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965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鱼腥草12、橘核10、桂枝12、玫瑰花10、太子参12、合欢花10、荆芥8、石斛8、蒲公英12、丝瓜络9、络石藤9、柏子仁8、僵蚕12、五味子10、桑枝12、伸筋草12、羌活10。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疗程短,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中风后肢体麻木且不易复发,总有效率达98%。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中风后手足麻木是较为常见的中风后遗症,病人患侧的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麻木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麻木感觉尤其明显,患者痛苦不堪 。
[0003]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由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而目前对于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并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疗效确切,疗程短,病情不易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鱼腥草12、橘核10、桂枝12、玫瑰花10、太子参12、合欢花10、荆芥8、石斛8、蒲公英12、丝瓜络9、络石藤9、柏子仁8、僵蚕12、五味子10、桑枝12、伸筋草12、羌活10。
[0007]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0008]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0009]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0010]橘核:苦,平。归肝、肾经。功效与主治:理气,散结,止痛。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肿痛。
[0011]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与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0012]玫瑰花:甘、微苦,温。归肝、脾经。功效与主治: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0013]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脾、肺经。功效与主治: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0014]合欢花:甘,平。归心、肝经。功效与主治: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
[0015]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0016]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功效与主治: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0017]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痛,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0018]丝瓜络:甘,平。归肺、胃、肝经。功效与主治:通络,活血,祛风。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
[0019]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0020]柏子仁: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功效与主治: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0021]僵蚕:咸、辛,平。归肝、肺、胃经。功效与主治: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皮肤瘙痒;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
[0022]五味子: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功效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0023]桑枝:微苦,平。 归肝经。功效与主治:祛风湿,利关节。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0024]伸筋草: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功效与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0025]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功效与主治: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疗程短,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愈中风后肢体麻木且不易复发,总有效率达98%。
[0027]以下结合临床试验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8]一、临床试验
[0029]1、临床资料:随机选取40-75岁的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其平均年龄为61岁。
[0030]2、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湿痰阻络型患者。症见肌肤麻木,或伴痛觉减退,四肢困重,头重如裹,不欲饮食,舌胖苔白腻,脉滑缓;或肌肤麻木,神疲乏力,面白少华,舌质淡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或弦涩。
[0031]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药物,每天分两次饭后口服,7天为一疗程。
[0032]4、疗效评定标准:
[0033]痊愈:麻木及伴随的所有感觉异常症状完全消失,查体无感觉障碍;
[0034]好转:麻木症状减轻,伴随症状改善或缓解,但身体仍有不适感;
[0035]无效:麻木症状无变化,伴随症状无改善。
[0036]5、治疗结果:在临床使用本发明药物,服药的50例患者,服药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缓解,服药4个疗程后,38人痊愈,11人好转,总有效率为98%。
[0037]二、典型病例[0038]于某,女,65岁,因中风后肢体麻木3余年,四肢困重,头重如裹,不欲饮食,舌胖苔白腻,脉滑缓,同时伴有发冷、发热、出冷汗等症状,服用本发明的药物两个疗程后,麻木等症状减轻,继续服用本发明的药物两个疗程,麻木及伴随的所有感觉异常症状完全消失,生活能自理。一年后随访,病情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实施例
[0040]配比(单位:重量份)
[0041]鱼腥草12、橘核10、桂枝12、玫瑰花10、太子参12、合欢花10、荆芥8、石斛8、蒲公英12、丝瓜络9、络石藤9、柏子仁8、僵蚕12、五味子10、桑枝12、伸筋草12、羌活10。
[0042]配制及服 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鱼腥草12、橘核10、桂枝12、玫瑰花10、太子参12、合欢花10、荆芥8、石斛8、蒲公英12、丝瓜络9、络石藤9、柏子 仁8、僵蚕12、五味子10、桑枝12、伸筋草12、羌活10。
【文档编号】A61P9/10GK104027596SQ20141023264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8日
【发明者】张自英, 于恒峰 申请人:于恒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