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雾化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7853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医用雾化治疗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雾化治疗器,其在壳体上侧设有雾化筒,雾化筒的尾端封闭,前端设有吸嘴;壳体内设有气瓶连接座及一个药瓶连接座,且分别连接有气瓶及药瓶;气瓶连接座通过射吸管与雾化筒连通,药瓶连接座通过一个侧吸管与射吸管连接、通过一个回液管与雾化筒底部连通;所述的射吸管上设有开关阀,壳体上设有控制开关阀状态的按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其采用气瓶来提供动力,增加了其便携性,同时,采用氧气瓶驱动时,可达到配合吸氧治疗的目的。
【专利说明】医用雾化治疗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医用雾化治疗器。
【背景技术】
[0002]医用雾化治疗器可将药剂有效成分与水分结合成雾滴,由患者吸入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对呼吸道疾病治疗效果显著。目前的医用雾化器大都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操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不方便患者自己操作或随身携带使用。另外,目前的雾化治疗器都是采用电能驱动,在不具备电源条件的情况下则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采用气压瓶内高压气体来驱动的医用雾化治疗器。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医用雾化治疗器,包括一个壳体,所述的壳体上侧设有雾化筒,雾化筒的尾端封闭,前端设有吸嘴,且前端底部高于尾端底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气瓶连接座及一个药瓶连接座,且两者分别连接有气瓶及药瓶;所述的气瓶连接座通过射吸管与雾化筒连通,所述的射吸管上端延伸至雾化筒的中上部,其正对的雾化筒上侧壁设有撞击板;所述的药瓶连接座通过一个侧吸管与射吸管连接、通过一个回液管与雾化筒底部连通;所述的射吸管上设有开关阀,壳体上设有控制开关阀状态的按钮。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气瓶可采用氧气瓶或空气瓶,当气流在射吸管喷射时,根据射吸原理,药液通过侧吸管与气体混合,共同撞击在撞击板上,形成细小的雾滴,随着雾滴的增多其向吸嘴方向蔓延,可供患者吸入;未雾化的积液通过回液管流入药瓶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由于其采用气瓶来提供动力,增加了其便携性,同时,采用氧气瓶驱动时,可达到配合吸氧治疗的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1、气瓶,2、壳体,3、按钮,4、开关阀,5、射吸管,6、撞击板,7、雾化筒,8、侧吸
管,9、吸嘴,10、回液管,11、药瓶连接座,12、药瓶,13、气瓶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参看图1所不,一种医用雾化治疗器,包括一个壳体2,壳体2上侧设有雾化筒7,雾化筒7的尾端封闭,前端设有吸嘴9,且前端底部高于尾端底部;所述的壳体2内设有气瓶连接座13及一个药瓶连接座11,且两者分别连接有气瓶I及药瓶12 ;所述的气瓶连接座13通过射吸管5与雾化筒7连通,所述的射吸管5上端延伸至雾化筒7的中上部,其正对的雾化筒7的上侧壁设有撞击板6 ;所述的药瓶连接座11通过一个侧吸管8与射吸管5连接、通过一个回液管10与雾化筒7底部连通;所述的射吸管5上设有开关阀4,壳体2上设有控制开关阀4状态的按钮3。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雾化治疗器,包括一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侧设有雾化筒,雾化筒的尾端封闭,前端设有吸嘴,且前端底部高于尾端底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气瓶连接座及一个药瓶连接座,且两者分别连接有气瓶及药瓶;所述的气瓶连接座通过射吸管与雾化筒连通,所述的射吸管上端延伸至雾化筒的中上部,其正对的雾化筒上侧壁设有撞击板;所述的药瓶连接座通过一个侧吸管与射吸管连接、通过一个回液管与雾化筒底部连通;所述的射吸管上设有开关阀,壳体上设有控制开关阀状态的按钮。
【文档编号】A61M16/00GK203736649SQ20142007278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4日
【发明者】张朝霞 申请人:张朝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