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智能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39712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家居智能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保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家居智能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提高,老龄化人口也越来越多,常用的医疗护理床智能把床的后半部分调高,光靠床的后半部分调高进行坐起非常不舒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尤其是需长期卧床的病人入厕极为不便,影响到病人的健康恢复。另外,由于病人长期躺在床上,使得身体与床垫接触的压力点固定,因此容易引发压力性褥疮,还有可能导致病情的加重。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方便、防止压力性褥疮的家居智能床。一种家居智能床,包括床架、安装在床架中的调节系统、铺设在床架上的床垫、以及安装在床架中部的卫生装置,所述调节系统包括设置在床架的前部的起背组件、及设置在床架的尾部的下放组件;所述卫生装置设置在该起背组件及下放组件之间;所述床垫包括一对应所述起背组件的充气模组、连接该充气模组的气泵、连接该气泵的自动控制模组、连接该自动控制模组的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该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起背组件上,该第二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下放组件上;当所述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起背组件及下放组件的复位时,向所述自动控制模组发出的复位完成信号,该自动控制模组控制气泵进行循环充气和放气。进一步地,所述起背组件包括一与床架枢接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驱动装置枢接的第一连杆、一与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一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的推动架、及与该床架的中部枢接并且抵靠在推动架上的靠背;所述下放组件包括一与床架枢接的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枢接的第二连杆、一与第二连杆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一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延伸臂、与延伸臂枢接的脚踏部、及两端分别与脚踏部及床架的中部枢接的腿靠部。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架远离所述第一转动轴的端部的顶面设有若干滑轮以支撑所述靠背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床架的前端的底部安装一限位板,该限位板与所述靠背的前端底面接触,以在该靠背处于平铺状态时支撑该靠背。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架呈U形设置;该推动架的两个自由端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靠背的一端与所述床架中部的连接板枢接;该靠背的宽度与所述推动架的宽度相同,靠背的长度大于推动架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脚踏部包括一顶框及固定连接顶框的底部的底框,该底框与所述延伸臂枢接,该底框的前端底部设有滚轮。进一步地,所述卫生装置包括一与所述床架连接的导轨、安装在导轨上的平移装置、安装在平移装置上的升降盖及卫生盒、卫生盖、及安装在床架上的锁扣件;所述卫生盒与升降盖间隔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平移装置包括一基座、安装在基座上的驱动电机、及连接该驱动电机的摩擦轮,所述导轨的侧面设有摩擦板,所述摩擦轮抵靠在导轨的摩擦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一支撑罩,该支撑罩的顶面设有若干阻挡块及弹片,该阻挡块的内侧端设有卡槽;所述卫生盒的底部设有若干卡块对应卡设在阻挡块的卡槽内并与所述弹片抵靠。