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188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包括中空的转接头和一端与其连接的空心杆,贯穿转接头和空心杆设有穿刺杆,穿刺杆靠近转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引导器,引导器位于外套管外部,空心杆上设有气囊。在穿刺完成后,给气囊充满气体,帮助穿刺器固定在体外,便于临床应用。本实用新型固定效果可靠,可以避免切口周围漏气对胸腔内正压通气效果的影响。
【专利说明】—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医学上进行穿刺、置管操作时都是依靠手感、回血、预测深度等方法来判断是否成功。手术操作时,手术器械频繁进出穿刺器,往往容易引起穿刺器的脱出,影响手术操作,从而引起手术危险。这些方法比较盲目、耗时,时有失误,医务人员常有把握不准的心理负担。
[0003]现有的使用的穿刺器通常包括作为其他手术器械进入通道的外套管和贯穿于所述外套管内的穿刺杆。为了穿透皮肤,先用手术刀切开皮肤表皮,然后穿刺杆穿透胸壁并进入胸腔。通过向所述穿刺杆的近端施加压力,推动所述穿刺杆的尖端穿过胸壁,直到它进入胸腔。等穿刺器进入胸腔后,抽出穿刺杆,外套管就可以作为执行内窥镜外科手术和内窥镜检查操作的微创器械通道。
[0004]在前纵隔微创手术中,经剑突下手术操作入路距离较长,并且在手术中要求保持前纵隔正压,现有的穿刺器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1、现有穿刺器的长度较短,无法达到手术操作视野,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容易被周围组织及血迹所污染,干扰手术进程;2、反复擦拭镜头,延长手术及麻醉时间,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3、在正压通气过程中,切口存在漏气,降低气腹机正压效果,无法充分暴露手术操作区域,影响术中视野及操作,容易引发致命性危险;4、切口固定效果差,易于造成腔镜位置的晃动,明显影响手术视野,在手术操作中出现危急时,可造成致命危险。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以解决现有穿刺器在使用时存在的漏气和固定效果差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包括中空的转接头和一端与其连接的空心杆,贯穿转接头和空心杆设有穿刺杆,穿刺杆靠近转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引导器,引导器位于外套管外部,空心杆上设有气囊。
[0007]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8]气囊套在空心杆的外壁。
[0009]气囊远离转接头的一端距离空心杆自由端的距离为2-3cm。
[0010]气囊的充气量为20-25ml,气囊的长度为8_9cm。
[0011]外套管的长度为25_30cm。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气囊充气后能将切口周围组织固定,防止滑脱,加快手术进程,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固定效果可靠,可以避免切口周围漏气对胸腔内正压通气效果的影响,便于临床应用。
[0014]2.外套管采用较长的长度设计,可以有效保护腔镜镜头,降低镜头被污染对手术操作的不良影响,加快手术进程,在手术危急时刻,可有效显露手术操作区域,预防或解决手术出现的致命性危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在气囊放气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的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的穿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在气囊充气状态下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套管,2.引导器,3.气囊,11.空心杆,12.转接头,21.引导器,22.穿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包括外套管1,外套管I包括中空的转接头12和一端与其连接的空心杆11,贯穿转接头12和空心杆11设有穿刺杆22,穿刺杆22靠近转接头12的一端连接有引导器21,引导器21位于外套管I外部,空心杆11上设有气囊3。
[0022]其中,气囊3套在空心杆11的外壁;气囊3远离转接头12的一端距离空心杆11自由端的距离为2-3cm ?’气囊3的充气量为20-25ml,气囊3的长度为8_9cm。
[002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工作过程为:将整个穿刺器穿入人体皮肤内,给气囊3加压,气囊3充气后置于切口内,可卡住切口周围人体组织,达到固定及密闭效果;然后再将穿刺杆22从空心杆11中拔出,即完成外科手术的穿刺过程。气囊3充气后能将切口周围组织固定,防止滑脱,加快手术进程,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提供了安全的保障,为手术精确的操作提供了稳定的支持,可广泛使用与各种微创外科手术。
[0024]本实用新型固定效果可靠,可以避免切口周围漏气对胸腔内正压通气效果的影响。前方气囊3充气后,能充分密闭切口,保证前纵隔的正压效果,可充分显露手术区域,减少手术中发生危急情况的发生几率,并可在发生术中危急情况时,有效提高操作的效率,从而解决手术中致命性的危险。
[0025]本实用新型在防止穿刺器滑脱的同时,极大地方便了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缩短了手术及麻醉时间,减少并可有效解决手术中致命性危险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使用效果非常显著。
[0026]穿刺器的外套管I的长度为25-30cm,采用较长的长度设计,可以有效保护腔镜镜头,降低镜头被污染对手术操作的不良影响,加快手术进程,在手术危急时刻,可有效显露手术操作区域,预防或解决手术出现的致命性危险。
[0027]—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的材质采用PVC,其中气囊3的材质为乳胶或软质塑料薄膜,充气之后形态规则,材料柔软,与皮肤组织贴合紧密,避免了切口周围漏气。
[00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根据实际情况可设计为大小不同的多种型号,以适应不同病人的情况,确保使用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I),所述的外套管(I)包括中空的转接头(12)和一端与其连接的空心杆(11),贯穿所述的转接头(12)和空心杆(11)设有穿刺杆(22),所述的穿刺杆(22)靠近转接头(12)的一端连接有引导器(21),所述的引导器(21)位于外套管⑴外部,所述的空心杆(11)上设有气囊(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3)套在空心杆(11)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3)远离转接头(12)的一端距离空心杆(11)自由端的距离为2-3c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3)的充气量为20-25ml,气囊(3)的长度为8_9c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前纵隔微创手术的穿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套管(I)的长度为25-30cm。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4072255SQ20142040266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1日
【发明者】周勇安, 李小飞, 卢强, 王艳, 王居正, 曹莉莉, 张天翼, 祖超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