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剂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24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治疗剂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属于个人医疗系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治疗剂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医学病症或疾病需要患者间歇式地皮下注射药物或治疗剂以维持所述医学病症或疾病处于受控状态。可能需要每天注射多次(MDI)。一种这样的医学病症是糖尿病,对于糖尿病而言,需要注射胰岛素以调节血糖。在美国,大约二千六百万人或美国人口数的大约80%患有糖尿病。预期这个比例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在短期内还会增长。

一些患者不太可能或者无法依从将其医学病症维持在受控状态下所需的给药方案。一些患者对于向其自身注射药物会感到非常紧张,并且其他患者忍受着重复注射产生的副作用,例如,注射部位的灼烧。为了适应这些患者的需求,已研发出了如下注射端口:仅仅需要患者每隔几天刺穿其皮肤以安装该注射端口,而无需每天多次用针注入其皮肤。注射端口使用插入皮下的套管,并且患者将药物注入粘附于其皮肤的注射端口,而非直接注入其皮肤组织。

注射端口自身的损坏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当注射针头刺中注射端口的套管时,所述套管可能会被损坏,这样,药物的递送不再可控。药物在到达所需的皮下深度之前从套管的损坏部分漏出。虽然较短的注射针头可用于试图避免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针头可能不是当地有售的,在需要一定的针头长度时这些较短的针头限制了灵活性,并且无法确保患者不会继续使用损坏注射端口的较长的针头。

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治疗剂注射装置将会是理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治疗剂递送至患者的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患者面和与所述患者面相对的端口面,所述端口面具有包括引导器通道的引导器端口和包括注射通道的注射端口,所述引导器通道与所述注射通道通过横向通道流体连通,所述注射通道界定注射轴;用于将所述治疗剂皮下递送至所述患者的递送管,所述递送管从所述患者面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所述患者面垂直,所述递送管界定引导器轴并且与所述注射端口流体连通;以及贴片,所述贴片连接至所述患者面并且可操作地粘合连接至所述患者;其中,所述注射轴与所述引导器轴平行。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治疗剂递送至患者的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患者面和与所述患者面相对的端口面,所述端口面具有包括引导器通道的引导器端口和包括注射通道的注射端口,所述引导器通道与所述注射通道流体连通,所述注射通道界定注射轴;用于将所述治疗剂皮下递送至所述患者的递送管,所述递送管从所述患者面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所述患者面垂直,所述递送管界定引导器轴并且与所述注射端口流体连通;以及贴片,所述贴片连接至所述患者面并且可操作地粘合连接至所述患者;其中,所述主体具有包括所述端口面的第一主体部和包括所述患者面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通过凸缘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围绕所述引导器轴独立地旋转。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将治疗剂递送至患者的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患者面和与所述患者面相对的端口面,该端口面具有包括引导器通道的引导器端口和包括注射通道的注射端口,所述引导器通道与所述注射通道流体连通,所述注射通道界定注射轴;用于将所述治疗剂皮下递送至所述患者的递送管,所述递送管从所述患者面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所述患者面垂直,所述递送管界定引导器轴并且与所述注射端口流体连通;贴片,所述贴片连接至所述患者面并且可操作地粘合连接至所述患者;以及设置于所述引导器通道中的弹出式指示器,所述弹出式指示器在所述引导器通道中的压力正常时具有正常状态并且在所述引导器通道中的压力超出预定值时具有报警状态。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以及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会通过下文详细描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而变得明显。下文的详细描述以及附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后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界定。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截面图、透视图、分解透视图和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透视图。

图7至图11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透视图、截面图、截面图和透视截面图。

图12A至图12D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无针注射笔的侧视图和截面图。

图13A至图13F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弹出式指示器端口的截面图。

图14A和图14B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15至图20分别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主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透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仰视图、仰视透视图和细节图。

图21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引导器隔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包括图21的引导器隔膜的注射装置的截面图。

图23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隔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24A和图24B分别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隔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和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5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各种不同的视图,在图1至图5中,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所述注射装置包括沿着引导器轴的引导器端口和沿着注射轴的注射端口,其中,所述注射轴与所述引导器轴是非共线的。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射轴与所述引导器轴成一定角度并且与所述引导器轴相交。

