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及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及血压计,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收容腔的本体(200),本体(200)上具有进气口(26)和出气口(12),在收容腔内沿进气口(26)与出气口(12)相贯通的路径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一用于减缓从进气口(26)至出气口(12)的气体压力的缓冲通道(201)和缓冲区域(202),缓冲通道(201)与缓冲区域(202)相连通,缓冲通道(201)上方盖设有软胶垫(3)。血压计包括袖带(101)、连通器(102)、泄压器(103)、气泵(104)、压力传感器(105)和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106)。其有益效果:能有效缓冲气体,组装简单,成本较低。
【专利说明】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及血压计【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压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及血压计。
【背景技术】
[0002]血压作为人体最重要的生理参数,在临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血压测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有创血压测量,其测量准确,但是由于需要浸入人体内,有无菌要求,所有其应用只局限于手术室等特殊场合。另一种是无创血压测量,相比有创血压测量法,无创血压测量更具有测量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无创血压测量又可分为水银柱式血压计和电子血压测量两类,水银柱式血压计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电子血压计具有结构轻巧、易于携带、使用,便于自我测量的优点,几乎所有的人都可以自己使用,因此适用于家庭保健。
[0003]目前绝大多数电子血压计采用了示波法间接测量血压,示波法测量血压通过建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与袖套压力震荡波的关系来判别血压,血压计整个气路中压力的波动对脉搏波有较大的影响,脉搏波的准确测量将影响最终血压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血压计的气路中无缓冲装置或使用一个内空的容器作为缓冲,此种方式影响气路中的压力波动,影响脉搏波的检测,从而影响血压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气路中的压力波动、可以使得血压的测量较准确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及血压计。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一种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收容腔的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所述收容腔内沿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相贯通的路径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一用于减缓从所述进气口至所述出气口的气体压力的缓冲通道和缓冲区域,所述缓冲通道与所述缓冲区域相连通,所述缓冲通道上方盖设有软胶垫。
[000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中,所述本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上盖和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上盖上;所述缓冲通道包括第一气体槽和第二气体槽,所述缓冲区域包括第一缓冲室和第二缓冲室,所述收容腔内还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缓冲室、所述第二缓冲室、所述第一气体槽和所述第二气体槽的凸台;所述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气体槽与所述第一缓冲室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室通过所述第二气体槽与所述第二缓冲室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缓冲室连通;所述软胶垫按压抵接在所述第一气体槽和所述第二气体槽的上方。
[000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中,所述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还包括胶圈,所述胶圈 一端设于所述第二缓冲室内、所述胶圈另一端穿出所述出气口,所述胶圈内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气口同轴心。
[0008]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中,所述第一气体槽为直线形凹槽,所述第二气体槽为弯曲形凹槽。[000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中,所述第一气体槽的槽深为M,0< M≤0.5mm,所述第二气体槽的槽深为N,O < N≤0.5_。
[00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中,所述凸台上形成有开口,所述软胶垫上形成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插条,所述插条与所述开口相插接。
