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及应用其制备的湿巾或纸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75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及应用其制备的湿巾或纸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药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及应用其制备的湿巾或纸巾,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辛夷10-90份、鹅不食草5-40份和苍耳子5-40份。本发明应用上述药液制得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和纸巾,本发明的湿巾和纸巾均采用天然亲肤无刺激性材料,含有多种抗鼻炎通鼻窍作用中药有效成分,用于预防及缓解过敏鼻炎患者日常鼻部不适,以及鼻炎发作时无损伤性清理鼻涕等分泌物,将传统中药开发成纸巾这种简洁方便的形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有利于推广中药的现代应用,有利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痛苦。
【专利说明】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及应用其制备的湿巾或纸巾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药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及应用其制备的湿巾或纸巾。
【背景技术】
[0002]鼻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年龄目前趋向低龄化。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出现炎症,表现为充血或者水肿,患者经常会出现鼻塞,流清水涕,鼻痒,喉部不适,咳嗽等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其患病率大约在15%左右,所带来的头痛、鼻塞、打喷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鼻炎以慢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最为常见。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虽然各异,但危害极大,它严重的困扰着患者,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影响很大。由于鼻与耳、眼及大脑神经中枢相邻,鼻炎会引发整个呼吸系统、大脑神经系统病变。
[0003]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现我国过敏性鼻炎患者超过I亿。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伴有嗅觉减退。鼻炎发病的临床症状虽然各异,但危害极大,它严重的困扰着患者,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影响很大。
[0004]目前西医临床,针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避免接触变应原:避免患者接触过敏原的刺激,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现实生活中粉尘螨等过敏原无法完全避免,加上雾霾等污染严重,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0005]药物治疗:是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减充血剂、抗胆碱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IgE单克隆抗体药等。针对目前主要的给药方式,总结如下:
(O 口服药物:常用的内服药物有修护鼻粘膜组织的功能,可以很快控制鼻炎的症状,如抗组胺药物治疗,主要是对鼻炎的原发病因进行治疗。由于口服药物需要通过人体胃肠道吸收和血液的输送才能产生疗效,大多数只能暂时的控制缓解症状,不能起到根除的作用,且具有较多副作用。
[0006](2)鼻内喷雾剂:含有色甘酸钠的喷剂仅对过敏性鼻炎的预防有效,但对于已发作的患者效果较差;拟交感神经制剂仅对鼻塞症状的缓解有效,无法彻底根治炎症:含类固醇的制剂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症状,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容易造成药物性鼻炎。
[0007](3)局部滴鼻药物:滴鼻药物一般主要用来缓解鼻炎的症状。该类方法涉及到一些医用设备或专用物品,使用起来十分不便。
[0008]3.免疫疗法:适应证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免疫治疗诱导了临床和免疫耐受,具有长期效果,可预防变应性疾病的发展。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0009]4.手术治疗:对部分鼻塞症状严重、药物疗效不明显的常年性(持续性)鼻炎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烧灼术、电灼术、激光手术等。由于手术治疗并不能直接改变鼻炎患者的免疫状况,因而更多地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是手术疗法给患者造成损伤及痛苦较大,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其治疗费用成本也较高。
[0010]综上所述,过敏性鼻炎的西药治疗主要是针对鼻塞的对症治疗,存在着诸多的副作用,尚缺少理想的治疗方法。脱敏法治疗周期长且过敏原不纯会引起过敏性休克;激光疗法则可能破坏患者鼻粘膜;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时,抗组胺类药物会引起嗜睡、困倦及中枢抑制等副作用;皮质醇类药物则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股骨头坏死、肌肉萎缩;减充血剂慎用于高血压加冠心病患者;膜保护剂的起效时间在I周后,属预防性药物。可见,以上各种疗法的这些局限性限制了它们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因此,有必要探求一种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过敏性鼻炎方法,而按照中医药学理论研制的药物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和独特的价值。
[0011]中医药治疗鼻炎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显著、避免西药的副作用等特点。目前治疗鼻炎的中成药主要有千柏鼻炎片、霍胆丸、辛苓颗粒等,但仍不能满足患者的用药需要。某些制剂不经提取直接以生药粉入药,很难有效被人体吸收;某些制剂中淀粉或蔗糖等辅料含量较高,有效成分含量较低,作用缓慢,疗效不佳。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且目前现有的湿巾和纸巾一般都是纯粹的清洁用途,功能单一,主要用来清洁人的面部、手和物品,尚没有具备治疗作用、特别是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或纸巾等同类
女口
广叩O

【发明内容】

[001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该药液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
[001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及其制备方法,该湿巾能在清洁鼻部和面部的同时,湿巾中含有的中药提取液及挥发成分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日常使用湿巾的很好的替代品。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控制方便。
[001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及其制备方法,该纸巾能在清洁鼻部和面部的同时,纸巾中含有的中药挥发成分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日常使用纸巾的很好的替代品。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控制方便。
[001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辛夷10-90份、鹅不食草5-40份和苍耳子5-40份。
[0016]辛夷是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及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性温味辛,归肺胃二经,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头痛、鼻塞鼻涕、鼻流浊涕。辛夷目前的临床应用主要是治疗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和其他的鼻炎症状,它的疗效显著、作用明确,其有效成份为挥发油,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过敏,肥大细胞膜稳定作用。近年来对辛夷的药理研究表明,辛夷具有抗组织胺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它在不影响血管管径的情况下,使血流速度明显加快,以增强血运,加快代谢的清除,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是目前一种理想的鼻炎治疗用药,全方位用于治疗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和副鼻窦炎等。
[0017]鹅不食草是菊科植物鹅不食草的干燥全草,性温味辛,归肺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和止咳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鹅不食草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留醇类、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等,具有较好的抗过敏、抗炎及抑菌作用。在民间常用于治疗百日咳、急慢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等鼻咽喉疾病。临床上鹅不食草的粉末、乙醇浸泡液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鹅不食草挥发油对过敏性鼻炎有确切的疗效,而从鹅不食草中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倍半萜化合物能抑制组织胺从肥大细胞中的释放。鹅不食草水提液对大鼠被动皮肤超敏反应和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有显著抑制作用。鹅不食草挥发油对豚鼠过敏性鼻炎治疗中能显著抑制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产生,减轻鼻黏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此外,鹅不食草所含成分伪愈创木内酯还具有抗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分歧杆菌、枯草杆菌的作用。
