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板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005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椎板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椎板融合器,是厚度为2mm、平面弧度为15-20度的钛合金网板;钛合金网板为多边形,和钛合金网板的长度所在方向一致的对称的一组边上分别设有一个“V”形开口,“V”形开口的深度为8-10mm,“V”形开口的口径为10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以单片状钛合金网板替代椎弓根钉棒脊柱内固定手术中椎间融合器和钉棒内固定器两种装置,同时完成融合、固定两项功能。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一方面解决了椎管狭窄症所致的神经压迫问题,并且保证了扩大椎管不再变狭窄;同时在钛网表面植骨融合后,脊柱的稳定性非但没被破坏,而较之术前有更大的加强。
【专利说明】椎板融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椎板融合器。
【背景技术】
[0002]脊柱是躯体的中轴骨,作为身体的支柱,具有支撑、传导头、躯干、上肢的重量和附加重量,减缓振荡、维持躯干平衡,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重要作用。它通过一系列的椎间关节及附着的肌肉将每个独立的原件加以连接后,构成一个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又兼具柔韧性的整体。临床工作中,脊柱外科医生的主要工作职能,就是采用各种方法,维护和修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脊柱生理功能受损病例,使患者最大可能、最大程度的恢复脊柱生理功能,恢复患者健康。
[0003]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此病是腰椎管因某种因素产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导致一处或多处管腔狭窄,使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对老年人生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据有关统计,老年骨关节疾病中,此病约占30% — 40%,长期以来,对此病的治疗基本是以手术为主。
[0004]早期的手术方式是单纯以椎管扩大减压,此种手术虽能解除神经压迫,缓解由于神经受压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但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很大,远期效果并不理想。
[0005]1983年Denis提出的脊柱三柱理论为理解脊柱稳定性奠定了基础。三柱是:
[0006]前柱(A):由前纵韧带、椎体前2/3和纤维环前2/3组成。
[0007]中柱(M):由后纵韧带、椎体后1/3和纤维环的后1/3组成。
[0008]后柱⑵:由椎弓根、黄韧带、关节囊与棘间韧带组成。
[0009]在生理载荷下,腰椎的前柱和后柱分别承受裁荷的30%和20%,前柱和中柱共同负荷为70%;而后柱与中柱共同负荷为60%,前、中、后柱抗扭转能力各有不同,脊柱稳定依赖于三柱结构的正常和平衡。而脊柱内源性稳定是由椎体、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和韧带束承担的;外源性稳定由腰背部和腹部肌肉的张力,以及胸、腹腔的压力来维持。脊柱稳定性是实现其生理能的先决条件,而创伤和劳损可使脊柱稳定性破坏,产生腰腿痛和相应的临床表现。
[0010]80年代后,一种新的手术方法一椎弓根钉棒脊柱内固定系统逐步在临床开展起来,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大大加强了传统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远期效果显著提高,目前是临床上治疗此病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0011]对老年椎管狭窄患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椎管扩大减压,此种手术需切除脊柱的后柱和部分中柱结构,这对脊柱的稳定性有明显的破坏,所以在减压后常采用椎弓根钉棒手术系统对其进行固定,以保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
[0012]椎弓根钉棒脊柱内固定手术,虽然目前是临床上治疗此病最常用的手术方法,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但手术有操作复杂,难度较高,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恢复慢等不利因素,不适合老年患者。实用新型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板融合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椎板融合器,是由钛合金制成的厚度为2mm、平面弧度为15-20度的钛合金网板;
