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846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封液件不易脱落、封闭性能好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其中在软管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还包括一个安全阀机构。该安全阀机构包括有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部为空腔的浮体主件,浮体主件的下部连接有封液件,壳体的下端有输液通道口,输液通道口位于封液件的下方,其中,还设置有装配和灭菌真空处理所述自动止液输液器时平衡浮体内外气压的结构,方便实现浮体主件与封液件的加工和机械化装配。
【专利说明】—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静脉输液时能自动封闭输液管路,防止空气进入患者体内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属于医疗卫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广泛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这样对防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没有在药液输完时的自动封闭功能,存在着空气进入患者的静脉、回血等可能,给患者带来极不安全的隐患,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0003]为此,很多具有药液输完时能自动封闭管路功能的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被发明出来,尽管其名称不一,结构不同,均是在输液器的滴斗内或软管与软管之间设置一个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阀机构,该安全阀机构包括有一壳体(滴斗本体)、设置在壳体(滴斗)内的浮体,该浮体下方设一凹形部(空间),浮体下方连接有密封件,该密封件为致密的弹性件,常见的是周围为圆环柱形衬体,底端中部为膜片。因此,膜片后、浮体内的凹形部(空间)是与外部相隔绝的密闭空间。壳体(滴斗本体)的下端有输液通道口,输液通道口位于密封件的下方。在使用过程中,借助于重力、浮力的力学综合原理,通过密封件离开或堵住输液通道口来实现输液通道的自动启闭,当药液未输完时,浮体上浮,管路畅通;当药液即将输完时,浮体随着药液面下降直至封闭输液管路,从而杜绝空气进入患者的静脉、回血等可能。
[0004]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
[0005]1、密封件容易变形甚至脱落。一次性使用安全输液器属于无菌医疗器械,需要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灭菌方法一般采用环氧乙烷灭菌。灭菌时,需要将置于灭菌柜中的输液器先进行真空处理。在形成真空的过程中,浮体内部空间(凹形部)中的空气膨胀,密封件特别是膜片部分率先变形,其变形量随空间(凹形部)的体积增大而增大,密封件极易由于变形扯动而从浮体主件上离位甚至脱落。当真空处理结束回到常压状态时,密封件由于内外气压的变化会产生回复,但此时能否很好地恢复原状,取决于密封件硬度、结构形式带来的受力状态。
[0006]2、浮体加工装配不便。中国专利CN101022845、CN201668789U公开的输液器中采用了 “倒喇叭”式连接结构应对防脱落问题,相对较好,但浮体主件的内腔大开口小,注塑加工时必须硬性脱模,加工不便,成品率不高。同时,上述密封件与浮体主件装配过程中,软性密封件衬体需要径向变形后才能与浮体主件连接,发生由于空腔内气压增大不易装配到位、易脱落的现象,实现机械化装配的难度很大。上述这些输液器的技术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缺陷,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封液件不变形脱落、封闭性能好、便于实现浮体主件与封液件机械化装配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其中在软管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滴斗内或软管与软管之间的一个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阀机构,该安全阀机构包括有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部为空腔的浮体主件,该浮体主件下部连接封液件形成浮体,壳体的下端有输液通道口,输液通道口位于封液件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封液件与浮体主件连接处有连通浮体外部空间与浮体主件内部空腔的孔隙。
[0010]上述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阀机构满足如下条件:在输液过程中,壳体内药液液面高度处于正常高度时,浮体处于悬浮状态。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是,1、由于孔隙的存在,实现了浮体内腔与壳体内腔相通连,在灭菌真空处理时,浮体内腔中气压与壳体内腔气压能够达到平衡,封液件不变形,不会从浮体主件上离位甚至脱落;2、不需要为解决防离位脱落问题而采用不便于加工的浮体主件与封液件的连接结构,产品加工容易,成品率高;3、封液件不存在前述恢复原状不好的问题,保证了封闭性能;4、封液件与浮体主件的接合形式能够满足连接牢固性和机械化装配要求。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浮体主件下部有L形槽,封液件与浮体主件连接处的孔隙由上述L形槽形成。
[0013]又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封液件为桶形结构,套置在浮体主件下部,桶壁为圆环柱,桶底为圆片状膜片,桶壁的内壁和桶底的上面有槽,连通成L形槽,形成连通浮体外部空间与浮体主件内部空腔的孔隙。
[0014]再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封液件的桶底的周边厚度可略大于中部厚度。
[0015]采用上述结构的浮体主件与封液件,方便浮体加工和机械化装配。
[0016]再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安全阀机构设置于所述滴斗内,所述壳体为滴斗本体。
[00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地实现了发明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1]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5]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三实施例的浮体主件轴测图。
[0028]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四实施例的浮体主件轴测图。[0029]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六、七、八实施例的封液件剖面图。
