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440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公开了一种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包括防拔垫层、设置在防拔垫层上方的固定套,防拔垫层后部两端均设有约束带,固定套前端与防拔垫层前端通过拉链连接,固定套与防拔垫层前部形成一个可容纳手前部的容纳腔,腕部段上设有用于设置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生命体征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设置一个符合人的手的形状的防拔垫层,使用时更为的舒适;固定套确保容纳腔与外界的对流;防拔垫层前端与固定套前端通过拉链来连接,可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指端末梢血或对患者的手指做一些按摩等;当需要检测时打开工作开关即可进行检测,且检测到的数据可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较为的方便和省时省力。
【专利说明】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尤其涉及了一种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GI⑶病房收治大量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留置大量外科导管的患者,这些管子尤如患者的生命线,然而,因为疾病原因,患者常常不配合治疗护理,因躁动不安或不自主运动而带来意外拔管危险,临床护士也因防止发生意外拔管,工作压力非常大。而现在的医护人员为了觉得这个问题,一般是使用的约束手套将患者的整个手掌和手腕包覆住,透气功能差,舒适度也较差,且不能时刻检测患者的某些生命体征数据,每次要检测时需要再用专门的检测装置来检测,较为的麻烦和费时费力;整个手掌全部封住了,观察患者指端末梢血运较为麻烦,需要把整个手套拆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约束手套透气性差、舒适度差、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不方便、不方便观察患者指端末梢血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透气性好、舒适度佳、可方便检测生命体征、方便观察患者指端末梢血的防拔约束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包括防拔垫层、设置在防拔垫层上方的固定套,防拔垫层后部两端均设有约束带,固定套前端与防拔垫层前端通过拉链连接,固定套与防拔垫层前部形成一个可容纳手前部的容纳腔,腕部段上设有用于设置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均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控芯片、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均与主控芯片电联接。
[0006]作为优选,防拔垫层包括腕部段、与腕部段连接的掌段和与掌段连接的指段,腕部段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掌段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指段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或直线段。
[0007]作为优选,脉搏传感器经过A/D转换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血压传感器经过放大电路、滤波整流电路和A/D转换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体温传感器经过I2c总线控制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
[0008]作为优选,生命体征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和无线发送器;电源模块、无线发送器与主控芯片电联接。
[0009]作为优选,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包括底板和凸起于底板上的侧壁,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还包括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显示屏、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指示灯和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工作开关,显示屏、指示灯和工作开关均设置在防拔垫层侧面,防拔垫层上设有与凹槽相同的第二通孔,显示屏、指示灯和工作开关与主控芯片连接的导线先后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0010]作为优选,凹槽内底部设有弹性凸柱,下壳体底端设有卡槽,壳体通过弹性凸柱卡在卡槽内固定在凹槽内。
[0011]本实用新型设置一个符合人的手的形状的防拔垫层,确保手感良好,使用时更为的舒适;固定套只封合防拔垫层前部,确保容纳腔与外界的对流;防拔垫层前端与固定套前端通过拉链来连接,可方便医护人员观察患者指端末梢血或对患者的手指做一些按摩等;在腕部段设置生命体征检测装置,当需要检测时打开工作开关即可进行检测,且检测到的数据可通过显示屏直接显示,较为的方便和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0013]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14]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5]图4是容纳腔内的结构图。
[0016]图5是生命体征检测装置的内部电路结构框图。
[0017]图6是壳体的结构图。
[0018]图7是壳体的主视图。
[0019]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防拔垫层、2—固定套、3—约束带、4 一拉链、5—容纳腔、6—腕部段、7—掌段、8—指段、9 一固定带、10 —凹槽、11 一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2—上壳体、13—卡槽、14 一侧壁、15—第一通孔、16—第二通孔、17 一指不灯、18—工作开关、19一显示屏、20—弹性凸柱、21—魔术贴、22—拉环、23—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防拔垫层1、设置在防拔垫层I上方的固定套2,防拔垫层I后部两端均设有约束带3,约束带3上均设有魔术贴21。固定套2前端与防拔垫层I前端通过拉链4连接,通过拉链4连接,因此当需要观察患者指端末梢血运时,直接拉开拉链4来观察,且还可是不是拉开拉链4帮患者做一些手指的按摩,防止患者手指长期不动而僵硬等症状,操作简单方便,较为实用;固定套2左右两端分别与防拔垫层I前部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固定套2与防拔垫层I前部形成一个可容纳手前部的容纳腔5。防拔垫层I为纸浆模塑板,防拔垫层I包括腕部段6、与腕部段6连接的掌段7和与掌段7连接的指段8,腕部段6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掌段7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指段8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或直线段,腕部段6下表面和掌段7下表面均为平面,腕部段6下表面和掌段7下表面均与水平面呈10?60度的倾角。在本实施例中,腕部段6下表面和掌段7下表面均与水平面呈30度的倾角。防拔垫层I的上表面与人的手部相契合,更为舒适。腕部段6约束了手腕部位,防止腕关节活动而扯下管子。
[0023]防拔垫层I采用纸浆模塑板,该材料制成的防拔垫层I既有足够的刚性,又不会太硬,确保手感良好,且轻巧,能吸汗、防滑,使用时更为的舒适;纸浆模塑板的制造成本低,可作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掌段7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可使手掌处于一种自然弯曲状态,手势更自然,不易酸胀,最主要的是,当手掌处于自然弯曲状态被固定时,手指尖与手掌不处在同一平面上,手指尖的作用力也无法使手掌拱起,从而不会造成关节活动,因此可确保避免谵妄、躁动、神志不清的患者自行拔出管道,同时患者双手可以自由活动并始终处于功能位,防止持续约束造成静脉血栓、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固定套2没有封合整个防拔垫层I,保证空气流通,透气性较好,患者流出的汗能够尽快被空气带走,避免手因长期置于封闭的手套而出现新的疾病,且可提高手的舒适度。
