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078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疗上一种人体外真空采血器械,特别是一种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血管穿刺针管11、穿刺针座12、采血针管21、采血针座22、软连接管3、真空采血管4和一种透明筒形针筒5。穿刺针座12位于针筒5前端,可固定在针筒5上;当为具有针尖保护的安全型时,该穿刺针座可相对针筒5滑动。采血针座22固接于针筒5内部前端壁上,两种针座之间通过软连接管3连通,针筒5后部的筒形空腔后端开放,真空采血管4可自由插入筒形空腔中。

在临床使用中,首先穿刺针管11刺入血管,通过软连接管3见回血后,一只手夹持针筒5,另一只手再将真空采血管4前端插入针筒筒形空腔内,用力往里插入,让采血针管21穿过真空采血管密封胶塞41,达到采血目的。上述采血针管刺穿过程需克服两个阻力:一是防滴胶套23受压而产生的反弹力,该防滴胶套23包覆在采血针管21针尖上;二是针管穿过真空采血管密封胶塞41的摩擦阻力。为克服该两个阻力而前推真空采血管的操作力所需必然较大,这样容易产生真空采血管晃动以及针筒夹持不稳的现象,无论是晃动还是夹持不稳都会直接导致针尖划伤血管内膜或穿破血管危险,这两种情况都令血管进一步受到损害,易引发炎症。

该现有技术在临床使用中还存在一不足,在组装工艺上,需将已连接好软管的穿刺针组件与采血针组件之一,先装配进筒形针筒内腔中,并固定稳固,再装配另一组件,由于筒形针筒内腔比较狭小,势必带来组装工艺性不好和效率低下问题。

真空采血管的负压量是根据采血量而设置的。在临床使用中,由于需先扎上驱血带,而在扎紧的驱血带肢体下端血管内压上升,采血针介入肘静脉后血液流入负压状态真空采血管内,预置负压耗尽采血结束,此时,血管内压=真空采血管内压。采血终了,摘下驱血带,血管内压迅速降低,重新回到常压,此时采血器还未退出血管,而采血管内压>血管内压,有可能致使已采取的血液再回到血管内而发生感染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施力方便、操作过程不易产生晃动不稳而便于操作的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且组装工艺性更好的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本发明的再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血液逆流的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包括血管穿刺针管、穿刺针座、采血针管、采血针座、软连接管和一种筒形针筒,软连接管连通穿刺针座和采血针座,真空采血管可以插置在针筒后部的筒形空腔中,其组成要点在于:采血针管、采血针座以及采血滑臂、采血推手组成采血组件,该采血组件以可相对针筒滑动方式安装在针筒上,采血针管、采血针座位于针筒内腔中,采血滑臂穿过针筒侧壁上的采血滑槽内外连接采血针座和采血推手,采血推手位于针筒外,采血滑槽沿针筒轴向延伸。

临床使用时,在穿刺结束后前顶针筒内腔中的真空采血管的同时向后推动采血推手,这样双向作用操作力不但操作力大而且施力方便、操作稳固。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还包括一种辅助推手,此辅助推手以限制真空采血管向后移动自由度的方式与真空采血管连接,该辅助推手位于采血推手的后方。

这样,以单手之手指分别捏持采血推手和辅助推手并施以靠拢操作即可轻松进行采血穿透作业。

该辅助推手相对采血推手可以同侧面对面前后分布,也可以上下侧前后分布。

该辅助推手可以是由一圆环和其上一个往外延展翼片构成,圆环内径介于采血管管体外径和采血管密封胶塞防护套外径之间,藉着该圆环自真空采血管尾端套入其管体并继续往前直至与密封胶塞防护套靠触而与密封胶塞防护套触接。

这样,通过圆环与密封胶塞防护套尾端面的触接并前推翼片得以前推真空采血管。

针筒后部的筒形空腔中具有真空采血管的止进面并藉着此止进面与密封胶塞防护套前端面的触接阻止真空采血管的前进。

止进面介入后,临床操作过程中真空采血管不再前推,只是采血针座单向后退,此时辅助推手可作为采血推手的配搭便于采血推手的施力。

针筒内腔设置有三条加强筋,该三条加强筋沿周向均布并沿轴向延伸,加强筋后端面作为真空采血管的止进面。

筒形针筒前端开口,一种工艺安装槽A或者从针筒前端或者从针筒后端沿轴向延伸至与采血滑槽通连,采血滑臂从此工艺安装槽A插入并直至进入采血滑槽并藉此,采血组件与针筒轴向插置并套叠,采血针座与软连接管的连接处或者位于采血针座的前端部或者位于采血针座的侧部,针筒前端开口盖合有前盖。