图1是注射装置100的透视图,该注射装置100包括主体110和连接至主体110的贴片120。贴片120可操作地将注射装置100粘合连接至患者(未示出)。主体110具有端口面112以及位于端口面112上的引导器端口130和注射端口140。引导器端口130用于将递送管皮下放置于患者体内。注射端口140由患者使用以注射治疗剂,本文定义的治疗剂可以是任何液体,例如包含治疗剂、药物、诊断试剂等等的液体。主体110还包括挖出部分16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引导器端口130可以非常小以致于患者不能有效地将其用于注射,但是,如特定应用场合所需的那样,该引导器端口130可用于注射治疗剂,例如,使用机械连接的装置进行大剂量注射。

图2是注射装置100的截面图,该截面平分引导器端口130和注射端口140,并且包括引导器轴134和注射轴144。本文所定义的轴通常沿着相关通道的中心线,通过相关端口。主体110具有端口面112和患者面114。用于皮下递送治疗剂的递送管150从患者面114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患者面114垂直。递送管150与引导器端口130可操作地连接并且界定了沿着引导器通道132的引导器轴134,递送管150与注射端口140流体连通。引导器端口130包括引导器通道132和设置于引导器通道132中的引导器端口盖135以及引导器隔膜136。注射端口140包括界定了注射轴144的注射通道142以及设置于注射通道142中的注射隔膜14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引导器隔膜136和/或注射隔膜146是自密封的,这样在针头穿过所述隔膜随后移出之后,所述隔膜中的每一个阻断流体流过所述隔膜,从而防止流体从所述端口流出。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射轴144与引导器轴134成一定角度并且与引导器轴134相交。在一种实施例中,递送管150是柔性套管并且针头接口组件可用于将递送管150皮下放置于患者体内。在另一实施例中,递送管150是刚性针头并且递送管150可使用针头接口组件或不使用针头接口组件皮下放置于患者体内。

图3是带有针头接口组件170的注射装置100的透视图。针头接口组件170包括针头接口172和连接于针头接口172的针头174。针头接口组件170的针头174沿着引导器轴134插入通过引导器端口130并通过递送管150。当递送管150为柔性套管时,针头接口组件170可用于在植入过程中向递送管150增添刚性。

图4是带有针头接口组件的注射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围绕针头174设置的护针器176可用于在组装注射装置和针头接口组件进行运输时保护针头174和递送管150。注射装置和针头接口组件的各个不同的部件可通过过盈配合、粘合、焊接和/或任何其他适用于特定应用场合的连接方法连接。

图5A至图5C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各种不同的应用的透视图。参见图5A,注射器190可用于递送治疗剂通过注射装置100的注射端口140。所述注射器可以是常规注射器,标准胰岛素笔或无针注射器。常规注射器的针头长度或标准胰岛素笔的针头长度可以是任何长度,因为注射轴与引导器轴是非共线的,这样较长的针头不会损坏注射装置。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注射端口140适于通过插座,配件等等配合于注射器190,以增加易用性。在一种实施例中,注射端口140是带有插座针头的插座,所述插座针头在将无针注射器插在插座上时刺穿无针注射器的前端箔片。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无针注射器自身没有针头。

参见图5B,佩戴在身上的注射器192可配合于注射装置100的注射端口140并且可用于递送治疗剂通过注射端口140。佩戴在身上的注射器192可包括储存治疗剂的储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佩戴在身上的注射器192可递送基本剂量和/或大剂量的治疗剂。

参见图5C,可延伸的管194可用于递送治疗剂通过注射端口140。可延伸的管194包括端口连接器195,管196和外部装置配件197,它们均流体连通。端口连接器195通过针头或可配合的配件与注射端口140流体连通以递送治疗剂通过注射端口140。外部装置配件197可连接于外部装置,例如,可佩带式胰岛素泵或重力供给容器的输注管线。

图6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透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主体上部可独立于主体下部围绕引导器轴旋转,这样,所述引导器轴可以所需的旋转角度设置,无论患者身上的贴片的起始位置位于何处。这允许患者选择便于注射治疗剂的注射端口的旋转位置。

注射装置的主体可具有包括端口面的第一主体部和包括患者面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通过凸缘可旋转地连接,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围绕引导器轴独立地旋转。

