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1659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插管,包括插管,所述的插管为圆弧形插管,插管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插管前端环绕插管外壁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中套装有环形气囊;沿从固定槽到插管前端的方向插管的外径逐渐增大,在插管外侧壁上开设有管槽,管槽前端与固定槽贯通,管槽后端延伸至插管末端;管槽中设置有软质充气管,充气管的一端与环形气囊连接,充气管的另一端与充气泵连接;插管横截面的内圆和外圆的圆心不重合,在插管的外壁和内壁上均匀镀有银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可反复利用,经济性强,为危急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辅助用具。
【专利说明】一种气管插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气管插管。

【背景技术】
[0002] 气管插管技术是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 要措施,插管植入气管后进行人工或机械通气,改善危重病患的缺氧状态和通气功能,且能 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对抢救患者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
[0003] 在人工呼吸过程中,留存在气管中的痰液会堵塞气道,而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塑料 材料制成的插管,塑料插管容易附着痰液,使痰液结痂,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公开 的气管插管中,有方案在插管的侧壁上开设吸痰腔,吸痰腔的前端与气管插管的前端处于 同一位置,但考虑到为气管插管内腔需留有足够空间,因此吸痰腔的腔径受到限制。气管中 的积痰多都比较粘稠,不易吸出,而由于吸痰腔结构上的限制,导致这类插管不能达到良好 的吸痰效果;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而痰液不能及时吸出,会大大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增 加痰液结痂的可能。
[0004] 在气管插管前端设有气囊,现有的气囊多设置在插管前端的一侧,或对称设置,这 类气囊即使在不充气时,也会占有较大的空间,不利于插管的植入,且气囊容易脱落,不利 于手术的安全进行。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 的气管插管,其便于植入,气囊不易脱落,不会使痰液出现结痂情况,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0006]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
[0007] -种气管插管,包括插管,所述的插管为圆弧形插管,插管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 插管前端环绕插管外壁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中套装有环形气囊;沿从固定槽到插管前端 的方向插管的外径逐渐增大,在插管外侧壁上开设有管槽,管槽前端与固定槽贯通,管槽后 端延伸至插管末端;管槽中设置有软质充气管,充气管的一端与环形气囊连接,充气管的另 一端与充气泵连接;插管横截面的内圆和外圆的圆心不重合,在插管的外壁和内壁上均匀 镀有银膜。
[0008]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槽的横截面为优弧,管槽的直径与软质充气管在充气状态下 的外径相同。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的环形气囊的内圈为弹性内圈,弹性内圈的最大直径大于插管前 端部的外径。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的圆弧形插管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80°?90°。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0012] 1.插管整体的外形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便于插管的植入;
[0013] 2.插管上镀有银膜,而银具有高效的杀菌抗毒作用,能有效地清除痰液中的病菌, 并且能防止痰液结痂,便于痰液的析出;
[0014] 3.更换气囊和充气管该插管后,插管经消毒可反复利用;提高了插管的经济性;
[0015] 4.环形气囊和固定槽的设计使插管的结构更加集成化,其结构简单且气囊不容易 脱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A-A剖向图;
[0018] 图中标号代表:1 一管槽,2-固定板,3-充气管,4一充气泵,5-固定槽,6-环形 气囊,7-插管,7-1-外圆,7-2-内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现有的气管插管结构比较简单,但功能单一,容易出现痰液结痂现象,而一些改进 的插管考虑到吸痰因素,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且 临床使用效果好的插管。
