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149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目前脑血栓的化学治疗药物肝毒性较大,疗效不佳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提供一种治疗或预防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如下组分:桃仁10-50份,羌活10-20份,槐花5-20份,徐长卿5-15份,熟地5-10份,百合5-15份,金银花5-15份,丹参1-10份,枸杞5-15份,茯苓9-15份,川芎9-15份,白芷5-15份,黄连素0.2-9份,白芍5.5-15份,红景天6-9份,甘草10-15份。该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或预防脑血栓方面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副作用低,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由各种病因使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发生病变所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系统病损(如脑动脉硬化)等原因导致的脑动脉管腔狭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和功能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ICVD,又称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0003]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局部脑组织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由于供血障碍发生的变性、坏死或一过性的功能丧失。血管内血栓形成、栓塞、血管狭窄导致的脑动脉阻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缺血引起脑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的作用机制多样、复杂,缺血性脑卒中(即脑缺血)后,由于脑部缺乏血液和氧气的供应,导致大脑能量代谢失衡,产生一系列病理性损伤,如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超载、炎症反应等,从而导致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现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致死疾病之一。临床上治疗主要是溶栓、挽救缺血区域(半暗带)的濒临死亡的神经元和促进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难题。目前美国FDA仅批准了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因子(tPA)用于中风后的溶栓治疗,但其治疗时间窗很窄,只有在中风4.5小时内使用才有效;而且还存在出血以及缺血再灌加重脑损伤的危险性。而目前针对缺血性中风治疗的神经保护药包括钙通道阻断剂如尼莫地平、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地佐环平(dizocilPine)、抗氧化剂或自由基清除剂如依达拉奉、NO信号传导通路调节剂芦贝鲁哩(Iubeluzole)以及炎症抑制剂恩莫单抗(enlimomab)等。但它们中有的治疗作用不确切或特异性不强,有的毒副作用较大、耐受性小,有的还处于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很难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发挥积极影响。因而,研发出快速有效、安全稳定的防治脑缺血药物迫在眉睫。在此领域中医药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0004]纵观世界新药的研究方向,8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开发单一的化学药物及其制剂,80年代以后开始发展生物技术和天然植物药物,药物研究方向趋于多样性。结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理论,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副作用的角度出发,经过对中药成分进行筛选提取和/或配伍制得的制剂,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化学合成药不能比拟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5]现有技术中化学药物治标不治本,且容易损伤胃肠道粘膜,药物毒副作用大,而中药则存在疗效不确定,缺少相应药物制剂。为了克服现有脑血栓化学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大,脑血栓治疗效果难以持续的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疗效好,副作用小,它主要由以下原料制得:桃仁10-50份,羌活10-20份,槐花5-20份,徐长卿5-15份,熟地5-10份,百合5-15份,金银花5-15份,丹参1_10份,枸杞5-15份,茯苓9-15份,川芎9-15份,白芷5_15份,黄连素0.2-9份,白芍5.5-15份,红景天6-9份,甘草10-15份。
[0006]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临床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等症。桃仁中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富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挥发油、月旨肪油,油中主要含有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桃仁提取液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增加犬股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提取物能改善动物的肝脏表面微循环,并促进胆汁分泌。桃仁可使小鼠的出血及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煎剂对体外血栓有抑制作用,水煎液有纤维促进作用。桃仁中含45%的脂肪油可润滑肠道,利于排便。桃仁能促进初产妇子宫收缩及出血。水煎剂及提取物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过敏作用。桃仁中的苦杏仁苷有镇咳平喘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0007]羌活为常用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于独活项下。羌活味苦、辛、性温。具有散表寒去风湿,利关节之功效。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痛、风水浮肿、痛肿疮毒等。现代分析表明,羌活主要含有菠烯,拧橡烯,话品烯醇和乙酸龙胆脑醋等成分。临床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羌活具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以及阵痛效果。
[0008]槐花又叫槐蕊,槐花的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槐花的的作用:治肠风便血、痔疮下血、尿血血淋、肝热头痛、目赤肿痛,槐花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槐花,槐花可以煎水代茶饮,槐花亦可与夏枯草、菊花、徐长卿等同用,以增清肝泻火明目之效。临床主治:肠风便血;痔疮下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热头痛;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0009]徐长卿,主治:镇痛,止咳,利水消肿,活血解毒。治胃痛,牙痛,风湿疼痛,经期腹痛,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疫,荨麻疫,毒蛇咬伤。1、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近年来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可单味应用,或随证配伍有关的药物。2、用湿疹、风疹块、顽癣等皮肤病。本品有祛风止痒作用。可单用内服或煎汤外洗,亦可配伍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利湿热的药物。此外,本品还能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与半边莲同用内服或外用。