针筒前端开口,在目力可视情境下并在较宽松的安装环境下实施软连接管与采血针座的连接。而安装工艺槽A的设置,得以让采血组件事先组装完毕再与针筒组装,使组装工艺性大为提高。

工艺安装槽A的开缝宽度略窄于采血滑槽的槽宽。

这样,借助于工艺安装槽A前端的开口以及针筒塑胶材料的弹性,在安装时借助这种弹性变形张开此安装工艺槽A,塞过采血滑臂,而采血滑槽的槽宽与采血滑臂的臂宽对应,这样,工艺安装槽A又可以作为在采血滑槽中的顺畅滑移的采血滑臂的弹性突卡而甚至无需在事后塞闭该工艺安装槽A。

采血滑槽共有两个,相对设置在针筒的两侧,采血滑臂由两个支撑臂以及弧形跨接两支撑臂的弧臂组成,支撑臂一端与采血针座固接或一体构造,另一端向外延伸至穿过与其对应的采血滑槽后与弧臂连接或一体构造。

这样,两支撑臂左右设置、而弧臂在针筒外、采血针座在针筒内,三者连接或一体构造成闭环构造,整体刚性好,而左右支撑臂又保证了采血组件滑移的稳定性。

弧臂内侧与针筒外周面对应贴合。

这样,组装完毕后,采血组件既能相对针筒顺畅滑移又与针筒浑然一体且又使采血组件带有一些滑移阻尼,操作手感好。

两支撑臂中的其中之一沿径向向外延伸,另一支撑臂先向斜上方延伸后再沿弦切方向向外延伸。

沿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撑臂结构简单。而先向斜上方延伸再沿弦切方向向外延伸可以在该支撑臂下方让出一块较大的空间,此空间可用于容纳穿刺针座组件。

所述针筒式真空采血器还包括有一种穿刺滑臂、穿刺推手、穿刺针管逆止构造以及穿刺滑槽,穿刺针管、穿刺针座、穿刺滑臂和穿刺推手组成穿刺组件,用于防止退入针筒内腔中的穿刺针管逆向逸出针筒的逆止构造设置在穿刺针座前方的针筒内腔中,穿刺滑臂一端与穿刺针座连接或一体构造,另一端穿过穿刺滑槽后与针筒外的穿刺推手连接,穿刺滑槽位于针筒侧下部并沿针筒轴向延伸。

这样,穿刺完毕后的穿刺针管得以退入针筒内腔中并被限制其中不予逸出以免刺伤他人造成感染。

筒形针筒前端开口,一种工艺安装槽B或者从针筒前端或者从针筒后端沿轴向延伸至与穿刺滑槽通连,穿刺滑臂从此工艺安装槽B插入并直至进入穿刺滑槽并藉此,与软连接管连接完毕的穿刺组件与针筒轴向插置并套叠,针筒前端开口盖合有前盖。

这样,整个穿刺组件带同已经与其连接完毕的软连接管得以从针筒的前端或者后端插入并与针筒插置连接,组装工艺性好。

工艺安装槽B的开缝宽度略窄于穿刺滑槽的槽宽。

这样,借助于工艺安装槽B前端的开口以及针筒塑胶材料的弹性,在安装时借助这种弹性变形张开此安装工艺槽B,塞过穿刺滑臂,而穿刺滑槽的槽宽与穿刺滑臂的臂宽对应,这样,工艺安装槽B又可以作为在穿刺滑槽中的顺畅滑移的穿刺滑臂的弹性突卡而甚至无需在事后塞闭该工艺安装槽B。

在穿刺针座或采血针座的血液通道上设置有一种防止血液逆向溢出的防逆流阀。

这样,可以防止采血完毕、扎血带松开瞬间,真空采血管相对人体采血部位的瞬间正压而导致的血液逆流。

防逆流阀有多种选择,现有技术多见,以下是一种优化选择:

防逆流阀安装在采血针座上,是一种膜片式单向阀。

防逆流阀安装在采血针座上,可以在第一时间阻止血液逆流。如果选择对称舌片以及隔离壁组成的逆止构造,并拢后形成尖角状或锥尖状的舌片组合亦可兼具初步的防逆流效果。

膜片式单向阀由薄膜和固定耳构成,膜片外径大于采血针座内的血液通道并且其前侧面与血液通道中的一台阶面接触贴合,固定耳与采血针座固接,其上的固定舌压住薄膜一侧面,薄膜对应的另一侧面在负压时向后摆动让出血液通道,压力平衡或正压时膜片靠自身弹性恢复原形与台阶面贴触关闭液体通道。

这样,正压时,即若单向阀出液侧液体压力一旦大于单向阀进液体侧压力,膜片受压与针座内腔底平面紧密贴合,封闭液体通道,阻止液体逆向流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操作力大而且施力方便、操作稳固。结构合理、组装工艺性好。可防止血液逆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在采血针管未刺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在采血针管已刺穿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所述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穿刺针座与采血针座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针筒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是图3中的针筒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7是图3中的采血滑臂与采血推手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8是图3中的辅助推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所述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在采血针管刺穿状态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的逆止构造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的防逆流阀在采血针座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图3中的带有膜片式单向阀固定耳采血针座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1穿刺针管 12穿刺针座 13穿刺滑臂 14穿刺推手 21采血针管 22采血针座 23防滴胶套 241支撑臂 242弧臂 25采血推手 3软连接管 4真空采血管 41密封胶塞 42防护套 5针筒 51加强筋

52采血滑槽 53工艺安装槽A 54穿刺滑槽 55工艺安装槽B 56弹性凸卡 6逆止构造 61舌片

62固定环 7防逆流阀 71薄膜 72固定耳

8辅助推手 81翼片 82圆环 9前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最佳实施例:

参照图3和图9,滑移采血针座的针筒式真空采血器,包括血管穿刺针管11、穿刺针座12、采血针管21、采血针座22、软连接管3和一种筒形针筒5,软连接管3连通穿刺针座12和采血针座22,真空采血管4可以插置在针筒5后部的筒形空腔中,采血针管21、采血针座22以及采血滑臂、采血推手25组成采血组件,该采血组件已可相对针筒5滑动方式安装在针筒5上,采血针管21、采血针座22位于针筒5内腔中,采血滑臂穿过针筒5侧壁上的采血滑槽52内外连接采血针座22和采血推手25,采血推手25位于针筒5外,采血滑槽52沿针筒5轴向延伸。穿刺针管11、穿刺针座12、穿刺滑臂13和穿刺推手14组成穿刺组件,用于防止退入针筒内腔中的穿刺针管逆向逸出针筒的逆止构造6设置在穿刺针座12前方的针筒内腔前端部,穿刺滑臂13一端与穿刺针座12连接并成一体构造,另一端穿过穿刺滑槽54后与针筒5外的穿刺推手14连接,穿刺滑槽54位于针筒5侧下部并沿针筒5轴向延伸。还包括一种辅助推手8,此辅助推手8以限制真空采血管4向后移动自由度的方式与真空采血管4连接,该辅助推手8位于采血推手25的后方。该辅助推手8相对采血推手25可以同侧面对面前后分布,也可以上下侧前后分布。图中所示为同侧面对面前后分布。

参照图8,该辅助推手8由一圆环82和其上一个往外延展翼片81构成,圆环82内径介于真空采血管4管体外径和采血管密封胶塞防护套42外径之间,藉着该圆环自真空采血管4尾端套入其管体并继续往前直至与密封胶塞防护套42靠触而与密封胶塞防护套42触接。这样,通过圆环与密封胶塞防护套42尾端面的触接并前推翼片81得以前推真空采血管。

参照图6,针筒5后部的筒形空腔中具有真空采血管4的止进面并藉着此止进面与密封胶塞防护套42前端面的触接阻止真空采血管4的前进。针筒5内腔设置有三条加强筋51,该三条加强筋51沿周向均布并沿轴向延伸,加强筋后端面作为真空采血管4的止进面。止进面介入后,临床操作过程中真空采血管不再前推,只是采血针座单向后退,此时辅助推手可作为采血推手的配搭便于采血推手的施力。

参照图4和图5,筒形针筒5前端开口,一种工艺安装槽A53从针筒5前端开口并沿轴向延伸至与采血滑槽52通连,采血滑臂从此工艺安装槽A53插入并直至进入采血滑槽52并藉此,采血组件与针筒5轴向插置并套叠,采血针座22与软连接管3的连接处位于采血针座22的前端部,针筒5前端开口盖合有前盖9。工艺安装槽A53的开缝宽度略窄于采血滑槽52的槽宽。采血滑槽52共有两个,相对设置在针筒5的两侧。