进一步地,所述卫生盒的顶部相对两侧设有滑轨,所述卫生盖的相对两侧向下延伸有延伸部,以对应卡入所述卫生盒的滑轨;该卫生盖的一端中部向下延伸凸块,所述锁扣件朝向卫生盖的部分设有L形的钩状部,该钩状部对应配合所述卫生盖的凸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家居智能床通过调节系统、床垫、及卫生装置的设置,方便使用者从躺卧的状态转为坐起状态,从而结束整天睡床的困境;实现床上大小便,便后处理卫生时看不到异物,闻不到异味,而且清洗简便,解决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使护理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和情绪,双方自然面对;床垫解决了长期卧床需它人帮助翻身的负担,以及防止压力性褥疮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家居智能床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家居智能床省去其中一侧板及床尾板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家居智能床的主视图。图4为图2的家居智能床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5为图1的家居智能床省去侧板、床尾板及卫生装置后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卫生装置省略未示。图6为图5的家居智能床的调节系统的起背组件及床头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起背组件及床头板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8为图5的家居智能床的下放组件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下放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10为图1的家居智能床的卫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卫生装置的左视图。图12为图10的卫生装置从左侧观察的立体示意图,其中二固定架省略未示。图13为图12的卫生装置的卫生盒及卫生盖的分解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卫生盒及卫生盖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的家居智能床的床垫的俯视示意图。图16为图15床垫的充气模块的气路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充气模块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17所示,为本发明的家居智能床,包括一床架10、安装在床架10中的调节系统40、及安装在床架10中部的卫生装置70。所述调节系统40包括设置在床架10的前部的起背组件50、及设置在床架10的尾部的下放组件60;所述卫生装置70设置在该起背组件50及下放组件60之间。具体地,该床架10上还铺设有床垫20,床垫20上设有卫生孔21,该卫生孔21的形状与马桶形状相似。该家居智能床还包括一简便电动桌(图未标),可沿床架10的纵长方向移动。该床架10包括顶部的框体11、分别连接该框体11四周的若干支柱15。具体地,该框体11包括两侧相对平行的侧端板12、垂直连接侧端板12的若干连接板13;其中中部的二连接板13将床架10分成头部、中部、尾部三个部分,所述卫生装置70安装在该中部,所述起背组件50安装在头部,该下放组件60安装在尾部。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床架10的尾端的连接板13中部设有缺口130,以配合操作下放组件60。该床架10的头部及尾部还设有连接相邻连接板13的若干加强杆(图未标),以增强床架10的强度。该床架10还包括设置在四周的二侧板90、床头板91、床尾板92。其中一侧板90的中部对应所述卫生装置70处设有窗口97,用于护理人员处理收集好大小便的卫生装置70。所述调节系统40的起背组件50包括一与床架10枢接的第一驱动装置51、一与第一驱动装置51枢接的第一连杆54、与第一连杆54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轴55、与第一转动轴55固定连接的推动架56、及与床架10枢接并且抵靠在推动架56上方的靠背57。该第一驱动装置51包括电机510及推杆515,该电机510转动时带动推杆515伸缩从而带动第一连杆54转动。