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脉介入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846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脉介入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脉介入治疗器械,结构中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球囊,在所述导管的出口与球囊之间导管内壁上设置有梯形限位槽,梯形限位槽的内侧斜面坡度大于外侧斜面坡度,梯形限位槽紧贴球囊设置,在梯形限位槽与球囊中间设置有弹性支架,弹性支架的结构中包括均匀设置的若干个环形支撑体,环形支撑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体,在最外侧的环形支撑体的外侧设置有与环形支撑体相连的外支撑体,外支撑体卡接在梯形限位槽中,环形支撑体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孔,环形支撑体内设置有螺旋形药囊。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了医生操作的难度,提高了心血管扩张支撑的效果。
【专利说明】一种冠脉介入治疗器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冠脉介入治疗器械。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心血管狭窄和栓塞的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是进行动脉介入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明显。但是,现有的介入治疗器械设计不合理,给医生的治疗带来了较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冠脉介入治疗器械,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了医生操作的难度,提高了心血管扩张支撑的效果。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冠脉介入治疗器械,结构中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球囊,球囊的两侧与所述导管柔性连接,在所述导管的出口与球囊之间导管内壁上设置有梯形限位槽,梯形限位槽的内侧斜面坡度大于外侧斜面坡度,梯形限位槽紧贴球囊设置,在梯形限位槽与球囊中间设置有弹性支架,弹性支架的结构中包括均匀设置的若干个环形支撑体,环形支撑体之间设置有连接体,在最外侧的环形支撑体的外侧设置有与环形支撑体相连的外支撑体,外支撑体卡接在梯形限位槽中,环形支撑体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孔,环形支撑体内设置有螺旋形药囊,螺旋形药囊与出药孔相连。
[0006]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架内层为镍钛合金层,镍钛合金层的外侧设置有光固化水凝胶层,镍钛合金层与光固化水凝胶层的厚度比为1:3。
[0007]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形药囊设置在所述光固化水凝胶层中。
[0008]作为优选,所述球囊位于导管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引导导丝。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性支架卡接在梯形限位槽内,在导管穿插过程中弹性支架不会对血管造成伤害,弹性支架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导管中。球囊在血管中膨胀,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与此同时,膨胀的球囊对弹性支架产生推压力,将弹性支架推出梯形限位槽,弹性支架在自身弹性势能的作用下,顺着梯形限位槽下外运动,最终支撑在血管中,可以加强对狭窄和栓塞血管的持久扩张作用,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环形支撑体为中心对称结构,在各个方向的弹性相通,使得弹性支架对血管的各向支撑力相通。外支撑体用于对整个弹性支架进行支撑,并用于在梯形限位槽中的固定和与血管壁的接触支撑。弹性支架内层的镍钛合金层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光固化水凝胶层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使用者的排异反应。螺旋形药囊中可以储存治疗药物,通过出药孔缓慢释放至栓塞出,对患处进行直接给药治疗。螺旋形药囊可以提高存储的药量。球囊位于导管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凹槽,起到了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便于引导导丝的穿入。【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架的示意图。
[0012]图中:1、导管;2、球囊;3、梯形限位槽;4、弹性支架;5、环形支撑体;6、连接体;7、外支撑体;8、出药孔;9、螺旋形药囊;10、镍钛合金层;11、光固化水凝胶层;12、凹槽;13、引导导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2,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I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球囊2,球囊2的两侧与所述导管I柔性连接,在所述导管I的出口与球囊2之间导管I内壁上设置有梯形限位槽3,梯形限位槽3的内侧斜面坡度大于外侧斜面坡度,梯形限位槽3紧贴球囊2设置,在梯形限位槽3与球囊2中间设置有弹性支架4,弹性支架4的结构中包括均匀设置的若干个环形支撑体5,环形支撑体5之间设置有连接体6,在最外侧的环形支撑体5的外侧设置有与环形支撑体5相连的外支撑体7,外支撑体7卡接在梯形限位槽3中,环形支撑体5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孔8,环形支撑体5内设置有螺旋形药囊9,螺旋形药囊9与出药孔8相连。
[0014]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弹性支架4内层为镍钛合金层10,镍钛合金层10的外侧设置有光固化水凝胶层11,镍钛合金层10与光固化水凝胶层11的厚度比为1:3。
[0015]值得注意的是,所述螺旋形药囊9设置在所述光固化水凝胶层11中。
[0016]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球囊2位于导管I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置有引导导丝13。
[00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弹性支架4卡接在梯形限位槽3内,在导管I穿插过程中弹性支架4不会对血管造成伤害,弹性支架4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导管I中。球囊2在血管中膨胀,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与此同时,膨胀的球囊2对弹性支架4产生推压力,将弹性支架4推出梯形限位槽3,弹性支架4在自身弹性势能的作用下,顺着梯形限位槽3下外运动,最终支撑在血管中,可以加强对狭窄和栓塞血管的持久扩张作用,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环形支撑体5为中心对称结构,在各个方向的弹性相通,使得弹性支架4对血管的各向支撑力相通。外支撑体7用于对整个弹性支架4进行支撑,并用于在梯形限位槽3中的固定和与血管壁的接触支撑。弹性支架4内层的镍钛合金层10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光固化水凝胶层11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减少使用者的排异反应。螺旋形药囊9中可以储存治疗药物,通过出药孔8缓慢释放至栓塞出,对患处进行直接给药治疗。螺旋形药囊9可以提高存储的药量。球囊2位于导管I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2,起到了限位和导向的作用,便于引导导丝13的穿入。梯形限位槽3的内侧斜面坡度大于外侧斜面坡度,可以提高弹性支架4在梯形限位槽3中卡接的牢固度,并便于弹性支架4被球囊推出后,自动滑出。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冠脉介入治疗器械,结构中包括导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I)的出口处设置有一个球囊(2),球囊(2)的两侧与所述导管(I)柔性连接,在所述导管(I)的出口与球囊(2)之间导管(I)内壁上设置有梯形限位槽(3),梯形限位槽(3)的内侧斜面坡度大于外侧斜面坡度,梯形限位槽(3)紧贴球囊(2)设置,在梯形限位槽(3)与球囊(2)中间设置有弹性支架(4),弹性支架(4)的结构中包括均匀设置的若干个环形支撑体(5),环形支撑体(5)之间设置有连接体(6),在最外侧的环形支撑体(5)的外侧设置有与环形支撑体(5)相连的外支撑体(7),外支撑体(7)卡接在梯形限位槽(3)中,环形支撑体(5)的表面设置有出药孔(8),环形支撑体(5)内设置有螺旋形药囊(9),螺旋形药囊(9)与出药孔(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介入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架(4)内层为镍钛合金层(10),镍钛合金层(10)的外侧设置有光固化水凝胶层(11),镍钛合金层(10)与光固化水凝胶层(11)的厚度比为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脉介入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药囊(9)设置在所述光固化水凝胶层(11)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脉介入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2)位于导管(I)内侧的表面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置有引导导丝(13)。
【文档编号】A61M29/02GK203598344SQ201320733592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衣文君 申请人:衣文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