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534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匙叶草、巨藻、白冷草、射干、蓑草、紫苏叶、绿叶五味子、女贞叶、岩葱、百合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 药。

【背景技术】
[0002] 病毒性心肌炎从目前临床来看,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由于本病缺少特异诊断 指标,早期又多与感冒、腹泻等相关,病情易为原发病所掩盖,因此极易造成延误诊断与治 疗,致使病情转为复杂多样,虚实错杂,内外合邪。本病的发病正虚邪浸是其主因,而病毒的 感染又多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引起的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以儿童和40岁以下的成年 人居多。其中,35%的病人在10 -30岁之间发病,成年人发病年龄多在31-35岁。病毒性 心肌炎属中医学的心悸、胸痹等范畴。心居胸中,主血脉,藏神。在体为脉,脉为血之府。营 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根于中焦,会于心肺。外邪侵袭,首犯营卫,其邪滞而不散,留而未 去,或去而未尽,可循脉道,内舍于心。又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鼓动无力,但虚则 心失濡养,均可形成本病。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不舒,心前 区刺痛,时痛时止,失眠,舌质暗或有疲斑,苔白,脉细涩或结代。心脏体征有心脏扩大、心律 失常心杂音、心音低钝等。由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目前西医尚 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多采用免疫抑制剂、干扰素和心肌细胞营养剂等对症治疗,长期使用 效果不好。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作用,取 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气 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匙叶 草、巨藻、白冷草、射干、蓑草、紫苏叶、绿叶五味子、女贞叶、岩葱、百合,按照一定的配伍要 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匙叶草40 - 60份、巨藻25 一 4〇份、白冷草 25 - 4〇份、射干2〇 - 3〇份、蓑草2〇 - 3〇份、紫苏叶2〇 - 3〇份、绿叶五味子1〇二2〇份、 女贞叶10 - 20份、岩葱1〇 _ 20份、百合10 - 20份。
[0006]本发明中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匙叶草50份、巨藻3〇份、白冷草3〇份、射干 25份、 衰早25份、紫苏叶25份、绿叶五味子15份、女贞叶15份、岩葱15份、百合15份。
[0007]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匙叶草40份、巨藻25份、白冷草25份射干20份 蓑草20份、紫苏叶20份、绿叶五味子10份、女贞叶1〇份、岩葱1〇份、百合1〇份。 、
[000S]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匙叶草60份、巨藻4〇份、白冷草4〇份、射干 3〇份、 衰草30份、紫苏叶30份、绿叶五味子20份、女贞叶20份、岩葱2〇份、百合20份。
[0009]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 匙叶草:苦、辛、寒。归肺、肝、大肠经。活血化瘀,清热止咳。临床用于腹内血瘀痞块, 劳伤咳嗽等症。
[0010] 巨藻:缓解心绞痛。临床用于高胆固醇,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气管炎,哮喘等症。
[0011] 白冷草:辛、苦、温。理气活血止痛。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等症。
[0012] 射干: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临床用于咽喉肿痛,瘰 疬结核,痈肿疮毒等症。
[0013] 養草:甘、淡、汾、。清热角军毒,凉血散癖。临床用于感冒,小儿肺炎,肺瘦咳血,尿血, 经行不畅,热淋,乳腺炎,荨麻疹,外伤出血等症。
[0014]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散寒解表,宣肺化痰,行气和中,安胎,解鱼蟹 毒。临床用于咳嗽痰多,恶心呕吐,腹痛吐泻,胎气不和,妊娠恶阴,食鱼蟹毒等症。
[0015] 绿叶五味子:辛、温。祛风活血,行气止痛。临床用于祛风活血风湿骨痛,胃痛,疝 气痛,月经不调,荨麻疹,带状疱疹等症。
[0016] 女贞叶:苦、凉。清热明目,解毒散瘀,消肿止咳。临床用于头目昏痛,风热赤眼,口 舌生疮,牙龈肿痛,水火烫伤,肺热咳嗽等症。
[0017] 岩葱:辛、微苦、凉。归肾、膀胱经。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临床用于支气管炎,肺 炎,肝炎,尿路感染,中耳炎,疮痈,骨折,外伤出血等症。
[0018] 百合:甘、微苦、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临床用于阴虚久咳,痰中 带血,热病后期,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痈肿,湿疮等症。
[0019]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祖国医学悸、怔忡、胸痹、眩晕等病范畴。患者多由素体亏虚, 心之气阴不足,以致发病初期感受时邪后,随即邪毒入侵,内蕴于心,更伤气阴。邪留不去, 心脉受损,血行不畅。本发明中匙叶草活血化瘀、清热,为君药,巨藻止痛,白冷草理气活血 止痛,为臣药,射干清热解毒、消瘀散结,蓑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紫苏叶宣肺化痰、行气和 中,绿叶五味子祛风活血、行气止痛,女贞叶清热、解毒散瘀,岩葱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百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消瘀止痛、清心安神之功效,经过 临床实践发现,对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具有独特的疗效。