注射装置200的主体210包括主体上部202和主体下部204。主体上部202和主体下部204通过凸缘206可旋转地连接,这样主体上部202和主体下部204围绕引导器轴234独立地旋转,引导器轴234由递送管250沿着引导器通道232界定。主体上部202具有端口面212并且主体下部204具有患者面214。贴片220连接至患者面214并且可操作地将注射装置100粘合连接至患者(未示出)。

用于皮下递送治疗剂的递送管250从患者面214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患者面214垂直。递送管250可操作地连接至引导器端口230,递送管250与注射端口240流体连通。引导器端口230包括引导器通道232和设置于引导器通道232中的引导器隔膜236。注射端口240包括界定注射轴244的注射通道242以及设置于注射通道242中的注射隔膜246。

注射轴244与引导器轴234是非共线的。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射轴244与引导器轴234成一定角度并且与引导器轴234相交。在一种实施例中,递送管250是柔性套管并且针头接口组件可用于将递送管250皮下放置于患者体内。在另一实施例中,递送管250是刚性针头并且递送管250可通过使用针头接口组件或不使用针头接口组件被皮下放置于患者体内。

在操作过程中,贴片220连接至患者并且递送管250插入患者体内,用于皮下递送治疗剂。主体上部202中的注射端口240可围绕引导器234旋转,即使主体下部204因为其通过贴片220连接至患者而位于患者身体上的固定位置。

图7至图11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各种不同的视图,其中,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注射装置包括沿着引导器轴的引导器端口和沿着注射轴的注射端口,并且注射轴与引导器轴是非共线的。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射轴与引导器轴平行,并且不与引导器轴相交。

用于将治疗剂递送至患者的注射装置可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患者面和与患者面相对的端口面,所述端口面具有包括引导器通道的引导器端口和包括注射通道的注射端口,所述引导器通道与所述注射通道通过横向通道流体连通,所述注射通道界定了注射轴;用于将治疗剂皮下递送至患者的递送管,所述递送管从所述患者面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所述患者面垂直,所述递送管界定引导器轴并且与所述注射端口流体连通;以及贴片,所述贴片连接至所述患者面并且可操作地粘合连接至所述患者,其中,所述注射轴与所述引导器轴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行的注射轴和引导器轴使得注射装置起到注射装置和传感器支撑件这两者的作用。在为了防止传感器获得由治疗剂流体的引入而产生的虚假读数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导器通道和所述注射端口不流体连通。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引导器通道或注射端口可适于支撑传感器的插入和连续佩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可佩带两天,随后需要替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可佩带多达14天,随后需要替换。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可测量皮下组织中的葡萄糖值并且相关电子元件可确定相应的血糖值。

图7是注射装置300的透视图,该注射装置300包括主体310和连接于主体310的贴片320。贴片320可操作地将注射装置300粘合连接至患者(未示出)。主体310具有端口面312以及端口面312上的引导器端口330。引导器端口330用于将递送管皮下设置于患者体内。在该实施例中,可选的注射帽302固定于主体310,以保护注射端口,该注射端口由患者使用以注射治疗剂。

图8是除去可选的注射帽以露出注射端口340的注射装置300的透视图。在该实施例中,主体312包括将可选的注射帽固定于所述主体的螺纹306以及当将可选地注射帽固定于所述主体时密封注射端口340周围的区域的O型环304。

图9A是注射装置300的截面图,该截面平分引导器端口330和注射端口340并且包括引导器轴334和注射轴344。主体310具有端口面312和患者面314。用于皮下递送治疗剂的递送管350从患者面314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患者面314垂直。递送管350可操作地连接至引导器端口330并且沿着引导器通道332界定引导器轴334,递送管350与注射端口340流体连通。引导器端口330包括引导器通道332以及设置于引导器通道332中的引导器隔膜336。注射端口340包括界定注射轴344的注射通道342以及设置于注射通道342中的注射隔膜346。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射轴344与引导器轴334平行并且不与引导器轴334相交。横向通道343连接注射通道342和引导器通道332。在一种实施例中,递送管350是柔性套管并且针头接口组件可用于将递送管350皮下放置于患者体内。在另一实施例中,递送管350是刚性针头并且递送管350可通过使用针头接口组件或不使用针头接口组件被皮下放置于患者体内。

