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043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穿破石,凤尾草,地锦草,眼子菜,百两金,白屈菜,山豆根,通草,鸡眼草,桦木皮,臭蒿,黄花香,马蔺子,鸭跖草和佛甲草。本发明中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散瘀,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急性肝炎的一个临床分型,根据急性肝炎患者有无黄疸表现及 血清胆红素是否升高,将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 肝炎是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而不是病因诊断。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此型 肝炎,最常见于甲型病毒性肝炎,其次为戊型病毒性肝炎。
[0003] 西医治疗普遍采用抗病毒疗法,但西医治疗普遍存在疗效不佳、易反复,副作用大 的弊端。
[0004] 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中医"黄疸"范畴。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尤以目 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其发病原因主要是外感湿邪,或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致湿浊内 生,熏蒸肝胆,使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淫肌肤,下流膀胱,发为黄疸。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及其制备 方法,本发明中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散瘀,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确切疗效,副作用 小。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其原料 药材包括:穿破石,凤尾草,地锦草,眼子菜,百两金,白屈菜,山豆根,通草,鸡眼草,桦木皮, 臭蒿,黄花香,马蔺子,鸭跖草和佛甲草。
[0007]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穿破石15?25份,凤尾草10?20份, 地锦草30?40份,眼子菜15?25份,百两金10?20份,白屈菜5?15份,山見根5?15 份,通草10?20份,鸡眼草15?25份,桦木皮10?20份,臭蒿5?15份,黄花香10? 20份,马蔚子15?25份,鸭妬草5?15份和佛甲草30?40份。
[000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穿破石15?20份,凤尾草 10?15份,地锦草30?35份,眼子菜15?20份,百两金10?15份,白屈菜5?10份, 山見根5?10份,通草10?15份,鸡眼草15?20份,桦木皮10?15份,臭蒿5?10份, 黄花香10?15份,马蔚子15?20份,鸭妬草5?10份和佛甲草30?35份。
[000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穿破石16份,凤尾草11份, 地锦草34份,眼子菜17份,百两金12份,白屈菜8份,山豆根6份,通草13份,鸡眼草16 份,桦木皮14份,臭蒿7份,黄花香12份,马蔺子19份,鸭跖草9份和佛甲草31份。
[0010]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穿破石18份,凤尾草13份, 地锦草31份,眼子菜16份,百两金14份,白屈菜6份,山豆根7份,通草11份,鸡眼草18 份,桦木皮12份,臭蒿6份,黄花香14份,马蔺子17份,鸭跖草6份和佛甲草34份。 too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2]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7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膏;
[0013]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0014]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1?0. 3倍的微晶纤维素、 0. 05?0. 2倍的乳糖和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 细粉质量〇. 001?〇. 01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16]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 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 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获得干骨;
[0017]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200目?300目的超微细粉;
[0018]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淀粉,混合, 获得散剂。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散瘀,对急性黄疸型肝 炎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穿破石,凤尾 草,地锦草,眼子菜,百两金,白屈菜,山豆根,通草,鸡眼草,桦木皮,臭蒿,黄花香,马蔺子, 鸭跖草和佛甲草。
[0021]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2] 穿破石:淡,微苦,凉。祛风利湿,活血通经。治风湿关节疼痛,黄疸,淋浊,蛊胀,闭 经,劳伤咳血,跌打损伤,疔疮痈肿。
[0023] 凤尾草:淡,微苦,凉。归大肠,心,肝经。清热利湿,解毒止痢,凉血止血。用于痢 疾、胃肠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发烧、咽喉肿痛、白带、崩漏、农药中毒;外用治外伤出 血,烧烫伤。《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黄疸型肝炎,扁桃体炎,遗精,蛲虫病。
[0024] 地锦草:辛,性平。归肺,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止血。主 痢疾,泄泻,黄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肿痛及热毒疮疡。《上海常用 中草药》:止血,利尿,健胃,活血解毒。治黄疸,痢疾,腹泻,尿路感染,便血,尿血,子宫出血, 痔疮出血,跌打肿痛,女人乳汁不通,蛇咬伤,头疮,皮肤疮毒。
[0025] 眼子菜:微苦,凉。归胆,肝,膀胱经。清热解毒,利尿,消积。用于急性结膜炎,黄 疸,水肿,白带,小儿疳积,蛔虫病;外用治痈疖肿毒。
[0026] 百两金:苦,辛,凉。清热利湿,祛痰。主咽喉肿痛,肺病咳嗽,咳痰不畅,湿热黄疸, 肾炎水肿,痢疾,白浊,风湿骨痛,牙痛,睾丸肿痛。
[0027] 白屈菜:苦,凉。归肺,心,肾经。镇痛,止咳,利尿,解毒。主胃痛,腹痛,肠炎,痢疾, 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咳嗽,黄疸,水肿,腹水,疥癣疮肿,蛇虫咬伤。《北方常用中草药》:有 镇痛,止咳,杀菌,利尿,解疮毒之功。治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腹痛,泻痢,咳嗽,肝硬化腹水。
[0028] 山豆根:苦,寒。归心,肺,大肠经。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治喉痈,喉风,喉搏,牙 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0029] 通草:味甘,胆,性微寒。归肺,胃经。清湿利水,通乳。主淋症涩痛,小便不利,水 肿,黄疸,湿温病,小便短赤,产后乳少,经闭,带下。《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 鼻痈,除心烦。
[0030] 鸡眼草:甘,辛,平。归肺,肝,脾,肾经。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暑湿吐 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中医药实验研究》:治妇人白带,湿热黄疸,暑泻, 肠风便血,红白痢疾。
