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7384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元胡、橙皮、刺竹茹、凤尾草、厚朴、半夏、云母、八角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黏膜损伤的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常归属于中医“吐酸”、“吞酸”、“反胃”、“嘈杂”、“噎膈”、“胃痞”、“胸痹”等范畴。西医主要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动力等进行治疗,多数只能改善临床症状,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服药又有一定的副作用。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元胡、橙皮、刺竹茹、凤尾草、厚朴、半夏、云母、八角,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元胡30-40份、橙皮30-40份、刺竹茹20_30份、凤尾草20-30份、厚朴10-20份、半夏10-20份、云母10-20份、八角10-20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元胡35份、橙皮35份、刺竹茹25份、凤尾草25份、厚朴15份、半夏15份、云母15份、八角15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0008]元胡:辛、苦、温。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0009]橙皮:辛、苦、温。归脾、肺经。行气健脾,降逆化痰。临床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痰壅气逆之咳嗽痰多,胸隔满闷,梅核气等症。
[0010]刺竹茹:微苦,凉。清热,和胃,降逆。胃热呕吐,呃逆。
[0011]凤尾草:辛、平。发散外邪,理气和胃。用于感冒,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口腔炎,牙痛,肝炎,消化不良等症。
[0012]厚朴:苦、辛、温。归脾、胃、大肠经。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用于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等。
[0013]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胸腺疮满,头痛眩晕等。
[0014]云母:甘、温。归心、肝、肺、脾、膀胱经。安神镇惊,止血敛疮。用于心悸,失眠,眩晕,癫痫,久泻,外伤出血,湿疹等症。
[0015]八角:辛、甘、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腰膝冷痛、畏寒呕吐、寒湿脚气等。
[0016]本发明中药于2010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65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0017]1、一般资料
[0018]65例患者中,年龄23-71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5年,平均年龄36岁。
[0019]2、诊断标准
[0020]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0021](I)有反流症状;
[0022](2)内镜下可能有反流性食管炎的表现;
[0023](3)患者有典型的胸骨后灼痛、烧心、反酸症状者。
[0024]排除胃及食道手术史、食管狭窄、上消化道恶性病变、原发性动力障碍、严重伴随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
[0025]中医临床症状:烧心、胸骨后或心窝疼痛,反酸、嗳气,两胁疼痛,胸脘痞满,当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舌苔薄,脉弦或细弦。
[0026]3、治疗方法
[0027]3.1处方:元胡35g、橙皮35g、刺竹苑25g、凤尾草25g、厚朴15g、半夏15g、云母15g、八角 15g。
[0028]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10天为I疗程。
[0029]4、治疗结果:
[0030]4.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0031]治愈:症状完全消失,胃镜复查食管黏膜糜烂消失或基本消失;
[0032]有效:症状明显好转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食管黏膜糜烂消失1/2以上者;
[0033]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胃镜下食管黏膜糜烂消失1/2以下者。
[0034]4.2结果:6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43例(占66.2% ),有效15例(占23.1 % ),无效7例(占10.7% ),总有效率为89.3%0
[0035]5、典型病例
[0036]5.1侯某,男,51岁,主述患胃病多年,近日由于情绪不好,感觉胃脘顶胀,灼热、胸骨后疼痛,并伴有泛酸、烧心,口干、口苦,饮水较多,纳可,大便干结,夜寐不宁。舌质红,苔干薄,脉细弦。当日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窦糜烂,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II级。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0037]5.2曹某,女,34岁,主述烧心反酸I年余,I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烧心,反酸,恶心,嗳气频,口苦,脘腹畏寒。纳可,寐安,大便溏薄,时夹有黏液。舌淡红、体胖、小裂纹、苔薄白,脉沉滑细缓。胃镜检查:食管下段黏膜充血、糜烂和渗出,慢性胃炎。诊断为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胀痛反酸明显好转,继续服用I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39]实施例1,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是由元胡35g、橙皮35g、刺竹苑25g、凤尾草25g、厚朴15g、半夏15g、云母15g、八角15g制成。
[0040]实施例2,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是由元胡30g、橙皮30g、刺竹苑20g、凤尾草20g、厚朴10g、半夏10g、云母10g、八角1g制成。
[0041]实施例3,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是由元胡40g、橙皮40g、刺竹苑30g、凤尾草30g、厚朴20g、半夏20g、云母20g、八角20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元胡30-40份、橙皮30-40份、刺竹茹20-30份、凤尾草20-30份、厚朴10-20份、半夏10-20份、云母10-20份、八角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元胡35份、橙皮35份、刺竹茹25份、凤尾草25份、厚朴15份、半夏15份、云母15份、八角15份。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4398874SQ20141061587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王东鹏 申请人:王东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