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943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防滑病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病床,包括床架、床板、床头板、床尾板和位于所述床板下方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靠近所述床尾板的第一床板和靠近所述床头板的第二床板;所述床架在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交界的地方设置有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第二床板抬起来后,滑动轮沿着滑轨可以将向床头板方向滑动。此时,凹槽就会被空出来,病人坐在凹槽内,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支撑点,这样的结构既不会发生滑动,也不会使得病人的尾椎因为坐着时间过长而产生酸痛。滑动轮除了控制第二床板的滑动之外还可以作为病人平躺时的减震装置。卡位柱插入相对应的缺口内,固定住被抬起来的第二床板,以防滑落。
【专利说明】防滑病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具体涉及一种防滑病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住院的病人常常会卧床不起,每天也顶多是将床头部分太高,从而改变姿势放松下肌肉。但是时间一长之后,由于病人腿部和脚没有承受重量,病人就会慢慢往下滑落,为此就需要时不时的就要挪动身体,这样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病人将床板升起来后会往下滑的病床。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防滑病床,包括床架、床板、床头板、床尾板和位于所述床板下方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靠近所述床尾板的第一床板和靠近所述床头板的第二床板;所述床架在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交界的地方设置有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
[0006]前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凹槽的深度不超过6cm。
[0007]前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面还设置有垂直于第二床板的卡位柱;所述床头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柱相匹配的缺口。
[0008]前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出口端所在的高度比所述缺口底端所在的高度高。
[0009]前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底面两侧均匀设置有滑动轮;所述床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轮相匹配的滑轨。
[0010]前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靠近第一床板的一端设置有滑动轮。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第二床板抬起来后,滑动轮沿着滑轨可以将向床头板方向滑动。此时,凹槽就会被空出来,病人坐在凹槽内,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支撑点,这样的结构既不会发生滑动,也不会使得病人的尾椎因为坐着时间过长而产生酸痛。滑动轮除了控制第二床板的滑动之外还可以作为病人平躺时的减震装置。卡位柱插入相对应的缺口内,固定住被抬起来的第二床板,以防滑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床头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5第二床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0018]1-床板,101-床头板,2-防滑凹槽,301-第一床板,302-第二床板,4_缺口,5_升降装置,501-升降柱,6-滑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0020]防滑病床,包括床架、床板1、床头板101、床尾板和位于床板I下方的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与现有病床的升降装置结构相同。
[0021]床板I包括第一床板301和第二床板302。第一床板301靠近床尾板,第二床板302靠近床头板I。床架在所述第一床板301和第二床板302交界的地方设置有防滑凹槽
2。防滑凹槽2的截面为圆弧形。第一床板301和第二床板302的长度设计要基本使得病人的腰部位于第一床板301和第二床板302的交界处,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一,病人做起来后肯定会向床头板方向挪动,二,防滑凹槽2所处的位置难免耐压力没有别的地方强,而病人躺下时腰部位置对床的压力较小。
[0022]防滑凹槽2的深度不超过6cm。由于床板上面还会铺上褥子,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病人不会感觉到很大的落差,充分保证了舒适感,不会因为自身的结构而造成一些不适。
[0023]第二床板302底面两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滑动轮6,床架上设置有与滑动轮6相匹配的滑轨。为了方便操作,在第二床板302靠近第一床板301的一端一定要设置有滑动轮6。滑动轮6要均匀的分布在第二床板302两侧,这样就不会对位于第二床板302靠近第一床板301的一端的滑动轮6造成过大的压力。而且,滑动轮6除了控制第二床板302的滑动之外还可以作为病人平躺时的减震装置。
[0024]第二床板302的底面还设置有垂直于第二床板302的卡位柱。床头板101上设置有与卡位柱相匹配的缺口 4。缺口 4的出口端所在的闻度比缺口底端所在的闻度闻。由于卡位柱在卡位的时候是斜向下的,为此,缺口 4的内部形状也是斜向下的,这样进行卡位的时候才能更加的方便牢固。
[0025]在使用的时候将第二床板302依靠升降装置5升起后,滑动轮6沿着滑轨顺势将第二床板302向着床头板101的方向推动,使得防滑凹槽2完全暴露出来,病人坐在凹槽内,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支撑点,这样的结构既不会发生滑动,也不会使得病人的尾椎因为坐着时间过长而产生酸痛。第二床板302的固定一是靠升降柱501的支撑,二是靠第二床板302上的卡位柱,这样可以以防升降装置5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对病人造成的困扰。
[00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防滑病床,包括床架、床板、床头板、床尾板和位于所述床板下方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包括靠近所述床尾板的第一床板和靠近所述床头板的第二床板;所述床架在所述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交界的地方设置有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凹槽的深度不超过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的底面还设置有垂直于第二床板的卡位柱;所述床头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柱相匹配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出口端所在的高度比所述缺口底端所在的高度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底面两侧均匀设置有滑动轮;所述床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轮相匹配的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靠近第一床板的一端设置有滑动轮。
【文档编号】A61G7/05GK203970736SQ20142034132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代千华 申请人:代千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