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819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包括输液针、流量调节器和输液管,输液管上设有防止药液滴尽的防呆机构,防呆机构包括连接套和容纳筒,容纳筒穿设于连接套内,连接套和容纳筒相离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输液管,容纳筒穿入连接套的一端设有阻挡壁,阻挡壁开设有与容纳筒贯穿的通孔,容纳筒的内部滑移连接有圆筒状的浮子,浮子相对阻挡壁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堵塞,橡胶堵塞设有向外的凸缘,凸缘的直径大于输液管的直径,据上述结构,通过设置在输液管上的防呆部,余留在输液管上的药液会在橡胶堵塞将输液管和容纳筒的连接孔密封的情况下停止继续注入病人体内,从而避免了空气从输液器进入血管或血液从输液器逆流入瓶的情况的发生。
【专利说明】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输液器一般包括穿刺器、滴斗、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等,它们通过导管连接起来,通过调节流量调节器改变所夹持输液器的通径,实现管内药液的控制与流速的调节。
[0003]虽然现在使用的输液器有用到滴斗,当药瓶的药液流尽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并且也用到了流量调节器可以实现当药液将要滴完时,可以调低滴液速度来等待护士更换药瓶或拔出输液针,但是却必须要由病人或看护人员时时刻刻注意着输液瓶内药液量的变化,可是虚弱的病人和已经疲劳的看护人员,一但出现恍惚走神的情况,就会出现输液瓶的药液滴空,而药液滴空后,空气会从输液器进入血管,严重时可能导致空气血塞,或者输液者的血液会从输液器逆流入瓶,不仅会对病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会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恐慌。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它可有效解决现有输液器在输液时,当病人或看护人员不注意时,将出现药液滴尽,从而引发空气进入血管或血液倒流入输液瓶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包括输液针、流量调节器和输液管,输液管上设有防止药液滴尽的防呆机构,所述防呆机构包括连接套和容纳筒,所述容纳筒穿设于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和容纳筒相离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输液管,所述容纳筒穿入连接套的一端设有阻挡壁,所述阻挡壁开设有与容纳筒贯穿的通孔,所述容纳筒的内部滑移连接有圆筒状的浮子,所述浮子相对阻挡壁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堵塞,所述橡胶堵塞设有向外的凸缘,所述凸缘的直径大于输液管的直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睡着或走神,忘了叫护士过来拔针或换输液瓶,此时药液将会渐渐流尽,当容纳腔内的药液也开始流尽时,浮子会在容纳腔内滑移向下,连接在浮子上的橡胶堵塞上的凸缘会贴合容纳腔连接输液管的端面,从而将输液管与容纳腔连接的孔密封住,此时余留在输液管的药液将停止流动,避免了由于药液滴空后,空气从输液器进入血管,严重时可能导致空气血塞,或者输液着的血液会从输液器逆流入瓶,避免了无论是在病人清醒状态还是昏厥状态都不会由于输液器的关系而进一步影响病人的病情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子的外围沿轴向设有多个鳍块,所述鳍块靠近阻挡壁的一端高于阻挡壁,所述鳍块靠近橡胶堵塞的一端与橡胶堵塞形成有间隙。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在浮子上的鳍块靠近阻挡壁的一端高于阻挡壁,浮子在受到浮力的作用或晃动的作用下,鳍块会抵挡在阻挡壁上,从而保证了药液通过阻挡壁上的通孔的稳定流入,避免了浮子堵塞阻挡壁上的通孔从而无法使药液流入容纳筒的问题的发生;且鳍块靠近橡胶堵塞的一端与橡胶堵塞形成一定的空隙,保证了当容纳筒内的药液流尽时,橡胶堵塞的凸缘能与容纳腔连接输液管的端面完全贴合,避免了由于鳍块的干涉从而使橡胶堵塞无法密封输液管与容纳腔连接的孔的问题的发生。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堵塞相对浮子的另一端设有凹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橡胶堵塞的凸缘贴合容纳腔连接输液管的端面时,输液管内的药液由于重力的原因将对凹腔产生吸力,从而使得凸缘与容纳腔连接输液管的端面的贴合力更加大,密封状态更加稳定。