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9692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由以下药物制备而成:黄柏70g、黄芩80g、地榆100g、海螵蛸80g、当归60g、板蓝根80g、玄参70g、白及60g、夏枯草80g、柴胡70g、五倍子60g、连翘60g、冰片20g。本发明对烧烫伤具有显著的疗效。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由中草药制备而成的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烧烫伤中医称为“烫火伤”、“烫水伤”,系由火热之毒侵入人体所致,烧烫伤创面,特别是严重烧烫伤创面,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常会在创面愈后形成瘢痕,影响功能,影响皮肤美容。如何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正确处理创面,减缓和抑制疤痕形成,恢复皮肤弹性,恢复患者的人生自信,这是皮肤美容科医生的追求目标。目前,对烧烫伤后治疗的药物,鲜有疗效确切的,不能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药物制备而成:黄柏70g、黄岑80g、地榆100g、海螵蛸80g、当归60g、板蓝根80g、玄参70g、白及60g、夏枯草80g、柴胡70g、五倍子60g、连翘60g、冰片20g。
[0005]制备方法:取冰片粉碎成细粉,其余碎断,另取食用麻油45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加入麻油量20-40%的蜂蜡融化,待温后加入冰片粉,混匀,即得。
[0006]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治疗组男74例,女51例,年龄5个月?62岁,平均41岁。创面情况,烧烫伤面积〈5%75 例;10 ?20% 49 例;>20%1 例。
[0007]治疗过程
换药前,要清洗一下伤口,可用生理盐水或淡盐开水清洗,正确的方法是用医用棉球或棉签沾盐水轻轻的擦。
[0008](I)起水泡的地方,用消过毒的剪刀从水泡的最低处剪开让水泡里面的水流出来,坏死的皮肤可稍微剪掉一点点,以便让药接触伤口。疱皮已脱落者可直接涂本发明。前三天每3?4h换药一次,始终保持创面有药膏,以后视情况6?8h换药一次,换药时先清除创面液化物。
[0009](2)创面形成焦痂或深度及III度的创面首先进行清创,不能清创的可用手术刀采用“#”字耕耘法,划开痂皮,以不出血疼痛为度,目的是利于药膏渗透入坏死组织内,尽快使坏死组织液化、排除。
[0010]I度烧伤换药3?4次/d,一般在2?3d内愈合,愈合无瘢痕。
[0011]浅II度烧伤用消过毒的剪刀从水泡的最低处剪开让水泡里面的水流出来,前3d每3?4个h换药一次,始终保持创面有药膏湿润。烧伤面积较大患者,同样,前3d每3?4h换药一次,以后换药4次/d。一般经过治疗5d左右开始出现脱皮、发痒等现象,皮肤逐渐恢复,约I周后自然愈合,愈后无瘢痕形成。个别患者可暂时有色素沉着,有点状浅色斑,经过一个夏天后,逐渐恢复正常颜色。
[0012]深II度烧伤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开水疱,同时剪除部分坏死组织,前7d每3?4h换药一次,始终保持创面有药膏湿润,以后每天换药两次。大约I周左右坏死组织逐渐脱落,开始有痛感。1d左右出现发痒、针刺痛感,逐渐恢复。大部分患者15d愈合,一般情况愈合后无瘢痕。但已化脓感染过的伤口愈合后,可能会留有瘢痕。
[0013]结果
本组155例烫伤经换药治疗后,治愈率达100%,I度创面2?3d愈合,浅II度创面5?1d愈合,深II度创面3周愈合,治疗时间最短2d,最长20d愈合。均无增生性瘢痕生长,无功能障碍。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实施例1
取冰片粉碎成细粉,其余黄柏70g、黄芩80g、地榆100g、海螵蛸80g、当归60g、板蓝根80g、玄参70g、白及60g、夏枯草80g、柴胡70g、五倍子60g、连翘60g,碎断,另取食用麻油45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加入麻油量20-40%的蜂蜡融化,待温后加入冰片粉,混匀,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药物制备而成:黄柏70g、黄芩80g、地榆100g、海螵蛸80g、当归60g、板蓝根80g、玄参70g、白及60g、夏枯草80g、柴胡70g、五倍子60g、连翘60g、冰片20g。
【文档编号】A61K35/618GK104352792SQ201410666207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段现鹏 申请人:段现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