[0011]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定位柱,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相插接。
[001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中,所述第一气体槽和所述第二气体槽均位于所述底座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缓冲室和所述第二缓冲室均位于所述底座内的另一侧。
[0013]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还构造一种血压计,包括袖带、连通器、泄压器、气栗、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任一上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所述连通器分别与所述袖带、泄压器、气栗和所述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相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
[001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中,所述连通器为四通阀,所述泄压器为电磁阀。
[0015]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及血压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波动较大的气体由进气口进入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流经缓冲通道与缓冲区域,这样可以对气体进行缓冲,从而得到由出气口出来的很稳定、很均匀且波动较小的气体;血压计在工作时,波动较小的气体进入压力传感器,由于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的缓冲,有效的减小了气栗加压和袖带移动等引起的压力波动,压力传感器能准确的检测到脉搏波,从而提高了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准确性,使得可 以测得较准确的血压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中底座内设置软胶垫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血压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200-主体,201-缓冲通道,203-缓冲区域;
[0024]1-上盖;11-定位孔,12-出气口,;
[0025]2-底座;21_第一缓冲室,22-第二缓冲室,23_第一气体槽,24-第二气体槽,25-凸台,26-进气口,27-开口,28-定位柱;
[0026]3-软胶垫;31-插条;
[0027]4-胶圈;
[0028]101-袖带,102-连通器,103-泄压器,104-气栗,105-压力传感器,106-血压计气
体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0029]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本实施例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收容腔的本体200,本体200上具有进气口 26和出气口 12,在收容腔内沿进气口 26与出气口 12相贯通的路径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一用于减缓从进气口 26至出气口 12的气体压力的缓冲通道201和缓冲区域202,缓冲通道201与缓冲区域202相连通,缓冲通道201上方盖设有软胶垫3。缓冲通道201的数量可以是I个,也可以是2个、3个等多个;缓冲区域202的数量可以是I个,也可以是2个、3个等多个;本实施例中缓冲通道201和缓冲区域202的数量均为I个。
[0031 ] 本体200包括上盖I和底座2,上盖I和底座2围合形成收容腔,进气口 26设置在底座2上,出气口 12设置在上盖I上;缓冲通道201包括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缓冲区域202包括第一缓冲室21和第二缓冲室22,收容腔内还设置有用于隔离第一缓冲室21、第二缓冲室22、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的凸台25 ;进气口 26通过第一气体槽23与第一缓冲室21连通,第一缓冲室21通过第二气体槽24与第二缓冲室22连通,出气口 12与第二缓冲室22连通;软胶垫3按压抵接在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的上方。
[0032]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还包括胶圈4,胶圈4 一端设于第二缓冲室22内、胶圈4另一端穿出出气口 12,胶圈4内部具有通孔,通孔与出气口 12同轴心,胶圈4与出气口 12相接触区域为密闭连接,可以为过盈配合,或螺接,扣接等。胶圈4用于供第二缓冲室22内的气体排至外界。
[0033]上盖I主要起到密闭底座2、且供底座2缓冲后的气体排出之用。上盖I与底座2组合形成的形状不限,例如可以是长方体形、正方体形等形状。
[0034]底座2、第一缓冲室21、第二缓冲室22、第一气体槽23、第二气体槽24、凸台25优选地一体成型,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凸台25将底座2的内部分隔成4个腔室(图未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第一腔室即为第一缓冲室21,第二腔室即为第二缓冲室22,第三腔室内设置第一气体槽23,第四腔室内设置第二气体槽24 ;上盖I与底座2密闭连接时,凸台25的顶部应与上盖I的内壁紧密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第一缓冲室21和第二缓冲室22内的气体外泄;优选地,可以在凸台25的顶部设置密封条,密封条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在上盖I的内壁开设与密封条的位置和形状相对应的容置槽,密封条插入容置槽中,这样可以增强凸台25与上盖I之间的气密性。