[0010]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又名熟地黄或伏地,经加工炮制而成。熟地是一种上好中药材,具有补血滋阴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亦可用于肾阴不足的潮热骨蒸、盗汗、遗精、消渴等症,是虚证类非处方药药品六味地黄丸主要成分之一。熟地黄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临床使用有鲜、生、熟三种。均有养阴生津之功,而治阴虚津亏诸证。鲜地黄甘苦大寒,滋阴之力虽弱,但长于清热凉血,泻火除烦,多用于血热邪盛,阴虚津亏证;生(干)地黄甘寒质润凉血之力稍逊但长于养心肾之阴,故血热阴伤及阴虚发热者宜之;熟地黄性味甘温,入肝肾而功专养血滋阴,填精益髓,凡真阴不足,精髓亏虚者,皆可用之。熟地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小便遗浙,或火不生土之食少便溏,多与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配用,此即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意。用治阴疽寒凝,本品常与鹿角胶、肉桂、麻黄等配用以温经养血,散寒通脉。[0011]中医认为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尤其是鲜百合更甘甜味美。百合特另Ij适合养肺、养胃的人食用,比如慢性咳嗽、肺结核、□舌生疮、□干、口臭的患者。百合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功效,而且对于病后虚症、结核病、神经官能症等患者大有裨益,对各种癌症都有较好的疗效。在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百合多用于治疗肺癌、鼻咽癌、皮肤癌等。在对上述癌症进行放射治疗后出现的体虚乏力、口干、心烦、干咳痰等症状时,用鲜百合与粳米一起煮粥,再调入适量的冰糖或蜂蜜后食用,对增强体质、抑制癌细胞生长、缓解放疗的反应,具有较好的效果。再如,将鲜百合与白糖适量共捣敷患处,对皮肤癌破溃出血、渗水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0012]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胃炎、菌痢、麻疹、肺炎、乙脑、流脑、急性乳腺炎、败血症、阑尾炎、皮肤感染、痈疽疔疮、丹毒、腮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疗效。同时金银花茶有独特的减肥功能,还能抑制与杀灭咽喉部的病原菌,对老人和儿童有抗感染功效。所以,经常服用金银花浸泡或煎剂有利于风火目赤、咽喉肿痛、肥胖症、肝热症和肝热型高血压的治疗与康复。
[0013]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中丹参用于抗肝纤维化治疗研究较多。其机制可能为:①改善肝内微循环、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②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作用;③增强调理素活性,提高纤维蛋白连接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④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减少氧自由基对肝细胞损害。以上机制可保护肝细胞,减少肝细胞损伤、坏死等对星状细胞的刺激,抑制肝纤维化的启动和发展;肝内胶原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尿HPP排出量升高,提示该药可促进已形成的胶原降解,增生的胶原重新被水解吸收。
[0014]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是爺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_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
[0015]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0016]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0017]白芷,性温,味辛微甘,具有祛风除湿;通窃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感冒头痛;眉棱骨痛;牙痛;鼻塞;鼻渊;湿胜久泻;妇女白带;痈疽疮疡;毒蛇咬伤。临床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也可用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寒湿白带,湿温病以及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治湿阻脾胃,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腻厚浊等症,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应用。
[0018]黄连素在临床中一直作为非处方药用于治疗腹泻,但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制血管平滑肌增殖、改善胰岛素抵抗、抗血小板、抗炎等作用,因而在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将可能有广泛、重要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重视。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常用的盐酸黄连素又叫盐酸小檗碱。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和肠胃炎,它无抗药性和副作用。[0019]白芍为我国著名的传统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芍药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记有“主邪气,白芍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芍药甙对豚鼠、大鼠的离体肠管和在胃运动,以及大鼠子宫平滑机均表现抑制,并能拮抗催产素所引起的收缩;用醋酸注射于小鼠腹腔,以扭体反应作为疼痛的指标,芍药甙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芍药的浸膏能拮抗士的宁所引起的惊厥;白芍煎剂在试管内对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菌作用,浸剂对某些致病性真菌亦有抑制作用。芍药甙对小白鼠正常体温有降温作用,对人工发热的小鼠也有解热作用。对大鼠实验性后足跖浮肿有抗炎作用;芍药甙在试管内或静脉注射时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芍药甙对由于紧张剌激而诱发的大鼠消化道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20]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和根茎,红景天的功效与作用是能补肾,理气养血,有活血止血、清肺止咳、解热,并止带下的功效,红景天的副作用暂时没有发现。其性味甘,苦,平,归肺、心经,具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功效,主治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倦怠气喘。《现代实用本草》言其作用有七,即“一、中枢抑制作用。二、抗疲劳作用。三、强心作用。四、抗炎作用。五、抑制血糖升高作用。六、抗过氧化作用。七、抗微波辐射作用”。
[002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中药组分选择上以除积痹、散风寒、祛风湿、强筋骨为主要标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组合后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淤效果。本发明对上述诸味中药的重量份数进行了优选,优选的条件是中西药配伍使用后药物对脑血栓治疗效果的增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桃仁30份,羌活15份,槐花15份,徐长卿10份,熟地8份,百合10份,金银花10份,丹参6份,枸杞10份,茯苓12份,川芎12份,白芷10份,黄连素5.5份,白芍10份,红景天8份,甘草12份。
