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07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包括车前子、山慈菇、制川乌、元胡、黄花地丁、制马钱子、艾叶、透骨草、炙龟板、制南星、威灵仙、千年健、茵陈、泽泻、炙甘草,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清热、利湿消肿、宣痹止痛、温中健脾、温阳散寒、活血定痛、祛风通络等功效,服用后,能够尽快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疼痛,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的排泄,纠正高尿酸血症,抑制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引起对肾脏的损坏,抑制肾脏的尿酸结晶石形成,恢复和改善代谢功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排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发症。彻底解除身体局部发红、发热、红肿、疼痛等症状,最终实现对痛风病的有效控制和治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痛风病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 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 性疾病。它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 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 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 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会让你周身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 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的女 性。
[0003]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以 发病率高,治愈困难,愈后复发率高,伴有多种合并症发生,被列为著名的疑难杂症。
[0004] 现代医学对痛风病的治疗一般按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秋 水仙碱、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但这些药物都具有缺陷,大多只能稳定病情,不能根治, 还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即使近期治疗有效,也不能控制病情复发,而 且可产生耐药性和抵抗性,甚至会出现白细胞减少、心脏功能受损、肝肾功能受损、刺激肠 胃系统等合并症,而痛风病又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难以接受长期服用西药。
[0005] 中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肝肾功能减退,代谢排毒不利所致,体内热湿邪毒聚集,过 剩而生风所致。中医治病最重视的是治本,且对身体不会产生副作用,故从中医的角度对痛 风病进行治疗是当前安全有效的途径和趋势。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治愈率高、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 的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
[0007]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 -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 材料组成:
[0009] 车前子20-30克、山慈菇10-20克、制川乌10-20克、元胡10-20克、黄花地丁10-20 克、制马钱子10-20克、艾叶10-20克、透骨草10-20克、炙龟板10-20克、制南星8-15克、 威灵仙8-12克、千年健8-12克、茵陈8-12克、泽泻8-12克、炙甘草8-12克。
[0010]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11]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2] 车前子20克、山慈菇10克、制川乌10克、元胡10克、黄花地丁 10克、制马钱子10 克、艾叶10克、透骨草10克、炙龟板10克、制南星8克、威灵仙8克、千年健8克、茵陈8克、 泽泻8克、炙甘草8克。
[0013]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14]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5] 车前子30克、山慈菇20克、制川乌20克、元胡20克、黄花地丁 20克、制马钱子20 克、艾叶20克、透骨草20克、炙龟板20克、制南星15克、威灵仙12克、千年健12克、茵陈 12克、泽泻12克、炙甘草12克。
[0016]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
[0017] 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0018] 车前子25克、山慈菇15克、制川乌15克、元胡15克、黄花地丁 15克、制马钱子15 克、艾叶15克、透骨草15克、炙龟板15克、制南星12克、威灵仙10克、千年健10克、茵陈 10克、泽泻10克、炙甘草10克。
[0019] 其中:
[0020] 车前子味甘,性微寒,归肺、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祛痰等功效, 车前子煎剂少量多次注入膝关节腔,先发生滑膜炎症,继则结缔组织增生,因此有使松弛了 的关节囊恢复原有紧张的可能,临床上可用于颞下颌关节半脱位。
[0021] 山慈菇味甘,性寒,归肝、胃、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消痈、散结等功效。
