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186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茵陈蒿12份、大丁草20份、蒲公英15份、泽泻6份、大麦50份。发明人认为,黄疸型肝炎为外感时邪,蕴结于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熏蒸于脾胃,累及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外溢肌肤,上注眼目,下流膀胱,使身目小便俱黄,而成黄疸。本发明选用茵陈蒿利湿退黄;大丁草、蒲公英清热解毒;泽泻利水渗湿;泄热通淋;大麦健脾和胃;诸药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退黄健脾和胃之功。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定义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以病毒性肝炎继发引起肝损伤为主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疾病,其发病 机制主要是肝细胞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摄取、排泄胆红素能力下降,而导致血清总胆红素水 平升高,进而出现急性黄疸。临床上主要体现为十分容易疲劳、食欲快速减退以及恶心呕吐 等症状,肝区肿大压痛、叩击痛,且可伴随脾肿大,病程发展较快,对患者肝脏损伤较大。
[0003]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地区,每年急性肝炎病人发病率约为15. 52/10万,目前西 医临床上尚无标准治疗方式与疗效确切药物,多使用维生素C大剂量静脉给药,以及维生 素K、B族等机体必须维生素族物质,同时补充所需的能量与营养,以促进肝脏代谢功能,加 强向体外排泄毒素,形成治疗效果,但这种治疗受患者本身体质所影响而并不稳定,因此西 医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 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目的。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 制备而成:茵陈蒿12份、大丁草20份、蒲公英15份、泽泻6份、大麦50份。
[0006] 下面结合中医理论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发明人认为,黄疸型肝炎为外感时邪,蕴结于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热熏蒸于脾胃,累 及肝胆,以致肝失疏泄,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外溢肌肤,上注眼目,下流膀胱,使身目小 便俱黄,而成黄疸。本发明选用茵陈蒿利湿退黄;大丁草、蒲公英清热解毒;泽泻利水渗湿; 泄热通淋;大麦健脾和胃;诸药共奏清热利湿解毒退黄健脾和胃之功。
[0007]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临床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3月发明人于烟台市传染病医院收治11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 者。所有病例经临床检查均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诊断标准,血清胆红素>〇. 8 mg/dl,均伴有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容易疲乏等症状,肝区肿痛,可出现压痛以及叩击痛,巩膜及皮肤出现 黄染,可伴有轻度的脾肿大,中医辨证均为热重于湿、湿热蕴结型;排除机体营养极度不良 患者,心脑肾等其他主要器官及系统伴发严重疾病或功能障碍患者等,以及妊娠期与哺乳 期妇女。
[0008]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男36例,女21例, 平均年龄(36. 34±7. 23)岁。对照组男33例,女24例,平均年龄(37. 25±8. 24)岁。两组 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〇. 05),具有可比性。
[0009] 2、研宄方法: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按照实施例1制得的煎剂,每日两次。同时联合还原性谷胱甘肽、复 方甘草酸制剂静脉注射及对症治疗。
[0010] 对照组仅给予还原性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制剂静脉注射及对症治疗。
[0011] 服药期间尽量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忌食肥甘厚腻。14天为一个疗程,连续应用两 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病例临床治愈率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0012]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包括AST、ALT、TBIL)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各项临床指征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 恢复正常,且在3个月内无复发; 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有所缓解、减轻,肝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 但未完全恢复正常; 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0013] 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Y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检验。
[0014] 5、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肝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〇. 05)。详见表1和表2。
[0015] 表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例(% )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 材制备而成:茵陈蒿12份、大丁草20份、蒲公英15份、泽泻6份、大麦50份。
【文档编号】A61K36/8998GK104474387SQ201410721601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3日
【发明者】于红 申请人:于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