[0024]腕部段6下表面和掌段7下表面与水平面具有倾斜角,可节省大量的材料,且可减少重量,方便携带。
[0025]固定套2下端设有与手指配合的固定带9,手指穿过固定带9从而将手前部固定在容纳腔5内。约束带3设置在腕部段6的后端,手后部通过约束带3固定。
[0026]使用时让患者的手指套入固定带9,再通过约束带3将人体手腕与防拔垫层I固定,通过魔术贴21可方便调节约束带3与人体手腕的松紧度,且可适合不同胖瘦的患者,调节方便,固定方便,实用性强。
[0027]腕部段6上设有用于设置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的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包括主控芯片、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电源模块和无线发送器;电源模块、无线发送器与主控芯片电联接,脉搏传感器经过A/D转换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血压传感器经过放大电路、滤波整流电路和A/D转换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体温传感器经过I2c总线控制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凹槽10设置在腕部段6上位于约束带3之间的部位,约束带3对手腕起到约束,同时可确保设置在腕部段6上的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与人体的皮肤接触,确保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的正常检测。
[0028]无线发送器为蓝牙模块或WiFi模块或微波模块或GSM模块或GPRS模块或CDMA模块或WCDMA模块。
[0029]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还包括壳体,主控芯片、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体温传感器、电源模块和无线发送器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下壳体包括底板和凸起于底板上的侧壁14,侧壁14上设有第一通孔15,还包括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显示屏19、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指示灯17和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工作开关18,显示屏19、指示灯17和工作开关18均设置在防拔垫层I侧面,防拔垫层I上设有与凹槽10相同的第二通孔16,显示屏19、指示灯17和工作开关18与主控芯片连接的导线先后通过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显示屏19、指示灯17和工作开关18设置在腕部段6,可方便医护人员检测和观察检测数据。
[0030]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尽量与人体皮肤接触,确保能正常检测。
[0031]凹槽10内底部设有弹性凸柱20,下壳体底端设有卡槽13,壳体通过弹性凸柱20卡在卡槽13内固定在凹槽10内。卡槽13挤压弹性凸柱20,使得壳体能够固定在凹槽10内。壳体上端侧面设有拉环22,凹槽10两边设有与拉环22契合的开槽23,壳体安装好后,拉环22置于开槽23内,从而确保拉环22不会突出于腕部段6上表面,使人觉得不舒服,当要拆出壳体时,直接拉起拉环22即可将壳体拉出,从而可对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0032]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发送器采用MBTV4蓝牙4.0模块,其同时具有低功耗、串口透明传输、便捷易用的AT指令、便捷易用的无线ADC、无线PWM、无线GP1、无线T1等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采用低功耗的MCU。
[0033]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设置在靠近人体手腕皮肤处。
[0034]主控芯片将检测好的生命体征通过显示屏19显示出来,从而方便护士或者患者家人了解患者的身体的状况,简单方便。
[0035]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 一般处于休眠状态,只要打开工作开关18,即可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该测试时间短且测试时功耗很小,仅需要一枚纽扣电池就可以长期使用,无需充电、更换方便;整体结构体积小、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
[0036]指示灯17包括工作指示灯、工作完成指示灯。
[0037]使用时,使用者按下工作开关18,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和体温传感器自动进入测量状态,工作指示灯亮起表示正在工作;当测量完成后,工作指示灯灭掉,工作完成指示灯亮起,主控芯片将检测到的数据显示到显示屏19上,主控芯片也可将测量到的数据信息通过无线发送器发送给后台服务器,护士或医生可在后台服务器上看到检测到的生命体征,从而可对患者的状况实时掌控和了解。
[0038]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拔垫层(1)、设置在防拔垫层(1)上方的固定套(2),防拔垫层(1)后部两端均设有约束带(3),固定套(2)前端与防拔垫层(1)前端通过拉链(4)连接,固定套(2)与防拔垫层(1)前部形成一个可容纳手前部的容纳腔(5),腕部段(6)上设有用于设置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的凹槽(10),凹槽(10)内设有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包括壳体和均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控芯片、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体温传感器,脉搏传感器、血压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均与主控芯片电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拔垫层(1)包括腕部段出)、与腕部段(6)连接的掌段(7)和与掌段(7)连接的指段(8),腕部段(6)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掌段(7)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指段(8)上表面的横截面为圆弧段或直线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脉搏传感器经过A/D转换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血压传感器经过放大电路、滤波整流电路和A/D转换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体温传感器经过I2c总线控制器后与主控芯片电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生命体征检测装置(11)还包括电源模块和无线发送器;电源模块、无线发送器与主控芯片电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壳体(12)和下壳体,下壳体包括底板和凸起于底板上的侧壁(14),侧壁(14)上设有第一通孔(15),还包括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显示屏(19)、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指示灯(17)和与主控芯片电联接的工作开关(18),显示屏(19)、指示灯(17)和工作开关(18)均设置在腕部段(6)的侧面,腕部段(6)上设有与凹槽(10)相同的第二通孔(16),显示屏(19)、指示灯(17)和工作开关(18)与主控芯片连接的导线先后通过第一通孔(15)和第二通孔(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生命体征的防拔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10)内底部设有弹性凸柱(20),下壳体底端设有卡槽(13),壳体通过弹性凸柱(20)卡在卡槽(13)内固定在凹槽(10)内。
【文档编号】A61B5/021GK204049967SQ20142046573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发明者】李国彬 申请人:李国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