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794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原料药组成为:半夏10-15克,陈皮10-15克,茯苓10-15克,甘草6-9克,川贝母6-10克,桑白皮10-20克,杏仁10-15克,五味子6-10克,莪术10-20克,当归10-20克,连翘20-30克,金银花20-30克,板蓝根20-30克,黄芪20-30克,党参10-15克,白术10.-15克,防风10-20克,徐长卿10-20克,荆芥10-20克,蝉蜕10-20克,桔梗6-10克。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治愈率高,不易复发,调节免疫力,不产生耐药性,目前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一种新型药物。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复方,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慢性支气管炎”是现代西医病名,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反复发作,则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它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中老年人多见。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痛苦、给病家造成巨额经济负担。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医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效果尚可,但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则办法不多。我们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断探索,辩证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本发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之优点,并且不产生耐药性,节约抗生素,对目前临床抗生素滥用现象及细菌耐药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该药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不但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而且还不产生耐药性,节约抗生素。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药组成为:半夏10-15克,陈皮10-15克,茯苓10-15克,甘草6_9克,川贝母6_10克,桑白皮10-20克,杏仁10-15克,五味子6-10克,莪术10-20克,当归10-20克,连翘20-30克,金银花20-30克,板蓝根20-30克,黄芪 20-30克,党参10-15克,白术10-15克,防风10-20克,徐长卿10-20克,荆芥10-20克,蝉蜕10-20克,桔梗6-10克。
[0005]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药组成为: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川贝母6克,桑白皮20克,杏仁15克,五味子6克,莪术10克,当归10克,连翘30克,金银花20克,板蓝根3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防风20克,徐长卿10克,荆芥20克,蝉蜕20克,桔梗10克。
[0006]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药组成还包括:地龙10克,黄芩10克,桅子10克。
[0007]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可以制作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糖浆剂、片剂、冲服剂、颗粒剂、胶囊剂。
[0008]所述丸剂可以是蜜丸、水丸、糊丸或者浓缩丸,所述膏剂可以是流浸膏、浸膏、或者煎膏剂。
[0009]所述汤剂的煎法为:首次煎以冷水800—1000毫升,浸泡30分至60分钟,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汁;二煎加入冷水或开水500-800毫升,文火再煎20-25分钟,两次滤出药汁掺匀。
[0010]服用方法:将煎好混匀的中药煎剂,早晚分2次温热内服。上药一日一剂,十天一疗程,服用2个疗程。根据病情随证加减。服药期间忌食过甜、过咸、油腻、生冷及辛辣食物,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节制房事。
[0011]一、各原料药物的作用与机理
[0012]本发明通过采用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手段,以中医辩证理论参照中药药理研究,既严格遵从中医的理法方药辩证体系,又强调以西医的病因病理为基础,结合中药有效化学成分,根据中药药理、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基础深入探讨中医治疗规律。发明人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发病,以脾虚不运,痰湿蕴肺的主要病理机制,本病病位在肺,涉及脾脏。而且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炎症,病程日久,呼吸道粘膜及柱状纤毛上皮受损,粘膜下结蹄组织增生,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了这一病理进程。因此本发明确立了补气健脾,化痰止咳为主要治疗方法,兼顾其他病理因素。本发明选用的中药能够补气健脾,化痰止咳;杀菌抗病毒;活血化瘀,改善呼吸道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调节免疫力,预防受凉及重复感冒。
[0013]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归肺、胃经。功效:镇咳、祛痰。
[0014]陈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肺经。功效:抗炎、松弛平滑肌。
[0015]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肺经。功效:茯苓的乙醇提取物有杀菌作用,能够杀死钩端螺旋体。
[0016]甘草:性味甘,归脾、胃、肺经。功效: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同时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镇咳作用,促进呼吸道炎症的恢复、症状的缓解。
[0017]川贝母:性味苦、甘、凉,归肺经。功效:具有松弛平滑肌作用。
[0018]桑白皮:性味甘、寒,归肺、脾经。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0019]杏仁:性味苦、温,有毒,归肺、大肠经。功效:祛痰止咳,平喘,润肠。
[0020]五味子:性味酸、温,归肺、肾经。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0021]当归:性味甘、辛、温,归心、肝、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0022]地龙:性味咸、寒,归肝、脾、肺经。功效:清热,平肝,止喘,通络。
[0023]金银花;性味甘、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淋滴,痔漏。
[0024]连翘:性味苦、凉,归心、肝、胆经。功效: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0025]板蓝根:性味苦、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
[0026]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0027]党参:性味甘、平,归肺、脾经。功效:补中,益气,生津。