[0018]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归肺经,具有散风除湿和通鼻窍的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疹瘙痒,湿痹拘挛。苍耳子的主要成分挥发油、倍半萜内酯、脂肪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苍耳子提取物直接作用于鼻腔内黏膜和鼻窦,具有较强抗感染、抗过敏作用,同时扩张小动脉,改善血液循环。苍耳子可恢复鼻黏膜正常的保温、湿润、过滤、屏障作用。此外,苍耳子有效成分作用后,鼻黏膜、下鼻甲充血水肿消失,鼻塞随之消失。其抗感染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抗炎镇痛作用。苍耳子70%乙醇提取物给大鼠灌胃抑制人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性炎症反应,降低小鼠过敏性体克死亡率。苍耳子水煎液灌胃能明显抑制小鼠溶血空斑形成、巨嗜细胞吞噬功能和白细胞移动,表明苍耳子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0019]本发明的药液采用辛夷、鹅不食草和苍耳子以10-90:5-40:5-40重量比配伍使用,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
[0020]优选的,所述药液还包括防己5-30份、地肤子5-30份、野菊花5_30份和川芎5_30份的提取液。
[0021]防己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苦、寒,归膀胱、脾经。具有利水消肿和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风湿痹痛,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防己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粉防已碱(汉防已甲素)、去甲基粉防己碱、轮环藤酚碱等等多种生物碱以及黄酮甙、有机酸、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防己对免疫有抑制作用,且具有广泛抗过敏作用。其代表成分汉防己甲素具有广泛的抗过敏作用,既是过敏介质的拮抗剂,亦是过敏介质的阻滞剂。此外,防己还具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0022]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清热利湿和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小便涩痛、风疹、湿疹、皮肤瘙痒。地肤子能祛风止痒,清热凉血,健脾利湿。地肤子主要成分为三萜皂苷及留类化合物等,还含有脂肪油、生物碱、黄酮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好免疫调节作用。地肤子水提取物可抑制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功能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地肤子70%醇提取物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模型小鼠组胺、5-羟色胺等过敏递质的释放,对速发型及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此外,地肤子还具有较好的消炎、抑菌、抗瘙痒等作用。
[0023]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清热解毒和消肿的功效。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野菊花主要含有黄酮类、萜类、挥发油、有机酸和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茵消炎,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力,拮抗多种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炎症反应等药理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膜炎等疾病。野菊花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
[0024]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和祛风止痛的功效。川芎作用的部位非常广泛,前人就说它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中开郁结,旁达四肢,全身的方方面面都能使用。祛风止痛,尤其是治疗头风的最重要的一个药,所有头痛必用川芎的说法。现代研究,川芎有效的止痛成分(包括挥发油或生物碱)很容易透过脑-血屏障,在头部发生疗效。对于风寒、风热、风湿、血虚、血瘀所致头痛可随证配伍使用,还可用于血瘀经闭、痛经等多种妇科疾病。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现代药理学证明川芎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很好的镇静作用,还能抗菌降压,对大肠、伤寒、副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
[0025]本发明的药液通过辛夷、鹅不食草和苍耳子与防己、地肤子、野菊花和川芎的有效配伍,并严格控制其重量比为10-90 =5-40:5-40:5-30:5-30:5_30:5_30,不仅只针对过敏性鼻炎,还对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及伤风感冒所引起的各种鼻塞、鼻痒、喷嚏、流鼻涕等鼻部不适症状具有预防、缓解和治疗等功效。
[0026]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20-80份、鹅不食草10-40份和苍耳子10-40份、防己5-25份、地肤子5_25份、野菊花5_25份和川芎5_30份的提取液。
[0027]更为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30-70份、鹅不食草15-35份和苍耳子15-35份、防己5_20份、地肤子5_20份、野菊花5_20份和川芎10-30份的提取液。
[0028]更为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40-60份、鹅不食草20-30份和苍耳子20-30份、防己5-15份、地肤子5_15份、野菊花5_15份和川芎15-25份的提取液。
[0029]更为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50份、鹅不食草25份和苍耳子25份、防己10份、地肤子10份、野菊花10份和川芎20份的提取液。
[0030]另一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10-50份、鹅不食草5-25份和苍耳子5-25份、防己5-15份、地肤子5_15份、野菊花5_15份和川芎5_20份的提取液。
[0031]更为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30份、鹅不食草15份和苍耳子15份、防己10份、地肤子10份、野菊花10份和川芎12份的提取液。
[0032]另一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50-90份、鹅不食草25-40份和苍耳子25-40份、防己15-30份、地肤子15-30份、野菊花15-30份和川芎20-30份的提取液。
[0033]更为优选的,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70份、鹅不食草32份和苍耳子32份、防己22份、地肤子22份、野菊花22份和川芎25份的提取液。
[0034]与目前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创新体现在中药的组成及配伍,在针对过敏鼻炎主要症状的同时,在药物组成上还考虑了鼻敏感患者的临床表现,选用了相应的药物来缓解常见的头痛、流泪、瘙痒等问题,从而起到综合的一个预防和缓解作用。在药物组成上,选用辛夷、鹅不食草、苍耳子针对鼻炎、鼻敏感的主要症状,加入具有广泛抗过敏作用的防己加强主药的疗效,同时配伍川芎缓解鼻敏感患者的头痛及促进药物透皮吸收,配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野菊花缓解头痛及目赤多泪的症状,此外配伍地肤子祛风止痒。
[0035]优选的,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5-15份、椿白皮10-20份、白芒4_12份和凤仙花10-18份的提取液。
[0036]优选的,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8-12份、椿白皮12-18份、白芒6_10份和凤仙花12-16份的提取液。
[0037]更为优选的,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10份、椿白皮14份、白芒8份和凤仙花14份的提取液。
[0038]山茶花具有凉血止血和散瘀消肿的功效;椿白皮具有清热燥湿和止血止痒的功效;白芒具有清热消肿的功效;凤仙花具有祛风除湿和活血止痛的功效。
[0039]本发明 的药液通过辛夷、鹅不食草和苍耳子与防己、地肤子、野菊花和川芎以及山茶花、椿白皮、白芒和凤仙花的有效配伍,并严格控制其重量比为10-90 =5-40:5-40:5_30:5-30:5-30:5-30:5_15:10-20:6-12:12-18,具有驱风开窍、提神醒脑的作用,并对绝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有症状缓解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症状的缓解、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再次发生及日常护理等。
[0040]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上述所述的药液制得的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所述湿巾包括载体材料和所述药液。
[0041]优选的,所述载体材料为无纺布;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A 1-2份,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渗透压调节剂、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助悬剂、抗氧剂和抑菌剂中得至少一种。
[0042]更为优选的,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抗氧剂和抑菌剂;所述添加剂A还包括表面活性剂和助悬剂中的至少一种。即: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抗氧剂和抑菌剂;或者,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渗透压调节剂、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抗氧剂和抑菌剂;或者,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助悬剂、抗氧剂和抑菌剂。或者,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渗透压调节剂、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助悬剂、抗氧剂和抑菌剂。