[0022]优选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进一步含有香橼5份,远志9份。香橼又名枸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香橼味辛、微苦、酸,性温;归肝、肺、脾经;气香行散,可升可降;具有疏肝理气,宽胸化痰,除湿和中的效果,主治胸胁胀痛,咳嗽痰多,脘腹痞痛,食滞呕逆,水肿脚气。远志为常用中药,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并被视为养命要药,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0023]为了更好地表达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临床上常用的剂型。如,粉状制剂、散剂、丸剂、丹剂、膏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片剂、胶囊剂等制剂。优选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按照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剂。
[002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含下述步骤: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将其粉碎制成干膏粉后加入处方量的黄连素和丹参即可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该制备方法技术上制备得到临床上常用中药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剂等。
[0025]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血栓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治疗脑血栓时,显示出显著的抗炎镇痛、活血化淤活性。本发明药效实施例19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值0° <0.01),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显著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且其对耳肿胀的降低效果存在显著的量效关系。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血栓通胶囊组也显著降低耳肿胀值0° < 0.05 ),但其抗炎效果明显不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本发明本发明药效实施例20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比较,全血低切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粘度和血浆粘度均有显著增高0° < 0.05)。与模型组比较,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低、中、高各个剂量组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了全血低切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幅度存在量效关系,其中高剂量有显著差异0° < 0.05)。同样实验条件下,阳性对照药天欣泰心脉宁片组也降低了全血高切指数、全血低切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但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数的改善效果 均不及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0026]总之,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治疗脑血栓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与阳性对照药天欣泰心脉宁片或血栓通胶囊相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药物成分不仅在抗炎和镇痛方面更为显著,而且在活血化淤方面也显著优于阳性药物,这表明本发明组合物在脑血栓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的症状,还能延缓脑血栓的发展,有助于脑血栓患者的痊愈过程;
2)与当前治疗脑血栓的化学治疗药物相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为天然纯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显著降低,特别是其对于肠道黏膜不产生任何破坏作用,且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作用全面,药物治疗效果更佳,显著提高了脑血栓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现有的抗生素药物在脑血栓初期治疗效果尚可,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出现明显的药物耐受问题,其对于脑血栓的治疗效果下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含有多种药物组分,作用靶点众多,有效地解决了脑血栓治疗药物的耐受问题,其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不因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0028]第一部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剂、制备及其使用方法 实施例1-6中药组合物散剂
表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散剂处方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桃仁10-50份,羌活10-20份,槐花5-20份,徐长卿5_15份,熟地5_10份,百合5_15份,金银花5-15份,丹参1-10份,枸杞5-15份,茯苓9-15份,川芎9-15份,白芷5-15份,黄连素0.2-9份,白芍5.5-15份,红景天6-9份,甘草10-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橼5份和远志9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桃仁30份,羌活15份,槐花15份,徐长卿10份,熟地8份,百合10份,金银花10份,丹参6份,枸杞10份,茯苓12份,川芎12份,白芷10份,黄连素5.5份,白芍10份,红景天8份,甘草12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有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香橼5份和远志9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散剂、水剂、片剂或胶囊剂。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脑血栓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取处方量上述中药材碎成粗粉,按照粗粉总重量的4-9倍加入体积浓度为4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三次,回流时间为2-5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冷却过滤,用水洗涤,干燥后即得中药浸膏,将其粉碎制成干膏粉后加入处方量的黄连素和丹参即可得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7.如权 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脑血栓药物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P9/10GK103830538SQ201410113186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张宝永, 陈久富 申请人:崔新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