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流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544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防返流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返流输液器,主要由输液软管、静脉输液针、调速开关、墨菲斯滴管、2个或2个以上的瓶塞穿刺器、以及2个或2个以上的支路开关组成;其中输液软管包括1条主路管及2条或2条以上的支路管,每条支路管的下端均与主路管的上端相连通;每条支路管的上端各接有一瓶塞穿刺器,每条支路管的中部各接有一支路开关;静脉输液针接在主路管的下端,调速开关和墨菲斯滴管则串接在主路管的中部;其中每条支路管的中部还一步串接有一防返流器。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不同药瓶中的药液互相混合,特别是与自动排气输液器联装后可防止空气串入到使用中的输液瓶内进入到患者体内。
【专利说明】防返流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返流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输液器主要由输液软管,以及自上而下串接在该条输液软管上的瓶塞穿刺器、墨菲斯滴管、调速开关和静脉输液针组成。使用时,将瓶塞穿刺器插入到输液瓶内,静脉输液针插入到患者体内来是实现输液。这种单路结构的输液器一次只能连接一瓶输液瓶,因而在每瓶药液输完后,都需要医护人员将瓶塞穿刺器从一瓶输液瓶中拔出,再插入到另一瓶输液瓶中。考虑到患者在每进行一次输液治疗时,大都需要输入2种或2种以上的药液才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而传统的单路输液器便需要医护人员频繁替换输液器上的输液瓶,这会大大增加医护工作的工作量,特别是在多个患者同时需要更换输液瓶时,而医护人员应接不暇之时,甚至会因输液瓶内的药液输完后而致使空气进入到人体内,进而引发医疗事故。
[0003]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出现一种双路输液器,这种输液器包括Y形输液软管,该Y形输液软管的2条分支管上各接有一瓶塞穿刺器和一支路调速开关;该Y形输液软管的主路管上自上而下接有一墨菲斯滴管、一主路调速开关和一静脉输液针。这种双路结构的输液器虽然能够一次性地插入两瓶输液瓶,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护人员更换输液瓶的次数。但是,由于药液在进入人体之前的提前混合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因此在输液时,只能分先后地将两瓶药液依次输入到人体内。此时,这种双路输液器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其中一条支路管上的支路调速开关完全闭合,而将其中一条支路管上的支路调速开关打开,以让其中一瓶药液输入到人体内。待第一瓶药液输完后,再将该支路管上的支路调速开关闭合,而开启之前闭合的那条支路管上的支路调速开关,让另一瓶药液输入到人体内。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或患者特别注意两路支路调速开关的状态,即需要确保其中一个支路调速开关的完全关闭,一旦关闭不完全,可因不同输液瓶内的压力差或因输液瓶位置改变形成压力阶差,使压力高的一侧液体进入压力低的一侧输液瓶内,导致不同输液瓶内液体互相混合;或因操作不当,导致空气进入患者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返流输液器,其能够防止不同药瓶中的药液互相混合,特别是与自动排气输液器联装后可有效防止空气进入到患者体内。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防返流输液器,主要由输液软管、静脉输液针、调速开关、墨菲斯滴管、2个或2个以上的瓶塞穿刺器、以及2个或2个以上的支路开关组成;其中输液软管包括I条主路管及2条或2条以上的支路管,每条支路管的下端均与主路管的上端相连通;每条支路管的上端各接有一瓶塞穿刺器,每条支路管的中部各接有一支路开关;静脉输液针接在主路管的下端,调速开关和墨菲斯滴管则串接在主路管的中部;其中每条支路管的中部还串接有一防返流器。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防返流器主要由一上接内套管、下接外套管和防返软管组成;上述上接内套管和下接外套管均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通管;上接内套管的上部的外直径与下接外套管的上部的内直径相配合,下接外套管的上部套接在上接内套管的上部外侧;上接内套管的下部的外直径小于下接外套管的下部的内直径,上接内套管的下部嵌于下接外套管的下部内侧;上述防返软管上部套接在上接内套管的下部,且位于嵌于下接外套管的下部内侧;该防返软管的下部带有一个内收并能形变的楔形口 ;当防返软管的内部蓄有液体时,该楔形口张开供液体通过;否则,楔形口闭合。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接外套管的外侧壁的径向相对地设有2个径向外凸的按压卡,这2个按压卡指向防返软管的楔形口的位置处。
[0009]上述方案中,上接内套管的上部的侧壁外侧上设有至少一个嵌合凸卡,下接外套管的上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嵌合凸卡相配合的嵌合孔。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防返软管有硅胶材料制成。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防返流器位于支路开关的上方。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支路开关为调速开关。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只需在每条支路管上设置一个防返流器,便能够确保不使用分支路的液体逆向流动,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因不同输液瓶内的压力差或因输液瓶位置改变形成压力阶差,使压力高的一侧液体进入压力低的一侧输液瓶内,导致不同输液瓶内液体互相混合;或因操作不当,导致空气进入患者体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一种防返流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防返流器的上接内套管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防返流器的防返软管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防返流器的下接外套管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输液软管;1_1、支路管;1_2主路管;2、静脉输液针;3、调速开关;4、墨菲斯滴管;5、瓶塞穿刺器;6、支路开关;7、防返流器;7-1、上接内套管;7-2、下接外套管;7-3、防返软管;7-4、嵌合凸卡;7-5、嵌合孔;7-6、按压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一种防返流输液器,如图1所示,主要由输液软管1、静脉输液针2、调速开关3、墨菲斯滴管4、2个或2个以上的瓶塞穿刺器5、2个或2个以上的支路开关6、以及2个或2个以上的防返流器7组成。