[0020]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气管插管,包括插管7,所述的插管7为圆弧 形插管7,插管7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2,固定板2用于对插管7的固定。圆弧形插管7的 外形结构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便于插管7的前端伸入到气管中;临床使用结果表明, 在圆弧形插管7的圆弧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圆弧形插管7的外弧的两个端点或内弧的两个 端点与该圆弧对应的圆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80°?90°时,其应用效果最佳,由于本插 管7可回收使用,因此在使用时,可将插管7制成系列产品,圆弧形插管7分别设置为不同 度数,以满足不同患者的生理结构的需求。
[0021] 插管7前端环绕插管7外壁开设有固定槽5,固定槽5中套装有环形气囊6。固定 槽5的内部为光滑的曲面,固定槽5的深度不宜过大,其最大深度不超过设置固定槽5处的 插管7管壁最薄弱处的1/2,使其即能起到固定环形气囊6的作用,又不至于影响其整体强 度。环形气囊6的内圈为弹性内圈,其能紧紧地套装在固定槽5中,与固定槽5-同保持气 囊位置的稳定,使环形气囊6在固定槽5中不会脱出,而环形气囊6内圈最大直径大于气管 前端的外径,使在更换时环形气囊6时,能从插管7的前部卸掉环形气囊6。沿从固定槽5 到插管7前端的方向插管7的外径逐渐增大,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即使在操作过程中,环形 气囊6从固定槽5中滑出,也不会轻易从插管7前端滑落;第二是插管7前端管径增大能增 大气管与插管7的接触范围,便于供氧管和气道湿化管的插入,也能使时与痰液有更大的 接触范围,便于痰液的吸出。
[0022] 环形气囊6充气膨胀后,卡在患者的气管中,闭塞插管7与气管内壁的间隙;而环 形气囊6的内部气压作用也使其紧紧套在固定槽5中,不会从固定槽5中脱落。
[0023] 在插管7外侧壁上开设有管槽1,管槽1前端与固定槽5贯通,管槽1后端延伸至 插管7末端;管槽1中设置有软质充气管3,充气管3的一端与环形气囊6连接,充气管3 的另一端与充气泵4连接。管槽1的横截面为优弧,管槽1的直径与软质充气管3在充气 状态下的外径相同。在利用充气泵4使充气管3对环形气囊6充气时,软质充气管3膨胀, 充满管槽1中。充气泵4与充气管3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充气泵4可采用挤压式充气球。 管槽1的横截面为优弧,其开口之间的距离大于管槽1的直径,即大于充气管3的直径,那 么在充气后,充气管3不会从管槽1的开口处脱出。在取出插管7时,放出充气管3中的气 体,能很容易地对气囊和充气管3进行拆除和更换;对插管7消毒并更换气囊、充气管3后 可进行再次使用。
[0024] 插管7横截面的内圆7-2和外圆7-1的圆心不重合,如图2所示,这样就使插管7 的关闭厚度不一;而厚度较大的一侧用于开设所述的管槽1。
[0025] 在插管7的外壁和内壁上均匀镀有银膜,银膜结构使插管7整体抗菌性强:当银膜 与水接触时,水会使微量的银变成银离子,银离子具有高效的杀菌能力,这样就能使插管7 植入气管后,杀灭一部分痰液中的病菌,降低患者感染的可能;同时,银离子也有抑制痰液 结痂的作用,痰液不结痂,便于痰液的吸出。外部的银膜还使插管7整体便于消毒,消毒后 能达到再次使用的安全标准,这是传统的塑料制插管7所不能达到的。
[0026]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可反复利用,经济性强,为危急患者提供了有效 的辅助用具。
【权利要求】
1. 一种气管插管,包括插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管(7)为圆弧形插管(7),插管 (7)的末端连接有固定板(2),插管(7)前端环绕插管(7)夕卜壁开设有固定槽(5),固定槽(5) 中套装有环形气囊(6);沿从固定槽(5)到插管(7)前端的方向插管(7)的外径逐渐增大, 在插管(7)外侧壁上开设有管槽(1),管槽(1)前端与固定槽(5)贯通,管槽(1)后端延伸至 插管(7)末端;管槽(1)中设置有软质充气管(3),充气管(3)的一端与环形气囊(6)连接, 充气管(3 )的另一端与充气泵(4)连接;插管(7 )横截面的内圆(7-2 )和外圆(7-1)的圆心 不重合,在插管(7)的外壁和内壁上均匀镀有银膜。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槽(1)的横截面为优弧,管槽 (1)的直径与软质充气管(3)在充气状态下的外径相同。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气囊(6)的内圈为弹性内 圈,弹性内圈的最大直径大于插管(7 )前端部的外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形插管(7)对应的圆心角的 度数为80°?90°。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3874244SQ20142014501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李兵, 胡世颉, 王冰, 胡学安, 刘伟, 张磊, 罗鹏, 曹宝萍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