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281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注射取液腔,注射取液腔下部设置有横板;注射取液腔上设置有医用橡皮管,注射取液腔中设置有活塞,活塞上方垂直连接杆,连接杆顶端穿过注射取液腔设置,活塞下方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下方设置有重块;注射取液腔右上角设置有从动滑轮支架,从动滑轮支架上设置有从动滑轮,从动滑轮支架下方连接有储液腔支架,储液腔支架底端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与注射取液腔之间连接有导流管。该装置方便患者根据情况移动治疗,便于取液或者注射,改善了患者治疗的效果,移动式治疗装置,不受地域限制,便于及时给患者做出合理的治疗或者是取液化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治疗的需要。
【专利说明】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属于内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多的医院在对病人进行就诊时都需要对病人进行取液与注射,比如感冒时需要注射盐水,需要抽血化验等等,但在医院是对于取液注射需要在固定的地点去进行,如果发生突发事件,需要及时的对病人进行取液化验,那么去固定地点取液就会大大增加病人的安全风险,而且,现在的医疗推车没有注射装置,在病人需要注射时需注射瓶固定,对此,需要予以改进,以便更好的解决内科用取液注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以便更好地针对患者进行注射,并便于针对患者进行抽取体液,便于进行辅助治疗。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注射取液腔,注射取液腔下部设置有横板;注射取液腔上设置有医用橡皮管,注射取液腔中设置有活塞,活塞上方垂直连接杆,连接杆顶端穿过注射取液腔设置,活塞下方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下方设置有重块;注射取液腔右上角设置有从动滑轮支架,从动滑轮支架上设置有从动滑轮,从动滑轮支架下方连接有储液腔支架,储液腔支架底端设置有储液腔,储液腔与注射取液腔之间连接有导流管;横板上方右侧设置有主动滑轮支架,主动滑轮支架上设置有主动滑轮,主动滑轮与连接杆之间绕过从动滑轮连接有牵引线。
[0006]进一步地,横板下方左端连接有滚轮支架,滚轮支架和注射取液腔底端均设置有滚轮。
[0007]进一步地,注射取液腔右侧壁底端连接有推杆,推杆上连接有推把。
[0008]进一步地,主动滑轮上设置有手摇柄。
[0009]进一步地,导流管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0010]进一步地,医用橡皮管另一端连接有针头。
[0011]该装置中,需要注射取液的人可坐在或者躺在横板上。进行取液操作时,摇动手摇柄,使活塞在重块重力作用下下滑至注射取液腔底部,关闭控制开关,将注射针插入需取液的人体中,随后摇动手摇柄带动主动滑轮旋转,使牵引线带动连接杆及活塞上升,针对人体中的体液抽取,体液经针头被吸入医用橡皮管中,随后流入注射取液腔中,完成取液。在实行注射操作时,将需要注射的注射液注入储液腔中,打开导流管上的控制开关,注射液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流管流入注射取液腔中,导入一定的注射量后关闭控制开关,用手摇动手摇柄,使主动滑轮旋转,将牵引线放松,在重块的重力下落作用下,使连接绳拉动活塞向下运动,则注射取液腔中的注射液在活塞压力作用下被推入医用橡皮管中,最后从注射针将注射液注人人体中,完成注射操作。推动推把使装置在滚轮作用下运动,便于推动患者,使得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注射或者取液。
[0012]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方便患者根据情况移动治疗,便于取液或者是注射,改善了患者治疗的效果,移动式治疗装置,不受地域限制,便于及时给患者做出合理的治疗或者是取液化验,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治疗的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记说明:1、注射取液腔;2、重块;3、连接绳;4、推杆;5、手摇柄;6、推把;7、主动滑轮;8、主动滑轮支架;9、横板;10、储液腔;11、从动滑轮;12、储液腔支架;13、牵引线;14、从动滑轮支架;15、导流管;16、连接杆;17、活塞;18、医用橡皮管;19、滚轮支架;2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0016]如图1所示的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包括注射取液腔1,注射取液腔I下部设置有横板9 ;注射取液腔I上设置有医用橡皮管18,注射取液腔I中设置有活塞17,活塞17上方垂直连接杆16,连接杆16顶端穿过注射取液腔I设置,活塞17下方连接有连接绳3,连接绳3下方设置有重块2 ;注射取液腔I右上角设置有从动滑轮支架14,从动滑轮支架14上设置有从动滑轮11,从动滑轮支架14下方连接有储液腔支架12,储液腔支架12底端设置有储液腔10,储液腔10与注射取液腔I之间连接有导流管15 ;横板9上方右侧设置有主动滑轮支架8,主动滑轮支架8上设置有主动滑轮7,主动滑轮7与连接杆之间绕过从动滑轮11连接有牵引线13。
[0017]横板9下方左端连接有滚轮支架19,滚轮支架19和注射取液腔I底端均设置有滚轮20。注射取液腔I右侧壁底端连接有推杆4,推杆4上连接有推把6。主动滑轮7上设置有手摇柄5。导流管15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医用橡皮管18另一端连接有针头。
[0018]该实用新型装置具体实施时,需要注射取液的人可坐在或者躺在横板9上。进行取液操作时,摇动手摇柄5,使活塞17在重块2重力作用下下滑至注射取液腔I底部,关闭控制开关,将注射针插入需取液的人体中,随后摇动手摇柄5带动主动滑轮7旋转,使牵引线13带动连接杆16及活塞17上升,针对人体中的体液抽取,体液经针头被吸入医用橡皮管18中,随后流入注射取液腔I中,完成取液。在实行注射操作时,将需要注射的注射液注入储液腔10中,打开导流管15上的控制开关,注射液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流管15流入注射取液腔I中,导入一定的注射量后关闭控制开关,用手摇动手摇柄5,使主动滑轮7旋转,将牵引线13放松,在重块2的重力下落作用下,使连接绳3拉动活塞17向下运动,则注射取液腔I中的注射液在活塞17压力作用下被推入医用橡皮管18中,最后从注射针将注射液注人人体中,完成注射操作。推动推把6使装置在滚轮20作用下运动,便于推动患者,使得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注射或者取液。
[0019]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取液腔,所述注射取液腔下部设置有横板;所述注射取液腔上设置有医用橡皮管,所述注射取液腔中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上方垂直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穿过注射取液腔设置,所述活塞下方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下方设置有重块;所述注射取液腔右上角设置有从动滑轮支架,所述从动滑轮支架上设置有从动滑轮,所述从动滑轮支架下方连接有储液腔支架,所述储液腔支架底端设置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注射取液腔之间连接有导流管;所述横板上方右侧设置有主动滑轮支架,所述主动滑轮支架上设置有主动滑轮,所述主动滑轮与连接杆之间绕过从动滑轮连接有牵引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下方左端连接有滚轮支架,所述滚轮支架和注射取液腔底端均设置有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取液腔右侧壁底端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连接有推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滑轮上设置有手摇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取液辅助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橡皮管另一端连接有针头。
【文档编号】A61M5/178GK204033342SQ20142042440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0日
【发明者】王俊萍, 腾世岗, 邵秀田 申请人:王俊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