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5325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钉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钉砧,克服现有技术中端端环切吻合器所使用的钉砧在生命体上了留下的创口较大的不足。该钉砧包括中心杆、帽体以及环形刀砧,其中:所述中心杆与帽体上的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中心杆上设置有檐部,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止位块;所述中心杆的所述檐部与所述帽体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弹性设置有扭簧;所述环形刀砧将所述止位块伸出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的部分压在所述帽体上,使所述帽体顶在所述中心杆上。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减小端端环切手术时创口的尺寸,减小对创口的损伤,减少创口愈合的难度,缩短创口愈合的时间和生命体手术之后的恢复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钉砧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钉砧。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各种端端环切吻合器已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端端环切吻合器主要用来使用钉砧等器材来对管腔组织进行手术缝合,可以大幅缩短手术时间,显著提高手术效率。
[0003]端端环切吻合器在使用时,将待吻合的两侧管腔各自的断端组织缝好荷包,然后将吻合器从一侧管腔插入,使得这一侧管腔上的荷包收紧于吻合器的拉杆上;并将钉砧埋入另一侧管腔,使得该另一侧管腔上的荷包收紧于钉砧的中心连接杆上。通过操作吻合器以及钉砧,使得两侧管腔上的荷包夹紧并缝合在一起。在切除缝合部位多余的组织使得两侧管腔连通后,就可以从人体管腔中连通钉砧从创口处拔出吻合器,完成手术。
[0004]目前,临床上所使用在端端环切吻合器上的钉砧,主体形状大致为圆盘状或者球冠状结构,且钉砧大多是以盘面或者球冠的径向垂直于吻合器前端轴线的方向上安装在吻合器上。而端端环切吻合器在使用时,需要从人体或者其他生命体的创口中伸入钉砧,并在手术结束后从该创口中拔出吻合器和钉砧。而钉砧的圆盘或者球冠的径向尺寸通常都大于吻合器前端的径向尺寸,这就使得人体或者生命体上的创口的截面积必须不小于钉砧上帽体的径向最大截面积,这样才能顺利地从创口中拔出吻合器和钉砧。而在人体或生命体上留下较大的创口,无疑也增大了创口愈合的难度,延长了创口愈合的时间,给手术对象造成更大的负担。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端端环切吻合器所使用的钉砧在生命体上了留下的创口较大的不足。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钉砧,包括中心杆、帽体以及环形刀砧,其中:所述中心杆与帽体上的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中心杆上设置有檐部,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止位块;所述中心杆的所述檐部与所述帽体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弹性设置有扭簧;所述环形刀砧将所述止位块伸出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的部分压在所述帽体上,使所述帽体顶在所述中心杆上。
[0007]优选地,所述中心杆与所述帽体上的所述连接部铰接或者铆接。
[0008]优选地,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帽体上的所述连接部通过销钉铰接,所述扭簧套在所述销钉上;或者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帽体上的所述连接部通过铆钉铆接,所述扭簧套在所述铆钉上。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帽体朝向所述中心杆的端面上的一对立壁,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夹在所述一对立壁之间,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一对立壁可转动地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一对立壁中的至少一个立壁朝向另一个立壁的壁面上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扭簧弹性设置在所述檐部与所述止挡部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立壁朝向所述另一个立壁的壁面上形成的台阶状结构为所述止挡部。
[0012]优选地,所述扭簧的一端弹性地压靠在所述檐部上,另一端弹性地压靠在所述止挡部上。
[0013]优选地,所述止位块伸出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的方向,垂直于所述中心杆与所述帽体相对转动的转动轴心。
[0014]优选地,所述环形刀砧设置在所述帽体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围。
[0015]优选地,所述环形刀砧的内壁朝向所述中心杆设置有约束块,所述约束块将所述止位块伸出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的部分压在所述帽体上。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减小端端环切手术时创口的尺寸,减小对创口的损伤,减少创口愈合的难度,缩短创口愈合的时间和生命体手术之后的恢复时间。
[001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和/或流程来实现和获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或现有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表达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9]图1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中环形刀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发明图1所示实施例中帽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在应用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所示实施例的钉砧的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7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在应用时处于翻转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相应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主要包括有中心杆10、帽体20以及环形刀砧30等。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环形钉砧30包含有如图3所示的内圈部分31和外圈部分32,两者套在一起形成环形钉砧30整体。在与吻合器配合使用时,内圈部分31和外圈部分32会被吻合器上的环形刀切开而成为两部分。图1所示的钉砧中,仅给出了环形刀砧30外圈部分32的示意。
