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443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所述第一台面内设有第一滑道空腔、第二滑道空腔,所述第一滑道空腔、第二滑道空腔的上面分别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移动车包括移动台面,所述移动台面下底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位于第一滑道空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位于第二滑道空腔内,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与第一台面之间设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第一台面之间设有第二防滑垫,所述操作槽下面设有排水孔,所述第二台面内部结构与第一台面相同,所述移动台面内部结构也与第一台面相同。
【专利说明】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

【背景技术】
[0002]对接车主要用于手术室进出时的替换作用,进入时避免将外界的细菌带入手术室,出来时,也避免手术室内的病菌带出到户外,目前使用中的对接车结构为例如中国专利201320712136.6提供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具有车架,所述车架与手术台等高且上表面均制有凹槽,车架与手术台四角均嵌入磁铁,车架下部设有万向轮,车架与手术台上表面制有的凹槽与床板下表面制有的凸起插接适配,车架与床板两侧均设有扶手,且所述床板用塑钢制成。这种结构的对接车只能实现双层设置,如果实际需要多层结构,则无法满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满足多层需求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接车、第二对接车、移动车,所述第一对接车包括第一台面,所述第一台面下底面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铰接有第一上连接杆,所述第一上连接杆铰接有第一中连接杆,所述第一中连接杆铰接有第一下连接杆,所述第一下连接杆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在第一托板上,所述第一托板连接有第一车轮,所述第二对接车包括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下底面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铰接有第二上连接杆,所述第二上连接杆铰接有第二中连接杆,所述第二中连接杆铰接有第二下连接杆,所述第二下连接杆底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在第二托板上,所述第二托板连接有第二车轮,所述第一台面的一侧设有连接凸块,所述第二台面的一侧设有与连接凸块相配合的连接凹槽,所述第一台面与连接凸块相邻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铰接有锁紧板,所述第二台面与连接凹槽相邻的两侧均设有锁紧轴,所述锁紧板上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与锁紧轴相配合,所述第一台面内设有第一滑道空腔、第二滑道空腔,所述第一滑道空腔、第二滑道空腔的上面分别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移动车包括移动台面,所述移动台面下底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位于第一滑道空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位于第二滑道空腔内,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与第一台面之间设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第一台面之间设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一台面上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下面设有排水孔,所述第二台面内部结构与第一台面相同,所述移动台面内部结构也与第一台面相同。
[0005]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直径大于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限位凸块直径大于第二通槽。
[0006]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数量均为4个。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08]1本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凸块与滑道空腔的配合,可以实现移动车与对接车的装配,将移动台面设置成与对接车台面相同的结构,则可以实现移动车与移动车之间的装配,实际中可以根据需要组装所需高度。
[0009]2限位凸块与滑道空腔的配合还可以避免移动车与对接车脱离,安装时,将支撑杆和限位凸块从侧面放进滑道空腔,安装方便,实施效果良好。
[0010]3上连接杆、中连接杆、下连接杆之间铰接,而且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分别与支撑块、连接块铰接,可以实现台面的升降。
[0011]4两辆对接车通过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来实现快速定位,然后通过锁紧板与锁紧轴的配合实现固定,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0012]5滑道空腔内设有防滑垫,不仅可以防止移动车打滑,还可以根据防滑垫厚度的调节,来适应不同型号的移动车,使实际应用范围广泛。
