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芎茶调散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42843阅读:9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川芎茶调散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偏头疼的主要症状是,一侧头部出现阵发性强烈疼痛,以前额、颞部和眼眶处多见,也有牵引及患侧耳部,脑后部者,多为跳痛、胀痛或针刺疼痛,严重者还伴有恶心,意志消沉和精神障碍,甚至发生疼痛性休克。

川芎茶调散是一剂疏风止痛的药物。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公开号为CN102579576A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川芎茶调颗粒提取物及其制剂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甘草,加水煎煮,煎液滤过,药液备用;(2)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备用;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步骤(1)所得药液合并;(3)将步骤(2)所得合并药液过膜纳滤,弃透析液,得到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制得浸膏粉,作为制剂用提取物;(4)将步骤(2)所得挥发油均匀掺入到步骤(3)所得浸膏粉中,再任选地均匀掺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制成川芎茶调颗粒。

公开号为CN10132730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川芎茶调软胶囊及制备方法,该方法按重量将川芎、赤芍、天麻、羌活、白芷、细辛、菊花、薄荷、防风、茶叶、甘草、荆芥放入中药提取罐,加水浸泡,煎煮三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合并水煎煮液提取离心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后粉碎至小于120目;将提取的挥发油溶于一定量的食用油中,将干浸膏粉与食用油混合,干浸膏粉占软胶囊中由基质量的20~50%,将混合物用胶体磨研磨;加入色素胶为囊材制成囊芯浸膏油基质液,在搅拌条件下压制成软胶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川芎茶调散及其制备方法,由该制备方法得到的川芎茶调散从根本上避免了现有制备方法制备的川芎茶调散的不易储存(结块,变质变色、潮解)、流动性差的现象,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一种川芎茶调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甲醇对川芎、羌活、白芷三味药材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液经过浓缩、干燥后过筛得到干膏粉;

(2)将细辛、防风、荆芥、薄荷和甘草五味药材直接粉碎,过筛得到药材粉;

(3)将步骤(2)得到的药材粉与步骤(1)得到干膏粉放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15~20分钟,再加入助流剂,开启切刀,混合20~30分钟后分装即得到所述的川芎茶调散;

所用的药材和辅料的重量份如下:

川芎100~150份 白芷50~100份 羌活50~100份

细辛20~50份 防风30~60份 荆芥100~150份

薄荷200~250份 甘草50~100份 助流剂10~40份。

方中以川芎、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共为君药,其中川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两侧头痛或头顶痛),羌活治太阳经头痛(后头痛牵连项部),白芷治阳明经头痛(前额痛);细辛、薄荷、荆芥、防风辛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加强三味主药之疏风止痛能力,并兼解表而为臣药;甘草和药缓中而为佐药。本发明通过将川芎、羌活、白芷这三味原药材采用甲醇进行提取,进一步的提高三味君药的止痛功效,再将其余五味药直接粉碎入药,同时加入辅料助流剂,不仅提高了产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量,减少了杂质的含量,而且得到的产品不易结块,流动性好,装量差异小。

作为优选,步骤(1)中,甲醇的用量为药材重量的5~10倍。其中,药材重量指的是川芎、羌活、白芷这三味药材重量之和。

作为优选,步骤(1)中,川芎、羌活、白芷三味药材的提取在动态提取罐中进行,方法如下:

将川芎、羌活和白芷药材投入提取罐内,加入甲醇,开启提取罐加热系统,使提取液加热至沸腾20~30分钟后,然后将部分提取液转移至浓缩罐中进行浓缩,收集浓缩罐中的冷凝液并将该冷凝液返回至提取罐中用于提取,重复操作直至提取完全,然后将浓缩罐中的浓缩液减压浓缩至稠膏,然后干燥,粉碎,过筛得到所述干膏粉。通过采用该种提取方法,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提取甲醇的用量和提取时间,降低成本。

