运动;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平移座上,并在平移座上沿Y向及RZ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并在转动座上沿Z向伸缩;所述支撑椅座固定于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椅座上,所述肩部支撑安装于所述椅背上,分别对应支撑人体各部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功能座椅上的各个部件的自动控制,共同配合完成某个身体部位的移动,使其轻松、准确地到达特定的区域内。
【专利说明】多功能座椅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座椅。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各种领域中的多功能座椅设计多样,以适应特定情况下对于人体的支撑,其中大多数是通过调整椅座与椅背之间的角度以分别适应工作和休息的情况,或者通过改善座椅与人体接触处的弧度、材料等特性,提高人体的舒适度。但在某些专业的领域中,需要将人体各个部位精确地移动到特定区域内,并保持一定的时间,这种情况下,上述的座椅无法完成人体各部位的移动,而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完成,因此存在费力且调整不精确等缺陷,难以适应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灵活、精确地将人体各部位移动到特定区域内的多功能座椅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座椅,能够精确地将人体各部位移动到特定的区域内。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座椅,所述多功能座椅包括底座、平移座、转动座、伸缩机构、支撑椅座、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以及肩部支撑,所述平移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在底座上沿X方向运动;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平移座上,并在平移座上沿Y向及Rz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并在转动座上沿Z向伸缩;所述支撑椅座固定于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椅座上,所述肩部支撑安装于所述椅背上,分别对应支撑人体各部位。
[0006]较佳地,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分别与所述支撑椅座旋转连接,所述肩部支撑与所述椅背旋转连接。
[0007]较佳地,所述多功能座椅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所述平移座、转动座、伸缩机构、支撑椅座、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以及肩部支撑的运动。
[0008]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座椅具有如下优点:
[0009]1.对人体各部位分别进行支撑,以便人体各部位能够分别被移动,并进行位置调整,无需人体施力即可完成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
[0010]2.只需调整多功能座椅在底座上的位置和角度就能够使得人体各部位更加灵活、便捷地移动至特定的区域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座椅的主视图;
[00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座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多功能座椅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0_底座、11-导轨、12-限位块、13-核磁共振成像系统、20-平移座、30-转动座、40-伸缩机构、50-支撑椅座、60-椅背、70-腿部支撑、80-手臂支撑、90-肩部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详尽的表述上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列举出具体的实施例来证明技术效果;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座椅,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底座10、平移座20、转动座30、伸缩机构40、支撑椅座50、椅背60、腿部支撑70、手臂支撑80以及肩部支撑90,所述平移座20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并在底座10上沿X方向运动,具体地,所述平移座20在底座10上沿导轨11做直线运动,所述导轨11沿X方向铺设,且所述导轨11的端部还设有限位块12,避免平移座20从导轨11上滑出,当然,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平移座20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关系及运动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平移座20在底座10上沿X方向的相对运动即可;所述转动座30安装于所述平移座20上,并在平移座20上沿Y向及Rz向(即绕Z向的旋转)运动,具体可选用滑轨、轴承、滚珠等方式实现转动座30在平移座20上的运动;所述伸缩机构4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动座30上,并在转动座上30沿Z向伸缩,具体地,所述伸缩机构40可选用任意一种伸缩方式以及驱动方式来实现,如伸缩气缸,只要能达到伸缩机构40在转动座30上沿Z向伸缩即可;所述支撑椅座50固定于所述伸缩机构40的另一端;所述椅背60、腿部支撑70、手臂支撑80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椅座50上,所述肩部支撑90安装于所述椅背60上,分别对应支撑人体各部位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功能座椅上的各个部件,共同配合完成某个身体部位的移动,使其轻松、准确地到达特定的区域内。
[0018]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至4,所述椅背60、腿部支撑70、手臂支撑80分别与所述支撑椅座50旋转连接,所述肩部支撑90与所述椅背60旋转连接,进一步改变人体的姿势、角度以及受力情况,以达到将人体各部位精确、便捷、舒适地放置到特定的区域内的目的。
[0019]较佳地,所述多功能座椅还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所述平移座20、转动座30、伸缩机构40、支撑椅座50、椅背60、腿部支撑70、手臂支撑80以及肩部支撑90的运动。所述控制单元以不违背人体正常体位的前提下,将人体各部位精确、便捷、舒适地放置到特定的区域内。
[0020]请重点参考图4,所述底座10上固定安装一核磁共振成像系统1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座椅能够将人体各部位精确、便捷、舒适地放置到核磁共振成像系统13的成像区域内。
[0021]请继续参考图1-4,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座椅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2]S1:人体躺靠在所述支撑椅座50和椅背60上;
[0023]S2: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控制所述支撑椅座50变换位置和角度;
[0024]S3:利用所述椅背60、腿部支撑70、手臂支撑80或肩部支撑90的旋转,将人体部位移动至特定区域内;
[0025]S4:操作人员各项操作完成后,控制支撑椅座50、椅背60、腿部支撑70、手臂支撑80以及肩部支撑90回复至初始位置。
[0026]无需人体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进行检查,多功能座椅的角度和位置变化帮助人体达到合适的体位,以适应专业领域的特殊要求,如医疗领域中对某个身体部位进行核磁共振成像,以及娱乐、交通等其他需要对某个身体部位进行定位移动的场合中。
[00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座椅,包括底座10、平移座20、转动座30、伸缩机构40、支撑椅座50、椅背60、腿部支撑70、手臂支撑80以及肩部支撑90,所述平移座20安装于所述底座10上,并在底座10上沿X方向运动;所述转动座30安装于所述平移座20上,并在平移座20上沿Y向及Rz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40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动座30上,并在转动座上30沿Z向伸缩;所述支撑椅座50固定于所述伸缩机构40的另一端;所述椅背60、腿部支撑70、手臂支撑80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椅座50上,所述肩部支撑90安装于所述椅背60上,分别对应支撑人体各部位的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功能座椅上的各个部件,共同配合完成某个身体部位的移动,使其轻松、准确地到达特定的区域内。
[002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平移座、转动座、伸缩机构、支撑椅座、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以及肩部支撑,所述平移座安装于所述底座上,并在底座上沿X方向运动;所述转动座安装于所述平移座上,并在平移座上沿Y向及Rz向运动;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转动座上,并在转动座上沿Z向伸缩;所述支撑椅座固定于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椅座上,所述肩部支撑安装于所述椅背上,分别对应支撑人体各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分别与所述支撑椅座旋转连接,所述肩部支撑与所述椅背旋转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所述平移座、转动座、伸缩机构、支撑椅座、椅背、腿部支撑、手臂支撑以及肩部支撑的运动。
【文档编号】A61B5/055GK203677085SQ201320724299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4日
【发明者】赵华炜 申请人:江苏麦格思频仪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