[0035]第一气体槽23优选为直线形凹槽,第一气体槽23的一端与进气口 26连通、第一气体槽23的另一端与第一缓冲室21连通;波动较大的气体由进气口 26进入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后,波动较大的气体流经第一气体槽23进入到第一缓冲室21,此时对由进气口 26进来的波动较大的气体进行第一次缓冲。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体槽23也可以是弯曲形凹槽,弯曲形凹槽中的弯折角的数量不限,理论上讲,弯折角的数量越多,对气体的缓冲作用越明显,但考虑到制备成本和实际的使用效果,弯折角的数量可以介于4-15个之间;其它与本实施例相同。
[0036]第一气体槽23为狭小的凹槽,例如第一气体槽23的槽宽介于0.lmm-1.5mm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气体槽23的槽宽为0.8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体槽23的槽宽也可以为0.lmm,0.5皿1或1.5mm等其它数值。第一气体槽23的槽深为M,O < M≤0.5mm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体槽23的槽深为0.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体槽23的槽深也可以为0.1mm、
0.2mm或0.5mm等其它数值。
[0037]第二气体槽24优选为弯曲形凹槽,弯曲形凹槽中的弯折角的数量不限,理论上讲,弯折角的数量越多,对气体的缓冲作用越明显,但考虑到制备成本和实际的使用效果,弯折角的数量可以介于4-15个之间;本实施例中弯折角的数量为6个。第二气体槽24的一端与第一缓冲室21连通、第二气体槽24的另一端与第二缓冲室22连通;经第一次缓冲后相对较平稳的气体再流经第二气体槽24进入到第二缓冲室22,对气体进行第二次缓冲,然后由出气口 12出来,进过两次缓冲后变得很稳定、很均匀的气体再由出气口 12出来,这样可以得到波动较小的气体;
[0038]第二气体槽24为狭小的凹槽,例如第二气体槽24的槽宽介于0.lmm-1.5mm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二气体槽24的槽宽为0.8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体槽24的槽宽也可以为0.1mm,0.5皿1或1.5mm等其它数值。第二气体槽24的槽深为N,0 <N< 0.5mm ;本实施例中第二气体槽24的槽深为0.3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气体槽24的槽深也可以为0.1mm、
0.2mm或0.5mm等其它数值。
[0039]当然,因为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都是凹槽,而凹槽的上端都有有开放口,开放口的存在显然不利于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的气密性,鉴于此,如图2-图4所示,在底座2内放置软胶垫3,且软胶垫3按压抵接在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的上方,这样软胶垫3就可以对第一气体槽23的开放口进行密封,也可以对第二气体槽24的开放口进行密 封,这样增强了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的气密性;同时,由于软胶垫3的作用,装配时装配的松紧程度对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的影响不大,装配简单。软胶垫3可以是硅胶垫或PVC (聚氯乙烯)垫。另外,上盖I的内壁与底座2相对应的内壁之间的间距为H,软胶垫3的高度为A,A≥H,这样可以使得上盖I对软胶垫3施加压力,使得软胶垫3牢固地按压在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的上方,增强气密性,也防止软胶垫3在底座2内的移动;虽然A可以大于H,但A应稍大于H,例如A比H大0.1mm或
0.2mm等数值,这是因为如果A与H的差值过大的话,那么上盖I对软胶垫3施加的压力就越大,这样可能造成软胶垫3变形而堵塞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
[0040]凸台25上形成有开口 27,软胶垫3上形成有与开口 27相适配的插条31,插条31与开口 27相插接。开口 27的数量例如但不限于是4个,相应地,插条31的数量也为4个,4个插条31插入对应的4个开口 27中;这样可以增强软胶垫3在底座2内的稳定性,防止软胶垫3在底座2内的移动,有利于增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的质量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0041]优选地,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均位于底座2内的一侧,第一缓冲室21和第二缓冲室22均位于底座2内的另一侧。这样便于在底座2内放置软胶垫3。