图9B是注射装置300的不同实施方式的截面图,该截面平分引导器端口330和注射端口340并且包括引导器轴334和注射轴344。主体310包括端口面312和患者面314。用于皮下递送治疗剂的递送管350从患者面314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患者面314垂直。递送管350可操作地连接至引导器端口330并且沿着引导器通道332界定引导器轴334。引导器端口330包括引导器通道332和设置于引导器通道332中的引导器隔膜336。注射端口340包括界定注射轴344的注射通道342和设置于注射通道342中的注射隔膜346。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射轴344与引导器轴334平行并且不与引导器轴334相交。在该实施方式中,还发现递送管350’可操作地连接于注射端口340。在图9A中看到的横向通道343未在本实施方式中看到,本实施方式能够经由注射端口340将传感器351放置于递送管350’中,而治疗剂可仍然通过递送管350和引导器端口330递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传感器351被放置通过递送管350和引导器端口330,而治疗剂通过递送管350’和注射端口340施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351是葡萄糖传感器,类似于Medtronic制造的Enlite传感器,但不限于此。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被插入皮下组织并随后与传感器电子元件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电子元件容纳于密封的外壳中,所述密封的外壳包括容纳传感器触片的开口,所述传感器触片设置在留在注射装置外部的端部上。物理接触在传感器电子元件和传感器触片之间发生,从而向传感器电子元件提供电力,以启动传感器和皮下组织中的流体之间的化学反应。所述传感器电子元件外壳包括将传感器电子元件可拆卸地配合至端口面312的配合用元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用元件是相适应的螺纹,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配合用元件是直角转向用元件或快速拆卸搭扣型元件。上述配合用元件的类型仅仅是举例说明,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所述元件的限定。可使用其他能够快速且稳定地将传感器电子元件外壳与端口面312配合的配合用元件。

图10是带有针头接口组件370和护针器376的注射装置300的截面图。针头接口组件370包括针头接口372和连接于针头接口372的针头374。针头接口组件370的针头374沿着引导器轴334插入通过引导器端口330且通过递送管350。针头接口组件370可在递送管350为柔性套管时用于向递送管350增添刚性。任选地,针头接口组件370可在递送管350为刚性针头时使用。围绕针头374设置的护针器376可用于在组装注射装置和针头接口组件进行运输时保护针头374和递送管350。

图11是带有注射适配器组件的注射装置的透视截面图。为了清楚地进行举例说明,在示例中,注射装置300的横截面平分引导器端口330和注射端口340,并且包括引导器轴334和注射轴344。在示例中,注射适配器组件400的横截面包括注射轴344并且垂直于注射装置300的截面。注射适配器组件400使用主体310上的螺纹306固定于注射装置300,从而将无针注射笔固定于主体310,并且O型环304围绕适配器隔膜420和注射器隔膜346之间的界面进行密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将无针注射笔固定于主体的可配合的连接不限于螺纹连接,并且可使用特定应用场合所需的任何可配合的连接。

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射适配器组件400适于容纳无针注射笔(未示出)。适配器主体410界定适于容纳无针注射笔的尖端的凹部412。在该实施例中,无针注射笔包括与适配器主体410的内径上的适配器螺纹414互补的无针注射笔外径上的螺纹。无针注射笔的尖端固定于凹部412中,这样,适配器针头416被容纳于无针注射笔内,通过刺穿无针注射笔的尖端上的箔片接近容纳于无针注射笔内的治疗剂或接近适于容纳适配器针头416的注射笔端口。通过使用固定于注射适配器组件400的无针注射笔,施加于封装在无针注射笔中的治疗剂的压力驱使治疗剂通过适配器针头416和适配器隔膜420进入注射装置300,其中,治疗剂流过注射器隔膜346,流入注射端口340,通过注射通道342、横向通道343和递送管350,并流入患者体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无针注射笔、注射适配器组件400和注射装置300之间可使用多种界面。在图11的实施方式中,适配器隔膜420和注射器隔膜346是可渗透的,这样,治疗剂流过适配器隔膜420和注射器隔膜346。当用于无针注射笔时,隔膜可以是亲水性的以使治疗剂流过。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注射器隔膜包括狭缝阀,所述狭缝阀在无针注射笔的尖端处容纳有短管时被可操作地打开。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当无针注射笔容纳于注射适配器组件中时,注射器隔膜可包括狭缝阀,所述狭缝阀由推开并张开所述狭缝阀的机械杠杆打开。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无针注射笔与注射适配器组件相互连锁,这样没有治疗剂可从无针注射笔中扩散出来,直至无针注射笔与注射适配器组件完全接合。

