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胁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9703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胁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胁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龙胆、石膏、茵陈蒿、柴胡、瓜蒌子、佛手花、五灵脂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理气化痰,疏肝补阳,搜风拔毒的功能,用于治疗胁痛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胁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胁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古又称胁肋痛、季肋痛或胁下痛。胁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的统称。胁痛是肝胆疾病中常见的症状,胁痛致病因素有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其病变主要在肝胆。目前,西药治疗胁痛效果不佳,且长期服用西药有较多副作用,因此,人们对快速有效治疗胁痛的中药存在很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胁痛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胁痛的组合药物。
[000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药物是选用龙胆、石膏、茵陈蒿、柴胡、瓜萎子、佛手花、五灵脂、紫苏梗、北沙参、金钱草、三棱、积 壳、虎杖、黄苗、没药、猪茶、重楼、厚朴、鸡内金、昆布、延胡索、鸡血藤、青皮、金钱白花蛇、茯苓、大戟、吴茱萸、竹茹、甘遂、皂角刺药物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胁痛的复发。其中选用龙胆是因为其性味苦,寒,入肝、胆经,有泻肝实火,除下焦湿热的功能,治肝经热盛,惊癎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选用石膏是因为其性味辛甘,寒,入肺、胃经,生用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的功能,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回,汤火烫伤。选用茵陈蒿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入肝、脾、膀胱经,有清热利湿的功能,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选用柴胡是因为其性味苦,凉,入肝、胆经,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选用瓜萎子是因为其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有润肺化痰,滑肠通便的功能,治燥咳痰黏,肠燥便秘。选用佛手花是因为其性味辛酸,温,有理气化痰的功能,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咳喘。选用五灵脂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肝、脾经,生用有行血止痛的功能,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炒用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选用紫苏梗是因为其性味辛甘,微温,入肺、胃、肺三经,有理气,舒郁,止痛,安胎的功能,治气郁,食滞,胸膈痞闷,脘腹疼痛,胎气不和。选用北沙参是因为其性味甘苦淡,凉,入肺、脾经,有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的功能,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口渴。选用金钱草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有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的功能,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癎,痈肿,疮癣,湿疹。选用三棱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平,入肝、脾经,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能,治癥瘕积聚,气血凝带,心腹疼痛,胁下胀疼,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疮肿坚硬。选用枳壳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凉,入肺、脾、大肠经,有破气,行痰,消积的功能,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选用虎杖是因为其性味苦,平,有祛风,利湿,破瘀,通经的功能,治风湿筋骨疼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下,癥瘕积聚,痔漏下血,跌扑损伤,烫伤,恶疮癣疾。选用黄芪是因为其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生用有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的功能,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敛;炙用有补中益的功能,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选用没药是因为其性味苦,平,入肝经,有散血去瘀,消肿定痛的功能,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癥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选用猪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脾、肾、膀胱经,有利尿渗湿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选用重楼是因为其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的功能,治疔疮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惊风抽搐。选用厚朴是因为其性味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下气,燥湿,消痰的功能,治胸腹痞满胀痛,反胃、呕吐,宿食不消,痰饮喘咳,寒湿?写痢。选用鸡内金是因为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治积滞,健脾胃的功能,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选用昆布是因为其性味咸,寒,入胃经,有软坚,行水的功能,治瘰疬,瘿瘤,噎膈,水肿,睾丸肿痛,带下。