其中,所述的冷凝液返回提取罐时,由上而下通过药材层到提取罐底部进行提取。

作为优选,步骤(1)中,提取罐和浓缩罐中的温度为80℃,浓缩罐中的真空度为-0.05到-0.08MPa。在该温度下,能够使有效成分充分的提取出来,并减少杂质的溶解,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疗效。

作为优选,所述的干膏粉和药材粉过100目筛。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助流剂为硬脂酸镁、二氧化硅中的任意一种。选用这两种助流剂可以提高产物的流动性,减少装量差异。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步骤(3)中,所述的助流剂使用前过120目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川芎茶调散。该川芎茶调散中有效含量高,并且便于储存,流动性好。

本发明所采用的原药材具体描述如下:

川芎: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腥痛;症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痈疽疮疡。

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主外感风寒;头痛无汗;油印寒湿痹;风水浮肿;疮疡肿毒。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防风:用于感冒头痛,风疹瘙痒。治风寒表证,头痛身痛、恶风寒者,常配伍荆芥、羌活、独活等;治外感风湿,头痛如裹、身重肢痛者,与羌活、藁本等同用;治风疹瘙痒,多配伍苦参、荆芥、当归等。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薄荷: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品规格为每袋装3克;用法用量: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川芎、羌活、白芷经过甲醇回流后,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再采用辅料与主药的助流剂的特定比例,从而改变了产品溶于水后的口感、不易储存(结块,变质变色、潮解)、流动性差现象,解决了现有传统制备方法中的产品易吸潮性。产品稳定安全,泡水能很快溶化,以液体的状态存在。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无需要特殊的设备,节约成本,缩短工艺流程,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处方量川芎、羌活和白芷三味药材投入提取罐内,加入8倍的甲醇。开启提取罐加热系统,使提取液加热至沸腾25分钟后,用抽滤管将三分之一的提取液抽入浓缩罐。关闭提取罐直统与夹套热水,开启浓缩罐直统与加热系统使浓缩汁温度保持在80℃左右,真空度保持在-0.07MPA,浓缩时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变成冷凝液回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返回提取罐,新溶剂由上而下通过药材层到提取罐底部,药材中的可溶性成分溶解于罐内溶剂,提取液经抽滤管抽入浓缩罐,浓缩产生的二次蒸汽又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形成的新溶剂回流提取,直至完全溶出,继续浓缩进行至稠膏,在80℃以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将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分别放进粉碎机的料斗,并开动除尘设备进行除尘,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助流剂过120目筛,备用。

3)、将步骤2)粉碎的六味药和步骤1)干膏粉放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15分钟,再加入硬脂酸镁,开启切刀,混合20分钟,下料。

4)取步骤3)所得物料,按分装规格,分装即得川芎茶调散。

实施例2

1)将处方量川芎、羌活和白芷三味药材投入提取罐内,加入7倍的甲醇。开启提取罐加热系统,使提取液加热至沸腾30分钟后,用抽滤管将三分之一的提取液抽入浓缩罐。关闭提取罐直统与夹套热水,开启浓缩罐直统与加热系统使浓缩汁温度保持在80℃左右,真空度保持在-0.06MPA,浓缩时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变成冷凝液回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返回提取罐,新溶剂由上而下通过药材层到提取罐底部,药材中的可溶性成分溶解于罐内溶剂,提取液经抽滤管抽入浓缩罐,浓缩产生的二次蒸汽又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形成的新溶剂回流提取,直至完全溶出,减压浓缩至稠膏,在80℃以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将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分别放进粉碎机的料斗,并开动除尘设备进行除尘,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助流剂过120目筛,备用。

3)、将步骤2)粉碎的六味药和步骤1)干膏粉放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15分钟,再加入硬脂酸镁,开启切刀,混合20分钟,下料。