[0015]所述钛合金网板为多边形,和所述钛合金网板的长度所在方向一致的对称的一组边上分别设有一个“V”形开口,所述“V”形开口的深度为8-10mm,“V”形开口的口径为10mm。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中,钛合金网板的作用:首先,用于椎管后壁切除后,固定形成椎管后壁,并促使椎管的再成型。其次,作为术中安放植入骨的支架和平台。再次,钛合金网板上的孔洞成为植入骨和自身骨的连接通道,使植入骨能与自身骨形成骨愈合,而最终实现骨融合。
[0017]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将钛合金网板的厚度设为2mm。同时,为了能够固定并保护被扩大的椎管,设置钛合金网板的平面弧度为15-20度,并以盖子的形式安放在扩大的椎管后方。同时,为了能够将钛合金网板稳固地固定,在钛合金网板两端设置了 “V”形开口,该“V”形开口能够将钛合金网板的两端嵌在椎管的上下两个棘突间。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以单片状钛合金网板替代椎弓根钉棒脊柱内固定手术中椎间融合器和钉棒内固定器两种装置,同时完成融合、固定两项功能。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一方面解决了椎管狭窄症所致的神经压迫问题,并且保证了扩大椎管不再变狭窄;同时在钛网表面植骨融合后,脊柱的稳定性非但没被破坏,而较之术前有更大的加强。
[0019]而且在手术操作过程对组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风险小,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同时符合脊柱三柱理论,避免过多地切除骨质和软组织,从而减少了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同时符合脊柱手术三原则(减压、固定、融合)和脊柱手术内固定物要求: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限制脊柱的自由度;简单安全,容易安装;有足够的强度,以去除外支架;不影响术后影像学检查(CT,MRI),而且术后恢复快。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钛合金网板制成的椎板融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钛合金网板制成的椎板融合器的侧视图;
[0022]图3为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钛合金网板制成的椎板融合器覆盖于后椎板骨切除部分表面的俯视图;
[0023]图4为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钛合金网板制成的椎板融合器覆盖于后椎板骨切除部分表面的正视图;
[0024]图5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钛合金网板制成的椎板融合器覆盖于后椎板骨切除部分表面的侧视图;
[0025]图6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钛合金网板制成的椎板融合器的表层放置骨材,完成植骨的侧视图;
[0026]图中:1.钛合金网板,2.“V”形开口,3.椎体,4.脊神经,5.关节突,6.棘突,7.植
骨层,8.椎管。【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8]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
[0029]椎板融合器,是由钛合金制成的厚度为2mm、平面弧度为15-20度的钛合金网板I ;
[0030]所述钛合金网板I为多边形,和所述钛合金网板I的长度所在方向一致的对称的一组边上分别设有一个“V”形开口 2,所述“V”形开口 2的深度为8-10mm,“V”形开口 2的口径为10_。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中,钛合金网板I的作用:首先,用于椎管8后壁切除后,椎管8的再成型。其次,作为术中安放植入骨的支架和平台。再次,钛合金网板I上的孔洞成为植入骨和自身骨的连接通道,使植入骨能与自身骨形成骨愈合,而最终实现骨融合。
[0032]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将钛合金网板I的厚度设为2mm。同时,为了能够固定并保护被扩大的椎管8,设置钛合金网板I的平面弧度为15-20度,并以盖子的形式安放在扩大的椎管8的后方。同时,为了能够将钛合金网板I稳固地固定,在钛合金网板I两端设置了“V”形开口 2,该“V”形开口 2能够将钛合金网板I的两端嵌在椎管8所在的椎体3的上下两个棘突间。
[00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以单片状钛合金网板I替代椎弓根钉棒脊柱内固定手术中椎间融合器和钉棒内固定器两种装置,同时完成融合、固定两项功能。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一方面解决了椎管8狭窄症所致的神经压迫问题,并且保证了扩大椎管8不再变狭窄;同时在钛网表面植骨融合后,脊柱的稳定性非但没被破坏,而较之术前有更大的加强。