图12A至图12D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无针注射笔的各个不同的视图。无针注射笔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人工增压或自动增压,一旦无针注射笔与注射适配器组件完全接合,就驱使储存于无针注射笔中的治疗剂进入注射装置和患者。

图12A是无针注射笔500的尖端的侧视图,该无针注射笔500具有容纳治疗剂的针筒502和用于内径具有螺纹的适配器主体的可选的螺纹504。无针注射笔500的端部506可适应用于特定应用场合的注射适配器组件的特定设计。图12B是无针注射笔510的尖端的截面图,该无针注射笔510具有容纳治疗剂的针筒512和横跨无针注射笔510的端部的箔片516。箔片516可被注射适配器组件中的适配器针头(如图11所示)刺穿以通过注射适配器组件在无针注射笔510和注射装置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图12C是无针注射笔520的尖端的截面图,该无针注射笔520具有容纳治疗剂的针筒522和位于无针注射笔520的端部的笔端口526。笔端口526可容纳注射适配器组件中的适配器针头(如图11所示),以打开笔端口526并通过注射适配器组件在无针注射笔520和注射装置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图12D是无针注射笔530的尖端的截面图,该无针注射笔530具有容纳治疗剂的针筒532和位于无针注射笔530的端部的短管536。短管536可操作地打开位于注射装置的注射隔膜上的狭缝阀。

图13A至图13F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弹出式指示器端口的截面图,其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因为注射装置的引导器端口和注射端口这两者均与递送管流体连通,当患者试图注射治疗剂时,递送管中的流动阻塞可导致这两个端口处的压力增加。流动阻塞/压力增加可由患者通过未用于注射的端口处的弹出式指示器端口来检测,表明治疗剂没有被递送。在注射过程中,弹出式指示器端口的膜在正常条件下相对于注射装置的主体是关闭的,并且当递送管阻断并且压力增加高于预定压力时,弹出式指示器端口的膜从注射装置的主体中延伸出来。

弹出式指示器可设置于引导器通道中,所述弹出式指示器在所述引导器通道中的压力正常时具有正常状态,并且在所述引导器通道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具有报警状态。

图13A和图13B是具有安装作为引导器端口的折叠膜602的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的截面图。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沿引导器轴634安装在主体610的引导器通道632中并且与注射通道流体连通。当针头接口组件用于植入注射装置时,膜602中的自闭合端口604使针头接口组件的针头穿过膜602。如果针头接口组件不用于植入注射装置,那么使用非自闭合端口。参见图13A,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在引导器通道632中的压力正常的情况下处于正常状态,膜602其自身折叠。参见图13B,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在引导器通道632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处于报警状态。当正在将治疗剂注入与引导器通道632流体连通的注射端口,而递送管阻断时,产生压力。在报警状态下,膜602展开,从主体610中延伸出来。

图13C和图13D是具有安装作为引导器端口的手风琴状可折叠膜612的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的截面图。参见图13C,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在引导器通道632中的压力正常时处于正常状态,并且膜612像手风琴那样折叠起来。参见图13D,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在引导器通道632中的压力超出预定值时处于报警状态。当正在将治疗剂注入与引导器通道632流体连通的注射端口,而递送管阻断时,产生压力。在报警状态下,膜612的褶皱展开,从主体610中延伸出来。

