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33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其包括用于连接移植体的套环、直径为3mm的牵拉索和用于安装在骨道的出口端的卡头。牵拉索的一端与套环固定相连,牵拉索固定套装在牵拉索上。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牵拉索将与套环相连的移植体在骨道内牵拉到位并固定,避免了单纯悬吊固定或单纯挤压固定导致的移植体和骨愈合不牢的问题,并且套环上还加设有将移植体向骨道内壁面挤压的挤压珠,使得采用此种固定索扣进行固定时,更利于移植体和骨的愈合。
【专利说明】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
【背景技术】
[0002]韧带是连接骨骼的关节末端的牢固的纤维软组织,以便将所述末端结合在一起,并且能促进和/或限制运动。韧带损伤是常见的,并且,从事体力活动的患者一般更容易出现这种韧带损伤,膝关节的前十字韧带(ACL)是这种患者经常会损伤的韧带,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断裂的情况。治疗这种情况一般需要重建ACL,一般,在ACL重建期间,将替代韧带组织和/或移植体连接在股骨(股骨固定)和/或胫骨(胫骨固定)上,以便促进再生长和永久性连接。
[0003]在手术中,一般使用移植体,以便取代重度受损的ACL。目前,将移植体固定在骨道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缝线、钢丝、螺钉、门型钉、界面钉(干预螺钉)、纽扣、微型钢板、横穿杆等。这些固定方法各有优缺点。缝线、钢丝强度差,固定不牢固,被固定的移植体与骨的愈合有限。界面钉有压缩骨折与固定力受患者骨质强度影响,需要至少3cm骨道,不利于移植体与骨的愈合。微型钢板、横穿杆等属于悬吊固定,移植体与骨之间没有挤压,容易发生摆动,从而影响移植体与骨的愈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于移植体与骨的愈合的移植体固定索扣。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包括用于连接移植体的套环、直径为3mm的牵拉索和用于安装在骨道的出口端的卡头;所述牵拉索的一端与所述套环固定相连,所述牵拉索固定套装在牵拉索上。
[0007]优选地,所述牵拉索上设置有锯齿,所述卡头上设有与该锯齿相配合的倒锯齿。
[0008]优选地,所述锯齿沿牵拉索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
[0009]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移植体向骨道内壁面挤压的挤压珠,所述挤压珠连接在所述套环上。
[0010]优选地,所述卡头为通过挤压发生形变的金属卡头。
[0011]优选地,所述卡头为通过加热发生形变的塑料卡头。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牵拉索将与套环相连的移植体在骨道内牵拉到位并固定,避免了单纯悬吊固定或单纯挤压固定导致的移植体和骨愈合不牢的问题,并且套环上还加设有将移植体向骨道内壁面挤压的挤压珠,使得采用此种固定索扣进行固定时,更利于移植体和骨的愈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套环;2、牵拉索;3、卡头;4、移植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路。
[0016]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其包括用于连接移植体4的套环1、直径为3mm的牵拉索2和设置在骨道的出口端的卡头3。牵拉索2的一端与套环I固定相连,牵拉索2的另一端穿过卡头3,即固定套装在牵拉索2上。
[0017]本实施例中的移植体固定索扣如果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因本实施例中牵拉索2的直径为3mm,则骨道直径仅需3mm,这样易于骨组织长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骨量。而传统交叉韧带重建手术需要的骨道直径一般7-9mm,比本实施需要的骨道直径长3mm以上,造成较多的骨缺损。这些粗而长的骨道给可能的翻修手术造成巨大困难,常常需要先进行植骨手术,半年后才能进行第二次韧带重建。同样,本实施例中的移植体固定索扣如果用于膝内侧副韧带重建,也仅需要骨道的直径为3mm,不需要粗大的界面螺钉骨道,保留骨质的优势更加明显。
[0018]医学上,移植体4可分为自体移植体和异源移植体,自体移植体可包括骨膝腱骨(BPTB)、掴绳肌腱(HT)或四头肌腱(QT),异源移植体可包括膝腱、四头肌腱、跟腱、胫骨前腱、掴绳肌腱或腓骨肌腱。
[0019]牵拉索2的上设置有锯齿,卡头3上设有与该锯齿相配合的倒锯齿。
[0020]锯齿沿牵拉索2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
[0021]本移植体固定索扣还包括用于将移植体4向骨道内壁面挤压的挤压珠,挤压珠连接在套环I上。本实施例中的挤压珠表面粗糙,带有沟纹,可以防止移植体4滑移。
[0022]卡头3为通过挤压发生形变的金属卡头。
[0023]卡头3为通过加热发生形变的塑料卡头。
[0024]具体实施时,本移植体固定索扣设有一条牵拉索2,一端带有环形结构的套环1,用于连接韧带或移植体4,当牵拉索2通过骨道后拉紧,使韧带被牵拉到位,牵拉索2的另一端的锯齿与卡头3的倒锯齿配合卡紧固定,或着,卡头为金属卡头或塑料卡头时,则可通过挤压或加热使卡头3变形后锁住。在套环I上还设有一个挤压珠,可以使韧带或移植体4被牵拉固定的同时,挤压向骨道口,形成压配效应,形成双重固定:即悬吊固定和挤压固定,便于韧带或移植体4与骨的愈合。
[002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移植体的套环、直径为3mm的牵拉索和用于安装在骨道的出口端的卡头;所述牵拉索的一端与所述套环固定相连,所述卡头固定套装在所述牵拉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索上设置有锯齿,所述卡头上设有与该锯齿相配合的倒锯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沿牵拉索的长度方向等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移植体向骨道内壁面挤压的挤压珠,所述挤压珠连接在所述套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为通过挤压发生形变的金属卡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植体固定索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为通过加热发生形变的塑料卡头。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3677220SQ201420002505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日
【发明者】张文涛 申请人:张文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