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825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由山药、当归、桂枝、神曲、人参、川芎、阿胶、大枣、茯苓、黄芪、路路通和王不留行组成。该中药为散剂,其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至30-80目;(3)混合5-15分钟得中药粉;(4)按每袋100-200g分装,即得成品。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粉散剂具有补脾益气、补气生血、通经下乳的功效。专治奶牛气血虚、乳汁稀少,可明显增加奶牛的日产奶量,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专利说明】-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兽用中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奶牛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是由奶牛的产奶量决定的,如何增加奶牛的产奶量是人们 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给奶牛补充营养性添加剂、中药添加剂和微 生物添加剂等。营养性添加剂近年来研究较多,目的是利用某些对机体有营养作用的化学 元素参与机体的代谢,来提高产奶量。主要有硫酸钠、双乙酸钠、金属蛋氨酸、硫酰二胺磷酸 盐、磷酸脲等。但化学物质普遍存在药物残留,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考证。微生物添加剂是 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向,但其制备工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中药用于增奶,有其独 特优势,作为反刍动物,对药用植物利用率高,中药不仅能作为营养物质利用,而且在利用 中发挥其药理作用。这种药理作用功能多样,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不在体内残留,不 出现抗性奶,是理想的奶牛增奶产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残留、无耐药性的中药 粉散剂。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增加奶牛产奶量的中药粉散剂。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奶牛用中药粉散剂的制备方法。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奶牛增奶的中药 粉散剂,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山药3-7份、当归10-18份、桂枝3-5份、神曲3-5 份、人参10-16份、川弯3-5份、阿胶6-15份、大枣5-7份、茯苓3-5份、黄芪10-15份、路路 通4-10份、王不留行10-20份。
[0007] 进一步地,该中药粉散剂的最佳原料的质量份数如下:山药7份、当归15份、桂枝 3份、神曲3份、人参15份、川芎5份、阿胶6份、大枣7份、茯苓4份、黄芪12份、路路通8 份、王不留行15份。
[0008] 进一步地,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至 30-80目;(3)混合5-15分钟得中药粉;(4)按每袋100-200g分装即得成品。
[0009]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0] (1)本组方依据中药理论,科学配伍,保留了中药方剂辨证论治的组合效应,具有 补脾益气、补气生血、通经下乳的功效,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可明显增加奶牛日产奶量。
[0011] (2)本组方采用纯中药制剂,取材于天然中草药,无副作用、无残留。采用本组方的 中药粉散剂催乳,乳制品绿色环保,更利于健康。
[0012] (3)本发明各中药原料的药理是:
[0013]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0014] 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
[0015]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0016] 神曲:消食和胃;
[0017]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0018]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0019]阿胶:补血,滋阴;
[0020] 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0021] 茯苓:健脾,宁心;
[0022] 黄芪: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
[0023] 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
[0024] 王不留行:活血通经,下乳消痈。
[0025] 按照中医的观点,奶牛产奶量少乃是属于气血亏所致津液少,需选择补气生血之 药以增加产奶量。配方之中,人参、黄芪皆具有补气及补气生津、补气生血之功效,两者相须 为用,能相互增强疗效。当归甘温质润,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阿胶甘平质润,亦为补血 要药。当归、阿胶、黄芪和人参合用,治疗气血两虚。山药性味甘平,能补脾益气,滋养脾阴, 多用于脾气虚弱或气阴两虚。神曲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脾开胃。大枣甘温,亦能补脾益气。 茯苓味甘,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川穹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为血中之 气药,具有通达气血的功效。桂枝辛散温通,既能温散血中之寒凝,又可宣导活血药物,多与 当归、阿胶等活血药物同用。王不留行苦泄宣通,行而不留,能行血脉,通乳汁,为治疗产后 乳汁不下常用之品。路路通能通经脉,下乳汁。王不留行、路路通与黄芪、当归等补气补血 药同用治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尤为适宜。对上述十二味药配伍使用,具有补脾益气、补 气生血、通经下乳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 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7] 实施例1
[0028] -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各中药原料及其重量分别是:山药7份、当归15 份、桂枝3份、神曲3份、人参15份、川弯5份、阿胶6份、大枣7份、茯苓4份、黄芪12份、 路路通8份、王不留行15份。其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至 60目;(3)混合10分钟得中药粉;(4)分装成200g/袋,得成品。
[0029] 实施例2
[0030] -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各中药原料及其重量分别是:山药5份、当归10 份、桂枝4份、神曲4份、人参16份、川弯4份、阿胶15份、大枣5份、茯苓3份、黄芪10份、 路路通4份、王不留行20份。其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至 60目;(3)混合10分钟得中药粉;(4)分装成200g/袋,得成品。
[0031] 实施例3
[0032] -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各中药原料及其重量分别是:山药3份、当归18 份、桂枝5份、神曲5份、人参10份、川弯3份、阿胶10份、大枣6份、茯苓5份、黄芪15份、 路路通10份、王不留行10份。其制备方法是:(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至 60目;(3)混合10分钟得中药粉;(4)分装成200g/袋,得成品。
[0033] 临床试验
[0034]实验1:
[0035] 在哈尔滨某养牛场选取年龄在2. 5?3. 0岁、第1胎次、处于泌乳中期、奶产量 18?20kg的奶牛190头,统计试验前7d每天、每头牛产奶量,按平均产奶量分群。第一组 95头,实验前日均产奶量为19. 5kg/头·(!,随即拌料饲喂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粉散剂,每 200g拌料150kg,一天三次,连喂4周。第二组95头,实验前日均产奶量为19. 4kg/头·(!, 作为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饲料。从试验后第7d开始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每天产奶量,并每 隔7d分别统计一次产奶量。结果表明,实验组在第7d、第14d、21d和24d的日均产奶量分 别19. 8、20. 7、19. 6和19. 3kg/头·d;对照组在第7d、第14d、21d和24d的日均产奶量分 别19. 3、17. 8、16. 6和16.Ikg/头·d。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日均产奶量高2. 4kg/头·d,具 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 01)。结果见表1。
[0036] 实验1说明实施例1所制得的中药粉散剂增奶效果明显,产生的经济效益更显著。
[0037]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日平均产奶量统计
[0038]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 山药3-7份、当归10-18份、桂枝3-5份、神曲3-5份、人参10-16份、川弯3-5份、阿胶6-15 份、大枣5-7份、茯苓3-5份、黄芪10-15份、路路通4-10份、王不留行10-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其特征在于:最佳原料的质量 份数如下: 山药7份、当归15份、桂枝3份、神曲3份、人参15份、川弯5份、阿胶6份、大枣7份、 茯苓4份、黄芪12份、路路通8份、王不留行15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是: (1)按配方量称取各中药;(2)将中药粉碎至一定目数;(3)混合,得中药粉;(4)分装成袋, 即得成品。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粉碎目数为30-80目。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 时间为5-15分钟。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药粉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装 规格为100-200g/袋。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4398747SQ201410745384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8日
【发明者】刘志辉, 李琳, 曲荟芬 申请人:天农大(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