图13E和图13F是具有安装作为引导器端口的可变形的膜622的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的截面图。参见图13E,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在引导器通道632中的压力正常时处于正常状态,并且膜632伸展横跨引导器通道632。参见图13F,弹出式指示器端口600在引导器通道632中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处于报警状态。当正在将治疗剂注入与引导器通道632流体连通的注射端口,而递送管阻断时,产生压力。在报警状态下,膜622的材料在压力下变形,从主体610中延伸出来。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膜622的材料可变形至足以使治疗剂渗漏通过膜622的程度,这为高压力和递送管阻断提供额外的指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膜的各个部分的材料和尺寸(折叠和/或褶皱)可根据特定应用场合的需求进行选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材料是有弹力的,这样,膜可在报警状态之后恢复正常状态。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材料是可变形的,这样,膜在压力减轻且报警状态解除之后仍然从主体中延伸出来。延伸的膜提醒患者递送管阻断且需要更换注射装置。膜的示例性材料包括硅橡胶等等。

图14A和图14B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其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该实施方式中,注射装置包括带有外部装置配件的管,这样,所述注射装置可放置于远程位置且与注射泵连接。

图14A是储存结构中的注射装置700的透视图,注射装置700包括主体710和连接至主体710的贴片720。贴片720可操作地将注射装置700粘合连接至患者(未示出)。主体710具有围绕其外周的凹槽702,该凹槽702在储存结构中可操作地容纳管794。管794的一端与注射装置700的注射端口(未示出)流体连通,以将治疗剂递送至患者体内。管794的另一端与外部装置配件797流体连通,该外部装置配件797可在注射装置700难以接近某一位置时延伸至方便的位置或者可连接至注射泵(未示出)。在该实施例中,主体710包括配件接收器704,其在注射装置700处于管794缠绕主体710周围的储存结构时可操作地容纳并储存外部装置配件797。图14B是展开结构中的注射装置700的透视图,其中,外部装置配件797与配件接收器704分离并且管794从主体710的凹槽702中伸展出来。在操作过程中,注射装置700可放置于患者身体上的偏远位置,例如,不能通过常规方式正常进行注射的偏远位置,并且管794展开以便于和注射泵连接。

图15至图20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主体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各个不同的视图,其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主体包括在注射装置与患者的连接点上进行检查和通风的挖出部分。

注射装置的单片式主体可包括具有患者面的平面板,该平面板具有围绕和通过所述平面板的挖出部分,所述平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患者面上的递送管端口;与平面板的患者面相对连接的端口部件,该端口部件包括引导器端口和注射端口,所述引导器端口包括引导器通道,所述注射端口包括注射通道,所述引导器通道与所述注射通道和所述递送管端口流体连通;以及从所述患者面突出的连接突起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突起部可用于塑料焊接。

单片式主体可用于将治疗剂递送至患者的包括单片式主体在内的注射装置。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治疗剂皮下递送至患者的递送管,所述递送管从所述患者面突出并且大体上与所述患者面垂直,所述递送管与所述注射端口流体连通;以及贴片,所述贴片塑料焊接至连接突起部并且可操作地粘合连接至患者。

图15和图16分别是包括端口面812的主体810的正视透视图和俯视图。端口面812包括引导器端口830和注射端口840。主体810具有大致的平面板804,和围绕平面板804间隔设置并穿过平面板804的挖出部分860。主体810还具有端口部件806,该端口部件806在平面板804上突起并且包括引导器端口830和注射端口840。主体810是单片式主体,本文中将其定义为成型为单片的主体并且不是组装形成主体的一组分离的片。

图17是主体810的左视图。患者面814与平面板804上的端口面812相对并且将主体810可操作地连接至贴片(未示出),从而将注射装置粘合连接至患者。在该实施方式中,平面板804的患者面814包括多个连接突起部82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突起部820是凸块),其从平面板804突出以使贴片塑料焊接至主体8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可根据特定的应用场合的需求选择诸如截棱锥、凸块、辐射线、同心环等等的不同的连接突起部。在又一实施方式中,贴片可通过使用粘合剂连接至主体810。

图18和图19分别是主体810的仰视图和仰视透视图。连接突起部820围绕患者面814的外周823、围绕引导器轴834上的递送管端口825周围的内环822以及沿外周823和内环822之间的直径部件824设置,直径部件824沿着端口部件的长度方向。在该实施例中,连接突起部820是截棱锥。