所述第一连杆54的底端与推杆515枢接;具体地,第一连杆54的数量为二,每一第一连杆54呈片状设置,所述第一连杆54的底部夹住推杆515的末端并通过销钉穿设连接。该第一连杆54的顶部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与所述第一转动轴55固定。该第一转动轴55的两端通过固定座(图未标)与床架10的侧端板12枢接,每一固定座安装在侧端板12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轴55靠近床架10的中部设置,第一驱动装置51设置在头部的中间位置并朝向床架10的中部。所述推动架56大致呈U形设置;该推动架56的两个自由端与第一转动轴55固定连接,该推动架56远离第一转动轴55的端部顶面设有二滑轮560,该滑轮560用于支撑所述靠背57的底面。所述靠背57的一端与所述床架10中部的连接板13枢接。该靠背57的宽度与所述推动架56的宽度相同,靠背57的长度大于推动架56的长度,从而使得靠背57的底部抵压在所述推动架56的滑轮560上。该靠背57的顶面与框体11的顶面平齐,以共同支撑床垫20。在本实施例中,该靠背57呈矩形框状设置。所述床架10的前端的底部安装一限位板59,该限位板59与靠背57的前端即远离床架10中部的端部的底面接触,以在靠背57处于平铺状态时支撑靠背57。所述下放组件60包括一与床架10枢接的第二驱动装置61、一与第二驱动装置61枢接的第二连杆64、与第二连杆64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65、与第二转动轴65固定连接的延伸臂66、与延伸臂66枢接的脚踏部67、及两端分别与脚踏部67及床架10中部的连接板13枢接的腿靠部68。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1相同,该第二驱动装置61包括电机610及推杆615,该电机610转动时带动推杆615伸缩从而带动第二连杆64转动。该第二连杆64的顶部通过焊接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与所述第二转动轴65固定。该第二转动轴65的两端通过固定座(图未标)与床架10的侧端板12枢接。该第二转动轴65靠近床架10的中部安装,所述延伸臂66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轴65固定,另一端沿床架10的尾部延伸。具体地,第二转动轴65靠近床架10的中部设置,即与第一转动轴55位于中部的相对两侧;第二驱动装置61设置在尾部的中间位置并朝向床架10的中部;因此第二驱动装置61与第一驱动装置51相对设置。所述脚踏部67包括一顶框671及固定连接顶框671的底部的底框675。该底框675与所述延伸臂66枢接。在本实施例中,该顶框671呈矩形框状设置,该底框675呈U形设置并垂直与所述顶框671。该底框675的前端底部设有滚轮679,用于当下放组件60弯折下放时与地面接触。所述腿靠部68的前端与床架10中部的连接板13枢接,该腿靠部68的后端与脚踏部67的前端枢接。在本实施例中,该腿靠部68呈矩形框状设置。当使用者(病人)需要从躺卧的状态坐起来时,通过按键或者遥控控制所述调节系统40工作。此时,起背组件50的第一驱动装置51收缩,通过第一连杆54带动第一转动轴55逆时针转动(从靠近第一驱动装置51的一侧观察),从而驱动推动架56向上翻转;推动架56通过滑轮560将靠背57向上推,从而使得靠背57与床架10倾斜达到预定的角度。由于滑轮560的设置,使得推动架56可以平滑地推起靠背57,大大减少了震动,有效地保护了使用者。同时,控制下放组件60的第二驱动装置61向床架10中部推出,通过第二连杆64使得第二转动轴65逆时针转动,从而拉动脚踏部67往地面下降,并带动腿靠部68向下翻转倾斜,因此腿靠部68与脚踏部67组成倾斜弯折的阶梯状,方便使用者自然弯曲腿部,舒适度大大提高。当使用者需要从坐起的状态转换为躺卧状态时,反向控制第一驱动装置51及第二驱动装置61,使第一转动轴55及第二转动轴65顺时针转动,带动推动架56顺时针下降、及脚踏部67与腿靠部68的上升,从而起背组件50与下放组件60恢复平铺状态。其中推动架56下降时,靠背57由于自身的重量作用一直压在推动架56的滑轮560上,直至靠背57的自由端抵靠在限位板59上。所述卫生装置70包括一与所述床架10连接的导轨71、安装在导轨71上的平移装置72、安装在平移装置72上的升降盖73及卫生盒74、卫生盖75、及安装在床架10上的锁扣件76。所述卫生盒74与升降盖73间隔并排设置,所述锁扣件76用于阻挡卫生盖75。该导轨71位于所述床架10的中心并横跨侧端板12,通过二固定架77与所述床架10固定。每一固定架77呈U形设置。该导轨71呈长条状设置,导轨71的一侧壁上包括摩擦板710。所述平移装置72包括一基座720、安装在基座720上的驱动电机725、及连接该驱动电机720的摩擦轮728。该基座720罩设在导轨71上可相对该导轨71滑动。所述摩擦轮728抵靠在导轨71的摩擦板710上。