4)取步骤3)所得物料,按分装规格,分装即得川芎茶调散。

实施例3

1)将处方量川芎、羌活和白芷三味药材投入提取罐内,加入8倍的甲醇。开启提取罐加热系统,使提取液加热至沸腾30分钟后,用抽滤管将三分之一的提取液抽入浓缩罐。关闭提取罐直统与夹套热水,开启浓缩罐直统与加热系统使浓缩汁温度保持在80℃左右,真空度保持在-0.08MPA,浓缩时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变成冷凝液回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返回提取罐,新溶剂由上而下通过药材层到提取罐底部,药材中的可溶性成分溶解于罐内溶剂,提取液经抽滤管抽入浓缩罐,浓缩产生的二次蒸汽又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形成的新溶剂回流提取,直至完全溶出,减压浓缩至稠膏,在80℃以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将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分别放进粉碎机的料斗,并开动除尘设备进行除尘,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助流剂过120目筛,备用。

3)、将步骤2)粉碎的六味药和步骤1)干膏粉放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15分钟,再加入硬脂酸镁,开启切刀,混合20分钟,下料。

4)取步骤3)所得物料,按分装规格,分装即得川芎茶调散。

对比例1

川芎120g 白芷60g 羌活60g

细辛30g 防风45g 荆芥120g

薄荷240g 甘草60g

1)、将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分别放进粉碎机的料斗,并开动除尘设备进行除尘,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硬脂酸镁过120目筛,备用。

2)、称取处方量的经粉碎过筛的八味药放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开启切刀,混合30分钟,下料。

3)取步骤3)所得物料,按分装规格,分装即得川芎茶调散。

对比例2

川芎120g 白芷60g 羌活60g

细辛30g 防风45g 荆芥120g

薄荷240g 甘草60g 硬脂酸镁30g

1)、将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分别放进粉碎机的料斗,并开动除尘设备进行除尘,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助流剂过120目筛,备用。

2)、将步骤1)粉碎的八味药放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混合15分钟,再加入硬脂酸镁,开启切刀,混合20分钟,下料。

3)取步骤2)所得物料,按分装规格,分装即得川芎茶调散。

对比例3

川芎120g 白芷60g 羌活60g

细辛30g 防风45g 荆芥120g

薄荷240g 甘草60g 甲醇1400g

1)将处方量川芎、羌活和白芷三味药材投入提取罐内,加入8倍的甲醇。开启提取罐加热系统,使提取液加热至沸腾25分钟后,用抽滤管将三分之一的提取液抽入浓缩罐。关闭提取罐直统与夹套热水,开启浓缩罐直统与加热系统使浓缩汁温度保持在80℃左右,真空度保持在-0.07MPA,浓缩时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过冷凝器变成冷凝液回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返回提取罐,新溶剂由上而下通过药材层到提取罐底部,药材中的可溶性成分溶解于罐内溶剂,提取液经抽滤管抽入浓缩罐,浓缩产生的二次蒸汽又送至提取罐做新溶剂,形成的新溶剂回流提取,直至完全溶出,减压浓缩至稠膏,在80℃以下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将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甘草分别放进粉碎机的料斗,并开动除尘设备进行除尘,进行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助流剂过120目筛,备用。

3)、将步骤2)粉碎的六味药和步骤1)干膏粉放入高效湿法混合制粒机中,开启切刀,混合30分钟,下料。

4)取步骤3)所得物料,按分装规格,分装即得川芎茶调散。

对比例4

除了将甲醇换成水提取,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将实施例1~3及对比例1~4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由以上数据得知,本发明的川芎茶调散不仅口感好,外观好,且质量稳定,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故本发明符合生产要求。

临床试验

试验题目:以下数据由本公司委托咸阳市中心医院组织实施的川芎茶调散临床试验,评价川芎茶调散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符合西医诊断、中医辨证标准;治疗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5月,最长21年。对照组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25年。两组资料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

2、治疗方法

试验组:川芎茶调散(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对照组:川芎茶调散(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饭后清茶冲服。一次3~6克,一日2次。

表2临床试验结果

由表2的结果可知,本发明采用甲醇提取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元胡止痛片的有效率为98%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