[0043]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吐温、司盘、卵磷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卖泽、苄泽、泊洛沙姆、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蔗糖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醇硫酸钠、二己基琥珀酸磺酸钠、甘胆酸钠、牛胆磺酸钠和氯苄甲乙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蔗糖脂肪酸酯、十二烷基硫酸钠、牛胆磺酸钠和氯苄甲乙胺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是由牛胆磺酸钠、氯苄甲乙胺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以重量比1:2-3:1.5-2.5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牛胆磺酸钠、氯苄甲乙胺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复配作为表面活性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2-3:1.5-2.5,能使湿巾体系均一稳定。[0044]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氯化钾、醋酸钠、甘油、葡萄糖、丙二醇和甘露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和/或葡萄糖。更为优选的,所述渗透压调节剂是由氯化钠和葡萄糖以重量比2-4: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氯化钠和葡萄糖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2-4:1,可使药液的渗透压略高或等于鼻腔液,减少药液的刺激性。
[0045]本发明所述药液的渗透压相当于0.8%-1.2%氯化钠浓度,优选为0.9-1.1%氯化钠浓度,选择适宜的渗透压调节剂可使药液的渗透压略高或等于鼻腔液,减少药液的刺激性。
[0046]所述保湿剂为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山梨醇和玻尿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保湿剂为液状石蜡、山梨醇和玻尿酸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保湿剂是由液体石蜡、玻尿酸和山梨醇以重量比1.2-1.8:1:1.4-2.2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液体石蜡、玻尿酸和山梨醇复配作为保湿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2-3:1.5-2.5,能提高湿巾的护肤效果。
[0047]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二甲基亚砜、氮酮、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尿素、薄荷油和松节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丙二醇、薄荷油和松节油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由氮酮和薄荷油以重量比1.2-1.8: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氮酮和薄荷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2-1.8:1,能使湿巾在有效期内的性质保持稳定。
[0048]所述pH调节剂为硼酸、硼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醋酸、醋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酒石酸、酒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和磷酸中至少一种。优选为,所述PH调节剂为硼酸、硼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以重量比1:0.8-1.2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复配作为PH调节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0.8-1.2,能够使药液的pH值与鼻腔液接近,减少药液的刺激性。
[0049]本发明的药液的pH值为5.5-7.5,优选的,所述药液的pH值为6_7,更为优选的,所述药液的PH值为6.5。由于鼻腔过敏或发炎时呈碱性,易使细菌增殖并影响正常纤毛运动,因此,本发明的药液的pH值应控制在5.5-7.5。
[0050]所述潜溶剂为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300或聚乙二醇400。优选的,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4-1.8: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甘油和丙二醇复配作为潜溶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4-1.8:1,兼有保湿的作用,能增加有效成分溶解度,使湿巾在有效期内的性质保持稳定。
[0051]所述助悬剂为阿拉伯胶、西黄蓍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和羟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助悬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或羟甲基纤维素。更为优选的,所述助悬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1:1.5-2.5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甲基纤维素复配作为助悬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1.5-2.5,能使湿巾在有效期内的性质保持稳定。
[0052]所述抗氧剂为丁基化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丁基化羟基苯甲醚、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胆固醇、胆固醇酯、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半胱氨酸、生育酚乙酸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乙二胺四乙酸钙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抗氧剂是由亚硫酸氢钠和抗坏血酸以重量比2-3: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亚硫酸氢钠和抗坏血酸复配作为抗氧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2-3:1,能使湿巾在有效期内的性质保持稳定。
[0053]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苯甲醇、三氯叔丁醇、薄荷油、细辛油、凯松、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壳聚糖、纳米银、羟苯乙酯、葡萄糖酸氯己定、盐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聚六亚甲基胍、西曲溴铵、苯扎氯铵、卞索氯胺、苯扎溴铵和苯氧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苯甲醇、三氯叔丁醇、薄荷油和细辛油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抑菌剂是由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三氯叔丁醇和细辛油以重量比0.4-0.8:1.2-1.6: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三氯叔丁醇和细辛油复配作为抑菌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0.4-0.8:
1.2-1.6:1,可以起到很好的抑菌效果,使湿巾的微生物限度符合要求。
[0054]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粉碎或研磨,提取后经浓缩或稀释,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2)将所述无纺布浸溃于上述药液中,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
[0055]所述步骤(1)中,提取包括超临界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提取法、回流提取法或煎煮提取法;提取用水为市政自来水、蒸馏水、纯化水、无菌水、去离子水或注射用水。
[0056]所述超临界提取法的具体步骤为: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粒径< Imm的粉末,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用二氧化碳萃取精油,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C,萃取时间60min,所得精油用乙醇溶解,用水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所述水蒸气蒸馏提取法的具体步骤为: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颗粒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所述回流提取法的具体步骤为: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研磨成粉末状,以8-15倍量50-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_2h,将提取液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所述煎煮提取法的具体步骤为: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研磨成粉末状,用8-15倍量蒸馏水浸泡0.5-lh,加热煎煮3次,每次1.5-2h,将提取液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所述步骤(2)具体为:将所述无纺布浸溃于上述药液中,经灭菌、切割、折叠、贴胶、装袋和密封,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
[0057]—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制备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症状的医用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湿巾不仅只针对过敏性鼻炎,还对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及伤风感冒所引起的各种鼻塞、鼻痒、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相关症状具有预防、缓解和治疗等功效。
[0058]本发明的湿巾能在清洁鼻部和面部的同时,湿巾中含有的中药提取液及挥发成分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日常使用湿巾的很好的替代品。[005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上述所述的药液制得的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所述纸巾包括载体材料和所述药液。