[0028]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脾,益胃,燥湿,和中。
[0029]防风:性味辛、甘,温,归膀胱,肺,脾经。功效:发表,祛风,胜湿,止痛。
[0030]徐长卿:性味辛、温,归膀胱,脾经。功效: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
[0031]荆芥:性味辛、温,归肺,肝经。功效:发表,祛风,理血。
[0032]蝉蜕:性味甘咸、凉,归肺,肝经。功效:散风热,宣肺,定痉。
[0033]桔梗:性味苦辛、平,归肺,胃经。功效:开宣肺气,祛痰排脓。作用。
[0034]如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理机制是脾虚不运,痰湿蕴肺,本发明所选上述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即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党参健脾益气,为主药;白术能够加强党参的健脾作用,兼能燥湿,为辅药;茯苓利湿,以除脾虚不运而生之湿,同时能够协助白术健脾,为佐药;甘草能助党参补脾益气,同时能够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陈皮理气化痰,健脾燥湿;半夏燥湿化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六药合用,功能补气健脾,培土生金,以除生痰之源;同时能够化痰燥湿,以祛肺中之痰。六君子汤为本发明处方中的主要治疗部分,共为组成本发明处方的主药。方中桑白皮、川贝母、杏仁、地龙协助主药化痰,兼能止咳平喘;黄芪协助主药益气补肺,与白术、防风配伍,组成方剂玉屏风散,能够补气固表,具有增强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共为辅药。连翘、金银花、板蓝根清肺解毒,可预防治疗痰湿酝酿化热,外邪闭肺化热、风热犯肺;当归、地龙活血化瘀,用之预防治疗咳喘病久肺络淤阻;荆芥、防风、蝉蜕、徐长卿祛风解表,用之治疗咳喘日久,复感风邪;五味子敛肺止咳;共为佐药。桔梗引入肺,并且协助主药宣肺祛痰,是为使药。
[0035]诸药合用,能够补气健脾,化痰止咳;宣肺祛风;清肺解毒;活血化瘀,疏通肺络;补气固表,预防受凉及重复感冒。从而标本兼治,虚实并调,治疗本病,则脾气得以健运,痰湿失去源泉;土旺则金坚,肺气宣降复常,则咳喘自愈;表固卫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则本病不易复发。
[0036]二、上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现代药理药效学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0037]镇咳祛痰:本发明选用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川贝母、桑白皮、杏仁、桔梗、五味子、地龙诸药,分别具有兴奋呼吸中枢、缓解呼吸道平滑肌痉挛、促进呼吸道粘膜分泌、镇咳、祛痰等作用。
[0038]抗菌抗病毒:本发明选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物,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分别对多种细菌、病毒、以及钩端螺旋体具有明显杀灭作用,因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0039]改善呼吸道血液循环:本发明中的当归、地龙能够活血化瘀,改善呼吸道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呼吸道损伤组织的修复。
[0040]增强免疫力:据药理研究及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本发明中党参、黄芪、白术,防风能够增强体质,固表止汗,预防感冒,从而避免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减少呼吸道的损伤频率及损伤程度。
[0041]抗过敏作用: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相当比例的慢性咳嗽患者,有咽痒则咳的症状;根据病理研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道粘膜存在致敏细胞。据药理研究,本发明中荆芥、防风、蝉蜕、徐长卿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过敏作用,能够消除呼吸道充血水肿,促进炎症恢复,加速症状体征的改善。
[0042]三、本发明疗效观察方法
[0043]本发明研究过程中,全部选用中医门诊就诊病人,全部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人均符合1979年11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共筛选195名病人,其中男性患者117人,女性患者78人,年龄在10~72岁之间,平均年龄(46.7±5.3)岁;病 程在1~31年之间,平均病程12.7年。按1.5:1的比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30人,对照组65人。两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在性另O、年龄、病程、病情的轻重等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 > 0.05)。
[0044]治疗方法:治疗组治疗方法如上述;对照组应用橘红丸,每次两丸,每日三次,利肺片,每次两片,每日两次,急性发作者据情配合应用抗生素。两组病人连续治疗两周,观察疗效。[0045]疗效标准:全部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人的疗效标准均按照1979年11月全国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专业会议修订的标准。
[0046]其结果如下。
[0047]表1两组患者汇总表
[004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药组成为:半夏10-15克,陈皮10-15克,茯苓10-15克,甘草6-9克,川贝母6-10克,桑白皮10-20克,杏仁10-15克,五味子6-10克,莪术10-20克,当归10-20克,连翘20-30克,金银花20-30克,板蓝根20-30克,黄芪20-30克,党参10-15克,白术10.-15克,防风10-20克,徐长卿10-20克,荆芥10-20克,蝉蜕10-20克,桔梗6-10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药组成为: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川贝母6克,桑白皮20克,杏仁15克,五味子6克,莪术10克,当归10克,连翘30克,金银花20克,板蓝根30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5克,防风20克,徐长卿10克,荆芥20克,蝉蜕20克,桔梗10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是,其原料药组成还包括:地龙10克,黄芩10克,桅子10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中药可以制作汤剂、散剂、丸剂、膏剂、糖浆剂、片剂、冲服剂、颗粒剂、胶囊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其特征是:所述丸剂可以是蜜丸、水丸、糊丸或者浓缩丸,所述膏剂可以是流浸膏、浸膏、或者煎膏剂。
6.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汤剂的煎服方法为:按原料药组成以克为单位分别称取各原料药备用;首次煎以冷水800—1000毫升将上述配好的全部原料药浸泡30分至60分钟,文火煎30分钟,滤出药汁;二煎加入冷水或开水500-800毫升文火`再煎20-25分钟,两次滤出药汁掺匀。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768541SQ201410065141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5日
【发明者】胡士万, 尹燕东, 侯庆喜, 冯衍红, 贾传斌 申请人:平阴县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