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609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其原料包括:川乌,草乌,大黄,威灵仙,刘寄奴,南星,半夏,羌活,独活,红花,当归,桃仁,苍术,白芥子,蛇床子,甘松,山奈,花川,皂角,炮山甲,荜拨,乳香,没药,铅粉,铅丹。本发明纯属优质中药材,不含任何西药和激素,无任何副作用,外用效果显著,药性持久,适应治疗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尤其适应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无痛苦经济实惠,既能温经止疼,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又能祛风除湿,改善微循环,效果明显。
【专利说明】—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
【背景技术】
[0002]风而杂合寒湿者为痹,痹也,中风之一。痹者,闭也,闭于经络也。风寒湿杂合而病。风胜为行痹,古称走注,今名流火。寒胜为痛痹,即痛风,白虎,历节风。湿胜者为着痹,即麻木。也有人在皮,脉与肉筋骨之殊。痿者,而脉缓纵,足不任地也。由于血虚,火盛传之五脏,此症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后天生长过程中受不同的生活环境,天气的影响,外力损伤,劳损,局部气血瘀滞,营养输送不畅,肝胃渐亏,风寒湿邪入侵,缺乏锻炼等因素,导致体质减弱,韧带钙化,导致身躯不定位疼痛,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目前治疗方法有牵引,按摩,中西医结合,内服药物,烤电,激光照射等,但存在诸如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明显,内服药物副作用大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其原料包括:川乌,草乌,大黄,威灵仙,刘寄奴,南星,半夏,羌活,独活,红花,当归,桃仁,苍术,白芥子,蛇床子,甘松,山奈,花川,阜角,炮山甲,荜拨,乳香,没药,铅粉,铅丹。 [0004]所述原料的添加量为:川乌10_26g,草乌10_26g,大黄10_26g,威灵仙10_26g,刘寄奴10-26g,南星9-18g,半夏9-18g,羌活9_18g,独活9_18g,红花9_18g,当归9_18g,桃仁9_28g,苍术9-18g,白芥子30-80g,蛇床子9-18g,甘松9-18g,山奈9_18g,花川10-20 g,皂角9-18g,炮山甲9-18g,荜拨20-50g,乳香9-18g,没药9-18g,铅粉250 g,铅丹1000go
[0005]所述原料的添加量为:川乌20g,草乌20g,大黄15g,威灵仙15g,刘寄奴20g,南星15g,半夏15g,羌活10g,独活12g,红花16g,当归15g,桃仁10g,苍术15g,白芥子40g,蛇床子15g,甘松14g,山奈12g,花川16g,阜角15g,炮山甲17g,荜拨35g,乳香16g,没药14g,铅粉 250 g,铅丹 1000go
[000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一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包括:
(1)称取原料:将川乌,草乌,大黄,威灵仙,刘寄奴,南星,半夏,羌活,独活,红花,当归,桃仁,苍术,白芥子,蛇床子,甘松,山奈,花川,皂角,炮山甲,荜拨,乳香,没药,铅粉,铅丹;
(2)芝麻油和桐油浸药:将称取的原料置于芝麻油和桐油中浸泡,得第一混合物;
(3)文火久熬,药枯过滤: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熬制,捞渣过滤熬至滴水成珠;
(4)离火下丹;
(5)水浸以祛火毒;
(6)涂布制膏药;将第一混合物熬化用器械压在布和纸上。
[0007]所述步骤(3)中熬制的温度是260_320°C ;步骤(2)浸泡时间是20-30小时;所述步骤(5)水浸7-10日以祛火毒。
[0008]所述步骤(3)熬制过程中使用柳条、槐条、桑条、桃条或酸枣仁根进行搅拌。[0009]使用方法:使用时先将已制成的膏药加热使其变软,先用鲜姜片擦患处,再将膏药贴于患处,5-7天换一次,揭开时要猛粘,不要慢擦(是指的膏药从患处揭开时吗?能说明下这样的作用是什么吗),同时发痒就揭下,不痒再贴。
[0010]各原料药的药理作用:
川乌,味辛,性热有小毒,阳中之阳也。其用有二:一散诸风之寒邪;二破诸及之冷疼。
[0011]草乌,味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疼,用于风寒湿痒,关节疼,心腹冷疼,寒症作疼及解醉止疼。