[0020] 本发明中药于2〇10年至2〇13年临床观察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88例患者,临 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88例患者中,男47例,女41例,年龄I9?45岁,病程16天?6个月。
[0021] 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不舒,心前区刺痛,时痛时止,失 目民,舌质暗或有疲斑,苔白,脉细涩或结代。心脏体征有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杂音、心音低 钝等。
[0022] 3、治疗方法 3. 1处方:匙叶草50g、巨藻30g、白冷草30g、射干25g、蓑草25g、紫苏叶25g、绿叶五味 子15g、女贞叶15g、岩葱15g、百合15g。
[0023] 3· 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15天为 1疗程。
[0024] 4、治疗结果: 4. 1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制定: 治愈: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心肌酶恢复正常, 心脏彩超无异常表现。
[0025]显效: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显著减轻,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心肌酶恢 复正常,心脏彩超无异常表现。
[0026] 有效:患者自觉心淨、胸闷、气喘等症状减轻,心电图轻度异常,心肌酶恢复正常, 心脏彩超轻度异常。
[0027] 无效:患者自觉心悸、胸闷、气喘等症状未减轻,心电图异常未改善、心肌酶未改 善,心脏彩超未改善。
[0028] 4. 2结果:88例患者中,治愈45例(51. 1 % ),显效24例(27· 3 % ),有效13例 (14.8% ),无效6例(6.8% ),总有效率为93. 2%。
[0029] 5、典型病例 5· 1乔某,男,32岁。感冒发热2周,心悸,胸闷憋气,胸痛,发热,口干咽痛,舌质红,苔 白,脉细涩。体温38· 5°C,心率120次/min,心音低钝,心界不大。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 速,心律不齐,频发性室性早搏。诊断为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 1个疗程,发热退,体温正常,胸闷痛减轻,心悸、胸闷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率 100次/min, 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0030] 5_ 2陈某,女,35岁,患病毒性心肌炎1年,经常感冒。此次因感冒后,胸闷痛加重, 心悸,气短,乏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心烦失眠,舌质红少津,苔白,脉结代。心率110次/ min,心音低钝,心界不大。心电图示:心律不齐,频发性室性早搏。诊断为气滞血瘀病毒性 心肌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1个疗程后,胸闷痛、心悸、气短明显好转,口干咽燥消 失,睡眠等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 本发明没有限制。
[0032] 实施例1,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是由匙叶草40g、巨藻25g、 白冷草25g、射干20g、蓑草20g、紫苏叶2〇g、绿叶五味子10g、女贞叶l〇g、岩葱i〇g、百合i〇g 制成。
[0033] 实施例2,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是由匙叶草5〇g、巨藻 3〇g、 白冷草30g、射干25g、蓑草25g、紫苏叶25g、绿叶五味子15g、女贞叶15g、岩葱I5g、百合15g 制成。
[0034] 实施例3,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是由匙叶草6〇g、巨藻40g、 白冷草40g、射干30g、蓑草30g、紫苏叶3〇g、绿叶五味子20g、女贞叶20g、岩葱2〇g、百合20g 制成。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病毒性心肌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匙叶草40 - 60份、巨藻25 - 40份、白冷草25 - 40份、射干20 - 30份、蓑草20 - 30份、紫苏叶20 - 30份、绿叶五味子10 - 20份、女贞叶10 - 20份、岩葱10 - 20份、百 合10 - 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匙叶草50份、巨藻30份、白冷草30份、射干25份、蓑草25份、紫苏叶25份、绿叶五味 子15份、女贞叶15份、岩葱15份、百合1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匙叶草40份、巨藻25份、白冷草25份、射干20份、蓑草20份、紫苏叶20份、绿叶五味 子10份、女贞叶10份、岩葱10份、百合1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 匙叶草60份、巨藻40份、白冷草40份、射干30份、蓑草30份、紫苏叶30份、绿叶五味 子20份、女贞叶20份、岩葱20份、百合20份。
【文档编号】A61P31/12GK104189598SQ201410474566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8日
【发明者】邓新连, 万爱玲, 赵砚霞 申请人:邓新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