[0031] 桦木皮:苦,平。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利湿,祛痰止咳,消肿解毒。治肺炎,痢疾, 腹泻,黄疸,肾炎,尿路感染,慢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牙周炎,急性乳腺炎,疖肿,痒疹, 烫伤。
[0032] 臭蒿:味苦,性寒。清湿热,消肿毒。主湿热黄疸,胆囊炎,痈肿毒疮,湿疹疥瘌,毒 蛇咬伤。
[0033] 黄花香:苦,寒。主急、慢性黄疸型肝炎,泌尿道感染,结石,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外用治刀枪伤,毒蛇咬伤。还可治黄水疮,口腔炎,烫火伤,肠炎腹泻,菌痢,蛔虫等症。
[0034] 马蔺子:甘,平。归脾,肺经。清热,利湿,止血,解毒。治黄疸,泻痢,吐血,衄血,血 崩,白带,喉搏,痈肿。
[0035] 鸭跖草:甘,寒。归心,肝,脾,肾,大小肠经。行水,清热,凉血,解毒。治水肿,脚 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 痈疽疔疮。
[0036] 佛甲草:甘,淡,寒。归心,肺,肝,脾经。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 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
[0037]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穿破石15?25份,凤尾草10?20份, 地锦草30?40份,眼子菜15?25份,百两金10?20份,白屈菜5?15份,山見根5?15 份,通草10?20份,鸡眼草15?25份,桦木皮10?20份,臭蒿5?15份,黄花香10? 20份,马蔚子15?25份,鸭妬草5?15份和佛甲草30?40份。
[0038]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穿破石15?20份,凤尾草 10?15份,地锦草30?35份,眼子菜15?20份,百两金10?15份,白屈菜5?10份, 山見根5?10份,通草10?15份,鸡眼草15?20份,桦木皮10?15份,臭蒿5?10份, 黄花香10?15份,马蔚子15?20份,鸭妬草5?10份和佛甲草30?35份。
[0039]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穿破石16份,凤尾草11份, 地锦草34份,眼子菜17份,百两金12份,白屈菜8份,山豆根6份,通草13份,鸡眼草16 份,桦木皮14份,臭蒿7份,黄花香12份,马蔺子19份,鸭跖草9份和佛甲草31份。
[0040]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穿破石18份,凤尾草13份, 地锦草31份,眼子菜16份,百两金14份,白屈菜6份,山豆根7份,通草11份,鸡眼草18 份,桦木皮12份,臭蒿6份,黄花香14份,马蔺子17份,鸭跖草6份和佛甲草34份。
[004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42]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7倍的醇 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膏;
[0043]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0044]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1?0. 3倍的微晶纤维素、 0. 05?0. 2倍的乳糖和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 细粉质量〇. 001?〇. 01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46]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 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 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 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 干燥,获得干骨;
[0047]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 得200目?300目的超微细粉;
[0048]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淀粉,混合, 获得散剂。
[0049]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 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0050] 实施例1片剂
[0051] 取穿破石160g,凤尾草110g,地锦草340g,眼子菜170g,百两金120g,白屈菜80g, 山豆根60g,通草130g,鸡眼草160g,桦木皮140g,臭蒿70g,黄花香120g,马蔺子190g,鸭跖 草90g和佛甲草310g ;
[0052] 按以下步骤制备:
[0053]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倍的醇浓 度为95 %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 对于药渣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 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54]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200 目的超微细粉;
[0055]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3倍的微晶纤维素、0. 05 倍的乳糖和〇.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 005倍 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0056] 实施例2散剂
[0057] 取穿破石180g,凤尾草130g,地锦草310g,眼子菜160g,百两金140g,白屈菜60g, 山豆根70g,通草110g,鸡眼草180g,桦木皮120g,臭蒿60g,黄花香140g,马蔺子170g,鸭妬 草60g和佛甲草340g ;
[0058] 按以下步骤制备:
[0059]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倍的醇浓 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 对于所述药渣质量3倍的醇浓度为80%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 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0060]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目的超微细粉;
[0061]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4倍的淀粉,混合,获得 散剂。
[0062] 毒性实验:
[0063]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30- 40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 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 片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8. 66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 给药剂量为43. 3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 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 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 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片即LD50M3. 3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86. 6生药/ 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8. 2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 量为0.13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35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 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32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0064]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对小鼠按14. 55、22. 36和44. 57g生药/ 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 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 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 全。