[0060]优选的,所述载体材料为纤维纸或纸原浆;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B 1-2份,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助悬剂、抗氧剂和抑菌剂中的至少一种。
[0061]更为优选的,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抗氧剂和抑菌剂;所述添加剂B还包括粘度调节剂和助悬剂中的至少一种。即,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抗氧剂和抑菌剂;或者,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抗氧剂和抑菌剂;或者,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助悬剂、抗氧剂和抑菌剂;或者,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助悬剂、抗氧剂和抑菌剂。
[0062]所述粘度调节剂为右旋糖酐、纤维素类、玻璃酸钠、聚乙烯醇、卡波姆、聚维酮、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羧乙烯聚合物和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粘度调节剂为右旋糖酐、玻璃酸钠、聚乙烯醇和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粘度调节剂是由玻璃酸钠、聚乙烯醇和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以重量比1:1.8-2.4:
2.5-3.5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玻璃酸钠、聚乙烯醇和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作为粘度调节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1.8-2.4:2.5-3.5,可使药液具有一定的粘度,提高纸巾的舒适性和在鼻腔内的滞留时间。
[0063]所述透皮 吸收促进剂为二甲基亚砜、氮酮、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尿素、薄荷油和松节油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丙二醇、薄荷油和松节油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由氮酮和松节油以重量比1:1.6-2.4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氮酮和松节油作为透皮吸收促进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 1.6-2.4,能使纸巾在有效期内的性质保持稳定。
[0064]所述pH调节剂为硼酸、硼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醋酸、醋酸钠、柠檬酸、柠檬酸钠、酒石酸、酒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盐酸和磷酸中至少一种。优选为,所述PH调节剂为硼酸、硼砂、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pH调节剂是由硼酸和硼砂以重量比0.8-1.2: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硼酸和硼砂复配作为pH调节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0.8-1.2:1,能够使药液的pH值与鼻腔液接近,减少药液的刺激性。
[0065]本发明的药液的pH值为5.5-7.5,优选的,所述药液的pH值为6_7,更为优选的,所述药液的PH值为6.5。由于鼻腔过敏或发炎时呈碱性,易使细菌增殖并影响正常纤毛运动,因此,本发明的药液的pH值应控制在5.5-7.5。
[0066]所述潜溶剂为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300或聚乙二醇400。优选的,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4-1.8: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甘油和丙二醇复配作为潜溶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4-1.8:1,能增加有效成分溶解度,使纸巾在有效期内的性质
保持稳定。
[0067]所述助悬剂为阿拉伯胶、西黄蓍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和羟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助悬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或甲基纤维素。更为优选的,所述助悬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1:1.5-2.5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甲基纤维素复配作为助悬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1:1.5-2.5,能使纸巾在有效期内的性质保持稳定。
[0068]所述抗氧剂为丁基化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茴香醚、丁基化羟基苯甲醚、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胆固醇、胆固醇酯、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半胱氨酸、生育酚乙酸酯、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乙二胺四乙酸钙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抗氧剂是由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以重量比1.2-1.8: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复配作为抗氧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2-3:1,能使纸巾在有效期内的性质保持稳定。
[0069]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苯甲醇、三氯叔丁醇、薄荷油、细辛油、凯松、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壳聚糖、纳米银、羟苯乙酯、葡萄糖酸氯己定、盐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聚六亚甲基胍、西曲溴铵、苯扎氯铵、卞索氯胺、苯扎溴铵和苯氧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苯甲醇、三氯叔丁醇、薄荷油和细辛油中的至少一种。更为优选的,所述抑菌剂是由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三氯叔丁醇和薄荷油以重量比0.8-1.2:1.6-2.4:1组成的混合物。当采用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三氯叔丁醇和薄荷油复配作为抑菌剂,并控制其重量比为0.4-0.8:
1.2-1.6:1,可以起到很好的抑菌效果,使纸巾的微生物限度符合要求。
[0070]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粉碎或研磨,提取后经浓缩或稀释,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2)将上述药液喷洒在所述纤维纸上,烘干后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或者,将上述药液加入到纸原浆中,经造纸加工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0071]所述步骤(1)中,提取包括超临界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法;提取用水为市政自来水、蒸馏水、纯化水、无菌水、去离子水或注射用水。
[0072]所述超临界提取法的具体步骤为: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粒径< Imm的粉末,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用二氧化碳萃取精油,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5-25MPa,萃取温度35-45°C,萃取时间50-70min,所得精油用乙醇溶解,用水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所述水蒸气蒸馏提取法的具体步骤为: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颗粒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所述步骤(2)中,造纸加工为本领域常规的造纸工艺,将加有药液的纸原浆加工成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0073]—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制备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及相关症状的医用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纸巾不仅只针对过敏性鼻炎,还对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及伤风感冒所引起的各种鼻塞、鼻痒、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相关症状具有预防、缓解和治疗等功效。
本发明的纸巾能在清洁鼻部和面部的同时,纸巾中含有的中药挥发成分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日常使用纸巾的很好的替代品。
[007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药液采用辛夷,中药辛夷是目前一种理想的鼻炎治疗用药,全方位用于治疗鼻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等;本发明的药液采用鹅不食草,中药鹅不食草具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抗炎作用和抗菌作用,临床上用于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本发明的药液采用苍耳子,中药苍耳子具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抗炎镇痛作用和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0075]本发明的药液采用辛夷、鹅不食草和苍耳子以特定重量比配伍使用,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
[0076]本发明的药液通过辛夷、鹅不食草和苍耳子与防己、地肤子、野菊花和川芎的有效配伍,并严格控制其重量比为10-90 =5-40:5-40:5-30:5-30:5_30:5_30,不仅只针对过敏性鼻炎,还对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及伤风感冒所引起的各种鼻塞、鼻痒、喷嚏、流鼻涕等鼻部不适症状具有预防、缓解和治疗等功效。