[0028]中心杆10的第一端与帽体20上的连接部21可转动地连接,连接部21设置在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 —侧的端面上。中心杆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止位块40。环形刀砧30设置在帽体20的连接部21的外围,并将止位块40伸出于中心杆10的第一端的端面的部分,压在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这一侧的端面上。中心杆10靠近其第一端的部位上,设置有檐部11。檐部11与帽体20的连接部21之间,弹性设置有扭簧50。在钉砧的初始状态下,弹性设置的扭簧50可使得帽体20呈现为顶在中心杆10上的状态。在初始状态下,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与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保持垂直或者近乎垂直的位置关系。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与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只要处于接近垂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可,而不需要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与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呈严格的90度,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与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垂直关系,是可以存在一个正负10度甚至范围较大的偏差的。
[0029]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所示的中心杆10等部件,相对于图1所示的视角,顺时针转动了大约90度。
[0030]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中心杆10与帽体20上的连接部21之间,通过销钉60铰接,实现中心杆10与帽体20的相对转动。扭簧50套在销钉60上,一端弹性地压靠在檐部11上,另一端弹性地压靠在连接部21上。本发明的钉砧的其他实施例中,中心杆10与帽体20上的连接部21之间,也可以通过铆钉进行连接,同样可以实现中心杆10与帽体20的相对转动。
[0031]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帽体20上的连接部21,可以是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上的一对立壁。该对立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立壁211和第二立壁212。中心杆10的第一端夹在这一对立壁之间,通过销钉60与这一对立壁可转动地连接。
[0032]如图2和图4所不,中心杆10上设置有第一销钉孔12,第一立壁211上设置有第二销钉孔23,第二立壁212上设置有第三销钉孔24。销钉60穿过第二销钉孔23、第一销钉孔12以及第三销钉孔24,从而实现了中心杆10与帽体20之间的铰接。
[0033]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扭簧50套在销钉60上,且位于中心杆10的第一端与一对立壁的其中一个立壁之间。与中心杆10 —起限定扭簧50活动空间的立壁,在相对于另一个立壁的壁面上,形成有止挡部,用来与中心杆10上的檐部11 一起,限定扭簧50的两端。也即扭簧50弹性设置在中心杆10的檐部11与该止挡部之间。在中心杆10与帽体20上的连接部通过铆钉进行铆接时,扭簧50是套在铆钉上的。
[0034]在图1和图2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扭簧50设置在中心杆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立壁212之间。对于这种情形,限制扭簧50其中一端的止挡部,即设置在第二立壁212上。如图4所示,第二立壁212朝向第一立壁211的壁面上形成的台阶状结构221,即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的止挡部。扭簧50的一端可以为该台阶状结构221限定住活动范围。
[0035]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止位块40位于中心杆10的第一端的端面与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这一侧的端面之间,且与中心杆10固定连接。中心杆10的第一端夹在一对立壁之间时,止位块40也位于这一对立壁之间,且从这一对立壁之间伸出。止位块40伸出这一对立壁的方向,与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垂直。止位块40伸出这一对立壁的部分被环形刀砧30压住,从而整个止位块40被限制在中心杆10与帽体20之间。
[0036]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止位块40伸出中心杆10的第一端的端面的方向,垂直于中心杆10与帽体20相对转动的转动轴心。
[0037]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止位块4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中心杆10固定连接。
[0038]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中心杆10上的檐部11在垂直于中心杆10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中心杆10的第一端上与该檐部11相同朝向的部位的径向尺寸,也即在垂直于中心杆11轴线的方向上,檐部11超出中心杆10的第一端。这样,扭簧50可以弹性地设置在中心杆10的檐部11与该止挡部之间,从而能够分别向中心杆10以及帽体20分别施加一定的力量。
[0039]如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环形刀砧30内圈部分31的内壁上朝向中心杆10设置有约束块33,该约束块33压在止位块40上,将止位块40伸出中心杆10的第一端的端面的部分压在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这一侧的端面上。该约束块33可以是基于环形刀砧30的内壁朝向中心杆10而凸出的结构。
