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疝气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914阅读:2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疝气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治疗疝气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疝气的中药。槟榔、佛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橘核、小茴香、干姜、肉桂、黄芪、枸杞子、甘草、乌药、当归、按一定比例配备而成,将上述药物混合后第一剂加8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第二剂加7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疝气的中药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疝气的中药。
[0002]

【背景技术】: 疝气俗称"小肠疝",一般泛指腔体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可因部位不同而分多种类 型,常见有腹股沟疝、股疝和小儿脐疝等。其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 本病多以气痛为至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局部隆起或阴囊坠胀,连及 小腹,有囊状肿物,或脐部凸起。站立或咳嗽时可触及肿物有冲击感,平卧即缩小或消失等。
[0003] 本病在临床上治疗起来较为辣手,一般的治疗口服中成药或牵引治疗,达不到治 疗的效果。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0005] 槟榔18克佛手18克吴茱萸15克香附18克荔枝核15克橘核12克 小茴香10克干姜10克肉桂6克黄芪15克枸杞子10克甘草10克乌药3克 当归10克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内服剂型,本发明优选的剂型是汤剂。
[0006] 本发明是将上述药物第一剂用600晕升水煎至200晕升,第二剂用500晕升煎至 200晕升。
[0007] 使用方法是将煎好的汤剂口服,一日两次,早晚空服。
[0008] 中医认为:疝气应以疏肝理气、温经散寒止痛、活血益气、补益肝肾为治疗原则。 方中佛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橘核、小茴香、乌药、干姜疏肝理气、温经散寒止痛;黄芪、 当归活血益气;枸杞子补益肝肾;槟榔引药直达下焦。上述药物配伍使用,协同作用,达到 治疗的目的。
[0009] 本发明是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服用方便的中药,对疝气有很好的效果。
[0010] 为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选择53例患者对本发明药物进行临 床观察,全部使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一日两次,早晚空服。
[0011] 疗效标准:显效:阴囊坠胀、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症状消失;有效:阴囊坠胀、阵 发性腹痛、恶心呕吐症状减轻或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0012] 表1 治疗后疗效统计结果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疝气的中药,是由以下重量的药物制成的: 槟榔18克佛手18克吴茱萸15克香附18克荔枝核15克橘核12克小茴 香10克干姜10克肉桂6克黄芪15克枸杞子10克甘草10克乌药3克当 归10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疝气的中药,其特征是将所述药物用水煎服成汤剂口 服。
【文档编号】A61P43/00GK104248749SQ201410358359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6日
【发明者】杨建平 申请人:杨建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