具体地,所述摩擦轮728通过传动机构(图未标)与驱动电机725连接。该基座720还包括设置在顶部的支撑罩729,该支撑罩729将驱动电机725罩设在其中。可以理解地,所述摩擦轮728可以设置为齿轮,对应摩擦板710设置为齿条。所述升降盖73安装在平移装置72上用于对床垫20的卫生孔21进行封堵。该升降盖73包括顶板730及连接该顶板730与平移装置72的基座720的升降器735。该顶板730与床垫20的卫生孔21的形状对应,以堵住该卫生孔21。该升降器735可以是直线电机、齿轮齿条组件、或者是丝杆螺母组合等等装置。所述卫生盒74安装在基座720的支撑罩729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卫生盒74呈矩形体状设置。所述支撑罩729的顶面设有若干阻挡块726,所述卫生盒74的底部设有若干卡块740对应设置在阻挡块726的内侧端。具体地,阻挡块726的内侧端设有卡槽,每一卡块740的外侧端对应卡入阻挡块726的卡槽内。支撑罩729的顶面还设有二弹片727,所述弹片727均位于同一侧的阻挡块726的内侧,从而与阻挡块726共同卡设卫生盒74的卡块740。该卫生盒74的顶部相对两侧设有滑轨745。卫生盒74朝向床架10的侧板90中部的窗口97处设有把手749。该卫生盖75的相对两侧向下延伸有延伸部750,以对应卡入所述卫生盒74的滑轨745。卫生盖75的一端中部向下延伸凸块751,卫生盖75上设有提手758。在本实施例中,该提手758为二枢接在卫生盖75的延伸部750上的U形线状体,从而在不使用时可以紧贴在卫生盖75的顶面。所述锁扣件76呈弯曲片状设置,该锁扣件76朝向卫生盖75的部分设有L形的钩状部760,该钩状部760对应配合所述卫生盖75的凸块751。当该卫生装置70处于不工作状态时,所述升降盖73位于床架10的卫生孔21正下方,并且升降盖73的顶板730将床架10的卫生孔21完全堵住;此时卫生盒74位于升降盖73的一侧并与卫生盖75扣合。当使用者需要在床上大小便时,升降盖73的升降器735先将顶板730下降脱离床架10的卫生孔21;然后平移装置72的驱动电机725带动摩擦轮728转动,摩擦轮728在摩擦板710上滚动推动整个平移装置72、升降盖73及卫生盒74相对导轨71背向卫生盖75移动,使得卫生盒74呈打开状态并置于卫生孔21的正下方,使用者则可以进行大小便;当完成大小便以后,摩擦轮728反向转动,推动整个平移装置72、升降盖73及卫生盒74沿导轨71朝向卫生盖75移动,直至卫生盒74完全被卫生盖75盖住,然后升降盖73的升降器735推动顶板730重新盖住所述卫生孔21。其中,该卫生盒74与卫生盖75分开时,卫生盒74底部的卡块740从一侧卡入至支撑罩729的阻挡块726中,并与所述弹片727抵靠;平移装置72带动卫生盒74朝向卫生盖75移动,使得卫生盖75完全盖上卫生盒74。当需要清理卫生盒74时,通过把手749将卫生盒74将卫生盖75沿垂直导轨71的方向背向一侧弹片727移动,同时脱离锁扣件76的阻挡,则可以完全从床架10的侧板90的窗口97中将卫生盒74与卫生盖75取出,清理完成后再插回床架10内。该卫生装置70通过升降盖73及卫生盒74的轮流换位,使用者无需下床即可大小便,方便舒适。同时卫生盖75对卫生盒74的结合,减少了异味的露出,并且当护理人员要清理时将卫生盒74与卫生盖75同时取出带走清理,不会对房间造成异味,非常具有人性化。请再次参阅图15至图17,所述床垫20包括对应所述起背组件50的头段部22、对应所述卫生装置70的中段部23、对应所述下放组件60的尾段部24、以及位于相对两侧的带状部25。所述卫生孔21设置在中段部23上。所述头段部22包括上下两侧的硅胶垫及中间的充气模组220。该充气模组220包括至少气体回路及阀门225。该阀门225连接外界的气泵26。该气泵26与一自动控制模组27连接,该自动控制模组27与一第一传感器28及第二传感器29连接;该第一传感器28安装在所述起背组件50上,该第二传感器29安装在所述下放组件60上。当起背组件50及下放组件60均恢复平铺状态时,所述第一传感器28及第二传感器29检测到起背组件50及下放组件60的复位,则向所述自动控制模组27发出的复位完成的信号,自动控制模组27控制气泵26进行循环充气和放气,该充气与放气的频率模拟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使人体细胞活跃起来,防止压力性褥疮的效果。本发明家居智能床通过调节系统40、床垫20、及卫生装置70的设置,方便使用者从躺卧的状态转为坐起状态,从而结束整天睡床的困境;简便电动桌给饮吃学习娱乐带来便利;实现床上大小便,便后处理卫生时看不到异物,闻不到异味,而且清洗简便,解决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同时使护理人员减轻了工作压力和情绪,双方自然面对;床垫20解决了长期卧床需它人帮助翻身的负担,以及防止压力性褥疮的效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