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弓根钉植入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498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椎弓根钉植入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椎弓根钉植入套,涉及脊柱矫形手术内固定器械领域,设有圆柱形套体,套体上端部设有限位凸环,其特征在于套体上部内轴向设有螺纹孔,套体中部内轴向设有与螺纹孔下端相连的锥形孔,套体中部至下端面轴向设有贯穿的开合槽,开合槽将套体从中部到下端分为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分别设有止逆齿。本实用新型的椎弓根钉钉体表面的螺纹不会对骨质产生切割效果,使用普通的椎弓根钉即可,未改变椎弓根钉的强度,并且不会因其诱发其他病变;固定性能强、牢固性高,不会出现松动、固定失效现象,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患者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椎弓根钉植入套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矫形手术内固定器械领域,详细讲是一种椎弓根钉植入套。【背景技术】
[0002]我们知道,脊柱内固定手术中使用的椎弓根钉包括钉体和钉座,钉座上设有U型置棒槽,在进行脊柱内固定术时,先选择适当的椎弓根钉,将椎弓根钉的钉体植入脊柱中;再利用适当的棒,将其置入椎弓根钉的钉座上的U型置棒槽内,再进行弯棒、旋棒、撑开、力口压等操作,实现对脊柱矫形复位。普通的椎弓根钉的钉体为实心的螺纹钉,植入时钉体表面的螺纹对骨质产生一定的切割效果,且其固定性能差,长期使用易出现松动、固定失效的现象,尤其不适合骨质疏松患者使用。目前骨质疏松患者使用的椎弓根钉是在普通椎弓根钉的钉体上设有从钉体上端面轴向延伸至下部的轴向流道,轴向流道底端位于钉体下部,钉体下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轴向流道连通的渗透孔;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脊柱内固定手术时,将上述椎弓根钉植入脊柱后,通过轴向流道及渗透孔向骨质内灌注骨水泥,骨水泥固化后增强钉体与骨质间的附着力,避免椎弓根钉松动、固定失效。这种椎弓根钉由于设有从钉体上端面轴向延伸至下部的轴向流道,轴向流道底端位于钉体下部,钉体下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轴向流道连通的渗透孔,加工复杂,钉体的强度低;植入骨骼后,由于骨水泥强度高、硬度大,易造成临近段骨折,灌注骨水泥时存在渗漏的危险,造成压迫神经、血管、渗入血液形成栓塞的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椎弓根钉钉体表面的螺纹不会对骨质产生切割效果,固定性能强、牢固性高,不会出现松动、固定失效现象,适合骨质疏松患者使用的椎弓根钉植入套。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椎弓根钉植入套,设有圆柱形套体,套体上端部设有限位凸环,其特征在于套体上部内轴向设有螺纹孔,套体中部内轴向设有与螺纹孔下端相连的锥形孔,套体中部至下端面轴向设有贯穿的开合槽,开合槽将套体从中部到下端分为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分别设有止逆齿。
[000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体上部外侧壁上设有与套体轴线平行的防旋脊,防旋脊呈长条状,防旋脊下端面自下而上的向外切斜。
[000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沿套体轴向分别均布有4-6个止逆齿。
[000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止逆齿的横截面呈梯形,梯形截面的内侧边与套体相连、夕卜侧边与套体的轴线平行、上侧边和下侧边自下而上的向外倾斜,便于植入,止逆效果更佳。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止逆齿是通过在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的外侧壁上加工向内凹陷的凹槽实现的[000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体中部的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分别设有止逆侧翼。
[0010]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止逆侧翼呈长条状,止逆侧翼下端与套体外侧相连、自下而上的向外倾斜的设在套体上。
[00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体下端部的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间设有连接片。防止套体植入的过程中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向左右两侧分离,使植入过程更顺利。
[00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体下端部呈圆锥形,利于套体的植入
[0013]在做脊柱内固定手术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植入椎弓根内,然后使用普通的椎弓根钉与套体上部的螺纹孔相配合的旋入套体内,椎弓根钉的下端部进入套体中部的锥形孔内后,逐渐的顶动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向外胀开增大套体与骨质量间的压力,止逆齿与骨骼紧紧贴靠、甚至陷入骨质内,起到锁定、防止脱出的功能。手术操作中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椎弓根钉钉体表面的螺纹不会对骨质产生切割效果,使用普通的椎弓根钉即可,未改变椎弓根钉的强度,并且不会因其诱发其他病变。本实用新型固定性能强、牢固性高,不会出现松动、固定失效现象,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患者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左视图.