选用延胡索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肝、胃经,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能,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癥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选用鸡血藤是因为其性味苦甘,温,入心、脾二经,有活血、舒筋的功能,治腰膝酸痛,麻木瘫痪,月经不调。选用青皮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微温,入肝、胆经,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能,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选用金钱白花蛇是因为其性味甘、咸,温,有毒,归肝经,有祛风,通络,镇惊,攻毒的功能,治半身不遂,四肢麻木,抽搐痉挛,破伤风,关节酸痛,风湿顽痹,麻风。选用茯苓是因为其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经,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能,治小便不利水肿胀痛,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选用大戟是因为其性味苦辛,寒,有毒,入肺、脾、肾经,有泻水饮,利二便的功能,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选用吴茱萸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有毒,入肝、胃经,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功能,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选用竹茹是因为其性味甘,凉,入胃、胆经,有清热,凉血,化痰,止吐的功能,治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胎动,惊癎。选用甘遂是因为其性味苦甘,寒,有毒,入脾、肺、肾经,有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的功能,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癫癎,噎膈,癥瘕积聚,二便不通。选用皂角刺是因为其性味辛,温,有搜风,拔毒,消肿,排脓的功能,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龙胆 5-15克石膏 10-20克茵陈蒿15-25克
柴胡 5-15克瓜萎子 10-20克佛手花15-25克
五灵脂 5-15克紫苏梗 10-20克北沙参15-25克金钱草 15-25克三棱 10-20克枳壳15-25克
虎杖 15-25克黄芪 10-20克没药15-25克
猪苓 15-25克重楼 10-20克厚朴15-25克
鸡内金 5-15克昆布 5-15克延胡索10-20克
鸡血藤 5-15克青皮5-15克金钱白花蛇10-20克
茯苓 5-15克大戟 5-15克吴茱萸10-20克
竹茹 15-25克甘遂10-20克皂角刺15-25克
优选用量为
龙胆 10克石膏15克茵陈蒿20克
柴胡 10克瓜萎子15克佛手花20克
五灵脂 10克紫苏梗15克北沙参20克
金钱草 20克三棱15克枳壳20克
虎杖 20克黄芪15克没药20克
猪苓 20克重楼15克厚朴20克`鸡内金 10克昆布10克`延胡索15克
鸡血藤 10克青皮10克金钱白花蛇15克
茯苓 10克大戟10克吴茱萸15克
竹茹 20克甘遂15克皂角刺20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龙胆: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2、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
3、茵陈蒿: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再过萝筛净泥屑;
4、柴胡: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5、瓜萎子:取原药材,除去干瘪种子、杂质,用时捣碎;
6、佛手花: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烘干;
7、五灵脂:拣净杂质,打碎或筛去灰屑;
8、紫苏梗: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9、北沙参:拣去杂质,除去茎基,用水略洗,捞出,稍润,切段,晒干;
10、金钱草: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晒干;
11、三棱: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2、枳壳:除去瓤、核,冼净,稍浸,捞出,润软,切片,晾干;
13、虎杖: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劈碎;
14、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的根,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
15、没药:拣去杂质,打成碎块;
16、猪苓:洗净泥砂,润软切片,晾干;
17、重楼: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18、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19、鸡内金:拣去杂质,漂净晒干;
20、昆布:拣去杂质,用水漂净,切成宽丝,晾干;
21、延胡索: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打碎;
22、鸡血藤:用水润透,切片,或蒸软后切片,晒干;
23、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4、金钱白花蛇:取原药材,除去竹签及头,用时切段;
25、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26、大戟: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
27、吴茱萸:取原药材,除去果柄、枝及杂质,筛去碎屑;
28、竹茹:除去硬竹签、杂质,抖掉灰屑,揉成小团或切段;
29、甘遂:拣去杂质,用水漂净,捞出,晒干;
30、皂角刺: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0008]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龙胆、石膏、茵陈蒿、柴胡、瓜萎子、佛手花、五灵脂、紫苏梗、北沙参、金钱草、三棱、枳壳、虎杖、黄芪、没药、猪苓、重楼、厚朴、鸡内金、昆布、延胡索、鸡血藤、青皮、金钱白花蛇、茯苓、大戟、吴茱萸、竹茹、甘遂、皂角刺药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进行浸泡,浸泡9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0009]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5倍量,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0010]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再用文火煮10分钟,将煎煮液分为6剂服用。