[0042]软胶垫3放置在底座2内之后,将上盖I盖合在底座2上,使得底座2和上盖I密闭连接。进一步讲,底座2上还设有定位柱28,上盖I上设有与定位柱28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11,定位柱28与对应的定位孔11相插接;定位柱28的数量例如但不限于是2个,2个定位柱28分别位于底座2的两个对角上,相应地,定位孔11的数量也为2个,2个定位孔11分别位于上盖I的两个对角上,2个定位柱28与2个定位孔11分别插接;优选地,定位柱28与对应的定位孔11相插接后底座2和上盖I超声波密闭连接,这样可以增强底座2和上盖I之间连接处的密闭性。同时,由于软胶垫3的弹性作用,使得底座2和上盖I超声波密闭连接时,不论超声波的强度是强还是弱,软胶垫3都可以对第一气体槽23上端的开放口和第二气体槽24上端的开放口提供较好的密封作用,这样不仅降低了底座2和上盖I超声波密闭连接时对超声波的工艺要求,降低了焊接难度,而且使得软胶垫3可以对第一气体槽23上端的开放口和第二气体槽24上端的开放口提供较好的密封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I和底座2也可以采用紧固件进行密闭连接或者采用粘接的方式进行密闭连接;为了增强底座2和上盖I之间连接处的密闭性,还可以在底座2和上盖I之间设置密封圈。
[004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血压计,包括袖带101、连通器102、泄压器103、气栗104、压力传感器105和任一上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106,连通器102分别与袖带101、泄压器103、气栗104和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106相连通,出气口 12与压力传感器105连接。袖带101用于供用户的手臂穿入,连通器102用于供气体流通,泄压器103在测血压时处于关闭状态、血压测量完毕时泄压器103用于排出血压计内的压力气体,气栗104用于提供压力气体,压力传感器105用于测量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106排出的较平稳的气体的压力值。袖带101、连通器102、泄压器103、气栗104、压力传感器105均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血压计组件,在此不再详述。优选地,连通器102为四通阀,泄压器103为电磁阀。
[004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包括内部具有收容腔的本体(200),所述本体(200)上具有进气口( 26 )和出气口( 12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容腔内沿所述进气口( 26 )与所述出气口(12)相贯通的路径上依次设置有至少一用于减缓从所述进气口(26)至所述出气口(12)的气体压力的缓冲通道(201)和缓冲区域(202),所述缓冲通道(201)与所述缓冲区域(202 )相连通,所述缓冲通道(201)上方盖设有软胶垫(3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00)包括上盖(I)和底座(2 ),所述上盖(I)和所述底座(2 )围合形成所述收容腔,所述进气口( 26 )设置在所述底座(2)上,所述出气口( 12)设置在所述上盖(I)上;所述缓冲通道(201)包括第一气体槽(23)和第二气体槽(24),所述缓冲区域(202)包括第一缓冲室(21)和第二缓冲室(22),所述收容腔内还设置有用于隔离所述第一缓冲室(21)、所述第二缓冲室(22)、所述第一气体槽(23 )和所述第二气体槽(24 )的凸台(25 );所述进气口( 26 )通过所述第一气体槽(23 )与所述第一缓冲室(21)连通,所述第一缓冲室(21)通过所述第二气体槽(24)与所述第二缓冲室(22)连通,所述出气口(12)与所述第二缓冲室(22)连通;所述软胶垫(3)按压抵接在所述第一气体槽(23)和所述第二气体槽(24)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还包括胶圈(4),所述胶圈(4) 一端设于所述第二缓冲室(22)内、所述胶圈(4)另一端穿出所述出气口(12),所述胶圈(4)内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气口(12)同轴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槽(23)为直线形凹槽,所述第二气体槽(24)为弯曲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槽(23)的槽深为M,0 < M≤0.5謹,所述第二气体槽(24)的槽深为N,0 < N≤0.5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5)上形成有开口(27),所述软胶垫(3)上形成有与所述开口(27)相适配的插条(31),所述插条(31)与所述开口(27)相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还设有定位柱(28 ),所述上盖(I)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柱(28 )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11),所述定位柱(28)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11)相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槽(23)和所述第二气体槽(24 )均位于所述底座(2 )内的一侧,所述第一缓冲室(21)和所述第二缓冲室(22)均位于所述底座(2)内的另一侧。
9.一种血压计,包括袖带(101)、连通器(102)、泄压器(103)、气栗(104)、压力传感器(1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106),所述连通器(102)分别与所述袖带(101)、泄压器(103)、气栗(104)和所述血压计气体缓冲装置(106)相连通,所述出气口(12)与所述压力传感器(10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102)为四通阀,所述泄压器(103)为电磁阀。
【文档编号】A61B5/0225GK203597946SQ20132076178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王晓锋, 张雨 申请人:深圳邦普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