[0077]本发明的药液通过辛夷、鹅不食草和苍耳子与防己、地肤子、野菊花和川芎以及山茶花、椿白皮、白芒和凤仙花的有效配伍,并严格控制其重量比为10-90 =5-40:5-40:5_30:5-30:5-30:5-30:5_15:10-20:6-12:12-18,具有驱风开窍、提神醒脑的作用,并对绝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有症状缓解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症状的缓解、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再次发生及日常护理等。
[0078]本发明的 湿巾能在清洁鼻部和面部的同时,湿巾中含有的中药提取液及挥发成分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日常使用湿巾的很好的替代品。
[0079]本发明的纸巾能在清洁鼻部和面部的同时,纸巾中含有的中药挥发成分可通过皮肤接触及鼻腔粘膜吸收,从而起到预防和缓解过敏性鼻炎发作、慢性调理、保护鼻腔粘膜的功效,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日常使用纸巾的很好的替代品。
[0080]本发明将对鼻炎具有疗效的药物例如鹅不食草、辛夷和苍耳子等按不同配比配制成药液,并将药液喷洒或浸溃在具有较高强度的湿巾或纸巾上,密封包装,使用方便,撕去包装即可使用。在使用该湿巾或纸巾的同时,药物与人体直接接触,同时利用药物的挥发性和人体的呼吸,将药物直接输送到人体的呼吸器官内,从而达到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目的。
[0081]本发明的湿巾和纸巾均采用天然亲肤无刺激性材料,含有多种抗鼻炎通鼻窍作用中药有效成分,用于预防及缓解过敏鼻炎患者日常鼻部不适,以及鼻炎发作时无损伤性清理鼻涕等分泌物,将传统中药开发成纸巾这种简洁方便的形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有利于推广中药的现代应用,有利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痛苦。
[0082]本发明的湿巾或纸巾施用于鼻子、鼻腔外部等接近于鼻腔的部位,具有驱风开窍、提神醒脑的作用,并对绝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有症状缓解的作用,可用于过敏性鼻炎症状的缓解、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再次发生及日常护理等。本发明的湿巾或纸巾使用后,鼻子感觉舒适、清爽、无异物感,能缓解过敏性鼻炎相关症状,而且无毒副作用,解除了由于鼻子不适带来的各种不便,是一种很好的鼻腔保健维护用品。
[0083]本发明的湿巾或纸巾,在清洁鼻部的同时起到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作用,填补了现有鼻炎治疗方法的空白;且选用中药,组方简单、突破了传统中药处方的繁复,安全有效、避免了西药的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即时取用,避免了传统中药调剂的复杂繁琐。本发明的湿巾和纸巾具有制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疗效显著,成本低等优点。
[0084]【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0085]实施例1
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10份、鹅不食草5份和苍耳子5份。
[0086]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所述湿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无纺布;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A 1份,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05份、潜溶剂0.05份、抗氧剂0.05份和抑菌剂0.55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所述保湿剂为液体石蜡;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二甲基亚砜;所述PH调节剂为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以重量比1:0.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甘油;所述抗氧剂为丁基化羟基甲苯;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087]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粒径<Imm的粉末,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用二氧化碳萃取精油,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35°C,萃取时间70min,所得精油用乙醇溶解,用水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2)将所述无纺布浸溃于上述药液中,经灭菌、切割、折叠、贴胶、装袋和密封,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
[0088]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所述纸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纤维纸;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B 1份,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1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松节油;所述PH调节剂是由硼酸和硼砂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甘油;所述抗氧剂为丁基化羟基甲苯;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0089]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粒径<Imm的粉末,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用二氧化碳萃取精油,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C,萃取时间50min,所得精油用乙醇溶解,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2)将上述药液喷洒在所述纤维纸上,烘干后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0090]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30份、鹅不食草15份和苍耳子15份。
[0091]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所述湿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无纺布;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A 1.3份,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1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钾;所述保湿剂为玻尿酸;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乙醇;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92]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颗粒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2)将所述无纺布浸溃于上述药液中,经灭菌、切割、折叠、贴胶、装袋和密封,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
[0093]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所述纸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纸原浆;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B 1.3份,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2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薄荷油;所述PH调节剂是由硼酸和硼砂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乙醇;所述抗氧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0094]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颗粒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2)将上述药液加入到纸原浆中,经造纸加工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0095]实 施例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50份、鹅不食草25份和苍耳子25份。
[0096]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所述湿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无纺布;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A 1.5份,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1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醋酸钠;所述保湿剂为山梨醇;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聚乙二醇;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以重量比1: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丙二醇;所述抗氧剂为丁基化羟基苯甲醚;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097]—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研磨成粉末状,以8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h,将提取液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2)将所述无纺布浸溃于上述药液中,经灭菌、切割、折叠、贴胶、装袋和密封,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