[0013]6排水孔的设置可以防止操作槽内积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装配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台面和移动车装配示意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移动车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9]图中:1-第一对接车,2-第二对接车,3-移动车,4-第一台面,5-第一支撑块,6-第一上连接杆,7-第一中连接杆,8-第一下连接杆,9-第一连接块,10-第一托板,11-第一车轮,12-第二台面,13-第二支撑块,14-第二上连接杆,15-第二中连接杆,16-第二下连接杆,17-第二连接块,18-第二托板,19-第二车轮,20-连接凸块,21-连接凹槽,22-第一滑道空腔,23-第二滑道空腔,24-移动台面,25-第一支撑杆,26-第二支撑杆,27-第一限位凸块,28-第二限位凸块,29-第一防滑垫,30-第二防滑垫,31-操作槽,32-排水孔,33-第一通槽,34-第二通槽,35-支撑轴,36-锁紧板,37-锁紧槽,38-锁紧轴。
[0020]实施例:
[0021]本实施例包括第一对接车1、第二对接车2、移动车3,第一对接车1包括第一台面4,第一台面4下底面设有第一支撑块5,第一支撑块5铰接有第一上连接杆6,第一上连接杆6铰接有第一中连接杆7,第一中连接杆7铰接有第一下连接杆8,第一下连接杆8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块9,第一连接块9固定在第一托板10上,第一托板10连接有第一车轮11,第二对接车2包括第二台面12,第二台面12下底面设有第二支撑块13,第二支撑块13铰接有第二上连接杆14,第二上连接杆14铰接有第二中连接杆15,第二中连接杆15铰接有第二下连接杆16,第二下连接杆16底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块17,第二连接块17固定在第二托板18上,第二托板18连接有第二车轮19,第一台面4的一侧设有连接凸块20,第二台面12的一侧设有与连接凸块20相配合的连接凹槽21,第一台面4与连接凸块20相邻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轴35,支撑轴35上铰接有锁紧板36,第二台面12与连接凹槽21相邻的两侧均设有锁紧轴38,锁紧板36上设有锁紧槽37,锁紧槽37与锁紧轴38相配合,第一台面4内设有第一滑道空腔22、第二滑道空腔23,第一滑道空腔22、第二滑道空腔23的上面分别设有第一通槽33、第二通槽34,移动车3包括移动台面24,移动台面24下底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杆25、第二支撑杆26,第一支撑杆25底端设有第一限位凸块27,第二支撑杆26底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块28,第一限位凸块27位于第一滑道空腔22内,第二限位凸块28位于第二滑道空腔23内,第一限位凸块27与第一台面4之间设有第一防滑垫29,第二限位凸块28与第一台面4之间设有第二防滑垫30,第一台面4上设有操作槽31,操作槽31下面设有排水孔32,第二台面12内部结构与第一台面4相同,移动台面24内部结构也与第一台面4相同。
[0022]第一限位凸块27直径大于第一通槽33,第二限位凸块28直径大于第二通槽34。
[0023]第一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17的数量均为4个。
[0024]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对接车、第二对接车、移动车,所述第一对接车包括第一台面,所述第一台面下底面设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铰接有第一上连接杆,所述第一上连接杆铰接有第一中连接杆,所述第一中连接杆铰接有第一下连接杆,所述第一下连接杆底端铰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在第一托板上,所述第一托板连接有第一车轮,所述第二对接车包括第二台面,所述第二台面下底面设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铰接有第二上连接杆,所述第二上连接杆铰接有第二中连接杆,所述第二中连接杆铰接有第二下连接杆,所述第二下连接杆底端铰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在第二托板上,所述第二托板连接有第二车轮,所述第一台面的一侧设有连接凸块,所述第二台面的一侧设有与连接凸块相配合的连接凹槽,所述第一台面与连接凸块相邻的两侧均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铰接有锁紧板,所述第二台面与连接凹槽相邻的两侧均设有锁紧轴,所述锁紧板上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与锁紧轴相配合,所述第一台面内设有第一滑道空腔、第二滑道空腔,所述第一滑道空腔、第二滑道空腔的上面分别设有第一通槽、第二通槽,所述移动车包括移动台面,所述移动台面下底面固定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设有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二支撑杆底端设有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位于第一滑道空腔内,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位于第二滑道空腔内,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与第一台面之间设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第一台面之间设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一台面上设有操作槽,所述操作槽下面设有排水孔,所述第二台面内部结构与第一台面相同,所述移动台面内部结构也与第一台面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直径大于第一通槽,所述第二限位凸块直径大于第二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可调多层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数量均为4个。
【文档编号】A61G7/08GK204158652SQ201420487465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蒋月强, 蒋顺来, 邢继龙, 沈兴平, 吴士忠 申请人:天津康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