[0022] 制川乌味苦,性热,有大毒,服用此药时一定要尊重医嘱,归心、肝、肾、脾经,具有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温阳、散寒、宣痹等功效,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的治疗。
[0023] 元胡味苦,性温,归心、脾、肝、肺经,具有活血、清热、化瘀、止痛、宣痹、利湿、通络、 健脾等功效,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痛。
[0024] 黄花地丁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宣痹、消肿等功效。
[0025] 制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性寒,有毒,归肝、脾经, 具有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祛风、散寒、宣痹等功效,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全身关 节拘急、麻木等病症的治疗。
[0026] 艾叶味苦,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散寒、止痛、温中、通络、止血、活血、祛风、利 湿、健脾、温阳等功效。
[0027] 透骨草味苦,性温,归肝经,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消肿、疏风、清热、舒筋等 功效,用于风湿搏痛、风湿关节等病症的治疗。
[0028] 炙龟板为净龟板片用砂子炒黄,趁热时浸入醋中,再用清水冲洗后晒干入药者,味 咸,性平,归心、脾、肝经,具有温中、健脾、温阳、活血、利湿等功效。
[0029] 制南星味苦,性温,归肺、肝、脾经,具有利湿、祛风、止痛、散结、消肿、清热、活血、 定痛等功效。
[0030] 威灵仙味咸,性温,归胃、肠、膀胱、肺、肾经,具有祛风、利湿、通络、止痛、消肿、散 积、利尿、活血等功效,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等病症。
[0031] 千年健味辛,性温,归肝、肾经,具有祛风、疏风定痛、宣痹、温中、健脾、散寒、利湿、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消肿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育等病症。
[0032] 茵陈味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定痛、祛风、消肿、宣 痹、止痛等功效。
[0033] 泽泻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活血、祛风、消肿等功效,能 增加尿液中K+的分泌量。
[0034] 炙甘草是用蜜烘制的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健脾、祛风、通络、 活血、利湿、消肿、止痛、宣痹、散寒等功效。
[0035] 本发明中的每味中药之间,通过数次临床组方配伍后得出,其制作方法简单,可以 根据需要制作成片剂、丸剂、散剂或口服液等剂型,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疏风清热、 利湿消肿、宣痹止痛、温中健脾、温阳散寒、活血定痛、祛风通络等功效,服用后,能够尽快终 止急性关节炎发作,缓解疼痛,抑制关节炎复发,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的排泄,纠正高尿 酸血症,抑制因尿酸盐沉积于肾脏、关节等引起对肾脏的损坏,抑制肾脏的尿酸结晶石形 成,恢复和改善代谢功能,促进体内毒素的排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高血压、血脂异 常等并发症。彻底解除患者身体局部发红、发热、红肿、疼痛等症状,最终实现对痛风病的有 效控制和治疗。
[0036]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
[0037] 将上述中药按重量计混合后,加水煎至两个小时,滤除药渣,即得口服液。如需制 作片剂、散剂、丸剂或胶囊可将上述中药按重量计混合后粉碎成末,制成片剂、散剂、丸剂或 胶囊。
[0038] 服用方法:每日一剂,每天三次,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
[0039] 本发明根据上述中药的药理,以及数次的临床试验,对青、中、老不同年龄段的轻、 中、重度痛风病患者,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患者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0040]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了 240例痛风病患者对 本发明药物的治疗疗效进行临床试验。
[0041] 将240例痛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痛风病患者。对照组中,男性101 例,女性19例;病程1年至3年;治疗组中,男性98例,女性22例;病程1年?5年。
[0042] 两组病例在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
[0043] 对照组采用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并口服秋水仙碱25啤,每日三次;治疗组服用本 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口服溶液,一日一剂,一日三次。
[0044] 疗效标准:
[0045] 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血清尿酸含量达到正常值,身体恢复正常;
[0046] 显效:症状消失,血清尿酸含量大幅度降低,血清中未检查出嘌呤,身体基本恢复 正常;
[0047] 有效:症状明显好转,血清尿酸含量降低,但未达到正常值,血清中检查出微量的 嘌呤;
[0048] 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血清尿酸含量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正常水平,血清中也能 检查出高含量的嘌呤;
[0049] 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疗效对照结果如表。
[0050] 表
[0051] 组别 例数临床治愈n(% )显效n(% )有效n(%) 无效n(% )总有效率n(% ) 对照组~[?20~145(37. 5) 183(69. 2) 1109(90. 8) |ll(9. 2 1109(90. 8) 治疗组~?20~87(72. 5) 112(93. 3 118(98. 3) 2(1. 7) 118(98. 3)