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纳筒设置在靠近输液针的一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将药液的最大化利用率,在输液结束时,可将药瓶内的药液最大化的注入病人的体内,且利用防呆部的防止药液滴尽的功能可以安全无压力的实现这个效果,特别在注射高价值的药液时,此效果更加明显,由于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也进一步增加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在输液管上的防呆部,实现了输液器在输液时,当病人或看护人员不注意时,不会出现药液滴尽的情况的发生,余留在输液管上的药液会在橡胶堵塞将输液管和容纳筒的连接孔密封的情况下停止继续注入病人体内,从而避免了空气从输液器进入血管或血液从输液器逆流入瓶的情况的发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的防呆部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的防呆部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的防呆部的组装透视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的整体示意图。
[0018]图中,1、连接套;2、容纳筒;21、阻挡壁;3、浮子;31、鳍块;32、腔孔;4、橡胶堵塞;41、凸缘;42、凹腔;5、输液针;6、流量调节器;7、滴斗;8、输液瓶;9、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参照图1至图4,包括输液针5、流量调节器6、滴斗7、输液瓶8和输液管9,输液管9上设有防止药液滴尽的防呆部,所述防呆部包括与输液管9相连的连接套I和容纳筒2,所述容纳筒2设置在靠近输液针5的一端,所述容纳筒2穿设与连接套I内,所述容纳筒2穿入连接套I的一端设有阻挡壁21,所述阻挡壁21开设有通孔,所述容纳筒2相对阻挡壁21的另一端连接有输液管9,所述容纳筒2内设有浮子3,所述浮子3的外围沿轴向设有多个鳍块,所述鳍块靠近阻挡壁21的一端高于阻挡壁21,所述鳍块靠近橡胶堵塞4的一端与橡胶堵塞4形成一定的空隙,所述浮子3与容纳筒2滑移连接,所述浮子3相对阻挡壁21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堵塞4,所述橡胶堵塞4设有向外的凸缘41,所述凸缘41的直径大于输液管9的直径,所述橡胶堵塞4相对浮子3的另一端设有凹腔42。
[0021]根据上述结构,当病人挂针时,药液将按输液瓶8、滴斗7、流量调节器6、连接套1、容纳筒2、输液针5这个顺序依次流入病人血管,在正常输液时,容纳腔内会充满药液,此时浮子3将会浮起,药液能顺利的通过输液管9,进行正常的输液,且由于设置在浮子3上的鳍块靠近阻挡壁21的一端高于阻挡壁21,浮子3在受到浮力的作用或晃动的作用下,鳍块会抵挡在阻挡壁21上,从而保证了药液通过阻挡壁21上的通孔的稳定流入,避免了浮子3堵塞阻挡壁21上的通孔从而无法使药液流入容纳筒2的问题的发生,当病人在输液过程中睡着或走神,忘了叫护士过来拔针或换输液瓶8,此时药液将会渐渐流尽,当容纳腔内的药液也开始流尽时,浮子3会在容纳腔内滑移向下,连接在浮子3上的橡胶堵塞4上的凸缘41会贴合容纳腔连接输液管9的端面,且鳍块靠近橡胶堵塞4的一端与橡胶堵塞4形成一定的空隙,保证了当容纳筒2内的药液流尽时,橡胶堵塞4的凸缘41能与容纳腔连接输液管9的端面完全贴合,避免了由于鳍块的干涉从而使橡胶堵塞4无法密封输液管9与容纳腔连接的孔的问题的发生;由于容纳筒2设置在靠近输液针5的一端,又进一步的保证了,药液被最大的利用效果,特别在注射高价值的药液时,此效果更加明显,由于提高了药液的利用率,也进一步增加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包括输液针、流量调节器和输液管,其特征在于,输液管上设有防止药液滴尽的防呆机构,所述防呆机构包括连接套和容纳筒,所述容纳筒穿设于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和容纳筒相离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输液管,所述容纳筒穿入连接套的一端设有阻挡壁,所述阻挡壁开设有与容纳筒贯穿的通孔,所述容纳筒的内部滑移连接有圆筒状的浮子,所述浮子相对阻挡壁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堵塞,所述橡胶堵塞设有向外的凸缘,所述凸缘的直径大于输液管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的外围沿轴向设有多个鳍块,所述鳍块靠近阻挡壁的一端高于阻挡壁,所述鳍块靠近橡胶堵塞的一端与橡胶堵塞形成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堵塞相对浮子的另一端设有凹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止药液滴空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筒设置在靠近输液针的一端。
【文档编号】A61M5/14GK204050554SQ201420550727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陈永浦, 王敏, 胡志峰 申请人:浙江欧健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