[0030]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插瓶针;2、空气过滤器;3A、排气阀;3B、药液三通;4A、硬壳体;4B、上部软壳体;5A、硬壳体底盖;5B、下部硬壳体;6、药液中部通道;7A、限位件;7B、导向件;8、浮体主件;9、孔隙;10、封液件;11、输液通道口 ;12、软管;13、流量调节器;14、药液过滤器;15、静脉输液针;16、导向杆;17、硬壳体上盖;18、L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所示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为一个将安全阀机构设置于所述滴斗内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其滴斗本体即安全阀机构的壳体,考虑到制造方便,滴斗由硬壳体上盖17、硬壳体4A和硬壳体底盖5A组成。壳体上盖17上附有插瓶针1、空气过滤器2和排气阀3A。限位件7A与硬壳体4A —体成型。7A上开有药液中部通道6。浮体主件8设置在硬壳体4A内。输液通道口 11设置在5A上。封液件10由乳胶材料制成,位于浮体主件8下方,与浮体主件8连接,浮体主件8的下部设有L形槽18,形成连通浮体外部空间与浮体主件8内部空腔的孔隙9。该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1、滴斗(17、4A与5A组成)、软管12、药液过滤器14及静脉输液针15,其中在软管12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13,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滴斗内的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阀机构。该安全阀机构包括有硬壳体4A、限位件7A、浮体主件8、封液件10、输液通道口 11、硬壳体底盖5A。上述浮体主件8可沿硬壳体4A下部的圆柱形内壁运动,并仅能在硬壳体4A的中轴线方向上自由运动。上述硬壳体4A、硬壳体底盖5A、限位件7A、浮体主件8及与之相连接的封液件10均由符合生物学性能、药物相容性要求的材料制成。上述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阀机构满足如下条件:在输液过程中,滴斗内药液液面高度处于正常高度时,浮体处于悬浮状态,输液正常进行,药液通过输液通道口 11进入下面的管路中。当输液将近完成时,药液液面在滴斗中下降,浮体随着液面下降而下降,直至其下部的封液件10封闭输液通道口 11,下面管路中的药液静止在管路中,浮体主件8外壁与硬壳体4A内壁间的配合保证了浮体不会偏离滴斗的中轴线,增强了封闭的可靠性,使空气不能进入到输液通道口 11下面的输液管路中,从而防止了空气进入到患者的体内,静止在下面输液管路中的药液阻止了回血。
[0032]参见附图3、4,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所示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与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封液件10采用硅胶制成;安全阀机构中浮体运动导向采用了导向件7B与导向杆16的配合。导向件7B与硬壳体4A一体成型,导向件7B上开有药液中部通道6。当输液将近完成时,药液液面在滴斗中下降,浮体随着液面下降而下降,直至其下部的封液件10封闭输液通道口 11,下面管路中的药液静止在管路中,导向件7B与导向杆16的配合保证了浮体不会偏离滴斗的中轴线,增强了封闭的可靠性,使空气不能进入到输液通道口 11下面的输液管路中,从而防止了空气进入到患者的体内,静止在下面输液管路中的药液阻止了回血。
[0033]参见附图5、6,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所示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与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区别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滴斗由上部软壳体4B和下部硬壳体5B组成;安全阀中浮体运动导向采用了浮体主件8外壁与下部硬壳体5B内壁的配合;插瓶针I与空气过滤器2分开成型;增加了药液三通3B,未设置排气阀3A ;限位件7A与上部软壳体4B、下部硬壳体5B分开成型。
[0034]参见附图7、8,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所示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与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区别的是,滴斗由上部软壳体4B和下部硬壳体5B组成;插瓶针I与空气过滤器2分开成型;增加了药液三通3B,未设置排气阀3A ;导向件7B与上部软壳体4B、下部硬壳体5B分开成型。
[0035]参见附图11,本实用新型第五、六、七、八实施例分别对应与第一、二、三、四实施例的区别在于L形槽18设置在封液件10上,由此形成连通浮体外部空间与浮体主件8内部空腔的孔隙9。
[0036]本实用新型还可将滴斗与安全阀机构分开设置,相应调整药液贯通顺序,组合成若干实施例,在此不再描述。
[0037]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本实用新型有多种实施形式和等同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阅读本说明书后毋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再现出,在此就不详述。采用上述等同替代方案当然落入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8]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内,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可操作的实施例进行改进。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实质性技术方案提出了专利保护请求,其保护范围应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点的一切变化方式。
【权利要求】
1.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包括依序贯通设置的插瓶针、滴斗、软管、药液过滤器及静脉输液针,其中在软管外套置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流量调节器,它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滴斗内或软管与软管之间的一个有力学控流作用的安全阀机构,该安全阀机构包括有一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内部为空腔的浮体主件,该浮体主件下部连接封液件形成浮体,壳体的下端有输液通道口,输液通道口位于封液件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封液件与浮体主件连接处有连通浮体外部空间与浮体主件内部空腔的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主件下部有L形槽,封液件与浮体主件连接处的孔隙由上述L形槽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液件为桶形结构,套置在浮体主件下部,桶壁为圆环柱,桶底为圆片状膜片,桶壁的内壁和桶底的上面有槽,连通成L形槽,形成连通浮体外部空间与浮体主件内部空腔的孔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液件的桶底的周边厚度可略大于中部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自动止液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阀机构设置于所述滴斗内,所述壳体为滴斗本体。
【文档编号】A61M5/14GK203749922SQ201420071249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7日
【发明者】祁健 申请人:祁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