[0012]大黄,味苦寒,入胃大肠肝经,泻热毒破积滞,行淤血,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历关节,泄壅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疮疖痈毒,另外大黄气香,性凉,纯入血分,破一切淤血。
[0013]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疾。
[0014]刘寄奴,味苦温,入心脾经,破血通经,敛疮消肿,专入血分,专疗血症。
[0015]南星,味辛,温有毒,入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0016]半夏,入脾胃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
[0017]羌活,散表寒,祛风 湿,利关节,羌活能调达肢体,通畅血脉,攻彻邪气,发散风寒风湿。
[0018]独活,辛温,祛风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0019]红花,入心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其义。
[0020]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营养养血,祛痛通便利筋骨,治拘挛,瘫痪,燥涩等症状。
[0021]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破血利淤,润燥清肠,治蓄血风痹,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苦以血滞,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
[0022]苍术,味辛主散,性温而燥,燥可去湿,专入脾胃,主治风寒湿痹,山岚瘴气,皮肤水肿。
[0023]甘松,甘温,入肝入脾,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善通经络,专治筋骨。
[0024]山奈,入胃经,温中止痛,味辛温而芳香,辟寒历气。
[0025]皂角,辛温,微毒,祛风疾,除湿毒,皮肤麻木,风痹顽皮等。
[0026]炮山甲,咸凉,入肝胃经,消肿溃痈,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支。
[0027]乳香,辛苦,温,入心肝脾经,调气活血,定痛排毒,其通气活血之力,又善治风寒湿痹,周身麻木,四肢不遂及一场疮伤肿疼或其疮伤不疼。
[0028]没药,性平,苦,入肝经,散血祛瘀,消肿定痛,此药苦能泄,辛能散寒能除热,入血分散瘀血。
[0029]白芥子,辛温,入肝脾胃与包络之经。温中散寒,通络止痛,肢体痹痛麻木,有利气豁痰,温中开胃,散痛消肿,辟恶之功。
[0030]荜拨,辛热,入脾胃,温中散热,破郁气,开郁结,下气止痛。
[0031]铅粉,甘辛,寒,有毒,解毒,生肌,寒能解热毒,亦可入膏药代黄丹用。
[0032]铅丹,辛咸,微寒,有毒,入心脾肝经,体重而性沉,味兼盐、矾,走血分,能坠痰去怯,吐逆反胃。能解热拔毒,去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及入膏药,为外科必用之物也。
[003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产品中的药物配方科学严谨,选料精良,纯属优质中药材,不含任何西药和激素,无任何副作用,外用效果显著,药性持久,适应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无痛苦经济实惠,既能温经止疼,活血化瘀,疏通经络,又能祛风除湿,改善微循环,对特别严重的效果更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通过对本发明的生产和使用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取川乌20g,草乌20g,大黄15g,威灵仙15g,刘寄奴20g,南星15g,半夏15g,羌活IOg,独活12g,红花16g,当归15g,桃仁IOg,苍术15g,(炒)白芥子40g,蛇床子15g,甘松14g,山奈12g,花川16g,皂角15g,炮山甲17g,荜拨35g,乳香16g,没药14g,铅粉250 g,铅丹1000go按中药材分类,以根茎类,全草类,果实类分类浸入纯净的芝麻油和桐油中,浸泡24小时。进行熬制,用槐条搅拌,使药炸焦去渣,滤液,再熬至300°C,滴水成珠,离火下丹,浸水10天以祛火毒,然后控水加温熬化摊在布和纸上即可。
[0035]实施例2