其中输液软管I包括I条主路管1-2及2条或2条以上的支路管1-1,每条支路管1-1的下端均与主路管1-2的上端相连通。每条支路管1-1的上端各接有一瓶塞穿刺器5,每条支路管1-1的中部各接有一支路开关6和一防返流器7。静脉输液针2接在主路管1-2的下端,调速开关3和墨菲斯滴管4则串接在主路管1-2的中部。所述防返流器7的目的是保证液体从上往下的顺向流动,而阻断液体或空气由下往上的反向流动,从而能够避免因不同输液瓶内的压力差或因输液瓶位置改变形成压力阶差,使压力高的一侧液体进入压力低的一侧输液瓶内,导致不同输液瓶内液体互相混合;或因操作不当,导致空气进入患者体内。
[0020]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返流器7如图2-4所示,其主要由一上接内套管7-1、下接外套管7-2和防返软管7-3组成。上述上接内套管7-1和下接外套管7_2均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通管。上接内套管7-1的上部的外直径与下接外套管7-2的上部的内直径相配合,下接外套管7-2的上部套接在上接内套管7-1的上部外侧。可以直接通过直径配合的方式让下接外套管7-2的上部套接在上接内套管7-1的上部外侧。但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固性,所述上接内套管7-1的上部的侧壁外侧上设有至少一个嵌合凸卡7-4,下接外套管7-2的上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嵌合凸卡7-4相配合的嵌合孔7-5 ;安装时,上述嵌合孔7-5嵌入到嵌合凸卡7-4上。上接内套管7-1的下部的外直径小于下接外套管7-2的下部的内直径,上接内套管7-1的下部嵌于下接外套管7-2的下部内侧。上接内套管7-1的外侧壁与下接外套管7-2的内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供防返软管7-3嵌入。上述防返软管7-3上部套接在上接内套管7-1的下部,且位于嵌于下接外套管7-2的下部内侧。该防返软管7-3的下部带有一个内收并能形变的楔形口。当防返软管7-3的内部蓄有液体时,该楔形口张开供液体通过。否则,楔形口闭合。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返软管7-3有硅胶材料制成,以使其楔形口能够产生一定量的形变。此外,所述下接外套管7-2的外侧壁的径向相对地设有2个径向外凸的按压卡7-6,这2个按压卡7-6指向防返软管7-3的楔形口的位置处。通过相对地按压这2个按压卡7-6,迫使防返软管7-3的楔形口开启。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返流器7位于支路开关6的上方,也可以位于支路开关6的下方。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返流器7位于支路开关6的上方。输液的流量大小可以通过主路管1-2上的调速器来实现,因此所述支路开关6可以为控制该支路的通或断即可。但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路开关6为可以实现流量调节的调速开关3。
【权利要求】
1.防返流输液器,主要由输液软管(I)、静脉输液针(2)、调速开关(3)、墨菲斯滴管(4)、2个或2个以上的瓶塞穿刺器(5)、以及2个或2个以上的支路开关(6)组成;其中输液软管(I)包括I条主路管(1-2)及2条或2条以上的支路管(1-1),每条支路管(1-1)的下端均与主路管(1-2)的上端相连通;每条支路管(1-1)的上端各接有一瓶塞穿刺器(5),每条支路管(1-1)的中部各接有一支路开关(6);静脉输液针(2)接在主路管(1-2)的下端,调速开关(3)和墨菲斯滴管(4)则串接在主路管(1-2)的中部;其特征在于:每条支路管(1-1)的中部还进一步串接有一防返流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流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器(7)主要由一上接内套管(7-1)、下接外套管(7-2)和防返软管(7-3)组成;上述上接内套管(7-1)和下接外套管(7-2)均为上大下小的漏斗形通管;上接内套管(7-1)的上部的外直径与下接外套管(7-2)的上部的内直径相配合,下接外套管(7-2)的上部套接在上接内套管(7-1)的上部外侧;上接内套管(7-1)的下部的外直径小于下接外套管(7-2)的下部的内直径,上接内套管(7-1)的下部嵌于下接外套管(7-2)的下部内侧;上述防返软管(7-3)上部套接在上接内套管(7-1)的下部,且位于嵌于下接外套管(7-2)的下部内侧;该防返软管(7-3)的下部带有一个内收并能形变的楔形口 ;当防返软管(7-3)的内部蓄有液体时,该楔形口张开供液体通过;否则,楔形口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返流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外套管(7-2)的外侧壁的径向相对地设有2个径向外凸的按压卡(7-6),这2个按压卡(7-6)指向防返软管(7-3)的楔形口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返流输液器,其特征在于:上接内套管(7-1)的上部的侧壁外侧上设有至少一个嵌合凸卡(7-4),下接外套管(7-2)的上部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嵌合凸卡(7-4)相配合的嵌合孔(7-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返流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软管(7-3)有硅胶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流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返流器(7)位于支路开关(6)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返流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开关(6)为调速开关⑶。
【文档编号】A61M5/162GK204072983SQ201420487552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罗爱国 申请人:罗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