[0040]在配合端端环切吻合器进行使用时,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起初处于如图5和图6所示的初始状态。此时,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环形刀砧30通过约束块33将止位块40压在帽体20的端面上,扭簧50的两端被限制在中心杆10的檐部11与立壁之间而处于受迫状态。虽然帽体20铰接在中心杆10上,但是与中心杆10固定连接的止位块40被环形刀砧30上的约束块33压在帽体20上而无法活动。而受迫在中心杆10的檐部11与帽体20的连接部21之间的扭簧50,无法恢复成自由状态,只能保持有欲要恢复成自由状态的趋势。从而,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与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之间保持垂直或者近乎垂直的位置关系,以方便与端端环切吻合器一起,将待吻合的两侧管腔各自的断端组织所缝合成的荷包拉近并夹紧。在这种状态下,在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上,帽体20的投影面积基本上等于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的面积,也即大致为帽体20在垂直于中心杆10轴线方向上的最大截面积,如图5和图6所示。
[0041]当操作端端环切吻合器尾端的旋翼,使得钉砧与吻合器闭合而保证待吻合的两侧管腔各自的断端组织所缝合成的荷包夹紧并达到钉成型的空间要求时,就可以操作吻合器上的环形刀切断钉砧中的环形刀砧30,以方便将待吻合的两侧管腔各自的荷包缝合在一起。在环形刀切断环形刀砧30之后,环形刀砧30就会被环形刀切割成两部分(如前所述的外圈部分32和内圈部分31),带有约束块33的内圈部分31就会跟随环形刀移走,从而约束块33也跟随环形刀一起被移走。在约束块33随环形刀被移走后,帽体20和中心杆10将会在扭簧50的弹力作用下,发生相对偏转的运动,进而导致帽体20相对于中心杆10的轴线发生一定角度的翻转,如图7所示。
[0042]受迫在中心杆10的檐部11与帽体20的连接部21之间的扭簧50,因一直保持着欲要恢复成自由状态的趋势,从而弹性设置在中心杆10的檐部11与连接部21之间的扭簧50 一直保持着欲要将环形刀砧30和帽体20在中心杆10的端部进行翻转的趋势。当止位块40受到约束块33的压力逐渐减小并最终消失时,环形刀砧30没有被环形刀带走的部分以及帽体20,在扭簧50的作用下,就会在中心杆10的端部,绕着中心杆10与帽体20铰接部位(或者说绕着销钉60)的翻转,使得帽体20相对于初始状态翻转一定角度,直到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那个端面的一部分接触到阻挡其继续翻转的构件而停止,如图7所示。帽体20相对于初始状态所翻转的角度,主要取决于帽体20的厚度以及中心杆10的径向尺寸。本发明实施例的钉砧,通常可以翻转45度以上;在一些较为优选的实施例中,帽体20通常可以翻转60度左右。
[0043]当帽体20相对中心杆10翻转到位后,帽体20在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上的空间尺寸,就由初始状态下帽体20朝向中心杆10的这一侧的端面的面积变成了接近于与该端面的直径相等的一条线段。而从生命体的创口中拔出吻合器的方向,与该中心杆10的轴线方向相同。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使得人体或者生命体上的创口的截面积在小于钉砧帽体20的径向最大截面积时,同样能够顺利地从创口中拔出吻合器和钉砧。
[0044]在理想状态下,生命体上的创口甚至可以是等于或者略大于钉砧上帽体20的径向尺寸的一个条状开口。
[0045]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钉砧减小了生命体在端端环切手术时创口的尺寸,同时还可以减小对创口的损伤,减少创口愈合的难度,缩短创口愈合的时间和生命体手术之后的恢复时间,减小生命体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0046]当然,本发明的钉砧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这一对立壁上都设置止挡部。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将扭簧50设置在中心杆10与这一对立壁中的其中任意一个立壁之间。或者,也可以同时设置两个扭簧50,且中心杆10与这一对立壁中的任意一个立壁之间,均各自设置一个扭簧5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中心杆与任意一个立壁之间,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扭簧,同样也是可行的。在中心杆10与立壁之间设置多个扭簧时,可以增加相对于中心杆10翻转帽体20的力。
[0047]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钉砧,包括中心杆、帽体以及环形刀砧,其中: 所述中心杆与帽体上的连接部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中心杆上设置有檐部,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止位块; 所述中心杆的所述檐部与所述帽体的所述连接部之间弹性设置有扭簧; 所述环形刀砧将所述止位块伸出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的部分压在所述帽体上,使所述帽体顶在所述中心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中心杆与所述帽体上的所述连接部铰接或者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帽体上的所述连接部通过销钉铰接,所述扭簧套在所述销钉上;或者 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帽体上的所述连接部通过铆钉铆接,所述扭簧套在所述铆钉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帽体朝向所述中心杆的端面上的一对立壁,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夹在所述一对立壁之间,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一对立壁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一对立壁中的至少一个立壁朝向另一个立壁的壁面上形成有止挡部,所述扭簧弹性设置在所述檐部与所述止挡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立壁朝向所述另一个立壁的壁面上形成的台阶状结构为所述止挡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扭簧的一端弹性地压靠在所述檐部上,另一端弹性地压靠在所述止挡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止位块伸出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的方向,垂直于所述中心杆与所述帽体相对转动的转动轴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环形刀砧设置在所述帽体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钉砧,其中: 所述环形刀砧的内壁朝向所述中心杆设置有约束块,所述约束块将所述止位块伸出所述中心杆的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端面的部分压在所述帽体上。
【文档编号】A61B17/115GK104382625SQ201410566627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李锦运, 王力东 申请人:重庆康美唯外科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