[0052] 通过上述对照,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治疗效果可靠,与服用西药相比, 副作用小,稳定性好,复发率低,不会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所述药物由车前子20克、山慈菇10克、制 川乌10克、元胡10克、黄花地丁 10克、制马钱子10克、艾叶10克、透骨草10克、炙龟板10 克、制南星8克、威灵仙8克、千年健8克、茵陈8克、泽泻8克、炙甘草8克组成。
[0054] 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半个小时,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 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三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 据症状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
[0055] 实施例2 :-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所述药物由车前子30克、山慈菇20克、制 川乌20克、元胡20克、黄花地丁 20克、制马钱子20克、艾叶20克、透骨草20克、炙龟板20 克、制南星15克、威灵仙12克、千年健12克、茵陈12克、泽泻12克、炙甘草12克组成。
[0056] 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半个小时,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 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三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 据症状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
[0057] 实施例3 :-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所述药物由车前子25克、山慈菇15克、制 川乌15克、元胡15克、黄花地丁 15克、制马钱子15克、艾叶15克、透骨草15克、炙龟板15 克、制南星12克、威灵仙10克、千年健10克、茵陈10克、泽泻10克、炙甘草10克组成。
[0058] 将上述中药原材料混合后,加水煎煮半个小时,滤去药渣,便得口服用水煎剂,每 日一剂,每天分三次服用,饭后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三到五个疗程便可痊愈,当然可以根 据症状对药量进行适当的添加或减少,并遵医嘱,服用期间忌辛辣,忌动怒。
[0059] 部分患者治愈病例如下:
[0060] 吴XX,男,65岁,患痛风病20余年,近年来,行走困难,并出现痛风结节,经检查,血 清尿酸含量相当高,为痛风性关节炎,肾囊肿、高血压、脂肪肝,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 两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血清尿酸含量降低不少,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基本能正常行 走。随访无复发。
[0061] 高XX,男,53岁,患痛风病已四年,经多方治疗,病情仍反复发作,并出现痛风石, 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一个疗程后,疼痛减轻,病情稳定,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关节 炎基本好转,痛风石没有再发展。
[0062] 苏XX,男,71岁,四肢多处关节肿痛十余年,四肢末端关节红肿热痛,小指近端关 节畸形,血清尿酸含量很高,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三个疗程 后,关节肿痛缓解,继续服用三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行动自如,至今关节肿痛未发作。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 料组成: 车前子20-30克、山慈菇10-20克、制川乌10-20克、元胡10-20克、黄花地丁 10-20克、 制马钱子10-20克、艾叶10-20克、透骨草10-20克、炙龟板10-20克、制南星8-15克、威灵 仙8-12克、千年健8-12克、茵陈8-12克、泽泻8-12克、炙甘草8-12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以 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车前子20克、山慈菇10克、制川乌10克、元胡10克、黄花地丁 10克、制马钱子10克、 艾叶10克、透骨草10克、炙龟板10克、制南星8克、威灵仙8克、千年健8克、茵陈8克、泽 泻8克、炙甘草8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 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车前子30克、山慈菇20克、制川乌20克、元胡20克、黄花地丁 20克、制马钱子20克、 艾叶20克、透骨草20克、炙龟板20克、制南星15克、威灵仙12克、千年健12克、茵陈12 克、泽泻12克、炙甘草12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痛风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由 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原材料组成: 车前子25克、山慈菇15克、制川乌15克、元胡15克、黄花地丁 15克、制马钱子15克、 艾叶15克、透骨草15克、炙龟板15克、制南星12克、威灵仙10克、千年健10克、茵陈10 克、泽泻10克、炙甘草10克。
【文档编号】A61P19/06GK104147377SQ201410446814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4日
【发明者】张湘君, 桑凤欣 申请人:张湘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