[0098]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所述纸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纤维纸;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B 1.5份,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2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尿素;所述PH调节剂是由硼酸和硼砂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丙二醇;所述抗氧剂为丁基化羟基苯甲醚;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0099]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粒径< Imm的粉末,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用二氧化碳萃取精油,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35°C,萃取时间70min,所得精油用乙醇溶解,用水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2)将上述药液喷洒在所述纤维纸上,烘干后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0100]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70份、鹅不食草35份和苍耳子35份。
[0101]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所述湿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无纺布;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A 1.7份,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0.2份、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1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牛胆磺酸钠;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葡萄糖;所述保湿剂为液体石蜡;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尿素;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以重量比1:0.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聚乙二醇300 ;所述抗氧剂为乙醇胺;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0102]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研磨成粉末状,用8倍量蒸馏水浸泡lh,加热煎煮3次,每次1.5h,将提取液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2)将所述无纺布浸溃于上述药液中,经灭菌、切割、折叠、贴胶、装袋和密封,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
[0103]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所述纸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纸原浆;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B 1.7份,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2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粘度调节剂为右旋糖酐;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聚乙二醇;所述pH调节剂是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聚乙二醇300 ;所述抗氧剂为乙醇胺;所述抑菌剂为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0104]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O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颗粒状,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2)将上述药液加入到纸原浆中,经造纸加工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0105]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90份、鹅不食草40份和苍耳子40份。
[0106]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所述湿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无纺布;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A 2份,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0.2份、渗透压调节剂0.2份、保湿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2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氯苄甲乙胺;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所述保湿剂为玻尿酸;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薄荷油;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乙二醇400 ;所述抗氧剂为二乙醇胺;所述抑菌剂为苯甲醇。
[0107]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粒径< Irnm的粉末,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用二氧化碳萃取精油,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C,萃取时间60min,所得精油用乙醇溶解,用水稀释后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2)将所述无纺布浸溃于上述药液中,经灭菌、切割、折叠、贴胶、装袋和密封,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
[0108]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所述纸巾包括载体材料和上述所述的药液。其中,所述载体材料为纤维纸;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B 2份,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
0.3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4份、抗氧剂0.3份和抑菌剂
0.6份;所述粘度调节剂为玻璃酸钠;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乙二醇400 ;所述抗氧剂为二乙醇胺;所述抑菌剂为苯甲醇。
[0109]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洗净并取出杂质,粉碎成粒径<Irnm的粉末,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用二氧化碳萃取精油,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0C,萃取时间60min,所得精油用乙醇溶解,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2)将上述药液喷洒在所述纤维纸上,烘干后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0110]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防己5份、地肤子5份、野菊花5份和川芎5份的提取液。
[0111]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0.1份、渗透压调节剂0.05份、保湿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05份、pH调节剂0.05份、潜溶剂0.05份、抗氧剂0.05份和抑菌剂0.55份;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钾;所述保湿剂为山梨醇;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松节油;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以重量比1: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丙二醇;所述抗氧剂为三乙醇胺;所述抑菌剂为三氯叔丁醇。
[0112]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05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1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55份;所述粘度调节剂为聚乙烯醇;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二甲基亚砜;所述PH调节剂是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甘油;所述抗氧剂为三乙醇胺;所述抑菌剂为三氯叔丁醇。
[0113]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防己5份、地肤子5份、野菊花5份和川芎10份的提取液。[0114]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0.1份、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1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醋酸钠;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所述保湿剂为液体石蜡;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二甲基亚砜;所述PH调节剂是由碳酸钾和碳酸氢钾以重量比1:0.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乙醇;所述抗氧剂为胆固醇;所述抑菌剂为薄荷油。
[0115]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1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粘度调节剂为交联聚丙烯酸树脂;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二甲基亚砜;所述PH调节剂是由醋酸和醋酸钠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聚乙二醇300 ;所述抗氧剂为胆固醇酯;所述抑菌剂为细辛油。
[0116]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防己10份、地肤子10份、野菊花10份和川芎20份的提取液。
