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35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的:土茯苓20份、土贝母10份、川芎10份、制香附10份、牡丹皮10份、蝉蜕10份、蒲公英10份、败酱草10份、生大黄6份、荆芥10份、炒桃仁10份、赤芍30份、连翘10份、皂角刺10份、白芷10份、菊花10份。方中各原料药经辨证配伍,共奏清热凉血,祛风解毒除湿之功效,对痤疮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痤疮,又称为粉刺,是一种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年男女的面、胸及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加重,该病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影响美容,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目前西医有很多的治疗药物,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 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的:土茯苓20份、土贝母10份、川芎10份、制香附10份、牡丹皮10份、蝉蜕10份、蒲公英10份、败酱草10份、生大黄6份、荆芥10份、炒桃仁10份、赤芍30份、连翘10份、皂角刺10份、白芷10份、菊花10份。
[0006]上述药物可制备成汤剂,具体步骤如下:
[0007]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以上诸药混合,加8倍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一与残渣;残渣再加8倍重量水,加热煎煮I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二 ;合并煎煮液一与煎煮液二,即得汤剂。
[0008]本发明的药理及效果如下:
[0009]中医认为痤疮多因肺经血热蕴结熏蒸颜面,或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脾胃湿热,复感风邪而发病。本发明选取的各中药原料中:土茯苓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除湿;土贝母味苦、凉,归肝心经,功能:散结解毒、排痈消肿;菊花味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牡丹皮味苦、辛、微寒,归心、肺经,功能:清热凉血、祛瘀;川芎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制香附味辛、微苦、微甘,归肝脾三焦经,功能:疏肝解郁,理气调中;蝉蜕味甘寒归肺、大肠经,功能:疏散风热、熄风透疹;蒲公英味苦、甘、寒,归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温中散结、利湿;败酱草味辛、苦,归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痒;生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荆芥味辛、微温,归肺、胃、大肠经;功能: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桃仁味苦、甘、平,功能:活血祛瘀、润肠通便;赤芍味苦、微寒,归肺、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痒;连翘味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皂角刺味辛温,归肺、大肠经,功能:消肿排脓、祛风杀虫;白芷味辛、温,归肺、胃、大肠经,功能:解表散寒、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痒。方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祛风解毒除湿之功效。药证相合,故而对痤疮患者的治疗收到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0010]临床资料:[0011]选取2009.05—2013.06就诊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中医科门诊痤疮患者300例,随机分成两个组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150例,治疗组1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维A酸类、抗生素、雌性激素类、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本发明药物治疗。
[0012]服用方法:
[0013]每日一剂,每剂先后煎三遍,前两遍煎成的汤汁合并后分早、晚两次服用,第三遍煎成的汤汁放凉后用以外敷,十四天为一疗程。
[0014]注意事项:
[0015]忌食羊辣、油腻食物,且清淡饮食,局部避免用手挤压。
[0016]疗效标准:
[0017]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一痤疮症状全部消失;好转一痤疮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用药二周后,痤疮症状毫无消失。
[0018]临床疗效
[0019]组别例数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无效例数有效率
[0020]治疗组150 10240894.67%
[0021]对照组150 72324669.33%
[0022]统计学方法以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数据以均值土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23]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 0.05,有统计学差别。治疗组的治愈率、好转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发明药物来治疗痤疮疗效显著,值得更进一步临床推广。
[0024]典型病例:
[0025]病例I
[0026]张某,女,28岁,反复发作面部痤疮I年,加重I月来诊,近I年来本地居住后,经前出现面部痤疮,曾外用多种药物(具体不详),无明显效果,近I月加重。刻下见:面部散在痤疮,以下颌部及鼻翼两侧为著,红肿明显,顶端白色脓胞,伴疼痛略瘙痒,略烦躁,口略干,大小便无异常,舌红苔薄腻略黄,脉沉弦,尺脉略弱。辨证:湿热毒邪壅结,脉络不畅。治则:清热凉血,祛风解毒除湿。方药:本发明药物。每付药煎三遍,前两遍混合后分早、晚服,第三遍煎好后自然凉至温度适宜后外敷;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厚味,清水洗脸,停用一切化妆品,保持面部清洁。服用一周后,面部痤疮红肿、疼痛、瘙痒均减轻;再连续服用一周后,痤疮基本消失。三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0027]王某,男,22岁,在校学生,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满脸痤疮,经诊断为结节性痤疮,经患者自述,在校时多方求医、吃药,使用各种方法,钱花了很多,但效果不明显,时好时坏,严重时面部、胸部、背部连成一片。治则:清热凉血,祛风解毒除湿。方药:本发明药物。每付药煎三遍,前两遍混合后分早、晚服,第三遍煎好后自然凉至温度适宜后外敷;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厚味,清水洗脸,保持面部清洁。服用一周后,痤疮红肿、疼痛、瘙痒均减轻;再连续服用一周后,痤疮基本消失,继续服用一周以巩固疗效。三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0028]按下述配比称取各中药原料:
[0029]土获茶20g、土贝母10g、川弯10g、制香附10g、牡丹皮10g、蝶脱10g、蒲公英10g、败酱草log、生大黄6g、荆芥10g、炒桃仁10g、赤芍30g、连翘10g、皂角刺10g、白芷10g、菊花 IOgo
[0030]制备方法如下:
[0031]将以上称量后 的诸药混合,按重量配比计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一与残渣。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I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二。合并煎煮液一与煎煮液二,即得汤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的:土茯苓20份、土贝母10份、川芎10份、制香附10份、牡丹皮10份、蝉蜕10份、蒲公英10份、败酱草10份、生大黄6份、荆芥10份、炒桃仁10份、赤芍30份、连翘10份、皂角刺10份、白芷10份、菊花?ο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一种汤剂,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按上述重量份配比称取以上诸药混合,加8倍量水,浸泡2小时,加热煎煮1.5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一与残渣;残渣再加8倍量水,加热煎煮1小时,过滤得煎煮液二 ;合并煎煮液一与煎煮液二,即得汤剂。
【文档编号】A61P17/10GK103919966SQ20141012955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王科先, 王欣英, 丁见 申请人:王科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