[0016]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所示的椎弓根钉植入套,设有圆柱形套体,套体下端部呈锥形,便于套体植入骨骼内。套体上端部设有直径大于套体的限位凸环1,保证套体被植入到合适深度时停止。套体上部内轴向设有延伸至上端面的螺纹孔6,套体中部内轴向设有与螺纹孔6下端平滑过渡相连的锥形孔7,锥形孔7高度通常为套体长度的0.2-0.5倍,优选0.3倍。套体中部、从锥形孔上端起至下端面轴向设有径向贯穿套体的开合槽8,开合槽8将套体从中部到下端分为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分别设有止逆齿3,通常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沿套体轴向分别均布有4-6个止逆齿3。从图中可以看出,止逆齿3的横截面呈梯形,梯形截面的内侧边与套体相连、外侧边与套体的轴线平行、上侧边和下侧边自下而上的向外倾斜上侧边和下侧边与套体轴线的夹角分别为60-85度、20-50度,便于植入、止逆效果更佳;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止逆齿是通过在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的外侧壁上加工向内凹陷的凹槽实现的。止逆齿也可以是横截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的几何体。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套体上部外侧壁上设有与套体轴线平行的防旋脊2,防旋脊2呈长条状,防旋脊下端面自下而上的向外切斜,更利于套体植入骨骼内,通常套体上部外侧壁上周向均布3-5条防旋脊,从图中可以看出,套体上部外侧壁上周向均布有四条防旋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体中部的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分别设有止逆侧翼5。从图中可以看出,止逆侧翼5呈长条状,止逆侧翼下端与套体外侧相连、自下而上的向外倾斜的设在套体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体下端部呈圆锥形,套体下端部的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间设有连接片9 ;可以防止套体植入的过程中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向左右两侧分离,使植入过程更顺利。
[0021]在做脊柱内固定手术时,首先将本实用新型植入椎弓根内,然后使用普通的椎弓根钉与套体上部的螺纹孔相配合的旋入套体内,椎弓根钉的下端部进入套体中部的锥形孔内后,逐渐的顶动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向外胀开增大套体与骨质量间的压力,止逆齿与骨骼紧紧贴靠、甚至陷入骨质内,起到锁定、防止脱出的功能。手术操作中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椎弓根钉钉体表面的螺纹不会对骨质产生切割效果,使用普通的椎弓根钉即可,未改变椎弓根钉的强度,并且不会因其诱发其他病变。本实用新型固定性能强、牢固性高,不会出现松动、固定失效现象,尤其适合骨质疏松患者使用。
[0022]椎弓根钉旋入套体后,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胀开,形成一个倒锥形状,该扩张可压实松质骨,提升骨质强度;止逆齿能勾住松质骨,提升把持力。中部锥孔结构可实现逐渐扩张,避免突变(降低应力集中)。止逆侧翼结构可防止螺钉的退出。防旋脊结构的作用有两个:1)增强螺钉套的强度,便于实现植入。2)旋入椎弓根钉时,作抗扭矩用。限位凸环起到限位作用,保证套体被植入到合适深度时停止。
【权利要求】
1.一种椎弓根钉植入套,设有圆柱形套体,套体上端部设有限位凸环,其特征在于套体上部内轴向设有螺纹孔,套体中部内轴向设有与螺纹孔下端相连的锥形孔,套体中部至下端面轴向设有贯穿的开合槽,开合槽将套体从中部到下端分为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分别设有止逆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钉植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上部外侧壁上设有与套体轴线平行的防旋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弓根钉植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旋脊呈长条状,防旋脊下端面自下而上的向外切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弓根钉植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沿套体轴向分别均布有4-6个止逆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椎弓根钉植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逆齿的横截面呈梯形,梯形截面的内侧边与套体相连、外侧边与套体的轴线平行、上侧边和下侧边自下而上的向外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椎弓根钉植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中部的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外侧上分别设有止逆侧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椎弓根钉植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逆侧翼呈长条状,止逆侧翼下端与套体外侧相连、自下而上的向外倾斜的设在套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椎弓根钉植入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体下端部的左胀开瓣和右胀开瓣间设有连接片。
【文档编号】A61B17/88GK203815567SQ201420225471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刘勇, 王晗, 王文波 申请人:刘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