[0011]本发明药物具有和解表里,理气化痰,疏肝,升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胁痛疗程短、见效快、治愈后不复发、无毒副作用。
[0012]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了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和临床观察资料。
[0013][试验例I]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报告
取家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4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常量组为20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2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0014][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治疗胁痛的临床观察资料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173例。
[0015]2、诊断标准
以胁肋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所以,胁痛多与肝胆疾病有关。凡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或过食肥甘,嗜酒无度,或久病体虚, 忧思劳倦,或跌仆外伤等皆可导致胁痛。辨证时,应先分气血虚实,一般气郁者多为胀痛,痛处游走不定。血瘀者多为刺痛,痛有定处。虚证胁痛多隐隐作痛,实证胁痛多疼痛突发,痛势较剧。[0016]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次服用I剂,每天早、中、晚各服I次,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0017]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胁痛症状消失,体质恢复正常;
好转:胁痛症状明显好转,体质逐步恢复;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18]5、治疗结果(见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胁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龙胆5-15克石膏10-20克茵陈蒿15-25克 柴胡5-15克瓜萎子10-20克佛手花15-25克 五灵脂5-15克紫苏梗10-20克北沙参15-25克 金钱草15-25克三棱10-20克枳壳15-25克 虎杖15-25克黄芪10-20克没药15-25克 猪苓15-25克重楼10-20克厚朴15-25克 鸡内金5-15克昆布5-15克延胡索10-20克 鸡血藤5-15克青皮 5-15克金钱白花蛇10-20克 茯苓5-15克大戟 5-15克吴茱萸10-20克 竹茹15-25克甘遂 10-20克皂角刺15-25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龙胆10克石膏15克茵陈蒿20克 柴胡10克瓜萎子15克佛手花20克 五灵脂10克紫苏梗15克北沙参20克 金钱草20克三棱15克枳壳20克 虎杖20克黄芪15克没药20克 猪苓20克重楼15克厚朴20克 鸡内金10克昆布10克延胡索15克 鸡血藤10克青皮10克金钱白花蛇15克 茯苓10克大戟10克吴 茱萸15克 竹茹20克甘遂15克皂角刺2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龙胆: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润透后切段,晒干; (2)石膏:去净杂石,洗净泥土,打碎成小块; (3)茵陈蒿:过筛,拣去杂质,除去残根,碾碎,再过萝筛净泥屑; (4)柴胡: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5)瓜萎子:取原药材,除去干瘪种子、杂质,用时捣碎; (6)佛手花: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烘干; (7)五灵脂:拣净杂质,打碎或筛去灰屑; (8)紫苏梗:除去杂质,用水浸泡后,润透,切片,晒干; (9)北沙参:拣去杂质,除去茎基,用水略洗,捞出,稍润,切段,晒干; (10)金钱草: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晒干; (11)三棱: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12)枳壳:除去瓤、核,冼净,稍浸,捞出,润软,切片,晾干; (13)虎杖: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劈碎; (14)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的根,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15)没药:拣去杂质,打成碎块; (16)猪苓:洗净泥砂,润软切片,晾干; (17)重楼: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18)厚朴: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刮去粗皮,洗净,切丝,晾干; (19)鸡内金:拣去杂质,漂净晒干; (20)昆布:拣去杂质,用水漂净,切成宽丝,晾干; (21)延胡索: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或打碎; (22)鸡血藤:用水润透,切片,或蒸软后切片,晒干; (23)青皮: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4)金钱白花蛇:取原药材,除去竹签及头,用时切段; (25)茯苓:用水浸泡,洗净捞出,闷透后,切片,晒干; (26)大戟:拣去杂质,用水洗净,润透,切段或切片,晒干; (27)吴茱萸:取原药材,除去果柄、枝及杂质,筛去碎屑; (28)竹茹:除去硬竹签、杂质,抖掉灰屑,揉成小团或切段;` (29)甘遂:拣去杂质,用水漂净,捞出,晒干; (30)皂角刺: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润透后切片,晒干; (二)制备 (1)将所述重量的龙胆、石膏、茵陈蒿、柴胡、瓜萎子、佛手花、五灵脂、紫苏梗、北沙参、金钱草、三棱、枳壳、虎杖、黄芪、没药、猪苓、重楼、厚朴、鸡内金、昆布、延胡索、鸡血藤、青皮、金钱白花蛇、茯苓、大戟、吴茱萸、竹茹、甘遂、皂角刺药物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6倍量水进行浸泡,浸泡90分钟后,武火煎煮沸腾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2)将过滤的药渣加水5倍量,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4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煎煮液; (3)将两次煎煮液混合,再用文火煮10分钟,将煎煮液分为6剂服用。
【文档编号】A61K35/58GK103768465SQ20141003847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7日
【发明者】蒋玲 申请人:蒋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