图20是沿着外周通过连接突起部820的主体810的平面板804的截面图。在该实施例中,主体810塑料焊接于贴片830,贴片830连接至患者皮肤832。连接突起部820通过在每个固定点836处将连接突起部820焊接至贴片830,从截棱锥变形为扁平的圆形形状。在该实施例中,连接突起部820的尖端焊接至贴片830中,即,在固定点836处,连接突起部的尖端保持在贴片表面的下方,其中,连接突起部820连接贴片830。在横截面图中,患者面814和贴片830通过相邻的连接突起部820界定了通风间隙838,以在平面板804和贴片830之间提供通风和空气流通,通过通风间隙838穿过贴片830冷却皮肤832。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贴片830的设计可根据特定应用场合的需要进行选择。所述贴片可由任何生物相容性材料以及生物相容性粘合剂制造,所述生物相容性粘合剂可操作地将注射装置的重量维持在皮肤上持续预定的天数。贴片设计还需要考虑贴片和皮肤之间的通风和空气流通。在一种实施例中,贴片是粘合材料的连续片。在另一实施例中,贴片是包括通孔的粘合材料的网状片。在又一实施例中,贴片是粘合材料的连续片,其中,在连续片中切割出孔。所述孔根据需要可与注射装置的主体的诸如挖出部分之类的专用元件对齐。可选地,所述孔可与挖出部分具有相同的尺寸。在又一实施例中,贴片是粘合材料的连续片,其中,在连续片中切割出孔,并且在孔上施加筛网。在又一实施例中,贴片可由透明材料制成,从而使注射装置周围和下方的皮肤状况得到监控。在一种实施例中,粘附贴片由压敏丙烯酸型粘合剂以及无纺布聚酯衬底构建。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理解的是,注射装置的主体的设计可根据特定应用场合的需求选择。在一种实施例中,可选择平面板中的挖出部分的数目和位置以向皮肤提供通风,同时保持平面板足够的刚性。在另一实施例中,可选择挖出部分的数目和位置以允许观察注射装置的周围和下方的皮肤状况。在又一实施例中,注射装置的主体可由透明材料制成以使注射装置的周围和下方的皮肤状况得到监控。这在贴片包括孔或由透明材料制造时特别有用。示例性的用于注射装置的主体的材料包括聚碳酸酯、丙烯酸等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光学元件可被模塑成型为注射装置的主体以放大目标区域或多个目标区域。

图21至图24是用于注射装置的隔膜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述隔膜可设置在注射装置通道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膜是自密封的,以在针头穿过隔膜随后移出之后,阻断流体流过所述隔膜,防止流体流过与通道连接的端口。

图21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引导器隔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导器隔膜是不规则形状的,即,引导器隔膜具有不规则形状。引导器隔膜900包括多个将引导器隔膜900固定于引导器通道中的腿部件902。

图22是根据本发明制造的包括图21的引导器隔膜的注射装置的截面图。截面平分引导器端口930和注射端口940,并且包括引导器轴934和注射轴944。递送管950可操作地连接于引导器端口930并且界定引导器轴934,递送管950与注射端口940流体连通。引导器端口930包括引导器通道932,以及引导器端口盖935和设置于引导器通道932中的引导器隔膜900。引导器隔膜900通过腿部件902固定于注射装置901的引导器通道932中。注射端口940包括界定注射轴944的注射通道942以及设置于注射通道942中的注射隔膜946。注射通道942通过引导器隔膜900中的隔膜连接通道904与递送管950流体连通。引导器隔膜900将注射端口940连接至递送管950并且填充引导器通道932中的多余空间,以避免在引导器通道932中收集不需要的量的治疗剂。

图23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隔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在该实施方式中,隔膜为桶状。桶状隔膜980可根据特定应用场合的需要用作引导器隔膜或注射隔膜。

图24A和图24B分别是用于根据本发明制造的注射装置的隔膜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和A-A截面图。在该实施方式中,隔膜是圆顶状。圆顶状隔膜990可根据特定应用场合的需要用作引导器隔膜或注射隔膜。

重要的是,需要注意图1至图24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特定应用和实施方式,但是这无意将本发明的范围或者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至所述特定应用和实施方式。在阅读了说明书并浏览了说明书附图之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本发明的无数其他实施方式是可能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考虑到这些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虽然本文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认为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条件下,可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后附的权利要求来说明,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等同范围和含义中的所有改变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