川乌15g,草乌22g,大黄20g,威灵仙20g,刘寄奴15g,南星18g,半夏18g,羌活15g,独活15g,红花18g,当归18g,桃仁25g,苍术18g,(炒)白芥子60g,蛇床子16g,甘松16g,山奈15g,花川15 g,皂角15g,炮山甲15g,荜拨45g,乳香18g,没药18g,铅粉250 g,铅丹1000go按中药材分类,以根茎类,全草类,果实类分类浸入纯净的芝麻油和桐油中,浸泡30小时。进行熬制,用桃条搅拌,使药炸焦去渣,滤液,再熬至320°C,滴水成珠,离火下丹,浸水7天以祛火毒,然后控水加温熬化摊在布和纸上即可。
[0036]实施例3
取川乌10g,草乌10g,大黄15g,威灵仙15g,刘寄奴20g,南星18g,半夏10g,羌活15g,独活10g,红花9g,当归9g,桃仁9g,苍术12g,(炒)白芥子30g,蛇床子9g,甘松18g,山奈9g,花川10 g,皂角9g,炮山甲10g,荜拨20g,乳香9g,没药10g,铅粉250 g,铅丹1000g。按中药材分类,以根茎类,全草类,果实类分类分类浸入纯净的芝麻油和桐油中,浸泡20小时。进行熬制,用桑条搅拌,使药炸焦去渣,滤液,再熬至260°C,滴水成珠,离火下丹,浸水7天以祛火毒,然后控水加温熬化摊在布和纸上即可。
[0037]其治疗效果可参考表1不同年龄临床数据统计。
[0038]疗效判断标准:
1.治愈:诊断标准恢复正常血沉值15mm/h以下。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
2.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检查指标尚没能恢复正常。
[0039]3.有效:临床基本症状减轻,主要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
[0040]4.无效:治疗前后结果无变化。
[0041]表1不同年龄临床数据统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川乌,草乌,大黄,威灵仙,刘寄奴,南星,半夏,羌活,独活,红花,当归,桃仁,苍术,白芥子,蛇床子,甘松,山奈,花川,皂角,炮山甲,荜拨,乳香,没药,铅粉,铅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添加量为:川乌10-26g,草乌10-26g,大黄10-26g,威灵仙10_26g,刘寄奴10_26g,南星9_18g,半夏9-18g,羌活9-18g,独活9-18g,红花9_18g,当归9_18g,桃仁9_28g,苍术9_18g,白芥子30-80g,蛇床子9-18g,甘松9-18g,山奈9_18g,花川10-20 g,皂角9_18g,炮山甲9_18g,荜拨20-50g,乳香9-18g,没药9-1 8g,铅粉250 g,铅丹1000g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添加量为:川乌20g,草乌20g,大黄15g,威灵仙15g,刘寄奴20g,南星15g,半夏15g,羌活IOg,独活12g,红花16g,当归15g,桃仁IOg,苍术15g,白芥子40g,蛇床子15g,甘松14g,山奈12g,花川16g,皂角15g,炮山甲17g,荜拨35g,乳香16g,没药14g,铅粉250 g,铅丹1000g。
4.一种权利要求1-3项任一所述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称取原料:将川乌,草乌,大黄,威灵仙,刘寄奴,南星,半夏,羌活,独活,红花,当归,桃仁,苍术,白芥子,蛇床子,甘松,山奈,花川,皂角,炮山甲,荜拨,乳香,没药,铅粉,铅丹; (2)芝麻油和桐油浸药:将称取的原料置于芝麻油和桐油中浸泡,得第一混合物; (3)文火久熬,药枯过滤:将第一混合物进行熬制,捞渣过滤熬至滴水成珠; (4)离火下丹; (5)水浸以祛火毒; (6)涂布制膏药;将第一混合物熬化用器械压在布和纸上。
5.一种权利要求4项所述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熬制的温度是260-320°C ;步骤(2)浸泡时间是20-30小时;所述步骤(5)水浸7-10日以祛火毒。
6.一种权利要求4项所述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疼痛膏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熬制过程中使用柳条、槐条、桑条、桃条或酸枣仁根进行搅拌。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3961618SQ20141018938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徐相臣, 李留柱, 张新周, 李会珍 申请人:徐相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