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解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包括一电源;一温度感应元件,所述温度感应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电源,其中所述温度感应元件用来接受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产生相应的信号;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电源,并且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接受所述温度感应元件所产生的信息并控制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的温度;以及一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平台,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个或多个支撑腿,其中所述支撑平台具有一接受腔,所述电源、所述温度感应元件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的所述接受腔。
【专利说明】恒温解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确保所述恒温解剖系统上的物体的温度恒定。
【背景技术】
[0002]中国的解剖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远在商周以前,中国的医学家就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解剖学知识。《灵柩》是中国历史上记载解剖一词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且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许多关于人体各脏器和体表部位的数据。
[0003]医学发展到目前为止,解剖学成为了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要想查清楚病因和对病症进行有效地治疗,必须建立在对现代解剖学了解并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0004]在解剖学的研究过程中,解剖平台是一个重要的辅助作用。然而,在目前的解剖学领域,解剖平台的温度大大受制于解剖平台所处的环境的温度,尤其是在对一物体进行长期的解剖研究的过程中,如果是处于夏季,则该物体很容易腐烂,从而,给解剖学的研究产生一定的困难。
[0005]因此,需要一款能够保证解剖平台所处的环境的稳定的恒定,对于解剖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识。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解剖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解剖平台来说,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确保所述恒温解剖系统上的物体的温度恒定。
[000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的高度得以依据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要进行调整,以增强所述恒温解剖系统的通用性。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提供一电源,并且所述电源包括一可充电电池元件以及一交流电源元件,其中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与所述交流电源元件在不同的情况下得以为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提供电源,以确保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包括一温度感应元件,其中所述温度感应元件得以接受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产生相应的信号,以确保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可靠性。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包括一温度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能够保证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的温度得以根据需要被设定在恒定的温度。从而,使得所述恒温解剖系统能够有助于解剖学的研究。
[001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各部分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科学,有助于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的控制。
[0013]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宗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没有涉及到复杂的工艺和精密的构件,并且所述恒温解剖系统的原材料来源广泛且低价,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和解剖学研究的需要。因此,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具有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前旦
-5^ O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解剖系统,来满足上述优势和其他优势,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包括:
[0015]一电源;
[0016]一温度感应元件,所述温度感应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电源,其中所述温度感应元件用来接受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产生相应的信号;
[0017]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电源,并且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接受所述温度感应元件所产生的信息并控制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的温度;以及
[0018]一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平台,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个或多个支撑腿,其中所述支撑平台具有一接受腔,所述电源、所述温度感应元件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的所述接受腔。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每所述支撑腿包括一第一支撑腿以及一第二支撑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腿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侧部,并且所述第一支撑腿具有一引导腔,所述第二支撑腿得以沿着所述第一支撑腿的所述引导腔运动。
[0020]根据本实用新型得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包括一可充电电池元件以及一交流电源元件,其中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在没有所述交流电源元件供电的情况下为所述恒温解剖系统供电,并且所述交流电源元件得以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充电。
[002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优势和特征将在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书中特地指出的技术特征及其组合得到进一步的揭露和阐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另个立体示意图。
[0024]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恒温解剖系统,其中所述恒温解剖系统能够确保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的温度的恒定,以有利于解剖学的研究。相应地,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包括一电源10,一温度感应元件20,一温度控制装置30以及一支撑装置40,其中所述温度感应元件20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0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10。
[0027]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源10用于为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提供电源,以驱使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工作。具体地说,所述电源10包括一可充电电池元件11以及一交流电源元件12,其中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11与所述交流电源元件12分别在不同的情况下得以为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提供电源,比如当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在没有所述交流电源元件12供电的情况下,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11得以保证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8]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交流电源元件12得以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11补充电源,以进一步确保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29]所述温度感应元件20电连接于所述电源10,其中在所述恒温解剖系统使用的过程中,所述温度感应元件20用来感应并接受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述的环境条件的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产生相应的信号。也就是说,所述温度感应元件20能够根据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的温度的信息产生不同的信号指令。例如,当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的温度低于或高于预设的温度时,所述温度感应元件20得以产生指令并驱使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0工作,来使得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重新达到预设温度。
[0030]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0电连接于所述电源10,以使得所述电源10提供的电能得以作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0,并且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0用来接受所述温度感应元件20所产生的信息并控制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的温度。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的温度的恒定性,进而,确保所述恒温解剖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1]所述支撑装置40包括一支撑平台41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平台41的一个或多个支撑腿42,其中所述支撑平台41具有一接受腔411,所述电源10、所述温度感应元件20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30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41的所述接受腔411,从而,使得所述恒温解剖系统能够得到有效地整合。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优选实施例中,每所述支撑腿42包括一第一支撑腿421以及一第二支撑腿42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腿421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41侧部,从而,每所述支撑腿42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平台41。
[0033]进一步地,每所述第一支撑腿421还具有一引导腔4211,每所述第二支撑腿422得以位于所述引导腔4211,并且第二支撑腿422还得以沿着所述第一支撑腿421的所述引导腔4211运动,以调整所述支撑腿42的高度。从而,来提高所述恒温解剖系统的通用性。
[003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恒温解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电源; 一温度感应元件,所述温度感应元件电连接于所述电源,其中所述温度感应元件用来接受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产生相应的信号; 一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电连接于所述电源,并且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用来接受所述温度感应元件所产生的信息并控制所述恒温解剖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的温度;以及 一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平台,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个或多个支撑腿,其中所述支撑平台具有一接受腔,所述电源、所述温度感应元件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的所述接受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恒温解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所述支撑腿包括一第一支撑腿以及一第二支撑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腿延伸并固定于所述支撑平台侧部,并且所述第一支撑腿具有一引导腔,所述第二支撑腿得以沿着所述第一支撑腿的所述引导腔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恒温解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一可充电电池元件以及一交流电源元件,其中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在没有所述交流电源元件供电的情况下为所述恒温解剖系统供电,并且所述交流电源元件得以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解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一可充电电池元件以及一交流电源元件,其中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在没有所述交流电源元件供电的情况下为所述恒温解剖系统供电,并且所述交流电源元件得以为所述可充电电池元件充电。
【文档编号】A61B16/00GK203935210SQ201420241936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8日
【发明者】吴天秀, 雷林忠 申请人:广东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