[0065] 临床资料:
[0066] 病例选择:全部84例病例均为2009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门诊患者。将患 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人,男性24人,女性18人,年龄12?66岁,病 程4?16天;对照组42人,男性22人,女性20人。年龄10?65岁,病程5?15天。两 组在年龄、病程、病情及ALT (谷丙转氨酶)、TbiL (总胆红素)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 性差异(P>〇. 05)。
[0067] 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9月在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分 会联合修订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
[0068]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片剂每日3次,每次3片,30天为一疗程。 [0069]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给予维生素 C、维生素 B及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静 脉滴注,每天1次,30天为一疗程。
[0070] 观察指标:观察自用药日起患者黄疸消退的天数,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即丙酮酸 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改善情况。
[0071]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均数土标准差表示,数据资料用SPSS16. 0软件进行t检验, 两组间疗效用卡方检验。
[0072] 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ALT < 40IU/L,TbiL< 17μπι〇1/υ ;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肝功能正常或 轻微异常(ALT < 55IU/L或TbiL < 34μ mol/L);有效:症状体征明显恢复,肝功能明显好 转(ALT及TbiL较原水平下降50%以上)且稳定在2周以上无明显波动者;无效:症状体 征无明显恢复,肝功能无明显好转(ALT及TbiL较原水平下降50%以下)。
[0073] 治疗结果:
[0074] 1、总疗效比较:见表1
[0075] 表1两组患者总疗效比较
[0076]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包括:穿破石, 凤尾草,地锦草,眼子菜,百两金,白屈菜,山豆根,通草,鸡眼草,桦木皮,臭蒿,黄花香,马蔺 子,鸭跖草和佛甲草。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穿 破石15?25份,凤尾草10?20份,地锦草30?40份,眼子菜15?25份,百两金10?20 份,白屈菜5?15份,山見根5?15份,通草10?20份,鸡眼草15?25份,桦木皮10? 20份,臭蒿5?15份,黄花香10?20份,马蔺子15?25份,鸭妬草5?15份和佛甲草 30?40份。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 下:穿破石15?20份,凤尾草10?15份,地锦草30?35份,眼子菜15?20份,百两金 10?15份,白屈菜5?10份,山?根5?10份,通草10?15份,鸡眼草15?20份,样木 皮10?15份,臭蒿5?10份,黄花香10?15份,马蔺子15?20份,鸭妬草5?10份和 佛甲草30?35份。
4.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 下:穿破石16份,凤尾草11份,地锦草34份,眼子菜17份,百两金12份,白屈菜8份,山豆 根6份,通草13份,鸡眼草16份,桦木皮14份,臭蒿7份,黄花香12份,马蔺子19份,鸭跖 草9份和佛甲草31份。
5. 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 下:穿破石18份,凤尾草13份,地锦草31份,眼子菜16份,百两金14份,白屈菜6份,山豆 根7份,通草11份,鸡眼草18份,桦木皮12份,臭蒿6份,黄花香14份,马蔺子17份,鸭跖 草6份和佛甲草34份。
6.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7倍的醇浓度 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 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 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 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1?0. 3倍的微晶纤维素、 0. 05?0. 2倍的乳糖和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 细粉质量〇. 001?〇. 01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7. 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 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 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目?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淀粉,混合,获得 散剂。
8. -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片剂,其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7倍的醇浓度 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 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 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 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 1?0. 3倍的微晶纤维素、 0. 05?0. 2倍的乳糖和0. 1?0. 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 细粉质量0.001?0.01倍的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9. 一种权利要求1至5所述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的剂型为散剂,其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3?5倍的醇浓度 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 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3倍的醇浓度为70?8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 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 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200目?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淀粉,混合,获得 散剂。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4189289SQ20141047249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6日
【发明者】姜明霞 申请人:姜明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