参照图7,采血滑臂由两个支撑臂241以及弧形跨接两支撑臂241的弧臂242组成,支撑臂241一端与采血针座22一体构造,另一端向外延伸至穿过与其对应的采血滑槽52后与弧臂242一体构造。弧臂242内侧与针筒5外周面对应贴合。两支撑臂241中的其中之一沿径向向外延伸,另一支撑臂241先向斜上方延伸后再沿弦切方向向外延伸。而先向斜上方延伸再沿弦切方向向外延伸可以在该支撑臂241下方让出一块较大的空间,此空间可用于容纳穿刺针座组件。

参照图4和图5,一种工艺安装槽B55从针筒5后端开口沿轴向延伸至与穿刺滑槽54通连,穿刺滑臂13从此工艺安装槽B55插入并直至进入穿刺滑槽54并藉此,与软连接管3连接完毕的穿刺组件与针筒5轴向插置并套叠。这样,整个穿刺组件带同已经与其连接完毕的软连接管3得以从针筒的后端插入并与针筒插置连接。工艺安装槽B55的开缝宽度略窄于穿刺滑槽54的槽宽。在穿刺滑槽54尾端设置有一种弹性凸卡56,此弹性凸卡56上的凸点可以与穿刺滑臂13上的对应凹坑(图中未画出)卡扣,进一步限制后退到位后的穿刺针座12的移动。向上顶开该弹性凸卡56即可让穿刺滑臂13从工艺安装槽B55进入穿刺滑槽54中。

参照图11、图12,在采血针座的血液通道上设置有一种防止血液逆向溢出的防逆流阀7。该防逆流阀7是一种膜片式单向阀。膜片式单向阀由薄膜71和固定耳72构成,薄膜71外径大于采血针座22内的血液通道并且其前侧面与血液通道中的一台阶面接触贴合,固定耳72与采血针座一体构造,其上的固定舌压住薄膜一侧面,薄膜对应的另一侧面在负压时向后摆动让出血液通道,压力平衡或正压时膜片靠自身弹性恢复原形与台阶面贴触关闭液体通道。

参照图10,穿刺针座12内安装有一种逆止构造6,此逆止构造6由两片对称设置的舌片61以及固定环62组成,该固定环62的环壁即是一种隔离壁,舌片根部与该环壁一体构造,舌片以外的空腔被该环壁隔离封闭,通过固定环62将逆止构造固定在穿刺针座12前方的针筒5内腔的前端部,两对称舌片61闭合后呈一种尖角形可以阻止随穿刺针座12滑移后退而缩入针筒5内腔中的穿刺针管11逆向逸出。

该采血器组装时,将预先固接好连接软管的穿刺针管组件插入针筒操作套内腔,穿刺针管组件上穿刺滑臂塞过工艺安装槽B,并推开穿刺滑槽后端弹性凸卡,让穿刺滑臂进入穿刺滑槽,而同时穿刺针管穿入针筒前下端针孔,穿刺针管组件继续往前滑动至最前端;再将采血针管组件的两支支撑臂分别对应塞过工艺安装槽A,再通过针筒前端面开口处的大圆孔挪出连接软管另一端,与采血针管组件固接。从整个组配过程来看,该新型采血器组装简便很多,效率大幅提高。

临床使用时,先将真空采血管插入采血管辅助推手的圆环至其上防护套后端面与圆环端面相抵,待采血器穿刺入血管中,从透明软管见到回血后,一只手轻轻扶住针筒,另一只手将采血管从针筒后端插入至采血管前端面碰到操作套内加强筋后端面后,移动母指和食指至采血推手和辅助推手翼片,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采血推手和翼片,少用一点力,将二者相向靠拢,直至无法再靠拢为止。由于采血管前端面抵住筋条,而采血管防护套后端有受到辅助推手顶住,采血管无法进退,而采血针管组件通过其上滑动臂滑动可以自由在针筒内腔中移动,因而,当做上述相向运动时,只能往后移动,这样,采血针管就能穿透防滴胶套和采血管密封胶塞,针尖穿入采血管内开始采血,采血终了,可轻松往后退出采血管。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