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疹的中医治疗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3178发布日期:2018-06-18 11:2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湿疹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脾胃素虚,或因饮食失节,戕伤脾胃,致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水湿蓄积,停滞于内,浸淫肌肤,而发湿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方便、效果明显的一种湿疹的中医治疗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湿疹的中医治疗新方法,它是由以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白鲜皮25-30克,苦参25-30克,土茯苓25-30克,紫草10-15克,蛇床子25-30克,赤芍10-15克,连翘20-25克,金银花20-25克,荆芥10-15克,防风10-15克,甘草20-25克,当归20-25克,首乌10-15克。

优选的是所述的中药由如下重量克数的原料制成: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紫草10克,蛇床子30克,赤芍12克,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甘草20克,当归20克,首乌12克。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性如下: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

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藓,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有治疗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等作用。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麻疹,热病癍疹,湿疹,尿血,血淋,血痢,疮疡,丹毒,烧伤,热结便秘。

蛇床子:温肾助阳,祛风,燥湿,杀虫。治男子阳痿,阴囊湿痒,女子带下阴痒,子宫寒冷不孕,风湿病痛,疥癣湿疮。

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主治: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跌扑损伤。

连翘:属性: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荆芥:入血分之风药,具有散邪解肌发汗,炒炭止血之功效。味辛,微温,归肝、肺经,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头痛身痛;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等疾病。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促进造血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肝,延缓衰老,影响内分泌功能,润肠通便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湿疹的中医治疗新方法:白鲜皮25克,苦参25克,土茯苓30克,紫草10克,蛇床子30克,赤芍10克,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荆芥15克,防风10克,甘草20克,当归20克,首乌15克。

实施例2、一种湿疹的中医治疗新方法:白鲜皮25克,苦参30克,土茯苓30克,紫草15克,蛇床子30克,赤芍12克,连翘20克,金银花25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甘草20克,当归20克,首乌12克。

实施例3、一种湿疹的中医治疗新方法:白鲜皮30克,苦参30克,土茯苓25克,紫草10克,蛇床子30克,赤芍15克,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甘草20克,当归25克,首乌15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