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手操作的b超阵列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822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手操作的b超阵列探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手操作的B超阵列探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探头不能任意调节,调节式探头不能单手操作的问题。本单手操作的B超阵列探头包括一根中空的杆体和杆体左右两侧的探头列阵,每组探头列阵包括若干等腰梯形的探头,各探头的长边上底面两两相互铰接并排列为一字结构,短边下底面通过一根张紧线串连,所述的杆体内部设有拉伸复位机构,张紧线从杆体的底部穿入并与拉伸复位机构连接,所述杆体的上端还设有握环和握环内的拉杆,上述拉杆通过一根拉线与拉伸复位机构连接,拉动拉杆能使拉伸复位机构收缩张紧线,并使各探头的下底面相对向内收拢并形成弧度。本装置可单手操作,且能任意调节弧度。
【专利说明】一种单手操作的B超阵列探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兽用B超仪,特别涉及一种单手操作的B超阵列探头。

【背景技术】
[0002]兽用B超仪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为何时配种、提高配种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产后兽用B超仪监测可观察子宫复原状况,同时诊断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积液等繁殖障碍病;可活体作背膘厚及眼肌面积的测定,为育种及品质鉴定提供准确数据。
[0003]一般在一些大型的野外牧场为牛羊做检测时,会使用便携式兽用B超仪,这种B超仪包括一个带把手的机壳和一个连接机壳的波束探头,机壳上设有显不屏,机壳的大约10寸大小,探头为话筒结构,使用时医务人员将探头对准检测区域,探头将扫描波反馈显示在显示屏上。现有的兽用B超探头为一个话筒形状的仪器,它是利用数字电路控制的电子开关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脉冲电压加到压电晶片上,并接收反射回波信息,由一条条载有回波信息的垂直扫描线构成一幅完整的断面超声像图。但是这种探头极难固定,在动物不断扭动的情况下探测信号极不稳定,这也将导致显示屏的画面断断续续,因此需要一种可根据不同大小任意改变,能贴合在动物表面,并且可以单手操作的探头。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兽用B超仪探头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贴附在动物表面,固定性更为稳定且能单手操作的兽用B超列阵探头。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手操作的B超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中空的杆体和置于杆体下端的两组对称探头列阵,每组探头列阵包括若干等腰梯形的探头,各探头的长边上底面两两相互铰接并排列为一字结构,短边下底面通过一根张紧线串连,所述的杆体内部设有拉伸复位机构,张紧线从杆体的底部穿入并与拉伸复位机构连接,所述杆体的上端还设有握环和握环内的拉杆,上述拉杆通过一根拉线与拉伸复位机构连接,拉动拉杆能使拉伸复位机构收缩张紧线,并使各探头的下底面相对向内收拢并形成弧度。
[0006]使用时,掌心握着握环,手指提拉拉杆,单手即可使探头收拢变成弧形排列结构。当探头弧形结构以后,便于贴身附在动物的表面,不同大小的动物可通过探头形成不同弧度来配合。
[0007]所述拉伸复位机构包括杆体内部的上下两块位移板,其中上位移板与杆体相对固定,下位移板能沿杆体的杆向活动,上位移板和下位移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所述拉线穿过上位移板且与下位移板连接,同时,张紧线也从杆体的底部穿入与下位移板连接。
[0008]所述探头收拢的一侧为扫描区,并在该形成弧度的探头端部设置电晶片。
[0009]所述的张紧线具有弹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结构简单,且贴身效果好,能使扫描时更为稳定,便于医务人员观察;同时在使用时,可单手操作探头,另一只手可持拿便携B超仪,单人即可完成检测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杆体;2、握环;3、拉杆;4、拉线;5、弹簧;6、下位移板;7、张紧线;8、下底面;9、探头;10、上底面;11、上位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4]如图1所示,本单手操作的B超阵列探头包括一根中空的杆体I和若干等腰梯形的探头9,探头9分为两组分别对称设在杆体I的下端两侧,每组探头9的长边上底面10两两相互铰接并排列为一字结构,短边下底面8通过一根张紧线7串连,串连的探头9通过数据线(图中未标)连接B超主机。杆体I内部设有上下两块位移板,其中上位移板11与杆体I相对固定,下位移板6能沿杆体I的杆向活动,上位移板11和下位移板6之间通过复位弹簧5连接,张紧线7也从杆体I的底部穿入与下位移板6连接。
[0015]杆体I上端则设有握环2,握环2内设有拉杆3,拉杆3下部连有拉线4,拉线4穿过上位移板11且与下位移板6连接。使用时,单手掌心握着握环2,手指提拉拉杆3,拉杆3带动张紧线7收缩,使探头9的下底面8相对向内收拢并形成弧度,放手时张紧线7通过复位弹簧5回位,探头9收拢的一侧为扫描区,并在该形成弧度的探头9端部设置电晶片。
[0016]等腰梯形的探头9在收拢时等腰部位间距大,因此形成的弧度变化同样可以增大。
[0017]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001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单手操作的8超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根中空的杆体(1)和置于杆体(1)下端的两组对称探头(9)列阵,每组探头(9)列阵包括若干等腰梯形的探头(9),各探头(9)的长边上底面(10)两两相互铰接并排列为一字结构,短边下底面(8)通过一根张紧线(7)串连,所述的杆体(1)内部设有拉伸复位机构,张紧线(7)从杆体(1)的底部穿入并与拉伸复位机构连接,所述杆体(1)的上端还设有握环(2)和握环(2)内的拉杆(3),上述拉杆(3)通过一根拉线(4)与拉伸复位机构连接,拉动拉杆(3)能使拉伸复位机构收缩张紧线(7),并使各探头(9)的下底面(8)相对向内收拢并形成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手操作的8超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复位机构包括杆体(1)内部的上下两块位移板,其中上位移板(11)与杆体(1)相对固定,下位移板出)能沿杆体(1)的杆向活动,上位移板(11)和下位移板(6)之间通过复位弹簧(5)连接,所述拉线⑷穿过上位移板(11)且与下位移板(6)连接,同时,张紧线⑵也从杆体(1)的底部穿入与下位移板(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手操作的8超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9)收拢的一侧为扫描区,并在该形成弧度的探头(9)端部设置电晶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手操作的8超阵列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紧线(7)具有弹性。
【文档编号】A61B8/00GK204121060SQ20142042445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丁雪, 杨红红 申请人:云南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