[0034]而且在手术操作过程对组织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风险小,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同时符合脊柱三柱理论,避免过多地切除骨质和软组织,从而减少了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同时符合脊柱手术三原则(减压、固定、融合)和脊柱手术内固定物要求: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限制脊柱的自由度;简单安全,容易安装;有足够的强度,以去除外支架;不影响术后影像学检查(CT,MRI),而且术后恢复快。
[0035]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时,首先,进行椎管8扩大:从脊柱后路正中手术入路,逐层切开,对造成椎管8狭窄的后椎板骨性和椎管8内肥厚韧带组织进行切除,扩大椎管8,解除神经压迫。不切除椎间盘组织,大部分保留小关节突结构,最大程度保留脊柱的稳定性。
[0036]其次,安放钛网:将钛合金网板I制成略带弧形的板状结构,然后根据后椎板切除范围大小,将钛合金网板I剪切成合适的尺寸,两端修整成“V”形,嵌插覆盖于扩大之椎管8表面,椎管8成型。
[0037]再次,将术中切除之骨性组织,制备成小碎块,均匀铺盖在钛合金网板I表面,缝合各层组织,完成手术。
[0038]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得到,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椎板融合器进行扩大后椎管8的固定,手术操作过程大大简化,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创伤,利于疾病早期康复;而且手术操作难度也明显减低,容易在基层医院开展而且,符合脊柱三柱理论,避免过多地切除骨质和软组织,从而减少了对脊柱稳定性的破坏,同时符合脊柱手术三原则(减压、固定、融合)和脊柱手术内固定物要求。
[0039]实施例2:
[0040]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做了如下改进:
[0041]根据实际需要和人体生理结构,可以将钛合金网板I的宽度设置为45_50mm,将钛合金网板I的长度设置为60-90_。
[0042]为了方便在钛合金网板I的表面进行植骨融合,可以设置钛合金网板I上的多个通孔的形状相同且孔径大小相同,孔径优选设置均为2-3_。
[0043]其中通孔可以为菱形孔、或者圆形孔、或者三角形孔、或者方孔或者任意形状均可。
[0044]为了方便将钛合金网板I进行固定,可以将四边形的钛合金网板I的四个角分别减掉,使其成为六条边,也就是钛合金网板I包括六条边。
[0045]如图3至图6所示,图3中将钛合金网板I设在扩大的椎管8的后方,脊神经4被保护在钛合金网板构成的盖子内。图4为钛合金网板设在扩大的椎管8的后方的正视图,图5中能够清楚地看到钛合金网板的两端卡在椎管8所在的椎体3上伸出的两个棘突6之间,脊神经4被保护在其内,钛合金网板和椎体3自然融合,固定稳固,椎体3的一端为关节突5。图6中可以看到,在进行植骨融合的过程中,将切成小碎块的骨性组织放置在钛合金网板I的表面形成植骨层7,使其中的骨性组织通过钛合金网板I上的网孔和椎管8的剖开面中的组织融合。
[0046]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制板融合器在椎体成型植骨融合术中与传统内固定手术相比较,有其明显的优点:
[0047]I,手术操作简单,比传统手术时间大幅度缩短约2/3,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0048]2,手术费用大大降低,只有传统手术的1/4。且钛网内固定材料符合医用内植入材料要求,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从而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和身体痛苦。
[0049]3,从治疗效果相比,本手术待植骨愈合,完全骨融合后,形成坚强的固定,脊柱的中、后柱稳定性大大加强。其骨融合率较传统手术更高。
[0050]因此本手术更适合于老年病人。
[00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椎板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是厚度为2mm、平面弧度为15-20度的钛合金网板; 所述钛合金网板为多边形,和所述钛合金网板的长度所在方向一致的对称的一组边上分别设有一个“V”形开口,所述“V”形开口的深度为8-10mm,所述“V”形开口的口径为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板融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钛合金网板的宽度为45-50mm,所述钛合金网板的长度为60_9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板融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钛合金网板上的多个通孔的形状相同且孔径大小相同,均为2-3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板融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可以为菱形孔、或者圆形孔、或者三角形孔、或者方孔。
【文档编号】A61B17/70GK203790086SQ201420107225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韩光明 申请人:超微(上海)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