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芎茶调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4310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川芎茶调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更具体涉及川芎茶调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川芎茶调制剂源于中药古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中记载的川芎茶调散。该 散剂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荆芥、甘草组成,可以疏风止痛,用于风邪头痛, 或有恶寒、发热、鼻塞。方中川芎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项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 脑、前额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额骨痛),均为主药;荆芥、薄荷、防风升散上行, 疏散上部风邪;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配合荆、防、薄荷,增强疏风止痛之效;甘草和中益气, 调和诸药,使升散不致耗气。该方历来用茶水服用,是取茶叶苦寒之性,既能上清风热,又能 监制风药过于温燥升散,使之升中有降。
[0003] 传统的服用方法多少有些不便。虽然在中国,喝茶很普遍,但是因为地域、文化、或 者个体的差异,对茶叶的取向有所不同。有的人群没有喝茶的习惯,不同地域所喝的茶差异 很大,例如,有的喝红茶,有的喝花茶,有的喝绿茶,有的喝黑茶,而不同的茶对本方的药效 产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以,不是所有的病人在服用本药时都能方便地拿出适合服药的 茶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不同群体因为对茶叶兴趣的不同而在服用川芎茶 调药剂时产生的不便。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川芎茶调制剂,包括分开包装的作为服用 单元的A、B包,其中A包包含由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薄荷、荆芥、甘草混合物获得的 提取物,B包里包有绿茶或者绿茶提取物。
[0006]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发明的川芎茶调制剂将中药提取物和茶叶提取物混合 包装。
[0007] 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中,绿茶采用日照绿茶。
[0008] 本发明的川芎茶调制剂可以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本发明中的术语"绿茶"可以被理解为非发酵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过 至少干燥的步骤获得的茶叶。在多数情况下,是新鲜茶树新梢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 艺过程制成的茶叶。本发明在述及中草药时,这些中草药皆指中药领域所熟知的药用部位, 在需要的时候,要经过适当的炮制。
[0010] 川芎茶调散在传统中医中应用已久。现代中药对其作了多种改进,开发出多种方 便服用的剂型,例如丸剂、颗粒剂、散剂、胶囊、滴丸等,正如CN104306440A、CN104069175A、 CN103784505A、CN103800438A、CN103816223A、CN103536654A、CN102885889A、 CN102590423A、CN102590423A、CN101829191A、CN101327302A所披露的。但是,到目前为止, 尚没有报导是针对前述服用便利性的研宄。
[001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川芎茶调制剂制成A、B包,其中A包里装有川芎茶 调提取物,B包里装有绿茶提取物,每个B包包含0. 4-1. 2g的绿茶提取物。
[0012] 在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中,川芎茶调提取物是由下述重量比的中草药提取而 成,川芎280-330份、白芷135-165份、羌活135-165份、细辛65-90份、防风100-125份、荆 芥280-330份、薄荷600份、甘草135-165份。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制剂的A包通 常包含3-5g的提取物,优选为3. 5-4. 5g。
[0013]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川芎茶调提取物和绿茶提取物未采取前述A、B包 独立包装。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方式是,按照预定比例投放原料中药,然后将绿茶与中药 进行分开提取。在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原料投放是按照川芎280-330份、白芷135-165 份、羌活135-165份、细辛65-90份、防风100-125份、荆芥280-330份、薄荷600份、甘草 135-165份和绿茶400-600份进行。
[0014] 可以用传统的方法制备川芎茶调提取物,典型的方法是将各味中药进行水煎,然 后将水煎液浓缩,最后得到干膏粉,其中,在水煎之前,将薄荷、荆芥先提取挥发油。优选用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提取后,将水溶液与其它水煎液合并、浓缩。在一个典型实施例中,将川 芎、白2£、羌活、细辛、防风、甘草加6倍量、5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 5小时,第二次1小 时,合并煎液,滤过;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加入8倍量-CD包合,包合时间为2小时,包 合温度为40°C,得包合物备用,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5~1.10(80°C)的清膏。取清膏,喷雾干燥,得药物干膏粉备用。在后续过程中与挥发 油0-⑶包合物混合。
[0015] 在采用茶叶提取物的情况下,用热水处理茶叶适宜的时间,然后将茶叶水浓缩,制 成干膏粉。一种实施方式是用水煎煮茶叶20-40分钟。也可以用80-95°C的热水浸泡20-60 分钟。将茶叶水煎液或者浸出液浓缩、干燥,得到干膏粉。
[0016] 所有种类的绿茶都可以用于本发明。除绿茶以外,本发明排除其它茶叶的使用,例 如各种发酵茶。中国的绿茶有数百种之多,发明人在研宄中发现,将产于中国山东省的日照 绿茶用于本发明,可以取得最佳效果,去痛效果明显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更加优选的方式 是,在80-90°C的热水提取绿茶20-40分钟。将茶叶提取物分成0.4-1. 2g的小包装。在用 药时,用热水冲开该提取物,服药结束时全部饮尽。在川芎茶调提取物被制成粉剂、颗粒剂、 或者糊剂时,可以一并将其溶解于茶水中。
[0017] 可以合理预期,在将日照绿茶用于本发明时,其它【具体实施方式】也不应被排除,例 如,直接采用茶叶包的形式。这样,病人在服药时直接用开水冲泡茶叶。在这种情况下,本 发明的制剂的B包可以包含2-4g日照绿茶。
[0018] 本发明的川芎茶调制剂可以制成多种剂型,包括但不限于丸剂、片剂、颗粒剂、胶 囊剂、粉剂、膏剂、糊剂。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常规方法很容易实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采用颗粒剂。具体做法是向前述药物干膏粉加糊精、可溶性淀粉、甜菊素适量,混匀,制粒, 干燥,整粒,等量递增加入上述0 _⑶包合物及茶叶干膏粉,混匀,即得。
[0019] 实施例1
[0020] 取川芎300份、白芷150份、羌活150份、细辛75份、防风112份、荆芥300份、薄 荷600份、甘草150份、龙井绿茶500份。将川芎、白芷、羌活、细辛、防风、甘草加6倍量、5 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 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薄荷、荆芥提取挥发油, 加入8倍量0 -⑶包合,包合时间为2小时,包合温度为40°C,得包合物备用,其水溶液滤 过,滤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10 (80°C)的清膏。取清膏,喷雾 干燥,得药物干膏粉备用。
[0021] 取茶叶加8倍水煎煮0. 5小时,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0~1. 05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