[0117]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1份、助悬剂0.1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十六醇硫酸钠;所述保湿剂为玻尿酸;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所述PH调节剂是由碳酸钾和碳酸氢钾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聚乙二醇400 ;所述助悬剂为阿拉伯胶;所述抗氧剂为亚硫酸钠;所述抑菌剂为苯氧乙醇。
[0118]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1份、助悬剂0.2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氮酮;所述pH调节剂是由醋酸和醋酸钠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甘油;所述助悬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抗氧剂为亚硫酸氢钠;所述抑菌剂为苯扎溴铵。
[0119]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4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防己20份、地肤子20份、野菊花20份和川芎30份的提取液。
[0120]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 溶剂0.1份、助悬剂0.2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钾;所述保湿剂为山梨醇;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聚乙二醇;所述PH调节剂是由碳酸钾和碳酸氢钾以重量比1: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聚乙二醇300 ;所述助悬剂为西黄蓍胶;所述抗氧剂为焦亚硫酸钠;所述抑菌剂为卞索氯胺。
[0121]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2份、助悬剂0.2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聚乙二醇;所述pH调节剂是由醋酸和醋酸钠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丙二醇;所述助悬剂为甲基纤维素;所述抗氧剂为亚硝酸钠;所述抑菌剂为苯扎氯铵。
[0122]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防己30份、地肤子30份、野菊花30份和川芎30份的提取液。
[0123]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0.2份、保湿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2份、助悬剂0.2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醋酸钠;所述保湿剂为液体石蜡;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尿素;所述PH调节剂是由柠檬酸和柠檬酸钠以重量比1:0.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乙醇;所述助悬剂为阿拉伯胶;所述抗氧剂为硫代硫酸钠;所述抑菌剂为西曲溴铵。
[0124]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0.3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3份、助悬剂0.2份、抗氧剂0.3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尿素;所述pH调节剂是由酒石酸和酒石酸钠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为甘油;所述助悬剂为西黄蓍胶;所述抗氧剂为抗坏血酸;所述抑菌剂为聚六亚甲基胍。
[0125]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5份、椿白皮10份、白芒4份和凤仙花10份的提取液。
[0126]所述添加剂A包括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05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05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05份、助悬剂0.05份、抗氧剂0.05份和抑菌剂0.55份;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葡萄糖;所述保湿剂为玻尿酸;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薄荷油;所述PH调节剂是由柠檬酸和柠檬酸钠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4: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抗氧剂为抗坏血酸硬脂酸酯;所述抑菌剂为盐酸氯己定。
[0127]所述添加剂B包括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05份、潜溶剂0.1份、助悬剂0.1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55份;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薄荷油;所述pH调节剂是由酒石酸和酒石酸钠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为羟甲基纤维素;所述抗氧剂为半胱氨酸;所述抑菌剂为醋酸氯己定。
[0128]实施例1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7份、椿白皮12份、白芒6份和凤仙花12份的提取液。
[0129]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0.1份、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05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1份、助悬剂0.1份、抗氧剂0.05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葡萄糖;所述保湿剂为山梨醇;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松节油;所述PH调节剂是由柠檬酸和柠檬酸钠以重量比1: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6: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为羟甲基纤维素;所述抗氧剂为生育酚乙酸酯;所述抑菌剂为羟苯乙酯。
[0130]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1份、助悬剂0.1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粘度调节剂为壳聚糖;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为松节油;所述PH调节剂是由酒石酸和酒石酸钠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6: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所述抗氧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所述抑菌剂为聚六亚甲基双胍。
[0131]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10份、椿白皮15份、白芒8份和凤仙花14份的提取液。
[0132]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0.1份、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1份、助悬剂0.1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表面活性剂是由牛胆磺酸钠、氯苄甲乙胺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以重量比I:2:1.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压调节剂是由氯化钠和葡萄糖以重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保湿剂是由液体石蜡、玻尿酸和山梨醇以重量比1.2:1:1.4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由氮酮和薄荷油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以重量比1:0.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1:1.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亚硫酸氢钠和抗坏血酸以重量比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抑菌剂是由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三氯叔丁醇和细辛油以重量比0.4:1.2:1组成的混合物。[0133]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0.1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2份、助悬剂0.1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粘度调节剂是由玻璃酸钠、聚乙烯醇和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以重量比1:1.8:2.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由氮酮和松节油以重量比1: 1.6组成的混合物;所述pH调节剂是由硼酸和硼砂以重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4: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1:1.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抑菌剂是由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三氯叔丁醇和薄荷油以重量比0.8:1.6:1组成的混合物。
[0134]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12份、椿白皮17份、白芒10份和凤仙花16份的提取液。
[0135]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0.1份、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1份、助悬剂0.1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6份;所述表面活性剂是由牛胆磺酸钠、氯苄甲乙胺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以重量比1:
2.5: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压调节剂是由氯化钠和葡萄糖以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保湿剂是由液体石蜡、玻尿酸和山梨醇以重量比1.5:1:1.8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由氮酮和薄荷油以重量比1.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以重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4:I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亚硫酸氢钠和抗坏血酸以重量比2.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抑菌剂是由对羟基苯甲酸乙 酯、三氯叔丁醇和细辛油以重量比0.6:1.4:1组成的混合物。
[0136]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1份、潜溶剂0.2份、助悬剂0.1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粘度调节剂是由玻璃酸钠、聚乙烯醇和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以重量比1:2.1:3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由氮酮和松节油以重量比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pH调节剂是由硼酸和硼砂以重量比I: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6: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以重量比1.5: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抑菌剂是由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三氯叔丁醇和薄荷油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
[0137]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0的区别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15份、椿白皮20份、白芒12份和凤仙花18份的提取液。
[0138]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0.2份、渗透压调节剂0.1份、保湿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1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2份、助悬剂0.2份、抗氧剂0.1份和抑菌剂
0.7份;所述表面活性剂是由牛胆磺酸钠、氯苄甲乙胺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以重量比1:
3:2.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压调节剂是由氯化钠和葡萄糖以重量比4: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保湿剂是由液体石蜡、玻尿酸和山梨醇以重量比1.8:1:2.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由氮酮和薄荷油以重量比1.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pH调节剂是由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以重量比1:1.2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6: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1:2.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亚硫酸氢钠和抗坏血酸以重量比3: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抑菌剂是由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三氯叔丁醇和细辛油以重量比0.8:1.6:1组成的混合物。
[0139]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0.2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2份、pH调节剂0.2份、潜溶剂0.2份、助悬剂0.3份、抗氧剂0.2份和抑菌剂0.7份;所述粘度调节剂是由玻璃酸钠、聚乙烯醇和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以重量比1:2.4:3.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是由氮酮和松节油以重量比1:2.4组成的混合物;所述pH调节剂是由硼酸和硼砂以重量比1.2: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潜溶剂是由甘油和丙二醇以重量比1.4: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助悬剂是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羟甲基纤维素以重量比1:2.5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是由焦亚硫酸钠和抗坏血酸以重量比1.8: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抑菌剂是由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三氯叔丁醇和薄荷油以重量比1.2:2.4:1组成的混合物。
[0140]一、实施例1-15的湿巾临床试验
1.试验目的
取实施例1-15所制得的湿巾进行临床试验,观察临床疗效。对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
[0141]2.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进行临床研究(以市售普通清洁湿巾为对照);试验病例总数为384例,共分16组,每组24例。
[0142]3.试验分组
(I)研究组1-15:按实施例1-15制备的湿巾。
[0143](2)对照组:市售普通清洁湿巾。
[0144]排除标准:鼻部恶性肿瘤;妊娠及意向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或对本药过敏者;合并心血管、肝、肾、脑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者;近2周已使用过其他相关治疗药物者。
[0145]入选标准: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符合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及鼻窦炎的西医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患者(其中过敏性鼻炎384例)。过敏性鼻炎: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订的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1997年,海口)进行临床诊断。各组在年龄、病程、病种、病情程度上比较,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 > 0.05)。
4.用法用量:研究组与对照组用法相同,都是每日擦鼻6次,疗程4周。每次的擦鼻时间为l_2min,擦鼻同时揉压鼻翼两侧,并配合深呼吸。
[0146]5.临床疗效标准:
(I)显效:鼻塞、鼻痒、喷嚏、流鼻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昏、乏力等自觉症状消失,局部压痛或红肿消失,鼻粘膜充血、肿胀消失,无脓性分泌物生成。
[0147](2)有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
[0148](3)无效:自觉症状及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0149]6.安全性观测:
(I)血、尿常规检查;(2)心、肝(ALT、AST)、肾(BUN、Cr)功能检查;以上指标于治疗前后各观测记录一次。(3)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观察记录不良事件,做好不良反应事件的记录、报告及对患者的处理。
[0150]7.试验结果
临床试验结果见表1,研究组1-15的疗效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0151]表1临床试验结果
【权利要求】
1.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的提取液:辛夷10-90份、鹅不食草5-40份和苍耳子5-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防己5-30份、地肤子5-30份、野菊花5-30份和川芎5_30份的提取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药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还包括山茶花5-15份、椿白皮10-20份、白芒4-12份和凤仙花10-18份。
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液制得的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巾包括载体材料和所述药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为无纺布;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A 1-2份,所述添加剂A包括表面活性剂、渗透压调节剂、保湿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助悬剂、抗氧剂和抑菌剂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O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粉碎或研磨,提取后加入所述添加剂A,得到药液; (2)将所述无纺布浸溃于上述药液中,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湿巾。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液制得的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纸巾包括载体材料和所述药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材料为纤维纸或纸原浆;所述药液还包括添加剂B 1-2份,所述添加剂B包括粘度调节剂、透皮吸收促进剂、PH调节剂、潜溶剂、助悬剂、抗氧剂和抑菌剂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粉碎或研磨,提取后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2)将上述药液喷洒在所述纤维纸上,烘干后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O按照原料的重量配比称取药材,粉碎或研磨,提取后加入所述添加剂B,得到药液; (2)将上述药液加入到纸原浆中,经造纸加工得到所述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的纸巾。
【文档编号】A61K36/575GK104013677SQ201410281388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张大威, 沈嘉 申请人:张大威, 沈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